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们每一个人都在小学的地理课上,见过鱼平海峡与三季岛衔接的海湾弧度,还有深凹于海平面下的淤泥标识即使是在座的中国代表,稍稍翻翻资料,都能从资料配图里,发现律风画的黑色示意图与彩色照片别无二致。律工这手艺,没退步哈。那是,平时他画的素描,简单易懂又漂亮,南海项目组还交到国院去参加绘画比赛。现在电脑绘画变多了,几个按键就能画出地形图,律工能够即兴画出鱼平地区来,估计是对这座桥有想法了。翁承先听得笑容满面,心里有一堆夸奖想跟风。然而,他见律风慢下动作,开始给手绘的地图收尾,便提醒道:先看看,待会再聊,待会再说。翁承先的话刚落,律风就转过了身。之前被他挡住的图画,展开了完整的面貌。那是淤泥遍布的鱼平地区,更是里可岛与三季岛隔海相望的海峡。但是,在那一湾浅浅海峡之上,多了一道坚硬、明晰的线条,舒展着自然的弧度,连通了两座海岛!律风看向约马尔,说道:今天,我就现场演示一下,中国人能在这里建起一座什么样的桥!自带绘图的工程方案演示,记者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可惜,律风并不打算给他们时间去惊诧、感慨,抬手点在平坦立于鱼平地区的引桥上说道:鱼平地区多淤泥、多台风,那么适合架设的桥梁尽量减少自身重量,抗风防洪,并且最大限度的扎根在淤泥层以下的海岩区域。所以,我选择的是连续梁桥结构。桥长7公里,预计8联47跨,整体由钢梁制成,并且在每一个桥墩之下,打入6根长约200米钢桩,做成密闭式桩端预压结构。律风一边说,一边在空白处,画下了匪夷所思的图形6根圆管,支撑起六边形的边角,每一根圆管以特殊倾斜角度,直插淤泥,共同托起上方厚重基座。哪怕是不懂得建筑的记者,看到这样的示意图,都发出了恍然大悟的声音。律风所说的钢管打入地底,原来不是直愣愣地插出无数钢筋,而是有特殊的力学角度,依靠特殊的相互作用力,撑起一座大桥!不仅如此,律风的讲述远远没有结束。他随手在俯视的桥梁黑白图上,圈出了每一个桩基落位的地点,并且给出来相应的解释。a点与d点,作为桥梁引桥选点,圆管支撑角度为垂直下钻。b点与c点,桩基倾斜置入地底,协助主桁架分散桥梁承载重力。记者听得如坠云端,只能抬手拍摄黑板上的图画、数据。菲律宾的建筑师们,却如获至宝,一边抄着黑板上的设计思路,一边压抑住心中惊喜。冈萨作为距离律风最近的人,耳边清晰传来律风的每一句话。但是,他却愣在原地,目不转睛地盯着黑板,根本无法像之前听课般,自由惬意。他清楚地知道这不是什么单纯的讲解!这是律风亲自设计的鱼平大桥!律风的绘制还在继续,他勾出了更加清楚的六柱支撑的桩基。冈萨阻止一般提醒道:律先生,您没有必要将图画得这么清楚,说得这么详细。这、这是中国的专利技术!律风看也没有看他,认真画完了他构想之中的桥梁桩基。黑板上不仅有完整的密闭式桩端预压结构,还标注了准确的桥轴线、导向架。它已然不是普通的示意图,它甚至可以说是值得一试的制作图。只要菲律宾可以按照律风画出来的图纸,做出相同的支撑桩基,那么在鱼平地区建起桥梁,也不算是什么难事。可惜,律风清楚知道菲律宾的建设能力。也感谢冈萨的善意提醒。如果你们仅仅靠着这幅简陋的设计图就能学会在鱼平建造大桥,我应该感到欣慰。律风勾起笑意,声音如和煦春风,安抚着面前这位紧张无比、唯恐涉足中国基建机密的建筑师。中国援助你们基础建设,是希望拥有更多的朋友,而不是为了攥紧1%的专利,掠夺99%的财富。他的声音清晰,回荡在会议室里,成为了掷地有声的音律。我说过,中国可以在鱼平建起大桥,也能带领你们学会做到。因为,这才是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作者有话要说:教你唱歌的人倒在了1991年的冬天。而你循着他留下来的道路,一往无前。第72章之前, 在场的不少人认为中国人的五十米、一百米都是一场执着的空谈。现在,他们见到黑板上细致的设计图和注释,听到律风所说的话, 才真正感受到了中国人的承诺。这个国家有着独特的信仰,在这样的无神信仰之下, 他们不仅自己站了起来, 还愿意帮扶更多的人。对菲律宾来说, 这是了不起的国际主义。对中国人来说,这是必须实现的共产主义。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 在中国代表团心里熟悉得就像每一次呼吸。没有任何一个人, 反对律风继续他的设计图。更没有任何一个人,向律风传授菲律宾人的行为提出异议。虽然援菲的项目涉及盘活外汇储备, 涉及打破欧美封锁的物资依赖,涉及开拓菲律宾广阔的海外市场。但是, 更重要的,是中国人深植于灵魂之中的原则我们要的不是独霸世界之林, 而是联合全世界的无产阶级, 创造没有剥削的平等世界。那样的世界格外遥远,却一次一次延展于每一个走出国门的中国人脚下。正如律风手上的笔, 一条一条画在黑板上,构造出了菲律宾人从未想象过的桥梁。主桁架的空间构建大致以两层桁片焊接, 按照我的预估, 直径在0.8米到1.2米之间。在建设之前, 必须进行完整的实验,测试桩基倾斜入地对它产生的水平作用力,才能确定具体的适用直径。律风的话回荡在安静的会议室,配合他流畅的绘制, 一场交流会变成了鱼平建桥授课现场。约马尔成为了愤怒的河豚,连坐在位置上都不能安生。他一直用眼神明示弗格和詹姆斯揭穿律风的作秀,不管是用语言攻击设计图,还是用行动指责律风虚伪都可以!但是,他身边两位纵横建筑和桥梁的专家,竟然沉默的坐在原位,无视他这个身居高位的雇主。约马尔帮建筑师弗格开拓思路,弗格先生,难道黑板上的设计就没有问题?已经被律风行动力威慑的弗格,用眼神轻轻掀过。他也是听说过律风名字的。这位设计师最初在建筑界出名,不是依靠巧夺天工的设计,而是直白凶狠的脾气。他曾经在英国皇家建筑交流会上以一敌百,又何况是这区区菲律宾的桥梁。弗格发誓,如果他敢模模糊糊地质疑,必定会被律风用详实的数据反驳得颜面无存。现场可有那么多的记者呢。先生,我主攻的是建筑物工程,而不是桥梁。弗格拒绝成为朋友圈笑柄,黑板上的设计有没有问题,应该问詹姆斯先生。炮火烧到詹姆斯身上。约马尔皱着眉看过去,却发现美国的桥梁工程师努力眯着眼睛,费劲的想看清黑板上的设计。年纪大了,眼神不好。约马尔等了他五六分钟,詹姆斯依然伸长脖子,虚起眼睛,没有给身边的雇主一点回应。詹姆斯先生然而,约马尔的质问还没成形,眯起眼的詹姆斯抬手摇晃,阻止了他的声音。让我再听听,再看看。即使詹姆斯认为鱼平绝不可能建成大桥,也无法否认,这是一项值得实践的设计,就算菲律宾人不懂得里面的技术含量,他这个桥梁工程师不可能不懂。于是,约马尔怀着期待,耐着性子等詹姆斯眯着眼竖着耳观摩律风的设计。那块小小的黑板很快被图形、标注占满。律风稍稍让开一些,提醒着抄笔记的建筑师道:我要擦掉上面的设计,再详细说一说密闭结构的问题。我来!冈萨自告奋勇,拿起了前面的黑板擦。他不能亲自绘制出这样的板书,但他可以亲自擦掉它们帮助律风腾出一片崭新空白。面前的中国人和菲律宾人一唱一和,准备换版。约马尔终于忍不住了,厉声道:詹姆斯先生,您看出什么了!詹姆斯总算能够休息一下劳累过度的老眼,他抬手捂了捂,说道:虽然设计还需要实验论证,但是从鱼平现状来说,他设计的桥梁应该值得一试。值得一试?约马尔听完,脸都黑了,我是问,设计有什么问题!问题?詹姆斯瞪大眼睛看他,问题当然是实验论证的时候才能看出来。他仅仅凭着一堆数据,能够设计出这么详尽的桥梁,已经是奇迹了!去特么的奇迹!你们连中国人随手画出的设计图都找不出问题,还有什么脸面说自己来自美国!他的怒吼压抑不住声音。坐在黑板对面,专心致志抄作业的桑托斯,瞬间难以忍受自己竟然和约马尔竞争多年。安静,先生。桑托斯沉下声音,难得没有给政客留面子。您如果不想听,可以出去。约马尔:约马尔最终还是没走。他满腔怒火坐在现场,成为全场交流会里最不快乐的那个人。这可能是菲律宾记者们采访过最漫长的交流会。也绝对是菲律宾建筑师们经历过最震撼的课堂。一座鱼平地区的跨海大桥,经过律风骨节分明的手,一部分一部分拆解在了黑板上。似乎只要依照他的设计,做好关键实验测试,就能在菲律宾千年淤积的烂泥湾里,拔地而起。早上十点开始的建筑交流会,直到晚上十点才结束。所有参会成员,经历了短暂的两次休息,填饱了饥饿的胃,又聚精会神地坐在现场,填饱了空虚的头脑。当天晚上,菲律宾的新闻网络就推送出了难以置信的消息。鱼平地区可以建成一座跨海大桥。而这座桥,已经在交流会现场,被中国的设计师设计了出来!图文并茂的报道,带着记者们疲惫的亢奋。对中国桥梁设计的惊叹,和对菲律宾鱼平未来的畅想,战胜了他们的一切怠惰。奇迹!现场论证如何在鱼平淤泥带建成大桥!持续十二小时的会议,中方代表多面讨论了菲律宾的基建难题,并且绘制了一座可行的鱼平大桥。菲律宾人对鱼平熟悉无比。烂泥湾,台风区。遭起灾难来整片地区都是肮脏的淤泥,严重的时候连救援队的车轮都会深陷进泥坑中。那个地方的居民,要么死于灾难,要么纷纷逃跑。只剩下海产养殖场和农场主的植物园。为什么要在哪里建桥?成为了大多数菲律宾人的困惑。他们多数见过中国人的援建队伍。繁华的市中心、必备的交通要道都有中国援建的标志,还有动辄几十亿美金的油气场、工业园,建设在远离城市的地方。可是,鱼平地区就像一片死地。除了淤泥和淤泥里的海产品,那里什么都没有。人民的困惑与声势浩大的中菲建筑交流会形成鲜明对比。大部分人都不懂得鱼平建桥的必要性。导致他们格外关注这些奇怪的新闻,试图从报道里找出政府的意图。然而,他们打开新闻详情,见到的不止是单纯的文字,还有记者带回的照片、视频。陌生的中国设计师,笔尖落在白色黑板,几笔画出了鱼平熟悉的烂泥湾,画出了一座简略的钢管桥。他在阐述了完整的设计思路,画出了无数复杂的结构图后,用英语流畅无比的说道:我相信菲律宾可以做到。也许是他说得真诚。也许是视频、照片上的桥梁足够真实。哪怕不懂得为什么要建鱼平桥的菲律宾人,都觉得心里升起丝丝感慨,豁然开朗的觉得啊,好像有点儿意思。殷以乔远在中国,时不时就能收到手机软件推送的国际消息。中菲建筑交流会的动静比他想象的还大。国内很快就有了律风图文并茂带视频的消息,白纸黑字清晰写道:南海隧道跨海大桥设计师:即兴设计出了一座能够矗立在烂泥湾里的大桥!震惊部一般的标题,引得殷以乔无奈的感叹,小风又做了什么。详尽无比的新闻报道,用文字简述了建筑交流会热闹的交流,还在配图上贴心地展示了他的小黑板。黑板上清晰的图样,和律风做过的所有桥梁设计相差无几。而律风,站在这一黑板的设计图前,浑身散发着摄像头遮挡不去的光。殷以乔有一点点预感。他微微挑眉,给律风发送了消息。我看到你画在黑板上的鱼平大桥了。不过一会儿,手机震动起来,律风回给他熟悉的软件界面,和黑板手绘如出一辙的大桥设计图。他说:现在,你还看到了我画在软件里的鱼平大桥。热度逐渐攀升的鱼平大桥,从一个没有影子的工程项目,一跃成为了菲律宾关注热点。背后藏匿的复苏计划,本该在未来五六年内,慢慢的公之于众,进行招标。却因为律风随手一座鱼平桥,打乱了节奏。中菲建筑交流会的成员,结束了明面上的交流,开始了幕后协商。中国并没有投标,菲律宾也没有招标。他们依然坐在同一间会议室,就菲律宾的复苏计划详细讨论要造多少桥,要修多少路,才能完成菲律宾想要的经济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