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都市现代>锦城花时> 第41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节(1 / 1)

庄兰请求,她实在不喜欢什么锦官城,听阿平说锦官城走到哪里都是房子和人,街上的人密密麻麻,太无趣了。“听话,莫让阿母和大兄担心。”庄扬摸摸庄兰的头,庄兰张臂,搂住庄扬的腰,她显得有些忧伤。不过等她放开庄扬,她似乎又开心起来说:“等我长大了,我要再回来。”“嗯,我们走吧。”庄扬牵庄兰的手,兄妹一前一后,朝庄宅走去。今日庄兰穿着一身绮罗,头发精心梳编,她本就长得美,今日尤其好看。“阿兰,过来。”庄母坐在马车上朝她招手,庄母面露微笑,她的发髻高梳,插着新式的发簪,神采奕奕。庄家孩子们已有许久,不曾见过母亲的笑容。“阿母,我可以带弓箭吗?”庄兰询问,她怀里捧着弓箭,还执着一束鲜艳的野花。庄母点了点头。庄兰雀跃,开心地爬上马车,坐在庄母身边。庄平走到庄扬身边,揽抱庄扬,说着:“兄长,我走了。”庄扬拍拍庄平的肩,微笑说:“好,阿平,你要照顾好妹妹。”“去吧,别担心,兄长这边有你弘兄在。”庄平这才依依不舍上车,他坐的是舅家的车,舅父张殷陪伴在一旁。庄秉扶妻儿上车,他过来和庄扬辞别,用力揽抱庄扬,叮嘱:“阿扬,保重。”“兄长,保重。”庄秉看向刘弘,刘弘正蹲地在检查马车轮子,庄秉唤他:“刘弘。”刘弘听闻过来,用肩上披的巾布擦擦手,应声:“大郎。”庄秉打量刘弘,刘弘个头快追上他,十六岁的刘弘,已沉稳得像一位大人,他的脸上寻觅不到一丝稚气。“我知你必能保护好阿扬,有劳你了。”庄秉行礼,刘弘回礼。“走吧。”舅父张殷在马车上催促,这一别很快又能相聚,不必伤别离。庄秉上车,和妻儿坐一起,马车缓缓前行,一辆辆驶出庄家院子,庄母在此时喊:“扬儿。”随即便是一片的“兄长”,“兄长”。庄扬站在院门口,挥手说:“我们锦官城见。”三辆马车远去,马车身后是数位步行的仆从,都带着枪矛,挎着刀箭,是张家的仆人。目送家人离去,直至在道路上消失不见,庄扬回头,看到站在他身边的刘弘,刘弘抓住庄扬的手,两人握在一起。舅父领着一众仆人,护送庄家人去锦官城,而庄扬则自愿留在竹里照顾舅家,顺便将罗乡的田,家中的账务处理。待舅父返回,庄扬再和刘弘及刘母前去锦官城。庄家宅子至此,只住着庄扬和刘家母子。阿荷虽然在庄家帮忙,但她是竹里人,并不住庄家。少去五六口人,庄家大宅显得空空荡荡。午后,庄扬提篮子到河畔摘薤菜,刘弘则上山拾柴草。两人一个在河边,一个在山坡,你看我我看你,虽离得远,仍相视而笑。庄扬蹲于河畔,将采摘的薤菜清洗,他先轻敲掉薤头和根系上的土,再将薤叶摘下,连同薤头浸泡在水中荡涤。河水清澈见底,庄扬的身影映在河中。把洗好的薤菜放回篮筐,庄扬抬头,见到水中多了个人影,就站在他身后,正是背柴草的刘弘。“阿弘,我们回去。”庄扬提篮子,蹬上河岸,水草湿滑,他一脚不慎,险些踩空。刘弘眼疾手快,伸出一只手臂揽住庄扬,稳稳将庄扬拦护。两人身体贴在一起,体温传递。“二郎。”“没事。”庄扬登上岸,和刘弘站在一起,两人对面相视,天地间仿佛只有他们两人。庄扬说:“回去吧。”在河畔临近有耕种的人,两人不会有亲昵的举止。庄扬走在前头,刘弘负柴草走在后头。庄家院中,阿荷在井边杀鸡,发现庄扬和犬子悠然走来。这两人一个秀美温雅,一个英俊挺拔,都十分年轻,真是赏心悦目。何况这两人非常亲昵,自刘弘搬来庄家住,阿荷不是第一次见两人相伴左右。回到院内,犬子卸柴草,阿荷接过庄扬的篮子,她说:“二郎,我来。”现下庄家只住着三人,往时刘母和刘弘不和庄家人一起吃饭,今日,庄扬吩咐阿荷做三人份的饭菜。刘弘并非庄家仆役,阿荷也不觉有什么不妥。黄昏,庄扬和刘家母子一起用餐,饭菜丰盛。阿荷将最后一盘菜端上,解下围裳说:“二郎,我明日便就不过来了。”阿荷不随庄家去锦官城,她打算带孩子去县里找帮人佣工的大庆,先前她已和庄扬说过这事。“阿荷,你随我来。”庄扬将阿荷领到一旁,他递给阿荷一袋钱,远超阿荷的工钱。阿荷推拒说:“二郎,没有这么多。”庄扬说:“收下吧,到县里要用钱的地方多。”阿荷一再道谢,才接下工钱。庄扬目送她出院子,看见阿荷在和蛋饼相辞,摸着蛋饼头,说着什么。在庄家帮佣多年,阿荷显然有较深的感情,何况任谁家也没有二郎这般好的人。静寂的夜晚,刘弘和庄扬坐在院中,听着刘母的机杼声,身边有竹笋和蛋饼。今夜,月光明亮,是否照亮了远去者的道路。算起行程,庄秉等人的马车,该是出了临邛,在前往锦官城的路上吧。“阿弘,我去舅家。”庄扬起身,刘弘回屋内提灯笼说:“我随你去。”两家相邻,所需走的,不过是一条短短石道,石道树木多,阴暗不见月光。张家于去年冬时,将张香出嫁临邛县一位商人,这趟舅父护送庄家去锦官城,张家只有舅母和张离,就是算上洒扫煮饭、砍柴挑水的仆人,主仆也才四人。在织机间的刘母,朝院中看,正见她儿子和庄家二郎并肩走出院子,两人提着灯,似乎要往哪去。刘母并未觉察,庄家二郎和她家犬子,有什么不妥之处。她又埋头织布,专心致志,织机上的散花绫就快完成,完成后,能卖不少钱。刘母对于刘弘想随庄家人去锦官城居住这事,刘母颇为赞同。她虽然是位妇道人家,也懂得竹里只是一个偏僻的小地方,锦官城更为开阔,更繁荣,她家的犬子不可能当一辈子的农民,在锦官城会有更好生活。刘弘帮张家检查门窗,巡视四周,张家深门大户,比庄家安全。张离玩笑说:“弘兄,要是还放心不过,我去将竹笋唤来。”上次来庄家偷窃的盗贼,被竹笋咬得浑身伤,手臂差点被扯断。竹笋的威名,可算名传四方。刘弘自顾去检查门窗,张家比庄家有钱,现在仆人都被带走,就怕有打张家主意的盗贼。“兄长,我明儿要去县里买农具给佃户,还真得跟你借一借弘兄。”庄扬笑语:“好,借你。”刘弘拴劳张家柴草间的窗子,拍拍手说:“阿离,你要借我怎么去问你兄长。”三人在院中笑语,张母从窗内探出头张望。此时,明月当空,星灿夜幕。清早,刘弘驾车,载着张离、干货及刘母的散花绫前往临邛,除去张离不卖,其它皆要换钱。刘弘进入临邛县城,遇到一辆迎面而来的气派马车,是辆围着密严屏障的轩车,这是官员乘坐的马车,颇为惹眼。马车后跟随着仆从,这些仆从穿着便装,从仪态步伐看无疑都习武的士兵。刘弘不怎么在意,策马赶路。张离在车上说:“随从的装束有些不同,似乎不是蜀地人。”不知坐车中的官员,有着什么样的职务。就在刘弘马车离去不久,坐在轩车的官员拉开帘子问车夫:“县府快到了吗?”车夫说:“回使君,出这条道便就到了。”使君梁虞坐在车中,一手执着符节,一手摩挲一只木盒,喃喃自语:“已有十六载之久,也不知是死是活,这可不好找。”第44章 大司马刘豫刘弘家那头猪, 年首时没宰杀, 留到现在已经是头老猪。既然已经决定和二郎去锦官城,刘家那些牲畜, 自然是该宰的宰, 该杀的杀。天未亮刘弘就去吴家店找人来买猪, 帮忙将这头老猪五花大绑,装在辘车上, 并送了这头猪一程。大猪一路哼哼, 用猪鼻子拱着辘车车梁,它仿佛知道这一路是有去无回, 是要去挨一刀扎, 在辘车还用力翻腾两下, 很快被屠户用绳子拴得更牢实。屠户将猪宰杀,给刘弘递钱,刘弘接下,随即又递来条五花肉和一条猪腿——刘弘自己要留的部分。把猪肉搭在马上, 钱揣入怀, 刘弘骑马返回竹里。刘家一年到头, 也难得吃上几次猪肉,就当是离开竹里前的一顿犒劳。归程一路春风相伴,马蹄急促,刘弘心中舒畅。回到庄家,刘弘将猪肉和钱拿给刘母,自己未歇口气, 又到杂物间里拿锄头,挑上一个竹篮。他这是要去竹林里掘笋。“阿弘,这是要去哪里?”庄扬听到刘弘声音,从二楼下来。“挖笋。”“我正好也要过去。”庄扬和刘弘一起离开,往竹山走去。刘母端刀板出来,见他们结伴的身影,刘母自去提水,清洗猪肉,待犬子挖笋回来,正好做顿笋炖猪肉汤。刘弘在竹林里找竹笋,庄扬在竹林里找竹笋,刘弘找的是嫩笋,庄扬找的是一头大貘。找到新出的嫩笋,刘弘拿锄头挖采,他采得三头,便就作罢。竹山虽然竹笋取之不尽,可他也从不浪费。庄扬将竹笋的壳剥去,拍拍竹笋上的沙土,放入篮子中。两人正打算归家,听得身后貘的声音,回头,一头大貘朝他们晃悠悠走来,正是竹笋。刘弘挑着篮子,篮子装竹笋,走在前头,庄扬与他并肩而行,两人身后,紧跟着一头大貘,身后竹林葱翠,身前山道弯弯。虽然这画面有些怪异,却也颇为和谐。两人归来,刘母已切好五花肉,烫好猪蹄。听得外头的声响,刘母从厨房探出头来,见到一头大貘摇着圆屁股,晃悠悠走过,而庄家二郎和她儿子在井边,刘弘提水,庄扬洗竹笋,两人相视笑语,刘母见多不怪,又回厨房里忙碌。刘母厨艺很好,炖的猪肉香飘满院,惹得蛋饼在厨房外兴奋地汪汪叫。黄昏,三人在一起用餐,刘弘亲自盛碗肉汤给庄扬,他看着庄扬优雅食用。哪怕只是看庄扬吃饭,也是种享受。“你别一直盯着,快去把你那碗吃下。”刘母训刘弘,刘弘乖乖听话,将跟前的肉汤端起,大口吃喝。庄扬见他顺从的样子,轻轻笑着。“二郎,还有肉汤,我再帮你盛一碗。”刘母待庄扬,言语可就温和多了。“刘母,我吃饱了,很美味,多谢。”庄扬将筷子整齐搁放在碗上,起身行礼。待庄扬离去,从不说人闲话的刘母对刘弘说:“二郎为人仁爱,仪貌出众,家世又好,却不知得是什么样的女子,才配得起他。”庄扬今年十八岁,已到成亲的年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