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都市现代>但为君故> 第128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8章(1 / 1)

在文震铎带领的这两年中,基本已经完成的其他舱体框架的制作和搭建,这给团队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只需整改一小部分,重点还是核心推进舱的研制。时学谦的新方案似乎是对的,因为一连好几个月,在整个团队细致的推敲完善下,都没有发现这种方式的致命问题,在艰难渡过了这个理论上的瓶颈期后,基地各个组成部分就像一个运转良好的机器,徐徐向前进,再没有出现过不协调的地方。这是不是可以说是,命运已经把他们折磨的够了,终于感到厌倦了?时学谦再也没有出过基地,最多只是偶尔去基地的植物园散散心。在紧锣密鼓的工作进度下,时间悄悄流过,炎热的夏天终于过去,带来凉爽的秋风。塔克拉玛干的秋天是最美的,也是最短暂的,天空明净而高远,温度不高也不低,温和的阳光照射着广袤无垠的沙漠,显露出其更加神秘的倩影。趁着这个好时节,陈三省出去过一次,但很快回来了,因为他发现外面已没什么可看的了。茶余饭后,他给同事们带来了最新的见闻,那就是,外面已经彻底没有人居住了,就连那所破破烂烂的小学,也在前不久搬走了,当地政府在环境更好的地方为孩子们建了一座新的小学。不过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小学搬迁之后,原先死守在那座高坡破庙里的僧人竟然也跟着离开了,听走南闯北的骆驼客说,那僧人在不久之后还了俗,又有传说,僧人还俗后收养了一个孤儿小女孩,更有传言,僧人带着小女儿回了南方,回了大慈寺可是呀,这一切又有谁说得准呢,都是道听途说罢了。陈三省讲的时候一副玩笑不在意的表情。时学谦听到这个故事后,却似心有所感,沉默了好久。短暂的秋天稍纵即逝,之后就是漫长而难捱的冬季,在零下四十多度的严酷气候里,基地成员们都穿上了厚厚的军用大棉裤,一人踩一双硬挺的能踢死一头驴的羊绒大军靴。鹅毛大雪没日没夜的下,走在外面,北风吹在脸上刀割般的疼,每过一晚,公寓门外都会积攒起尺把深厚度的雪,研究员们起得早,等不及工兵把扫都打扫干净,就都趟着大雪走去各自的办公室和实验室。室内的暖气烧得暖烘烘的,鞋裤可以很快被烤干,可是依然有很多南方出身的研究员们对这种西北极寒天气感到不适应,一进一出,一冷一热,习惯不了的人身体就会出问题。浙江人陈三省就是其一,三年来的研究生活让他患上了很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每到冬季的时候就疼的睡不着觉,也久坐不住,晚上开会的时候,坐一会儿,站一会儿,看的人都替他难受。时学谦建议他可以休息几天,但是陈三省无所谓的摆摆手,休息几天顶啥用,该疼还是疼,这毛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冬天过去就好了。睡不着的时候,他就选择熬夜工作,工程进度倒一点也没落下。是的,冬天总会过去的,春天不期而至。可能是地理位置的原因,塔克拉玛干的春天总比外面来的晚一点,但春天总会来的。虽然,这里的春天也并无什么绿意。秋去春来,冬藏夏往,时光一天一天、一年一年的流逝,到第六个年头的时候,关于核心推进系统的研制达到了最后收尾阶段。这代表着时学谦最初构想的新式发动机构造的设计框架完全没有问题,于是上级讨论将这种可控聚变空间站发动机的内部构造和一切重要的细节参数、图纸、表征信息、拟合数据都统统列为国家最高绝密文件,百年内不得解密,并根据它的提出者将其命名为时氏构型。研究如火如荼的继续,不给人任何喘息之机。而在遥远的外界,世界的格局的动荡也同样愈演愈烈、千变万化。几年中,美元的锚定物石油的价格再也没有回温过,只有几次小幅度的挣扎,但远不及过去的辉煌,这给美国经济甚至世界经济形势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由于1973年的时候opec组织将美元作为石油的唯一结算货币,于是从那时起美元就平稳的成为世界货币,称霸至今。想想看,哪个国家不需要石油?那么要石油就要美元,要有美元就只能把自己国家最好的物产以低价卖给美国。美元霸权就是这么来的。所以从经济结构上来说,新能源技术一日不能取代石油,那么以美元为根基的世界秩序就一日不会改变。而当美国自身经济出现问题的时候,也会连带着影响其他国家的经济局势。美国经济问题最先反应在华尔街上,华尔街金融业至上,从乔樟将集团总部搬到京城的这几年来看,北美这种以金融为主导产业在国内外圈钱的行为,造成了美国的产业空心化严重。美国出口不足而进口太多,最终酿成了经济危机,并层层向外波及,世界级的大萧条就这样来临了。直到这时候,乔柯深刻的意识到妹妹乔樟在早几年前将w&h总部迁到京城是一件多么正确的事情,因为虽然东亚地区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经济重创,但在宏观调整之下,情况总不至于到无法收拾的地步。乱则求变,困则求新,传统经济的疲乏刺激了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在无数岗位被取缔、无数人失业的情况下,同时就有无数的新型岗位、全新的职业被创造出来,以人工智能行业为首的信息革命随之达到高潮。在w&h推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个人ai机型风靡全球之后,整个世界仿佛被按下了加速器,仅三年内,大型人工智能基站和服务站就铺满了全国,形成高速信息网,人们的生活方式焕然一新,变得和以往任何时候都不同。所以同年,作为人工智能产业界的知名企业家及人大代表,乔樟联合其他同行一起向科技部提交了《关于开展人工智能伦理范式的规定》和《构建智能社会3.0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等六项重大提案。从国家层面到市井生活,从产业革新到逐步推动立法,谁都看出来了,人类生活的新纪元已逐渐揭开一角。再反观与世隔绝的塔克拉玛干基地内,对于太空长城计划这项斥资巨大的项目,上级看到它这几年突飞猛进的进度,再结合眼下动荡的国际外交形势,就希望它最好能在一年内结束。这个时限本来对于基地的研究员们来说压力不大,因为在没有特别难以攻克的理论难题情况下,其他具体制造类的工程进度可以通过砸钱、砸人力、砸时间来飞速完成的。眼看艰苦卓绝的项目即将在第七年竣工,钟鸣远一天比一天高兴,想想看,一个集全球几千名顶尖专家学者、无数专业工程师和技工,每天活活消耗掉五亿美元国库经费,换了三届总工,足足搞了快七年才看到点结束眉目的项目,用艰巨一词来形容它恐怕都轻了。快结束吧,快结束吧,钟鸣远默默祈祷着,不只是他,基地里大部分人都盼望着收尾工作的到来。然而,仿佛命运要有意再捉弄捉弄这些兢兢业业工作着的人,夺走他们刚刚升起来的一丝希望,好让他们懂得他们即使经历了那么多千锤百炼、炼狱之苦也注定不能如愿以偿似的:在第七个年头的开春,全体科研人员精心筹划的首次预发射实验失利!※※※※※※※※※※※※※※※※※※※※一更(这章补23号那一更)失踪人口回归我来了我来了我带着满满的更新来了,今天一共有三更哦!各位儿童节快乐!感谢在2020-05-25 13:14:31~2020-06-01 22:05:5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熬夜看lain 3个;叶子 2个;翎儿、这不是闷骚我本人吗、兰陵 1个;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谢平澜 87瓶;汲嘉 80瓶;流月无冥 40瓶;深衣 15瓶;日光倾城暖、310331、顾孟湘 10瓶;sirfisher 6瓶;慕慕、重山、金帛 5瓶;l 4瓶;雨季的朦胧月光 3瓶;可可可樂、安晨、李家大少 2瓶;饼干ι、在左的疯子、o__o一团毛线 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第139章 前夜你看。连乐观的陈三省也带着淡淡的忧郁对时学谦说道:我们被老天爷狠狠打了一巴掌。但我们做的工作是实实在在的进步。时学谦这一次反倒表现得比以往都镇定,这是无法抹杀的,只需要再进一步。我们已经走了一百里路,本以为到头了,可是却发现前面又多出一百米,难道要因此而放弃吗?行百里者半九十,恐怕就是这个道理吧。那要前面不止一百米呢?你怎么知道还剩一百米?那就再走一百里。陈三省有点惊讶的瞧着时学谦,这个女人似乎已经被生活修炼的百毒不侵了。他苦恼的敲敲脑袋,摸索着口袋,又忍不住想点烟了,想想还是算了,叹了口气,说道:好在这次没有人员伤亡,报警系统及时暂停了靶丸的引爆。嗯。时学谦也庆幸的点点头,我不认为是推进舱内部出现了什么异常。这么说是外部?陈三省问,从事后的分析来看,推进舱内部硬件的确一切正常,而这次预发射实验,也只是对核心发动机这块区域进行单独检测,没有和其他舱体组装起来。可以想见,接下来整个基地又陷入了一次寂静的低谷,大家匆匆忙忙的继续着实验分析的工作,面色灰败。这群曾经都是享誉国际的天之骄子们,也被这七年严酷的研究经历给锤击的麻木不仁了。失望和挫折已经受的够多了,谁也不在乎再多一次还是少一次,唯一能做的就是各安其位。在这期间,日子虽然不能说过的飞快,至少也不至令人不堪忍受,连最困难的时期都熬过来了,还有什么熬不过去呢。由人产生出来的问题,总能由人来解决的,如果此时不能解决,那么彼时总能解决的,抱定这种近乎执拗的信念,所有人沉浸在自己的工作中,不问春秋。科学家们逐个修补解决着工程中的每一个细小问题:如何做到空间站日后简易太空填料,如何进行发动机养护,如何提高惯性约束聚变胶囊的热效应密密麻麻的问题被一个个掰开了揉碎了分析解决,不知厌烦。人们将一切重新理顺,研讨会开了一波又一波,测试实验进行了一批又一批,发动机首次预发射失利的主要问题既然出在外因上,那就把与推进舱有关的所有外因都考虑一遍。作为这个部件总设计师,时学谦具有比别人更灵敏的觉察力,在听取别人的报告建议的日子里,她想到了一个借助流体动力学的新方法来测定干扰发动机正常启动的外因。她首先想象有一条河向下游流去,把手放进河里,则水流会发生变化,那么继续想下去,设想当一个刚性球微粒放进一种流体里,流体的流动状态会有怎样的变化,接着追问,如果不知一个刚性球,而是n个刚性球微粒在流体中会有什么结果。她认为会有两种情况,第一,流体的粘滞性会发生改变,第二,刚性球微粒会在流体的影响下有扩散展开的趋势。这个实例看起来和项目毫无关系,但是联想一下,就可知道,如果把聚变反应堆看成那n个刚性球微粒,将光看作外扰的流体,那么情况是很类似的。时学谦在理论物理部的综合分析中,把这种光的影响思路告诉给同事们。因为在预发射实验中总控制台要时刻观测到发动舱内部的情况,就架设了几台伽马光扫描仪,随时监测舱内情况,谁也没想到,也许正是这种光流的影响,导致反应堆无法按要求启动。这是之前谁也没想到的方面。于是这一提议被时学谦提出的时候,大家都不得不再次对这个年轻人刁钻的物理思维和丰富的联想能力感到惊奇。不过话说回来,虽然在众多研究员中算是年龄偏小的那一个,但时学谦其实已不再年轻了,再过一年,她就三十六岁了。有时候回想这几年与世隔绝的日子,她从来没觉得生命流逝的像这样快过。研究员们按照她这个思路继续研究下去,不知不觉又是一个寒冬腊月,在正确思路的指导下,研究渐渐出现了几点眉目。在这个问题的理论研究上,时学谦的思路与她想出分级推进系统新方案的思路同出一脉,都是抓住一个新颖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进一步扩展研究,最终得出正确的研究结果。其实时学谦在考虑这个新难题的时候,不知不觉想到了自己十几年前最初从事科研工作时研究过的有关原子物理方面的学术问题,既然光粒子也具有黏流性来干扰到等离子体反应堆,那么光粒子和普通原子之间的性质是不是有什么相通的地方?但是她很快抑制住了自己天马行空的联想,因为她知道有些东西虽然很有学术探讨价值,但却是和目前的项目工程无关的,想再多也是浪费时间。很多次都是这样,每当她的脑海中升起想要朝其他方面更深入的思考的时候,她会适时地将自己拉回来,拉回到能够帮助解决工程问题的正道上来,她已经完全掌握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总工了。没办法,作为一个在物理方面有着强烈好奇心和觉察力的人,对纯粹学术研究的渴望在时学谦的心中始终挥之不去,这一点她对谁也没有袒露过一分一毫,只作为一生中的小遗憾掩藏在心底。等新问题解决的差不多了,时学谦打报告给钟鸣远,表示项目可以准备进行第二次预发射实验了,大家开始紧张有序的筹备忙活。说来也可笑,在上一个冬天的时候,所有人都雀跃的心想着那会是他们在这个基地度过的最后一个冬季,而如今,这真正的最后一个冬季悄悄而至的时候,他们反倒觉得以后势必还有无数个漫长冬季来折磨他们呢。谁知道第二次预启动会不会还冒出来什么奇葩的新问题?而命运之神考验人的手段也终有个限度,面对这样一群锤不扁、击不倒的人,哪怕上天再想倍加虐待些什么,但久而久之也会厌倦的,而那意外的幸福偶尔也会降临到他们头上。这一次,曙光是真的在地平线那一头出现了。第二场预启动实验在一个月内就结束了,期间没有碰到任何问题,顺利的连钟鸣远都不敢相信。这个春天来的也未免太美好了吧?推进舱的启动没有问题了,那是不是可以代表着,太空长城计划的成功也指日可待了呢。虽然事实摆在眼前,这一回钟鸣远也不敢再抱太大希望,几年的经验告诉他,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他立即让时学谦给他拟定一份详细的真正发射计划。综合了塔克拉玛干的气候、地理环境以及其他部件组装进度等等因素,时学谦将发射时间段定在了同年的秋季九月到十月这个区间,具体的日期还要看当月的风向、降雨、大气能见度来决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