苏姚这时候还不知道周言安给她带回家这么一个“大惊喜”呢。
如今都讲究艰苦朴素,穆家虽说是给孙女办百日宴,也不过是亲戚朋友坐在一起聚一聚,席间菜品绝对不会让有心人士挑出错处。
苏姚算是席间唯一的女方亲属,大家比较好奇。都知道翟江瑞娘家是申城的,这在场谁都没有见过翟家父母,就别说其他的娘家亲戚了。
连穆父穆母都没有见过亲家,也只有穆洪波陪着媳妇回娘家的时候见过老丈人和丈母娘。
因为都没见过,对于苏姚这个打上女方娘家亲戚的人就比较好奇。
知道她如今嫁到了兵团里,就一直问东问西。
这家为了马上要下乡的闺女问, &34;兵团里知青的待遇好不好啊,每天累不累,要是我们家闺女下乡到兵团,妹子你能多照顾照顾吗?&34;
这种要在明面上搞特殊待遇的,苏姚肯定不能答应啊,她正色道,“孩子们去兵团当知青是为了磨练意志、增强体魄,您这种想法可不太正确。&34;
没有得到她的肯定回答,反被教育了一顿,对面不屑的撇撇嘴。另一边又有人问, &34;你们兵团好多厂子,都招不招人啊?&34;
翟江瑞抱着孩子在自己的房间里,听见七大姑八大姨在盘问苏姚,穆家哪都好,就是亲戚太多,就像是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穆家什么样的奇葩亲戚都有。
翟江瑞就喊道, &34;姚,你过来帮我给孩子裹一下被子。&34;
原本是想把苏姚拯救出来,结果关心孙女的穆母立刻冲进房里, “我来就行,你是客人,怎么能劳烦你干活。&34;
苏姚、翟江瑞:
苏姚只能被围住在七大姑八大姨的海洋里,得亏她不怕跟人相处,不然这时候得自闭。艰难的吃完一顿饭,苏姚跟翟江瑞讲了一会的私房话。这次不急着赶火车,两人多聊了一会。到了半下午,苏姚才离开穆家。
在与政府家属院一墙之隔的位置,有一小排搭出来的窝棚房,苏姚有些好奇的往那个方向看了两眼,原来是家属院以及附近这片的废品收购站。
在看过去的时候,苏姚看到一道熟悉的小身影,竟然是靳劫。他的小身影在前前后后忙碌着,看着竟然是在忙碌的样子。苏姚叫了两声靳劫,不
远处少年仿若未闻,继续埋头干活。
其实靳劫听到了苏姚在叫他,但是他现在叫史桂,叫靳劫跟他史桂有什么关系。
苏姚突然福至心灵,想到他曾说过自己叫史桂不叫靳劫,于是苏姚又用很大声音叫了两声, “史桂,史桂!&34;
靳劫知道那人是次投机倒把时,把他抓住的一男一女,他是压根就不想跟她再有联系,还是只当没听见。
但是这时候,废品收购站的老廖拄着拐杖走出来, &34;桂儿,刚才是不是有一个女同志在叫你,我没有听错。”
靳劫笑得十分乖巧, &34;廖爷爷您没听错,确实是叫我的,等我把这些纸收拾好,就去跟人打招呼。&34;
老廖放下拐杖,向着苏姚所在的方向,眯起眼睛看过去,是一个有些瘦弱的女同志。他就说,“活不急着干,既然是来找你的,你就先去跟人跟人打招呼。”
老廖所有家里人都死在了鬼子的扫荡中,一气之下加入了抗联,被鬼子合围的时候,战友都死了,就他没了半条腿但活了下来。
后来鬼子被打跑了,新中国了,政府知道他是抗日的英雄,要给他好好安置。
他不要,只要一个能自己养活自己的普通岗位就行,那个负责人给了他几个选择,有在政府传达室里面工作,平时就只需要在早上开个门,离领导近清闲又体面。
最终老廖选择了这个最不体面的一个:在废品收购站工作。
他五十多岁的时候就在废品收购站工作,如今已经六十多岁了。年轻的时候还能干得动,渐渐的上了年纪以后,就有些力不从心,偏他还是个要强的性子,不愿意服老。
跟化名为史桂的靳劫熟识起来,是因为靳劫经常不时的就过来卖点废品。靳劫帮着邻居丢垃圾,有些垃圾是可以拿到废品收购站卖钱,靳劫常过来,就跟老廖熟识起来。
靳劫极会做人,看老廖行动不便,他就会搭把手,其实他自己也还是个孩子呢。
老廖孤老头子一个,没有亲戚朋友,对于靳劫这个小家伙,他还挺喜欢的。这一个月,他来的有些频繁,主动提出帮忙,他要是能多少给点钱就成。
老廖就自己一个人,不需要养爹妈老婆,也没孙子要供养,就自己一个人花钱,他能有多少花钱的地方。有这么一个人陪着他,帮忙
干活,平时说说话其实也挺好,就同意一个月给他五块钱,他只要每天下午过来干活就行。遇见来卖废品的,就说这是他孙子。人家也不管他一无儿无女的老头子哪里来的孙子,顺口夸一句, &34;您孙子真孝顺。&34;
靳劫顶着一张笑脸跑到苏姚面前, &34;女同志,您是有废品要卖吗?废铁旧书本废塑料,我们这里都收的。&34;
苏姚皱眉看他,&34;你这是在收废品吗?&34;
靳劫笑得可灿烂了, &34;是的,我现在是在收废品。&34;
他打量苏姚周身, &34;女同志,看你好像没有要卖的废品,不如这样,等你有需要再叫我,我这边还忙着呢。&34;
他想走,却被苏姚按住了脖子, &34;你不在火车站那里卖卷烟,在废品收购站是想干嘛?&34;不过说到废品收购站,苏姚想到了,这地方说不准有沧海遗珠国宝古董之类。
也知道这小子不是啥好人,难不成他这时候就想到了废品收购站找古董倒卖?那这其实比他日后当倒爷赚钱,那真是无本万利买卖。
后世不少的富豪不能播的发家之路,靠的就是把文物国宝倒卖到国外。难不成这小子打得这个主意?
苏姚还真是高看他了,尽管靳劫后期会是个法制咖,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入狱,但他现在还是个十岁的孩子,哪里就想到这一点。
当然了,未来能不能想到这就不一定了。
靳劫“哎呦哎呦”叫了两声, &34;你一个女同志不要一言不合就动手,也太粗鲁了。&34;
苏姚说卖卷烟的声音不算小,吓得靳劫不住地东张西望,见到周围不仅没有人听到,甚至没有行人经过,这才放心。
他也知道投机倒把不能叫别人听见,拉着苏姚的胳膊走到了角落, &34;姐,你是我亲姐,这事可不兴大声说,叫别人听见的话,弟弟就没命了。&34;
一十来岁的小屁孩一脸熟稔的管她叫姐,这感觉还挺新奇的。
就听见他又说, &34;姐,咱这也不是外人,我知道你跟那位男同志都是一等一的大好人,不会把那件事告诉别人吧。&34;
“你口中的男同志是我爱人。”
靳劫改口可快
了, &34;我就说,你俩看着就般配,原来那是姐夫啊。&34;
这小子还真是油嘴滑舌,苏姚才不会因为他说几句好话就改变主意, “我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件事?&34;
她明摆着装傻,靳劫急得抓耳挠腮,小声期期艾艾的说, “就是投机倒把。”
说完以后,他很有底气地继续说, &34;上次被我姐夫抓住了以后,我意识到这件事是不对的,从那次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去过火车站,考虑不犯法的赚钱途径,现在在废品收购站帮忙,每个月能给我一点钱,哪怕不够我们祖孙三个吃饭,我们穷一点也行,只要不犯法。&34;
他说的可怜兮兮,其实这小半年的时间,他真是没少赚钱,足够三个人好好生活了。当然把这些内容隐而不说,是他的生存方式。
苏姚知道他是个反派,陷入思维定式,先入为主的觉得他不可信,觉得他许是别有所图。
对于她的话,苏姚只能信三分。
不过如果靳劫不在火车站投机倒把,那他怎样当倒爷,成为华北首富。
苏姚忍不住回想,她当时跟靳劫的对话,好像没有劝他不要投机倒把,不算是改变了他的命运。一时之间没法子分辨,这小子到底是真心悔过,还是说说而已,在废品收购站就为了古董。
靳劫头上扣着一顶不小的破帽子,这不是他的帽子,但是他带在头上不觉得哪里突兀,因为他浑身上下都是破旧且打着补丁。
他瘦弱矮小穿着破旧,即便是知道这是个杀人越货无恶不作的反派,还是觉得他看着可怜, &34;你在废品收购站帮忙,一个月给你多少钱?&34;
靳劫伸出脏兮兮的右手, “五块!”这其实不少了,老廖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到三十块,这已经是他五分之一的工资了。
“五块能养活你奶奶和你弟弟吗?”
被苏姚目光盯着,靳劫不自觉说了实话, “我早上去帮忙送报纸,人家看我勤快,就会稍微给一点辛苦钱。再加上我奶奶每月的粮食配额,差不多够了。&34;
像是靳劫和他捡的弟弟,都属于黑户,没有户口没有粮食配额,一老三小每月就靠着老人家的粮食配额那肯定是不够的,剩下的就得花钱去黑市买粮食。
听他说到粮食配额,苏姚沉吟片刻,穆家关系
多,给他办一个落户应该挺简单的。
最主要的不是有户口之后的粮油关系,而是有了户口以后,就能把这小子扔进学校里面学习去了。这么大的孩子,就应该在学校里接受教育。东躲西藏做那种违法的事情,终究不是长久之道。他有个聪明的脑瓜,就算是不做写在刑法里的事情,也未必会庸碌一生。
反正他自己决定不去当倒爷,可不是苏姚逼得他。也不是想改变他当反派的命运,就是不想叫他再干比如说倒卖国家资产或者倒卖国家文物这样的事情了。
苏姚没想到,被靳劫喊了几声姐,结果她那个没良心的亲弟弟真就过来了。回到家看见门没锁,还以为周言安今天提前下班了。结果推开堂屋的门,就看见一个高瘦的男青年叫她,&34;姐,你回来了。&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