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6章(1 / 1)

六个点代表国院在场全体人员的心情。网络消息和各种宝岛刻板印象,导致无数人心里的宝岛就是一帮子认贼作父、崇洋媚外的家伙。这次闹得这么大的坍塌事件,他们都准备观看哪几家国际建筑事务所,能够吃下这么大的隐患排查单子。谁知道,宝岛竟然想让他们出马,进行检测,最好可以设计几座宝水湾大桥、宝雀山大厦,彻底安抚对岸民众情绪?!不可思议,难以想象。大家面面相觑,能从身边同事脸上看出相同的意思。宝岛是兄弟省,是姐妹乡,还有国院的超级大项目南海隧道即将登场。这么密切的关系,他们去接这个大项目,排查一下安全隐患,做点改造方案什么的,合情合理。但是自己手上的项目都干不完,谁愿意吃力不讨好的去撞宝岛这颗无法理喻的软钉子?大家都不说话。李院就只能从南海项目挂钩的桥梁分院起头。吴院,宝岛这次排查安全隐患的建筑物里,桥梁占了大头,你们院是不是那不行!吴赢启挥手反对,表情语气动作都充满了排斥。本来他对南海隧道意见就大,突然要空降这么多工作量,他第一个不同意。李院开场就碰壁,眉头一皱说道:你不能因为南海隧道的事情就带入个人情绪,宝岛是国家的一部分,岛研院也算我们兄弟院他没说完,吴赢启摆摆手,求他赶紧别说了。宝岛这次抗议情况我详细看了,他们有问题的桥梁少说六七十座,我们院严重人手不够,一个人担两三个设计项目的都有。亲兄弟还要明算账呢,这单子我们接不下来。吴赢启永远只会在拒绝的时候,语气激动,每一个字都在表达真实心声啥兄弟啊?我不干。可是宝岛那边意思,检测费用好商量。资本自治省财大气粗,钱从来不是问题。大不了把岛资实业充公谢罪,也要先把每日激增的数十万抗议群体给安抚下来。能请到国家设计院排查隐患,不仅一步到位解决南海隧道问题,以后还多了一个甩锅对象,一举两得。国家设计院大部分时候,都在国家标准里明码实价,没什么多余油水。有大钱赚的工作,自然应当举双手欢迎。然而,吴赢启的态度,并没有因为好商量的费用有什么改变。这不是钱的问题。他直接翻着手给李院数自己手下的兵,有跟我申请项目结束后住院的,还有跟我申请项目结束后休婚假的。周青宝、林月两个孕妇当初生完孩子就回来赶工加班,现在孩子都能走路了,产假都还没补够。还有谢宇、马洪波,这些人可都等着手上的活儿干完,一口气休完两三年的补休,条子都打好了,就等项目结束,让我批。李院,谈钱没用。他们不要钱,他们就要休息。第46章 志在必得,声先夺人!爱岗敬业的设计师, 仍旧有强烈的自我喜好。为了国家特大桥梁项目再怎么苦、再怎么累都没问题,都是他们作为中国人力所能及的事情。可宝岛一直累积下来的口碑,崩塌得比穷山恶水更加惨淡。吴赢启拒绝后,还认真建议道:既然宝岛说不差钱, 那就让他们出钱找人来啊!资本大省的事情, 完全可以由资本解决。千方百计要拉大陆垫背的宝岛政府, 空打了一场响亮的算盘。大陆对宝岛确实亲切友好又温柔。但是不代表他们一切要求都会照单全收。他们越是开高价, 越是说明,这次的大检测里危机四伏,坑深影重。国家设计院怎么也是跟各路资本、国际政府打过交道的老行家。吴赢启这么反对,他们马上就能开会给出完美应对方案,交出一份温柔慈祥的答卷。宝岛民众抗议还在继续, 国院经过内部会议、党组表决, 终于有了回音。收到大陆发来的磋商协议,宝岛负责人傻了眼。国院明确表示, 愿意由三大分院院长、副院长、设计师、工程师联合组成宝岛建筑桥梁检测项目组,全权负责宝岛范围内存在安全隐患的建筑物排查工作。但是入户抽样、采购设备、出差住宿餐饮等保障工作, 请宝岛按照国家标准, 参照执行。国院的方案协议,写得冠冕堂皇,引经据典,有条有款。在帮助遥远岛民复习了一遍中国建筑相关法律知识的同时, 字里行间都写着:我们派人监工,宝岛找人干活!国家设计院这是想叫高价?议员不是很懂得大陆的委婉, 困惑问道。负责人翻完方案,提出了不同观点,不是啦, 他们写了项目繁忙人手紧缺,那就是说我们出钱去找承包方,他们负责管理和监工。承担实质检测工作的机构,必须拥有大型建筑设计的丰富经验和足够人手。可惜,宝岛一天天自诩发达,却只有岛研院一家大型建筑设计相关机构。而岛研院,正是众矢之的,列在了民众抗议前列。外面民众抗议,严重威胁了正常工作生活秩序,并有全岛扩散常态化的趋势。议员们经过内部争吵,总算是有了能人,拐弯抹角联系上了南海隧道项目组的翁总工,得知了客气有礼的官方文件真实意图。翁总工翻过方案,言简意赅。公开招标吧,你们叫人来竞标,国院负责选人,有监工的有干活的,两全其美。宝岛只用出钱就行。于是,国际建筑界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宝岛宣布严查宝岛中央研究院设计图纸和岛资实业所有建设工程。二是宝岛政府为了岛上78座桥梁、11座建筑物的安全检测项目,向全世界具有资质的机构公开招标。消息一出,全球哗然。一座桥梁的倒塌,发掘出了强大的商机。近百座建筑桥梁的公开招标,堪称世纪建筑大单。全世界建筑设计事务所、建筑设计公司的目光都投了过来,盯准了宝岛这一块小小的地方。但他们又格外忐忑的是中国国家设计院负责监工、验收。律风听说这件事,还是林一齐告诉他的。电话里的林小老板,已经成为了建筑设计方面自信满满的交际达人。他开口就是:风哥!我们公司准备去宝岛竞标啦!从越江桥项目开始,全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就打开了一道建筑事业的通途。他们承接了众多建筑物设计、装修项目,在国内逐渐有了名气。曾经小小的一层办公区,随着业务扩大,在越江新区豪掷过亿,建起了全心大楼,远眺越江桥。小老板成为大资本家,跟律风聊天还是一如既往地透着兄弟义气。我们公司就想拿富云县附近的项目,这样南海隧道建设的时候,咱们海里岸上都是自己人,有问题打声招呼,立刻解决。保证没有岛民闹事,耽误施工!林一齐也算是一枚热血青年。南海隧道宣布动工,他恨不得亲自下地,为国搬砖。现在终于有机会登岛奉献,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抗议示威的富云县,想把这一块圈成自家地盘。他早不是当初傻乎乎的英语专业毕业生,说起规划和竞标优势来头头是道。律风一边安静听,一边感慨林小老板独当一面。他笑着说:你们去竞标,机会应该挺大的。这次是国院评选,所以同等条件下,肯定优先国内的建筑公司和事务所。宝岛开放的大商机,有了国院把控,自然不会流向国际。更何况,抗议的民众对岛资实业积怨已久,什么德国的、法国的着名建筑建材公司,沾染上了岛资实业,都变得不可信任。人们迷信外国实力的观点,在建筑裂缝与桥梁坍塌之中渐渐消散。中国基建的效率与质量,将会从南海隧道开始,横贯宝岛。律风一点儿也不担心这次的公开招标。重建宝岛、维护宝岛安全,也是国院的使命,自然会挑选最为优秀的团队,共同合作。只不过,他关心着岛资实业的遗留问题。自从桥梁垮塌后,南海隧道项目委员会,便召开了紧急会议。次次准时出席的岛研院代表、岛资实业代表,空出了属于他们的位置。所有人都避而不谈空缺席位的问题,默认由翁承先、国家设计院负责一切。此时,他们再度坐在会议室,研究南海隧道动工的安排。海峡两岸同步建设的工程队,陆陆续续驻扎入场。蓝色环保工棚,搭在了富云县与立安港,将蔚蓝海洋延展到了陆地上。宽阔的建筑工地,进行着初期的清理工作,一排长长的围墙,规划出了南海隧道跨海大桥的建设区域。律风查看着从岛资实业移交到项目组管理的土地范围。民众用于抗议的平坦泥地,在设计规划里,留出了一片空白。他难得因为私事,低声问道:瞿工,这块地方打算建什么?瞿飞跟着翁承先,忙碌于南海隧道里里外外的事物,他视线一扫,眉峰微挑,回答道:商业大楼。他夹着烟,食指点了点那块空白,勾起嘴角兴高采烈,这栋楼修起来,那群喜欢抗议南海隧道的傻子,就只能给我进楼逛街。到时候管楼的公司,为了自己的利益,必定关上大门,一网打尽,来一个瓮中捉鳖,看他们还怎么嚣张,哼哼。好好的商业规划,被他说得像是公报私仇。只不过,资本家对待这些抗议民众,可不像是政府一般心思手软。但凡影响了生意,黑白两道手段全上,背后有什么势力支持,都得跪在真正资本家面前,接受铁拳的制裁。律风心里有些惋惜。他还想看看这里会不会需要一座漂亮广场,供前来观赏大桥的游客,一览南海隧道气势雄浑的美景。立安港都有供游客群众围观南海舰队的广场,宝岛什么都没有,还要紧密地建设商业大楼。虽然符合寸土寸金的利用原则,但是却缺少了一点儿人文情怀。瞿飞看得出律风失望,他不解的叼起烟,问:怎么?没什么。律风不想对未来规划指手画脚,他只是问道,哪家事务所承担设计啊?瞿飞抓了抓头发,岛资实业还在卖地呢,说不准。这不是那些存在安全隐患的桥梁建筑,而是岛资实业从宝岛买下来的私产。公司被宝岛追责后,岛资实业正在尽快脱手这些实体资产,最终落在哪家大资本手上,又做什么设计,都还没有定论。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新买主绝对不会像岛资实业一样,拥有参与南海隧道项目的权利。毕竟,宝岛闹了这么大的动静,也没脸再要求塞地主进来共同协作。求了也不给批。一场碰头会,确定了未来三个月的建设进程。南海隧道两岸开年就动工,所有参与项目的设计师们,都要抵达现场,团队作战。动工意味着日夜兼程,长期驻扎。律风结束了会议,赶回今澄市,先去单位打报告办手续,第一次没到下班时间,直奔殷以乔工作室。哪怕师兄已经确定好了下一个神秘项目,工作室也招来了合适的人手,地点依旧定在住家楼下,近得律风回家前,总是惯性去溜达一圈,看看自家业务繁忙的师兄,是不是在工作。然而,殷以乔不在。律风在空荡的工作室转了转,神使鬼差地走到了曾经打开过的宽阔房门前。他记得里面巨大的画架,更惦记那幅不给看的画布上究竟画了什么。然而,殷以乔建筑事务所已经成立,那幅传说中随便画画用来装点门户的普通画作,始终没有出现在工作室的墙上。律风的好奇心达到了巅峰。特别是现在,他即将出发进入漫长的工程期,一年半载回不来,就对那幅迟迟没能显露真身的画作格外好奇。他觉得师兄在骗他,毕竟,殷以乔从未在一副作品上,耗费这么久的时间。并且遮遮掩掩不给看。律风伸手旋转门把,感受到了浅浅的阻力。没有上锁的房门,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被他打开,明亮的光线从宽敞的落地窗照满室内,足够律风清楚看清里面的情况。房间里放满了画具,比律风第一次进来时充实了许多。周围小型画架、画桌靠在墙边,留出了一条通道,直通那块背着入口的巨大画布。小型画架宛如它的护卫队,挂满了风格各异的画作。有打印出来用于参考的风景名画。有平放的宣纸挥洒而出的墨色山水图。律风仿佛在欣赏一场小型画展,好奇地伸出手拎起宣纸,确认它们确实是经由毛笔勾画出来的水墨图。殷以乔是极具艺术天赋的建筑师。他擅长油画、素描,随意挥笔的作品,都能够办起一场广受欢迎的展览。可律风从不知道,师兄的写意国画也能画得那么好。几幅山水相依的墨色美景,将这间拥挤的画室变为了隐居避世的仙境。律风忽然就不急着去看巨大画布的内容,反而慢慢欣赏起师兄亲手绘制的瀑布惊松。成叠的山水写意的宣纸里,还夹着一两幅油画、素描。但它们就算是油彩厚重涂抹、石墨黑白的勾勒,无一不是在表现中国大好河山,人间至美景象。这些小小的画纸上,没有人物,只有高楼大厦,绿水青山。律风隐约有了一点猜测,却又不敢肯定。直到他沿着空出来的过道,走到了巨大画布前,才在明媚阳光照耀下,见到了一方青色。高山流水,瀑布惊涛。入目的柔和绿意像极了从自然之中取下来的色泽,云雾掩映之中,光华如流水般洒在画布上,闪烁着印染天空的美丽霞光。青色山脉里,藏着律风熟悉的建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