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都市现代>太平洋超级帝国> 太平洋超级帝国 分节阅读 26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太平洋超级帝国 分节阅读 267(1 / 1)

d大臣于谦领兵前往朝鲜王国平定建州女真”“臣附议”“臣也附议”随着杨荣的话刚落,很快文臣一方许多朝臣纷纷站了出来附和道。事实上,对于于谦领兵,文臣一方也是有着不同意见的,毕竟此时的于谦可不是后世那个于谦,没有经历土木堡之变,于谦的功绩还算不上极高,现如今不管是他的威望还是他的品级,都算不得什么,让他领兵出征,说真的,这有点勉强。可是这一次,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勋贵,当杨荣推荐此人之后,几乎全都附和了。这样一来,坐在龙椅上的朱祁镇也有些懵了于谦,他自然知道,甚至之前派遣他前往临高也是为了锻炼他,以在今后能够重用,可是现在他的威望与朝堂之中很多大臣相比,根本不值一提,派遣这样的人领兵会不会压不住下方的士卒呀而且作为一位文臣,他是极少有资格领兵的,何况他目前身兼着南洋大臣,如果把他调离了,谁去接任他了。大家可都知道,不是谁都能接任南洋大臣的,一旦接任的人不能胜任,那损失的可不知一点半点,先不说会不会影响大明与汉华王国之间的关系,就是损失的税收也是空前的。就户部上奏的奏折来看,今年的税收至少在千万两以上,而其中有十分之一是来自于临高以及周边各县,可以说一旦失去了这个财源,大明就会失去许多。因而,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都有些拿不定主意,到底该派谁去接任于谦。当然,考虑这个问题之前,大家必须定下于谦担任领兵主帅一职,否则这一切就都不用再考虑了。此时此刻,在座的人都不禁陷入了沉思当中,片刻之后,还是朱祁镇打破了众人的沉默,就听得他坐在龙椅上道:“朕以为此事可行下旨着于谦随即进京,挂平孥将军衔,即刻领兵出征至于南洋大臣,就暂时搁置,由南洋大臣的诸事,由府上官吏暂时代办”朱祁镇这么一说,众人也只得点头同意了,因为此时他们也没有其他办法了。很快,圣旨便经过内阁下达了,由专门的宦官与锦衣卫一起八百里加急送往琼州府临高。几日之后,琼州府临高南洋大臣府上。于谦正在小憩,这些天,他可是累坏了,每天都在处理着各种事宜,都没时间好好休息,今日好不容易找了个机会,他想休息一番。可偏偏就在这个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了起来,很快就见一人匆匆走来,正是府上的管家。管家到来,即刻惊醒了小憩的于谦,就听得他道:“管家可是出了何事这般急切”“启禀大人汉华王国张怀普大人有口信送达让大人到府上一行说又要事相商”“哦莫非是那件事”就在这个时候,于谦似乎想到了什么,立马起身朝着屋外走去。片刻之后,他来到了前厅之中,见张怀普的心腹正站在前厅之中候着,立马询问道:“可是张大人有急事相商”“启禀于大人张大人对吾言说,让于大人尽快到他府上一叙”“嗯那吾等即刻出发”于谦一听此话,却是皱了皱眉头,因为眼前之人并未否定也未肯定他提出的问题,这让他一时之间也摸不着头脑。不过他还是跟着此人离开了府上前往城另一端的汉华王国使臣府。到了府上,张怀普即刻将于谦迎到了后厅之中。两人是老朋友了,自然也没有顾忌什么,张怀普随即就将今日急着找他前来一会的目的说了出来。“张兄的意思是,陛下有意调吾前往朝鲜,领兵平定建州女真残余势力”于谦在听完张怀普的话之后,瞬间一愣,有些惊愕。于谦自己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要说领兵打仗,朝堂之上大多数武将都是他前辈,而且此时又不是朝堂之中武将不存,为何一定要他这样一个仅仅只是巡视过边镇,做过兵部侍郎的人领兵,这不管是从威望还是领兵经验而言,都是极为不妥的。何况,此时他身为南洋大臣,管理着对外的各种商务往来等事情,如果他这时候离开了,他担忧接任他的人会将他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两大特区给弄得一团糟,到那时,再等他回来时,那就不好收拾了。只是君命难为,他知道自己也无法拒绝,毕竟通过张怀普,他已经得知圣旨已经下达了,目前应该在前往临高的路上了。也许明日,或者后日便可送到他手中,到那时,他该如何应对了这一刻,于谦不仅陷入了沉思当中,说真的,对于领兵作战,其实他也一直有过这样的梦想,作为文臣,他并不那般迂腐,他觉得治国平天下,就需要如唐朝那般,文臣也可拔剑带兵,上可安国,下可杀敌。这才是真正的于国家有利的人才只是他明白,这等人在本朝几乎太少了,英国公张辅或许是一个,但除了他,王骥王尚书或许算一个,其他的,不是纯粹的武将就是纯粹的文臣了。第五百五十四章雷严张怀普与于谦二人就于谦调任一事商议了许久,最终于谦叹了口气,带着满腹愁绪离开了府上,在回到自己府上之后,他沉默了许久,直到晚上用晚饭时,管家提醒,他才回过神来。“哎算了想这么多干嘛随缘吧既然陛下调吾前往朝鲜,那就去吧”于谦深深叹了口气,最终终于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数日之后,一队人马开入了临高城,很快,随着陛下圣旨下达,于谦卸任了南洋大臣一职,三日之后,大队人马护着于谦往北而去。尽管于谦离任了,但是南洋大臣府的工作并未停止,而是由府上其他人代为管理,而临高特区的各种政策也没有得到改变,这让张怀普稍稍松了口气。与此同时,城内的商人与其他各国的海商也松了口气,他们虽然知道这一切不会因为于谦的离任而改变,但是直到数日之后,他们才最终放下了那颗悬着的心。其实,于谦早在离开之前,就已经叮嘱过南洋大臣府上的官吏了,让他们循规蹈矩,继续实施既有的政策,这样便能保住他们的官位与银子,这些官吏也都是跟随于谦很久的心腹,所以懂得此时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便并未有任何小动作,这样一来,临高特区便稳定了下来。而此时的于谦在离开琼州之后便迅速随着大队人马朝着京师而去,很快他们便到了应天府境内。此时作为陪都的南京依旧是那般的繁华,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坐在马车内,于谦掀起帘子朝着车外看去,忽地他看到了一个熟人,心中却是一惊,但他最终还是没有派人叫住对方,而是任由其离开了。只是于谦却并不知道,就在他看向对方时,其实对方也发现了于谦存在,只不过他并不知道那就是于谦。此人乃是于谦同时期的进士,当过县令,可是因为触怒了当时的永乐帝,最终被贬官,他愤怒至极,最终主动辞官回乡下教书了。之后的二十多年来,他一直在教书,偶尔也会到这应天府来会友,他叫雷严,在原本历史是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甚至连史书上都没有提过。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满腹经纶,而且并不是酸儒,他算是一个全才,天文地理,什么都了解过,而且非常精通,可是对于大明朝廷,他却是十分的失望,准确的说他是对如今的大明官制十分的失望。因此,就算是有机会出仕做官,他仍旧没有答应,而是默默的教书。这天,他来应天府,也只是会友而已,很快他便返回了城外的家中。这是一个不大的院落,因为教书的缘故,院子倒是比较大,教的人也都是一些蒙童,当他返回家中时,一个小孩突然跑了过来对他道:“先生先生有人急着见您已经在正厅等候多时了”“哦竟然有人来见老夫是什么人”虽然心中不解,但他还是快步走向了正厅,很快他就看到了一个小厮大半的小子正在厅内站着,他即刻道:你是何人“”敢问可是雷先生当面我乃英国公府上下人,此乃是国公写与您之信“”张大人张辅吗这家伙之前屡次找我做官,现在算了还是先看看吧”雷严心中嘀咕了数句,随即接过了书信。打开书信,印入雷严眼帘的是书信的字迹,前面的内容大多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套话,雷严也根本不在意,而后到了末尾的时候,雷严忽然眉头一皱,嘀咕了起来:“朝廷想要出兵朝鲜对付女真人调派了于谦去担任主帅这不是胡闹吗还有这张辅提此事干嘛”雷严十分不解,按理说他不过一介平民,而且也仅仅当了一任小官而已,这张辅堂堂国公亲自写信也就罢了,居然还提及这等国家秘事,这很不合常理。何况,他虽然熟知天文地理,但是对于带兵打仗,他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倒是对于治理民政,他的确是一把好手,而且他自认还是宰相之才。可是如今大明根本就没有设立宰相,他的一腔抱负就只能藏在心中,每日教书为生。“莫非”忽然间,他似乎想到了什么连忙找来了跟随自己许久的一位老奴道:“你即刻去打听一下,这前往琼州的海船什么时候出发,打听到了,即刻回禀吾”雷严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他从英国公张辅这封信的口吻之中得到了一些端倪,所以他迅速做出了反应。不久之后,雷严的邻居发现雷严不知所踪,连同一起离开的还有其家眷子女。其实,雷严之所以离开是他从信中读到了英国公张辅写信给他的目的,那便是邀请他去跟于谦合作一起去讨伐建州女真,对此,一向对朝廷颇为失望的雷严直接选择了离开以避开这次的征辟。雷严就是这样一个怪脾气,让他去作为一个幕僚,他是底不下傲气的头的,而且这还是给于谦这个同榜的进士,这让他更加抵触了。在他眼中,他雷严就是王佐之才,是当宰相的料,怎能去当什么幕僚了,这让会让他的自尊心大受打击。不过面对着一位国公的征辟,如果他直接拒绝,那就纯粹给自己找麻烦,所以他直接带着一家子离开前往海外。此前,他可早就打听清楚了,这海外已经被汉华王国占据了大半,海外之中也就汉华王国是一个大强国了,所以他觉得前往汉华王国或许能够实现自己的一身抱负。何况,他还听说汉华王国不比大明,在汉华王国,不管是谁都可以得到高升,而且只要你有办事,就算是担任政务堂总理大臣也是有可能的,这已经让雷严极为心动了。因此,他早在去年就有了前往汉华王国的打算,只是毕竟故土难离,他也有些犹豫,如今好了,这容不得他犹豫了,所以他直接带着一家子离开了家乡前往了汉华王国。第五百五十五章惊闻奇才逃走的雷严一家子随着海船很快就到了琼州府临高港,此时的临高港可不是之前的那个小鱼港了,现在的临高港每天光是停靠的各种商船就超过了百艏,而且都是那种大海船,运货运人的都有。这不,就如雷严一家子,他们便是由应天府外长江当中停靠的海商装运货物顺便载人的商船,这样的商船背后的大海商其实除了做正常的海运生意外,还做着移民的声音,只要你交足了每人二两银子的钱,便可免费乘坐他们的船到达海外。当然,这期间所需要的吃住费用他们是不包括的,所以说这一路你还要花钱,也因此,大部分以这种方式前往海外的人都是有着一定积蓄的,就如雷严,他这一家子足足有十口人,这一下子就花掉了他大半辈子积蓄,这让他很是心疼,毕竟他虽然饱读诗书,也拥有一腔抱负,可是他毕竟要吃饭,他这一家子也要生活,这眼见银子一天天花掉,他也着急。好在他刚刚听船主说了,只要在临高特区停靠一天,补充补给,修整一下,海船便会与其他海船一起前往汉华王国的旧港。没错,海船的最终目的地就是汉华王国的旧港,此时那里已经算是这海外第一大港口了,就算是汉华王国的东阳港也比不上。许多移民的海船都会停靠那里,而后再通过旧港转运到其他地方,事实上当移民到了那里之后,不管是主动移民的还是因为活不下去想要前往海外的,都会通过旧港的汉华王国府衙进行登记,而后再会统一被安排到各地去。再说此时,当海船停靠在临高特区时,因为尚需一日时间补充补给以及修整,所以雷严就抱着下船亲自瞻仰一下临高特区的心态下了船,当他来到这个听闻许久的特区时,他忽然感觉自己似乎被骗了。因为他发现港口内居然没有多少人,后来一打听,敢情是因为临高城内又一大事发生,大部分人都去了城内,所以才导致码头上没几个人。好在过了片刻,雷严便打听到了其中原因,他本想前往那县城之内的,但又怕自己身份被察觉到,所以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回到了船上,家人们见雷严高兴下船,扫兴而归,便询问了一两句,但是雷严此时正在气头上,因而根本就没有搭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