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都市现代>江心白杨> 第42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章(1 / 1)

江城提了提气,慢慢再往下踩油门,车子便以60码的速度往前行驶。正值中午时分,艳阳高照,清风吹拂,一如江城此刻心情,飞扬而美丽。汽车行驶了大约四十分钟,到达了目的地,这段路让江城来开,用了双倍的时间。杨聿朗率先打开了车门,江城则活动了一下因为紧张小心而有些发麻的手指和颈椎,过后再像对待宝贝一般轻轻抚摸了一把方向盘。这一路过来真的太过瘾了,没想到初次开车就能顺利到达目的地,有个好老师在身边简直就像开外挂,牛皮到飞起。良久他才推开车门,往外一看,眼前是一个倒映着蓝天白云的天然湖泊,湖中央有一块巨石,湖边则是成片成片的芦苇从,芦花迎风飞扬,像飘飞的雪花,蹁跹无声。哥,你没说这地方这么好看啊,我要是知道得把相机带上。我带了。杨聿朗指指后车厢,在那。真的?江城一听就要去把相机找出来。不忙着拍,我们先搭帐篷。搭帐篷是项技术活,江城此前没干过这活儿,所以从头到尾都在听杨聿朗指挥。帐篷地点要离湖边远点儿。先往上拉。那边拉紧。弹扣卡住。把遮阳棚固定好就行了。这就行了?江城摸摸后脑勺,挺简单的啊。全自动的,杨聿朗检查了一圈没发现什么问题便道,去把折叠桌椅拿下来,摆在遮阳棚下面。好。杨聿朗:被褥也拿下来铺进去。好。这种时候的江城完全是杨聿朗说什么他做什么,毫无异议,而且他去拿压缩袋里的被褥时想到今晚要跟杨聿朗同睡一个帐篷,心里就说不出的激动兴奋。第62章 露营 三杨聿朗自己从后车厢找出渔具,把两张折叠式躺椅拿出来,找了一个适合垂钓的地方摆好,再把鱼竿鱼饵拿出来。做完这些他又去后备箱拿出相机,在帐篷不远处支上三脚架,将单反相机固定好。一切准备妥当,就等着享受一个悠长愉悦的下午了。江城从帐篷里出来看到这些,想到都是为自己准备的,感动之情溢于言表,他很想冲上去狠狠抱着杨聿朗说一声谢谢。杨聿朗没注意到他感动到不行的神情,招呼他过去拍照,并且十分认真的教他怎么应用广角镜头和微距镜头,以及怎么拍好眼前的湖水和芦苇从。你先拍一套,傍晚还能拍一组夕阳。杨聿朗说完就去摆弄鱼竿了,江城看向镜头里的景色,慢慢将镜头转向他,咔咔咔快门声起,拍下的都是杨聿朗的身影,或站或蹲,侧脸背影,特写剪影杨聿朗无意中回头看他一眼,正巧被他抓拍了对着镜头的正面照,并且连拍了许多他发觉江城在拍自己时露出的无奈笑容。这笑容,对江城有着绝对治愈的能力。杨聿朗摆弄好鱼竿后看见前方飘飞的芦苇花,招呼江城:把相机拿过来,装上微距镜。他拿到相机后,对着一支在阳光下湖光潋滟中闪耀发光的芦苇花,对焦,朝紧挨着自己的江城道,左上角留白,逆光,拍出一点点朦胧感。说完按下快门,一张无需后期的壁纸就完成了。江城领悟,拿着相机又接连拍下几张。杨聿朗对他稍一教导就坐回躺椅上抛出鱼线,钓鱼是个考验耐心和技术的活儿,不过很显然这对杨聿朗而言都不算什么事儿。哥,你看看我这些拍的如何?杨聿朗转头,修长手指在屏幕上左右滑了滑,点点头:拍的很好。江城一听心里乐开了花,高兴道:那我就先拍这些,等傍晚再拍夕阳。好,来钓鱼吧!长长鱼线,弯弯鱼钩在湖中静待鱼儿上钩,两人以闲适悠然的姿势靠坐在躺椅上,温暖阳光,和煦清风,芦苇花飘飞到两人肩头稍稍停留又飞散而去。江城转头静静看着杨聿朗,是舍不住的岁月静好,留不住的似水年华。哥。嗯。杨聿朗应了一声,半天没听到他说什么,转头看向他,怎么?江城只想叫他而已,一时间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半天才憋出一句:你以前来过这儿露营么?杨聿朗摇摇头:没有,上次来还是孙总山水楼开业那天,那天人太多我就开车出来兜了兜,无意间发现这个地方的。你怕人多啊?嗯。江城正要接话,杨聿朗指了指他的鱼钩:鱼儿上钩了。江城急忙上拉收线,果不其然,一条近一斤重的鱼被拉出了水面。晚上咱们就吃烤鱼吧。江城抓着手里活蹦乱跳的鱼儿,喜不自胜。好,后车厢有个小烤架。连这都有,易哥也太细心了吧!知道东西都是易风准备的,江城一时对他佩服又感激。说到小易,他好奇问道:易哥是怎么到你身边的?小时候从孤儿院把他收养过来的。杨聿朗望着湖面,想起过往,他小时候瘦瘦小小的,一双眼睛却很有内容。什么内容?杨聿朗想起那个时候眼神深邃了些:不屈服吧。那时候他多大?六岁。杨聿朗顿了顿叹道,没想到这一晃就是二十三年了。他比你大啊?江城一直以为小易更小,那你为什么叫他小易。他自己要求的。杨聿朗言语中带着浅浅苦涩,在我们之前有人收养他又退养,受了很多苦,他在入孤儿院前有个酗酒的父亲,经常连名带姓打骂他,刚到我家那会一听到有人叫他易风就会条件反射的发抖。我曾经提议他改名,随我们姓杨,他不愿意,因为易是他过世母亲的姓氏,所以让我叫他小易。那他父亲?死了,下雨天喝醉酒失足跌进河里,溺死的。原来如此,没想到三言两语的就勾画出易风悲惨的童年生活。那他幸好遇见了你。江城心内感慨杨聿朗不仅是自己的人生方向,也是易风的一生贵人。可杨聿朗听了这话却摇头:父亲收养他的目的是从小就把他培养成我身边的保镖,所以一进杨家就开始训练他,他没有童年,没有自己,这么多年都在为别人活着,怎么能算幸?我想他是心甘情愿在你身边的。以他多次和易风的接触他能感觉出他对杨聿朗的用心,绝不是装出来的。江城又问:他谈过恋爱没?谈过,杨聿朗说,在国外,后来又分了。为什么分了?性格不合。分手必备理由。江城不太相信,但只要他不是因为喜欢杨聿朗,是什么理由都没关系。两人边钓鱼边聊着有关学习和大学的话题,杨聿朗分享了一些他大学里的生活,江城听的入迷,几次没意识到鱼儿咬钩,这么陆陆续续的,没多久就钓了十几条大大小小的鱼,其中还有红色鲤鱼,摇摆着鱼尾,鱼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差不多了,杨聿朗收了鱼竿,选几条小点的来烤,烤炉不大,剩下的带回家给你妈妈。江城哦一声也收起鱼竿,他拎着鱼走到水边选了几条大小合适的处理了,回头看了眼那些漂亮的红鲤鱼,一时心软就把它们都放回了湖里。这年头长得好看连条鱼都能免遭不幸,真是鱼比鱼气死鱼。提着处理好的鱼回到遮阳棚下,看到杨聿朗已经拿出了小烤炉,连木炭都烧上了。他凑近一看,这才看到烤炉旁边有个方形保鲜盒,盒里不同食材码的整整齐齐,还都用竹签子串好了:土豆片、玉米、香菇、烤肠、鸡肉串牛肉串羊肉串品种齐全,上下还用了两包冰块保鲜。他讶异道:这也是易哥弄的?这些是丽姨准备的。那还差不多,江城犹自感叹,如果是易哥那他作为一个男的也太细心了。杨聿朗将丽姨备好的竹签子递给他:把鱼串上,调料这边都有,先刷点料再烤。好。江城依言将鱼串好,均匀的刷上调好的配料,再一条条平铺在烤架上,很快就传来烧烤特有的滋油声,伴随着鱼肉烤熟的香味四散开来。他看了眼放在一旁桌上的小瓶子,有孜然粉、黑胡椒粉、椒盐、烧烤料、辣椒粉。他在脑中回忆一番自己和哥几个出去烧烤,就带了烤架,盐和辣椒粉,食材都是到了地方再洗一洗串一串烤一烤,随便弄两下就直接坐地上配着啤酒开嗨了。哪曾想人家有钱人出门随便来点烧烤所有东西都备的这么齐全,还这么精致。他忍不住啧啧称奇,叹道:哥,你每次出门易哥和丽姨都会这么给你准备东西吗?我很少这么出来玩。杨聿朗低头略一思忖,我没有单独和一个人这么出来玩过。江城几乎有些震惊了:这是第一次?嗯,杨聿朗不无遗憾道:我其实一直以来都没什么娱乐生活,挺无趣的。那你平时不工作的时候都干什么?江城认识了杨聿朗这么久,突然才发现对他了解太少,两个人一起的时间他除了工作就是陪自己在公寓里学习,很少看电视电影,偶尔用复古唱片机听听音乐再赏赏月看看繁星,其他时间都干了什么来着杨聿朗对江城这个问题也没有马上做出回答,双眼难得的露出一丝茫然,最后无奈道:我现在不比从前,也就和朋友聚一聚吧,而且说起来我其实也没什么空闲时间。这话听起来颇为心酸,江城只能问他:那以前呢?学生时代都玩些什么?就打打球玩玩车,杨聿朗坦言,也不比现在精彩多少,不过那时候war game 玩的不少,你玩过吗?没有,只听说过。要是有兴趣等你高考完再去玩一玩。好啊。江城给鱼翻面撒料,拿了一根干净竹签戳了戳鱼背,熟了。知道杨聿朗不吃辣,所以就撒了些椒盐,拿了个一次性盘子递给他。要是换成平时的自己直接拿着就大口开吃了,还拿什么盘子筷子,所以说跟精致的有钱人一起时间长了,不知不觉也得变成精致男孩。哥,你尝尝,小心点,这鱼好多刺。谢谢。杨聿朗坐在小桌旁,挑了点鱼肉放进嘴里,新鲜的鱼儿加上烧烤特有的炭香味和脆皮表面下嫩滑的鱼肉,味道实为鲜美,你烧烤还挺有一手。跟卓海学的,这是他最擅长的,江城见他喜欢心里很高兴,他现在和人合伙开了一家烧烤店,生意还不错。你那几个朋友都挺好的。杨聿朗只是接着他的话淡淡一句,江城却心弦一动,低着头一脸笑意。第63章 表白 上杨聿朗留意到他的表情,不明所以,你笑什么?江城没停下摆弄烤串的动作,轻声道:没什么,就是我身边的所有人,包括我妈一直都对我的朋友呃挺看不上的吧,也就你,从来没用有色眼镜看过我们。杨聿朗看着他的目光澄澈又温暖,江城心中再度涌过一阵暖流,只觉得眼前这人如同黑暗世界里出现的第一道霞光,耀眼夺目,让人无论如何也移不开眼。两人配着啤酒饮料边吃边烤,时间一分一秒如潺潺流水般流逝,日头渐渐偏西,垂在山尖上空,金黄的光芒洒向大地,在清风吹拂下微微晃动的湖面倒映着夕阳余晖,细碎跳跃的色彩撞入眼球,让人心情在这一刻格外平静美好。现在是拍夕阳的最好时间。杨聿朗眺望远方,示意江城用相机留下眼前美丽风景。江城一听立即手脚利索的找好位置摆上三脚架,再固定好相机就启动寻找最佳拍摄角度,他先依着自己的喜好连拍十几张。杨聿朗悄然无声的走向他身后,低头看他屏幕中拍摄的画面。江城却早已察觉他的靠近,他回过头:哥,我帮你拍几张吧。杨聿朗见他神情中带着满满的期待,点点头:你说吧,怎么拍?你就站前面那片芦苇丛旁边,对,就那儿,看镜头。杨聿朗依言站好,单手插兜,发丝在余晖中闪耀着金色光芒,身侧的芦苇丛在轻风中微微晃动,飘起的芦苇花恰好的营造出一种浪漫到极致的氛围。江城单膝跪地,看着镜头里俊朗出尘如画中人般的杨聿朗,几度乱了心弦,费了好大的力气才稳住心神,对焦,按下快门,连拍模式刷刷的一连拍下好几张,接着换姿势换地方,直到拍了几十张后他才满意的站起身来。抬头见杨聿朗要走过来,他忙道:先别过来,还是保持那个姿势,咱俩一起拍个合照。他把相机转到延迟拍摄模式,对焦之后快步跑到杨聿朗身边,两人并肩而站背对镜头,随着快门声响起,镜头记录下夕阳中的一对修长挺拔的身影。这么靠近站着,杨聿朗赫然发现,江城比初识那会高出了许多,原先还矮了自己几分的,不知什么时候身高已经超过了自己。江城走回相机前看了看刚刚拍下的画面,还想再多拍一张合影,杨聿朗欣然应允。这一张我们面对面吧,夕阳刚好在咱俩中间。杨聿朗面带赞赏的看他,你现在对构图挺有心得的。名师出高徒。江城对焦的时间里还不忘吹捧一句,对好焦快速跑到他跟前,站好后以一种微微侧头的姿势直视他的双眼,侧前方万道霞光笼罩,镜头里是两人轮廓分明的黑色剪影,温柔对视下江城眼中情愫满的就快溢出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