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还用问你最小,当然是你来盛饭。”安良嘴角微扬,觉得每次捉弄小妮子,都很有意思。“可书上说尊老爱幼,不应该是二哥你去盛饭给爸妈,然后再给妹妹我盛饭吗”小妮子仿佛抓住了理,顿时有了底气反驳道。“哈哈,看来你的书没白读。”安良只是调戏一下小妮子,本就没打算让一个小孩给自己盛饭。加上这大过年的,一家人就图个开心热闹,其他的都不重要。“来来来,大家都起筷趁热吃。”安建国率先举起筷子,夹了一块酿豆腐,招呼大家都一起动筷。“来,雯儿,尝尝这份新菜式”“良儿,这一年辛苦了,吃块红烧肉,补补身体,今年就和雨馨抓紧生个娃。”“姐,老妈亲手做的酿豆腐,燕京可不能吃到,吃多点”“酿豆腐我和雨馨都有帮忙做啊,你夹的不一定是老妈做的,也有可能是我和雨馨做的”“是吗那就更要吃多点。”安良朝安雯眨了眨眼,两姐弟的默契,尽在不言中。吃了一会,安建国举起手里的酒杯,朝大家笑道,“来,我们大家都干一杯雯儿不能喝酒,就用温水代替。”“新春快乐”“恭喜发财”“财源滚滚”“大吉大利”当大人们都说着好话的时候,小璐璐也举起饮料,接着说出下一句,“今晚吃鸡。”结果被安良用手敲了一下脑袋,“游戏玩多了吧”在小璐璐努起嘴巴的时候,一家人已经是开怀大笑。也就在这时,时间来到十二点,一台放在饭桌旁边的电脑,已经开始播放纪录片舌尖上的华夏一场属于全民美食的盛宴,正式开始了大年初一。中午十二点。舌尖上的华夏和大地上的华夏正式开播。两部纪录片也终于迎来生死之战为此,有媒体记者特意采访娱乐圈内的几位知名导演,想知道他们对舌尖和大地的看法。“谁更胜一筹啊这个暂时不好说。”李添盛导演接受燕京日报的记者采访时,摇摇头笑道,“从客观角度来看,两部纪录片都有可取之处。如果非要让我评价哪一部有机会获胜,我当然是看好安良导演。”“舌尖主要是介绍华夏美食,大地则是介绍华夏的风光,哪一部的收视率会更高,我也不敢保证。”张记中导演也笑了,给出心中的答案,“非要选择一个的话,那我也是倾向安良导演。”“呵呵舌尖那部纪录片,没有明星大咖,更是采用了新人出镜,还想赢过大地做梦吧”顾怀璧导演呵呵冷笑,发出和前两位导演不一样的声音。显然他是非常不看好舌尖纪录片。随后不少记者又采访了其他的大明星,支持舌尖和大地的人数,居然是一半一半这就让不少媒体记者感到咂舌。毕竟沐氏集团是何等的知名,而华娱公司只是个小公司虽说后者一步步崛起,在娱乐圈内绽放出光和热,可是要和沐氏集团扳手腕,还是不够分量。然后记者们去采访那些支持舌尖的网友们,发现得到的回答,都差不多相同。“为什么要支持舌尖啊大概我也是个吃货吧,就想看看里面的美食有多好吃,哈哈。”“很简单啊,我家乡的美食上镜了,怎么也要去看一眼吧。”“你们不觉得问这个问题很天真吗华娱公司从出现至今,哪一次输过这次当然是毫无疑问地支持华娱公司啊”诸如此类的回答,数不胜数,也让不少记者傻眼。没想到得到的是这样的回答。不过话说回来,华娱公司在一次次的质疑声中,还真的没有输过一次那么这一次会不会出现意外国内知名美食家东晓生,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足迹遍布全世界,吃过的美食数不胜数。当他得知华娱公司要开拍纪录片舌尖上的华夏时,只是不屑一顾。因为以他的眼光和经验,不说冠绝华夏,起码也是安良这些人望尘莫及的。他也不相信,华娱公司捣鼓出来的这部美食大片,还会有自己没有尝过的美食。于是。从华娱公司开拍舌尖,到杀青,再到宣传,然后是放出预告片东晓生都在全程地关注着。终于,在他一番等待下,舌尖在今天中午上映。趁着还没吃午饭,东晓生早早打开电视等待着,而当舌尖的画面出现时,他就背靠在沙发上,双手抱胸,倒是要好好看一下,这部所谓的华夏第一档美食纪录片,有何过人之处。同时他也要数一数,里面有多少样美食,是自己没吃过的。估计不超过五样吧东晓生在心里给了一个预算,然后就开始观看起来。结果。当他看到第一道菜就傻眼了。镜头中。随着旁白的响起,也出现挖松茸的一幕。“香格里拉,松树和栎树自然杂交林中,卓玛寻找着一种精灵般的食物松茸。”“松茸保鲜期只有短短的两天,商人们以最快的速度对松茸的进行精致的加工,这样一只松茸24小时之后就会出现在东京的市场中。”“松茸产地的凌晨3点,单珍卓玛和妈妈坐着爸爸开的摩托车出发。穿过村庄,母女俩要步行走进30公里之外的原始森林。”接着东晓生就看到,松茸被切成片,然后放入油锅中煎炸,同时被那句旁白震惊到了“最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采用最朴素的烹饪方式”东晓生感觉整个人都像是被雷电劈中一样在他过去的二十年美食生涯中,没有一道菜不是追求精细、繁杂和花哨。结果就这句话,彻底打破他固有的思维模式,也颠覆了他对华夏美食的认知原来做出一道好菜,也可以用最原始的烹饪方式就在这一瞬间,东晓生看着电视里面继续播放的画面,整个人已经开始激动起来。因为他有一种预感这部美食纪录片,绝对会为他的美食生涯,再造更高的巅峰回神很早就写崩了,也赚不了钱,只是靠着热爱和兴趣写到现在。今天家声去上班,回来思量许久,还是决定早点完本,怕是写不来400万字,也写不了1500章,那就在1200章结束吧。大概就在11月或者12月结束,三周年只能是奢望了,家声也没办法,毕竟要活下去就很艰难了,没钱没法坚持,最后感谢一路走来的童鞋们,我会给你们一个相对完美的结局,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