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强行一致,车辆继续前行。直到他们穿过市区,靠近乌雀山方向,同行的车辆才渐渐变多。xx新闻电视台xx报社的公车标志,贴在许多车辆醒目位置。偶尔还有几辆应急抢险的车子往前超车,让这条寂寞的高速公路变得拥挤热闹。即使是全国欢庆的法定假日,依旧有无数工作者赶赴前线。律风远远看到起伏的山峰,连山顶覆盖的雪色都透着绝无仅有的熟悉。他们慢慢跟随其他车辆下道,却在前往乌雀山高速的入口,遇到了成群结队的长龙。无数想要驶向乌雀山大桥的记者都被拦了下来,律风放下车窗,能看到收费站架起的栏杆,和劝退记者的高速交警。乌雀山高速收费站张灯结彩,比任何的收费站装点得都要喜庆。然而,宽敞的入口,停满了车辆,浩浩荡荡的样子,像极了临时停车场。无数扛着摄像机、带着话筒的记者,以乌雀山金光闪闪的大字为背景,实时播报着前方情况。看起来不让过,你先靠边停车。律风说完,等着车辆靠边停下来,立刻就往收费站前方穿着反光夹克的高速交警走去。他穿着简单的冬季厚外套,身边的殷以乔也没有扛相机拿话筒。交警马上判定他们连记者都不是,抬手做出了阻拦的手势。乌雀山高速还没有通路。交警劝说道,这附近还有余震,你们等春节之后再来吧。即使6.6级地震没有对乌雀山高速造成影响,他们也不敢随便放记者们前行。于是,律风感觉拿出了手机,点开了手机相册。他没带工作证,但是不妨碍他拿出身份证和相册里的照片自证。律风说:我是国家设计院的,过来是为了查看乌雀山大桥情况。如果你不放心,可以电话联系国院或者乌雀山大桥项目部,确认我的身份。高速交警扫了一眼工作证照片,皱着眉仔细核对身份证和本人。忽然,他问:你就是那个律风?交警语气诧异,充满惊喜,我们看过你的视频,你说大桥建好了,要叫那个老外后悔!行嘛行嘛。奔走在高速上的交警,性情都有四川人独有的直爽。他严肃的表情,变为了同仇敌忾的兴奋,拿起对讲机就询问道:指挥中心,指挥中心,这里是乌雀山高速收费站入口,乌雀山大桥设计师律风请求进入乌雀山高速,是否准许通行?请示的话语简洁明了。那边沉默片刻,响起了吵杂的对讲回应。已请示,准许通行。那边放行,高速交警看了看他们停在路边的越野车,说道:你们把车开到这边应急通道来。我们给你开道,护送你们去乌雀山!乌雀山高速入口堵得水泄不通,唯独一辆风尘仆仆的越野车在众目睽睽之下,顺畅地进入现场,还有亮灯的高速警车前方开道!目的这一切的媒体记者们都涌了过去,举起话筒和摄像机对准了留在原地交警。为什么他们能过?请问刚刚过去的是哪个部门的?现在乌雀山高速可以通行了吗?面对问题,高速交警们仍是用身体阻拦他们前进的道路。没有任何回答。不过几分钟,网络上发布的乌雀山大桥消息,便带上了律风和同行者的身影乌雀山余震不断,我们站在高速入口都能感到明显震感,但是交警刚刚放行了一辆越野车,不知道他们去乌雀山高速的哪位专家?[图]一手内幕照片,立刻吸引了无数关注乌雀山大桥的网友。清晰的照片,挺拔的身形。两位专家年轻得不可思议,网友看了都不相信他们是来解决问题的。这种时候了,应该不会放无关人员进去吧?里面还在余震!刚刚我看消息说最强余震已经有5级了,交警怎么可能放没关系的人进去!大家聚在评论区,猜测着两位的身份,却又觉得他们年龄,远远够不上专家的地位。可是,他们不是专家,这时候去乌雀山做什么?难不成是地方新闻台关系过硬,派出了前线报道二人组?猜测越多,看到照片的人越多。即使律风仅仅露出了侧脸,也有熟悉得连他侧脸都能认出来的人。律风啊?这是律风!识破天机的网友格外兴奋,他是乌雀山大桥的设计师!设计师这么年轻?我以为他跟新闻采访里的总工一辈的。不是吧,你们居然没看过他的视频吗?强烈要求补课![链接]之前还困惑满满的网友,听说这就是律风本风,马上变得热情激动起来。他们每次听乌雀山大桥的消息,都会听说总工程师和国家设计院的名字,设计师律风几个字,反反复复提及,这下总算是能够和本人对上号了!网友补课小链接一戳,马上就能见到律工在英国自信骄傲的容貌。他话语里自带的从容,再对比地震刚过便奔赴现场的急切,仍在为桥梁担忧的民众,顿时放下心来。设计师都去了,肯定不会有问题的。国家设计院离乌雀山这么远,看起来收到消息就来了。希望大桥平安无事,希望乌雀山全体人员平安无事,过个好年!不过,他身边的人好眼熟,也是乌雀山大桥的设计师吗?疑问一出,就有侦探负责抽丝剥茧。律风只能看到侧脸,可他身边的人有一张看向镜头的画面,足够所有人看清那人的模样。成熟、冷漠,微微蹙起的剑眉似乎对记者的偷拍十分不满。又碍于不能离开律风,只能做出眼神警告。这样的气质,简直和群众心目中温和良善的设计师截然不同。但他令人印象深刻的俊朗面容,永远无法挡住颜控全网搜索的欲望。终于,震惊的群众缓缓打出了一个问号,并发送了一张照片。陪律风的是不是他?!c.e建筑事务所优秀建筑师的硬照,将殷以乔冷漠严肃的脾气彰显得淋漓尽致。他身穿西装,瞥向镜头的冰冷气质,与记者的偷拍如出一辙。根本不需要再次确认,就能震得看见照片的人惊在原地,爆发出滔天疑惑!殷以乔为什么跟律风一起去乌雀山大桥?!他不是英国建筑事务所的建筑师吗?怎么会在春节来中国!网友的疑问和诧异一样多。网络上关注乌雀山大桥消息的网友,在春节热闹的气氛里逐渐走偏,询问出了十万个为什么!然而,他们的提问,并没有好心人能够回答。因为,清楚殷以乔和律风关系的人,都盯紧了工作群,唯恐律风会突然消失不见。没事,我到大桥了,消防和部队都派了人过来。一切正常。律风一边发送消息,一边和殷以乔往乌雀山大桥走。被雪覆盖的山顶高速桥,仍有除雪车在持续工作。除了周围驻守的官兵随时待命,乌雀山大桥看起来和律风离开时没有两样。留守的项目经理,很快和律风碰面。他说:我们已经沿着桥检查了路面和主要支撑结构的情况,智能巡检发回的参数也没有任何异常。明天高总工带团队来了之后,我们会再组织一次详细的检查。他说话的白雾,化在乌雀山冰冷的寒风中。在这个季节遭遇地震,将全部留守人员的神经都绷紧了。虽然大桥一切设置都参照了震区设计标准,加固了所有设备桌椅,但是亲身在桥梁上经历了大地震,仍是令他心有余悸。幸好大家都有经验,地震第一时间躲在固定好的抗震桌下,巡检的人也赶紧抱住栏杆、趴在地面,没有出现任何的意外。平时的地震训练,起到了极佳的效果。项目经理开开心心欢迎律风和殷以乔,还有心情谋划今晚多加几只羊,大家和救援部队一起户外烧烤。于是,律风和殷以乔留在了山上。地震这样的灾难之后,本该要求全员撤回安全地带,却因为乌雀山大桥在这里,所有人都得守住它。他们站在乌雀山大桥上,攀附着冰冷的栏杆远眺山底。即使零下4c的低温,也无法阻止这座凝聚了无数人心血的桥梁在夜色中闪烁光辉。它好像一条从山脚盘旋到山腰的玉带,一路上连接着抗震抢险车辆的应急灯光。哪怕律风还能感受到轻微的余震晃动,可见到了那些灯光和桥梁附近驻扎的军人们,他心里就一点儿也不慌张了。我们给老师录个视频吧?他提议道,让老师看看,最可爱的人守护的乌雀山大桥。于是,远在英国的殷老先生,看着跨洋播报的地震消息,收到了前线发来的视频。老师,我们在乌雀山大桥了!律风和殷以乔并肩站在乌雀山大桥上,背后清晰可见月光下莹莹生辉的乌雀山盘山引桥。野旷无人的景色,在星辉下显得静谧。又因为他们镜头一转,变得无比热闹。留守乌雀山大桥的工作人员,围着火炉高兴的说说笑笑。不远处还有身着迷彩服军大衣的身影,笔直地站在冰冷的冬季,默默守护着他们的夜晚烧烤。殷知礼看着视频笑出声。没有比这更好的报平安了。刚才他看到地震播报升起的全部担心,都在这条安稳温暖的视频里消失得干干净净。他见到了银河落于地面般蜿蜒盘旋的乌雀山大桥,见到了霜雪覆盖的苍翠山峰,还见到了留守乌雀山大桥的建设者,国家的守护者,在灾难之后团团圆圆的相聚一堂。冰天雪地烤全羊。远在寒冷陡峭的山峰之上,依然有着春节该有的暖意。他最好的学生,举着手机说道:大桥安然无恙,也没有出现人员伤亡。我和师兄准备在这里等到乌雀山高速通车,看看第一批旅客驶入大桥穿云过谷。您很快就能看到,我们的车水马龙,驶过全世界最好的乌雀山大桥。作者有话要说:所有人:你们有没有事啊?桥有没有事啊?留守的人:没事啊,我们晚上还准备吃烤全羊。所有人:???-此时应有全世界最好的港珠澳大桥与它不得不说的台风@天鸽@帕卡@山竹还有全世界最好的地震带大桥@干海子大桥@海文大桥-六点准时更新,下次六点之后来没看到更新可以从上一章点到最后,点进更新章晋江真的抽,害第29章乌雀山大桥的春节, 过得格外热闹。在这里值守的工作人员,大部分都习惯了频繁的地震。他们心里除了最初的惊慌,就只剩下了春节欢快的气氛和乌雀山大桥即将通车的喜悦。烤全羊、骨头汤, 使寒冷的乌雀山变得温暖。大家吃完饭也没熄火,围在篝火旁边取暖聊天。聊着聊着, 工作人员就站了起来, 端起酒唱了祝酒歌。川藏沿线,多得是这样嗓音浑厚的藏民。他边唱边敬给身边的同事, 周围都跟着热闹起来,跟着打节拍起哄,让闲聊变成了劝酒祝酒的春节晚会。聚集在一起的中国人,无论民族如何,改不了与生俱来的热情。律风即使听不懂老乡们的腔调,也沉浸在轻松愉快的调子里, 开心地融入了周围的欢呼声中。敬酒祝酒的歌曲接龙,憋得一群常年各位蹲守山上工地的中年汉子们,找到了抒发情绪的绝佳机会。最初端端正正的藏语祝酒歌, 经过各个文化习惯不一样的同事改造,成为了怀旧金曲大串烧。他们也不管什么边唱歌边喝酒、先唱歌再喝酒的规矩, 不少人接过酒碗一饮而尽,然后开怀歌唱。从凤凰传奇到康定情歌,原生态的篝火, 有了原生态的背景音。律风安安静静的听,笑得脸颊都映照出火光的红。平时感觉土嗨的音乐,在这群人熙熙攘攘的合唱里,没什么调子,又自成调子, 别有一番风味。他用肩膀撞殷以乔,问:师兄以前参加过这么热闹的聚会吗?殷以乔看着眼前这些借着春节好酒,驱寒放歌的工作人员,笑道:最多有几个好朋友,毕业旅行出去烧烤一下。能够这么热闹还是从来没有过。他在英国的社交,更倾向于酒会酒吧。那里会弹奏舒缓的钢琴,播放吵闹的电音,却不会像现在一样,点燃一团篝火,以歌助酒,以酒助兴。员工们唱的歌,对他来说大多数陌生。不同环境流行起来的音乐,都带有独特的文化色彩。一些人唱的歌词在他听来还没有找到音调,很快周围的人就能跟着端酒的同事,一起疯狂大唱。他们的歌声无疑是走调的,可是那几句走调的音律唱完,立刻就能带来满场的笑声和欢乐。殷以乔说:如果人类用唱歌的方式交流,感觉马上能分辨出不同的年龄、喜好了。哈哈!律风毫不客气,我们肯定有代沟!嗯?殷以乔微眯着眼,看他还没喝酒就说醉话的师弟,我怎么不知道我们有代沟。律风正想举几个歌名让师兄认清现实。忽然,端着酒的项目经理大步走过来,开口就是来来来,律工,我敬你一杯!他话音刚落,周围全是工作人员的笑声。来了,罗总又来躲酒了。老罗你好赖哦!每次到你,你都跑!项目经理转头就抗议,什么赖?我这叫尊敬!除了高总工,今晚这里律工功劳最大,来!我敬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