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路演宣传第三站。此时,夏洛特烦恼已经上映三天。现场媒体很多。好不容易等到主创们耍完宝,到了记者问答时间。“白小飞,请问您对夏洛特上映第二天拿下13亿票房有什么样的看法”“13亿有这么多吗”小白似乎很惊讶,记者确认之后,他才回答:“其实我们这些人从电影上映之后就一直疯狂的宣传,基本上很少关注票房信息,单日拿下13亿,至少说明了我们这部电影还是有很多人喜欢的感谢观众吧”“”记者有点懵,这话说得太官方了吧“那您觉得10亿票房有可能吗”“这个,我们都是拍电影的,至于票房,我觉得还是应该交给观众,观众觉得好,才是真的好”回答的很完美,可惜,他忘了最近还有一部观众觉得很好的电影也在上映,但是票房很垃圾刺客聂隐娘,上映三天,票房堪堪达到1500万,排片量已经被下调到了百分之十一果然,那个记者话锋一转:“您知道刺客聂隐娘吗”“知道,侯导演的作品。”“很多人替这部作品鸣不平,觉得这样的票房完全配不上侯导演的名声”“a”白小飞一脸疑惑。他不明白这件事跟他有什么关系。记者接着说:“然后刺客聂隐娘的编剧说了内地观众观影经验太短,没法理解电影想要表达的意思,您认同这种观点吗”认同你妹票房垃圾就怪观众素质低。那芳华、七十七天、无问西东、我不是药神这样的电影为啥能拿到高票房拿a级制作整一部小众电影,卖不出去了,反倒怪观众。你是不是傻所谓的a级制作,指代的是投资高于8000万的作品。a级制作的电影往往要求受众范围广泛,这就要求作品有吸引观众的流行商业元素,相当讲究的美术设计,且故事剧本大多是经典设计。这样这部电影才能获得高票房。而刺客聂隐娘,则是一部有着强烈的作者电影风格的古装文艺片,没有属于经典设计的故事情节,且没有集合时下流行的一些商业元素,却有9000万元的电影预算,还在各大影院上映这种行为相当于在好莱坞给伍迪艾伦用9000万美元拍了一部星尘往事在全美各大影院上映票房注定扑啊更坑爹的是,营销团队宣传时,给这部片的类型定义是武侠片;而影评人和高端观影人士以及媒体肯定影片的同时向普通观众推荐:这是一部画面美艺术美兼有的唐代古装动作片,还获了戛纳奖哦然后,大部分观众在影片上映前都满怀期待:这会是一部有着侯孝贤导演独特风格和会有着金庸式快意江湖的武侠片结果,他们大失所望一股上当受骗的感觉涌上心头肯定要好好骂一骂电影偏偏贡献票房的就是这批人,你说,这样的电影还指望它拿高票房当然,小白肯定不能的这么直白,所以,他很苦恼的表示:“最近太忙了,实在没有时间看电影,等我有空了,一定补一下刺客。”压根不回答。他又不是傻子,捧观众骂侯小贤,容易得罪人,但是捧着侯小贤,又得罪观众原时空,夏洛特上映前期,并没有什么大的动静,再加上同期上映的有港囧、九层妖塔、解救吾先生,说实在的,估计连麻花自己都没想到突然间票房就喷了上映前两天,排片才百分之十二。第三天,排片有所提升,达到了百分之十四,但是票房却反超到了第二名,仅仅落后排在第一的港囧2000万不到;到了第五天,夏洛特烦恼以百分之二十的排片量一举掀掉了笼罩它头上的港囧,开启了长达两个礼拜的票房冠军之旅。如果不是因为10月中旬有蚁人,估计还能再垄断一段时间。网友总结的很简洁:赶上好时间上映了,有好口碑,被网友主动宣传了,当然会票房好。同期的港囧给了夏洛特很多无形的利好。夏洛特烦恼遇见港囧这为前者带来了非常大的利益,这个利益就是人们在关注后者时,话题自然会引申到前者,而且此时很多自媒体的舆论开始导向夏洛特烦恼,在豆瓣、时光网以及猫眼等平台上,评分也是表现明显,同样一个档期,同样都是喜剧,同样都是男主角为了初恋的故事情节,同样电影中关键场景都有怀旧音乐出现虽说这两个电影没有“撕逼”,但是非刻意的对比,却成就了夏洛特烦恼现在的情况也差不多。一堆大v、影评人拼命鼓吹刺客聂隐娘。这个很让人反感明明是一部小众文艺片,非要吹的天上有、地下无的这帮人是看不上夏洛特烦恼的。一致认为这是一部屌丝的狂欢“题材非常俗气,立意不堪,迎合了许多观众的酸葡萄心理,档次奇低。”有些时候,高端影评人看不上的反而是观众特别喜欢的夏洛特烦恼很明显就是这样。上映第三天,夏洛特烦恼以百分之三十二的排片量拿下14亿票房,首周末累计票房破3亿已经很明显了,这是一部票房必将破10亿的作品瞄眼数据悄悄把票房预测从之前的5亿,修改到了12亿不少网友跑到白小飞微博下方留言:“袁华,你不用退出娱乐圈了”“袁华,不用再唱一剪梅了”没错,白小飞终于有了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自带bg的袁华网上甚至有人讨论:你喜欢夏洛还是袁华很难得,毕竟袁华在整部电影中出现的场次只有寥寥几笔,如果不是一剪梅的配乐,估计他也不会这般让人印象深刻。陈宝莲也打来电话,说了一个不是很好的消息。敲开天堂之门被拒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