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也是这一次,大明船队算是丢脸丢到国外去了,而且还是在汉华王国这等“番属国”面前,天朝上国的脸面,你说他们王哪放,这可是天朝上国,居然还会因为迷路不得不求救一个番属国。何况,这还不是最为主要的,最为重要的是,船队之中不少官员对于汉华王国这位大统制有着很大的敌意,究其原因,却还是因为汉华王国实力不断壮大,导致大明地位不断下降,作为天朝上国的官员,他们心中自然极为不舒服。在引导大明船队返回到熟悉海域之后,李江随即下令汉华王国水师就此返回东阳港,而在临走之前,李江还象征性的送了大明水师一份礼物,一份由汉华王国绘制的海域图,以及一些补给。尽管这些东西不值钱,甚至在大明官员眼中,这纯粹就是施舍,大明不屑为之,可是当此事传到重病在床的郑和耳中之后,王景弘听到郑和轻轻叹了口气,脸上尽显担忧之色,但最终并未说话。而此时此刻,李江率领着汉华王国水师舰队返回东阳港之后,便回到了大统制府,在这之后,他好好的睡了一大觉,在第二日中午时分才彻底苏醒过来。一旁,张娟端着一碗粥以及一碗鸡汤走了过来,见到李江睡醒过来之后,她即刻坐到了李江床旁,道:“夫君你醒了你都一天没吃东西了,肯定饿了吧来喝点东西”“嗯好香呀还真是饿了”李江端着那碗粥,深深的呼吸了一口,而后开始吃起来,很快一碗粥便被他喝完了。而后他又端起了一旁放着的那碗鸡汤喝了下去,在张娟用丝绸擦拭了一下嘴巴之后,他刚准备从床上起来,却听得张娟道:“夫君,奴家来为你更衣吧”“不了还是我自己来吧对了我睡时,有人来找过我吗”李江一边自己穿衣,一边询问道。“啊没有有”张娟听到李江的问询,愣了一下,而后支支吾吾的说道。看到她这样,李江皱起了眉头,在穿好衣服之后,哭笑不得说道:“娟儿这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呀”“有吧”“算了我还是去问问志武吧”见张娟有些犹豫,李江心中颇为疑惑,他说了一句,随即走了出去。很快,他便来到了后厅,刚坐下,一道年轻人影走了过来,此人乃是李江的贴身侍卫,叫姜志武,别看他年纪轻轻,但却是沙场老兵,放到军营之中,至少能够担当百人敌的冲锋陷阵勇士“见过大统制”姜志武对着李江行了一礼,说道。“嗯今日可有人找过我”李江问道。姜志武听得此言,与张娟一样,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说道:“回大统制有人找过您,而且不止一次”“哦是何人”李江一听,心中不由犯嘀咕起来,居然还真有人找他,而且听姜志武口气,此人身份应该不简单,否则根本不会让张娟与姜志武犹豫。“回禀大统制是大明派来的天使”“什么大明派来的可是来宣旨的”李江一听,顿时惊得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心中嘀咕道:“这也太巧了吧我刚刚将大明船队找到并将其带离澳洲就有大明宣旨的人到来”“莫非是因为大明船队失踪许久,导致那位陛下兴师问罪不对呀这不可能呀大明船队远在海外,那位如何得知其行程”李江心中暗自琢磨着。而就在这时候,姜志武连忙解释道:“回大统制的话那位大明天使并不是来宣旨的而是自称大明下西洋副使”“王景弘他不是和大明船队一起西行了吗为何要到这东阳城来”李江一听,再次一惊,看向自己的贴身侍卫道。“难道我返回之后又出了什么变故”李江心中暗自嘀咕了一句,随即在后厅之中转了两圈,沉思了片刻之后,即刻对着自己的贴身侍卫道:“去你将他带到这里来不还是我去见他吧对了他目前在哪““大统制那位大明天使此时正在迎宾馆之中”姜志武答道。“嗯你即刻去准备马车我去见见他”李江沉默了片刻,即刻说道。迎宾馆,这是一处专门供国外使臣临时住宿之地,一切都是按照高标准建造的。此时此刻,在迎宾馆靠后位置左侧的一间屋子之中,王景弘站在窗外看着进进出出的马车,有些奇怪。他是昨日到达东阳城的,是紧跟着李江所率领的船队来到东阳港的,到来之时,他就求见了李江,但是当时李江因为太累,所以他并未见到,之后他又去过大统制府几次,可都没有见到人。“副使大人吾等这样暗地里到访东阳城为何来总兵官大人可是说了让您不得离开”“梦七你也跟了大人吾这么多年了,你什麽时候看到大人吾做过不靠谱的事情那只不过是总兵官大人的权宜之计罢了如今老大人重病在床,那些家伙居然开始蠢蠢欲动了吾离开船队来东阳城自然不是为了其他,而是来求援的”“求援”在王景弘身后,与之说话的一个壮汉,十分不解的看着王景弘道。第四百零八章其中阴谋王景弘对于身后贴身侍卫的话并未做过多解释,而是继续看向了窗外,有些好奇的看着进进出出的马车,他从那些马车之中看到了许多打扮尽然不同的人,看得出,这些人应该都是其他小国或者势力派来的使者。只是让他不解的是,这些人至少代表着十几方势力,为何会集中到来“莫非这西洋诸国出了什么大事难道是跟那些人有关”王景弘目光闪烁,顿时想到了什么。也就在这个时候,门外传来了马车声,很快一人来到屋外回禀道:“见过大明天使吾汉华王国大统制已到迎宾馆外,还请天使大人到前厅”“哦。总算是盼来了走吧梦七,吾等去见见那位大统制”王景弘转过身来,淡淡说道。迎宾馆前厅之中,李江正带着贴身侍卫姜志武坐在了那里,很快两道人影就在其中一人的引导下来到了前厅之中。两人是见过面的,所以也没客套什么,倒是此时,李江见王景弘满脸犹豫,而后就见他对着身后之人挥了挥手,随即说道:“梦七你也下去吧”“是副使大人”王景弘身后,那壮汉恭敬说了一声,看了李江与姜志武一眼,转身离去了。而这时候,姜志武也听到李江之言:“你也下去吧”“是大统制”姜志武很明显一愣,但见李江眼色使了过来,他只得退了下去。当两人离开之后,王景弘面露凝重,随即坐了下来,他拿起一旁放着的清茶喝了一口之后,随即道:“大统制吾此来其实乃是奉陛下之命而来”“哦是吗”李江看了一眼王景弘,淡淡说活了一句。但随后,他却是道:“副使大人还是不要拐弯抹角试探了说说实话吧我相信副使大人应该不是奉陛下之命而来的”李江脸上带着淡淡笑意,似乎看出了王景弘的那点小心思,说道。“哎大统制不愧是大统制好吧其实吾是奉总兵官大人前来的。”王景弘说到这,看了一旁坐着的李江一眼,见其愣了一下,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也不迟疑,继续说道:“吾是代总兵官大人来向大统制求援的”“求援”李江听到王景弘这么一说,不禁偏过头,有些惊讶的看着王景弘说道。“此话从何说起”李江继续道。“哎“王景弘再次叹了口气,组织了一下语言,再次说道:“相比大统制也知道这次大明组织这般庞大船队下西洋是何原因吧”“事实上这只不过是那些文官逼得陛下没有办法了所以在船队之中,虽然总兵官大人”随着王景弘的讲述,李江表情也越来越怪异,带到王景弘将话全部说完之后,李江深深倒吸了一口凉气。他还真没想到这次大明下西洋这里面的弯弯绕绕有这么多,这完全出乎了他的预料。原来这次大明组织船队下西洋,看似是那位陛下下旨要求的,但事实上是那些文官在暗地里推波助燃。是以前那些文官的确是反对下西洋,认为这劳命伤财,对于儒家子弟而言,这乃是荒唐之举,但随着汉华王国崛起,海洋贸易的不断增大,此时的海禁已经形同虚设了,而那些文官的家族之中,因为海洋贸易获得的财富远远超过了土地的财富,因此随着文官势力不断壮大,这些文官还想要更进一步,他们想要掌控东南沿海的经济命脉,尤其是江南地区。毕竟大部分文官都来自于江南,尤其是三杨这三位阁臣。而且表面上看,三杨等朝臣一心为国,一心忠于陛下,但那是以前,随着陛下身体越来越不行,而太子因为年纪尚幼,因此那些文官的动作越来越大,所以明宣宗急切想要拉拢一批人来与之抗衡,以求能够压制文官势力抬头。可是随着明宣宗身体逐渐衰弱,他也越来越力不从心了,尤其是在诸位朝臣明理暗里逼迫他开启下西洋,甚至在下西洋的文武官员之中安插文官势力的心腹,如此一来,这次下西洋船队的大部分权利就完全掌控在他们手中了。让王景弘这位对明宣宗极为忠心的宦官更没有想到的是,他与郑和在接到陛下密旨之后,就发现自己被人暗算了,尤其是在下西洋船队到达旧港海域之后,郑和便开始发病,而且船队也开始逐渐失去控制。就连船队不知不觉到了澳洲,也是那些船上效忠于文官势力的人在暗自捣鬼,否则以郑和的航海经验,如何会令整个船队失去航行方向。而且,李江还从王景弘口中得知,就在他率船队与大明船队分开之后,郑和就被那些人给软禁了,如果不是郑和早有准备,让王景弘以及贴身侍卫逃了出来,否则整支大明船队就完全没救了。因为王景弘已经得知那些文官势力为了打压汉华王国,夺得海外财富,居然想出了一个疯狂计划,他们想要趁机攻击汉华王国,而且还会拉着大明南征军一起行动。没错那位柳侯此时已经与文官势力达成了协议,勾结在了一起。对于这些内容,先不说真假,就是这些内容本身,就让李江极为震撼,如果这是真的,那李江就必须改变对大明的态度了。“这其中居然有着这样的阴谋那位柳侯还真是厉害,如今他手握十万重兵,如果再加上大明水师,一旦与汉华王国开战这恐怕就是一场灾难可不对呀若是王景弘所言为真,大明船队被文官势力派来的人控制了,那为何在澳洲时,他们不对大明水师动手了”李江想到这,却是暗自琢磨起来。的确,这不得不让李江产生怀疑,到目前为止,王景弘虽然说的似乎都很合理,可是这一切都建立在王景弘所言为真的基础上,若是王景弘所言为假了第四百零九章柳升的远望王景弘的话是否可信,此刻暂且不提,就说此时的李江,他在沉默了片刻之后,看向了王景弘,目光之中透漏出一丝怀疑,而后摇了摇头,说道:“王副使这样吧此事需得从长计议,不如你暂且留下,我需要与我的大臣们商议一下”“那是自然那就拜托大统制了”王景弘听到李江如此一说,虽然有些不甘心,但还是点了点头,毕竟他是有求李江,而不是李江求他。再说,此事事关重大,李江需要与人商议,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就在李江与王景弘商议之时,此时的新村港,如今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港口之中,一处富商的府邸内,数道人影正坐在前厅之中,坐在左边的有四人,所穿的都是大明文官官服,而坐在对面的则是四名武将,均都穿着山文甲,带着头盔,而坐在主位之上的则是一名身着便服的男子,此人看上去不过四十来岁,留着胡须,国字脸,浓眉大眼。“左大人您说现在怎么办在离开福建长乐港之前,三位阁老可是亲自带来了口信,说务必不能使行动泄露出去可现在王景弘那老阉贼居然逃了,恐怕。。。。。。。”说话之人乃是坐在左侧的一文官,此人性徐,据说还是徐达后人,不过已经是远亲了,所以在官途上走得并不是很顺利,如果他不是靠着在科举之后攀上了三位阁老的高枝,恐怕也不会在年纪轻轻就做到了从五品高官之上。只是他要想再进一步,恐怕至少要熬十年,所以为了自己的前途,他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