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各得其所黎皎的死在这愁云惨雾的关头犹如一朵水花,虽然激起后宫嫔妃的诸多猜测与恐慌,却没有掀起一点风浪来。相反,过继宗室子为皇子,把大公主交由新封的德妃抚养,种种举措都预示了泰祥帝的情况不妙。后宫中各处都有压抑的哭声。众多嫔妃没有皇后与德妃的幸运,膝下无子的她们,结局离不了两个,一是殉葬,二是进皇家寺庙从此青灯古佛一生。她们的人生仿佛才刚刚绽放出绚烂就匆匆谢幕了,却无能为力。这个时候,宫外无人关心这些嫔妃的命运,而是等待着泰祥帝再一次的传召。皇子年幼,一旦皇上宾天,必然需要大臣摄政,这个权力就太诱人了。泰祥帝心知自己的状况,确实没让那些人等多久,便对魏无邪道:“传内阁首辅许明达,次辅苏和,六部尚书,常山王,冠军侯、锦鳞卫指挥使等人觐见……”眼见泰祥帝已是连说话的力气都无,魏无邪忙打发内侍前去各处传话。接到消息的众人匆匆赶至宫中。泰祥帝已是难以下榻,接见众臣的地方便在寝宫。偌大的养心殿空阔寂静,只有大臣们走过发出的衣料摩擦声与脚步声。隔着绣福寿纹的天青色纱帐,众臣跪倒在地:“臣等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帐子里没有传来动静。众臣不由面面相觑。难不成皇上还没来得及交代后事就——这个念头一起,众臣就越发紧张了。魏无邪从帐子里出来,朗声道:“皇上请诸位大人先去外间稍后。”众臣不由松了口气。原来皇上打算单独召见人。在内侍的引领下,众臣来到外间默默候着。很快魏无邪出来,扫视众臣一眼,最后视线落在邵明渊面上:“侯爷,皇上请您先进去。”众臣纷纷看向邵明渊。邵明渊得以第一个被召见,心中虽诧异,面上却丝毫不露声色,对魏无邪略一颔首,随他走了进去。留下的众臣用目光无声交流着,皆困惑为何皇上首先召见的人竟是冠军侯。邵明渊看到泰祥帝时,不由心中一震。当初得知太皇太后与皇上对昭昭动手,他恼怒非常,没有犹豫就对太皇太后出了手,且有意给皇上留下印象来,算是敲山震虎。可让他没想到的是,皇上竟如此不禁吓,短短时间竟成了这副模样。当然,既然动手了,他没有什么后悔的,却难免心生感慨。“微臣见过皇上。”泰祥帝定定望着邵明渊,好一会儿后轻声道:“侯爷来啦,到朕身边来坐。”邵明渊依言走了过去坐下。泰祥帝挪动眼珠看向魏无邪:“魏无邪,朕要与侯爷单独说说话。”魏无邪忙退了出去,在外面守着。室内只剩下邵明渊与泰祥帝二人,那药味似乎越发浓郁了。邵明渊一副恭敬的样子,等着泰祥帝开口。泰祥帝却只是不眨眼望着他。时间一点点过去,久得邵明渊都诧异了,不由抬眸迎上泰祥帝的视线。泰祥帝眼眸深沉,竟一时让人辨不出情绪来。邵明渊垂下眼帘,继续等着。泰祥帝终于开口了:“那一晚……是不是侯爷?”邵明渊眉梢微微动了动。他万万没想到皇上第一句话是问这个。难道说人之将死,行事便出人意料了?“微臣不懂皇上的意思。”邵明渊平静回道。难道说皇上见自己不成了,便不顾一切想要除了他泄愤?这个念头只是在邵明渊心中一闪而过,面上依然平静淡定。泰祥帝把他的神情尽收眼底,居然轻轻笑了:“侯爷,朕知道,那天是你。”如何会不知道呢,自从清凉山之后,无数次噩梦里都是这个人救他于水火之中,这人的眉眼已被他在梦中描绘了千万次。那一晚,尽管隔了那么远的距离,那人又隐在暗处,可那双眼睛他不会认错的。邵明渊干脆垂了眼眸不语。这种时候,他不屑否认,却又不能承认。无论皇上准备如何对他,他都不会在口舌上落下把柄来。出乎邵明渊的意料,泰祥帝没有再追问下去,转而问道:“侯爷,对于你最珍贵的事物,你会好好守护吧?”邵明渊沉默一瞬,抬起眼来与泰祥帝对视,认真回道:“会的,对微臣来说,谁若想毁掉我最珍贵的事物,那么微臣定会竭尽所能回敬。”这算是他给皇上的那个答案吧,相信皇上听明白了。泰祥帝听了却微笑起来:“那么大梁百姓的安宁在侯爷心中是最珍贵的事物吗?”诧异从邵明渊眸中一闪而逝,但他很快回道:“大梁百姓的安宁在微臣心里是珍贵的事物之一。”他从十四岁便千里北上征战沙场,无数次的浴血奋战,为的不就是保护大梁百姓不受鞑子蹂躏之苦?因为付出过,所以才越发放不下。“那朕便放心了,咳咳咳——”泰祥帝咳嗽起来,双颊很快就因为剧烈咳嗽变得绯红。邵明渊扫视一下,弯腰捧起床边的金痰盂。泰祥帝摇摇头,虚弱指指外边的魏无邪。邵明渊只得站起来,喊道:“魏公公,皇上叫你进来。”魏无邪匆匆走了进来,一见泰祥帝如此立刻从邵明渊手中接过痰盂递过去,泰祥帝却不吐,又指指邵明渊。魏无邪愣了一下,很快反应过来,对邵明渊苦笑道:“侯爷,皇上让您先出去。”“微臣告退。”邵明渊郑重给泰祥帝磕了一个头,退了出去。泰祥帝这才张口吐痰,却吐出几口血来。“皇上——”魏无邪骇得面无人色,捧着痰盂的手剧烈颤抖着。“去把他们都叫进来吧。”不多时众臣跪了一地,隔着纱帐听泰祥帝缓缓说着:“许首辅,太子年幼,以后国家大事就要你多操心了……王叔,宗族中您德高望重,以后请替朕约束太子……”纱帐内渐渐没了声息。众臣哭声一片。不久后,丧钟响起,宫里宫外哀声不绝。泰祥二年暮春,泰祥帝驾崩,授首辅许明达与常山王为辅政大臣,江十一连任锦鳞卫指挥使,冠军侯封镇北王,从此守卫北地一方安宁,无召不得进京。(正文完)番外1 那个傻瓜泰祥帝驾崩,幼主继位,一时动荡在所难免,北地有镇北王驻守还算安宁,南边局势却骤然紧张起来。“你们,走到这边来蹲下,抱头!”倭人打扮的数十人举着明晃晃的倭刀,指着被逼得无处可逃的一艘客船上的人大喊着。客船上的人陆续走上倭寇的船,按着倭寇的吩咐抱头半蹲在船沿边。倭寇首领指了指客船,很快分出一队倭寇往客船去了。甲板上蹲着的杨厚承对一旁打扮差不多的同伴挤挤眼。那名同伴双目清亮有神,狠狠白了杨厚承一眼,正是作男装打扮的谢笙箫。杨厚承低声说:“那个首领交给我——”话音未落,谢笙箫就出其不意跳了起来,抽出缠在腰间的软鞭勾住倭寇首领的倭刀,手腕一用力就把倭刀夺了过来,手握倭刀对着倭寇首领砍过去。倭寇首领哇哇大叫起来。留在船上的倭寇们立刻举刀砍过来,抱头蹲下的人纷纷一跃而起,与倭寇激战在一起。“支援,支援!”倭寇首领被谢笙箫逼得左支右绌,大声对客船喊着,想把那队倭寇喊回来。回应他的却是客船中传来的厮杀声。“中计了,哇哇!”倭寇首领气得大叫,一个分神的工夫肩膀就被谢笙箫砍中。谢笙箫另一只手长鞭一扫,逼退冲上来营救倭寇首领的人,手起刀落砍掉了倭寇首领的脑袋。倭寇首领的脑袋高高飞起,鲜血从腔子里飞出来,溅了谢笙箫一脸。谢笙箫却眉梢都不动,反手一抹露出一张俊俏的面庞来。“你不讲规矩,说好了这次的倭寇首领归我的!”杨厚承气急败坏嚷道。谢笙箫得意一笑:“杀倭寇还要讲规矩,你是不是傻?”杨厚承抬脚踹飞一个趁机冲过来的倭寇,怒道:“等完事再找你算账!”“怕你不成?”明媚阳光下谢笙箫大笑,反手又砍杀一名倭寇。倭寇被分化成两队,杨厚承等人又是个个身经百战的,激战了半个多时辰就把那些倭寇尽数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