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刚刚统一不久,许多大名都蠢蠢欲动,暗地里的势力更是加紧联盟,似有大动作。倭国局势暗流涌动,而西洋诸国,比如暹罗,黎利自称的黎朝也不安定了,黎利那就不用说了,虽然他赶走了施信,但是施信一直借着柬埔寨的势力恢复着自己的兵力,并且还时不时派出小股部队潜入到黎利所占据的区域进行劫掠,弄得黎利很是头疼。而在黎利北方,在柳升的率领下,大明南征军一步步正恢复着交趾承宣布政司固有的领地,尤其是最近,让黎利极为恼火。也是,自从施信率领自己的士卒狼狈逃离之后,就剩下黎利独自一人面对大明的威胁了,如此这般,黎利怎能抵挡得住,毕竟经过这么些年的征战,他麾下那点精锐兵力早就所剩无几了,虽然还是拥兵十多万,可大部分都是新兵,根本不堪其用。比起黎利的状况,暹罗也有过之而无不及,背面的缅甸境内,大大小小的小国与土司开始不断南下侵扰暹罗,而澜沧王国,也不断侵袭着暹罗的领地,可以说如今的东南亚霸主已经遭到了四面围攻,局势不容乐观。至于汉华王国,在李江的严令下一直没有什么动静,虽然目前汉华王国依旧占据着旧港,暗地里控制着周边广阔区域,但是如原本覆灭的黎代国、那孤儿国以及满者伯夷国,都处于一片混乱状态,根本就没有势力接盘,倒是占城国,出了一个打着占城王旗帜的救国军,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复国运动。对此,李江也没有去管,而占城国东面的加里曼丹岛上的渤泥国,也陷入了内战之中,其起因便是吕宋与苏禄国两国使者在渤泥国遭到了暗杀,这事,李江一开始也十分意外,待到他命令兰芳社一查,发现那只不过是两国自导自演的。虽然不知道他们两国之间的目的所在,可是李江根本就没有派兵干涉,也没有动用兰芳社的力量,可以说整个西洋、东洋的事情,除了旧港外,其他领地,汉华王国四大军区都遵照李江的指示,暂时撤出了。议事大会堂后厅内,李江一边关注着大明京师的消息,一边处理着各府各县送来的政务,这些都是政务堂处理过的,但正好李江没有什么事,便拿来复查一番。看了许久之后,他并未发现有什么地方不妥,便满意的点了点头,准备封存。然而偏偏就在这时,屋外传来了守卫的声音:“启禀大统制,徐主事在外急切求见”“徐海东他这么着急见我,出了何事”李江愣了一下,嘀咕了一句之后,即刻对着外面守卫道:“让他进来”“见过大统制”很快,徐海东就急匆匆的走了进来,他刚一见到李江,就行了一礼,而后立马说道:“大统制出事了大明的下西洋船队已经开始下西洋了就在七日前”什么七日前如今不过才八月底,如何会提前一个月而且我也没有收到那位陛下到达福建的消息呀怎么会提前起航了”李江听到徐海东之言,也不禁一愣,这事实在太突然了,让他有些发懵“还有什么消息,一并说来”李江愣了一会之后,见徐海东似乎还有话要说,便再次询问道。徐海东听得此言,即刻答道:“大统制还有一件事新的琉球王再次死了,是被他的属下杀死的,目前琉球陷入了一片混乱,各路势力大打出手”“又死了那之前签订的协议不是算了由他们去吧先让他们打上一段时间”李江微微摇了摇头,没有在说什么。对于那位新任琉球王,李江其实早就对他这么快死亡并不惊讶,他很清楚这位琉球王在此之前本就是靠造反起家的,继承王位名不正言不顺,底下又有各路势力,威望不足以统帅这些人,再加上他目前仅仅能够控制王都附近,他的死已是必然的。“大统制还有一事”就在李江深思时,徐海东又开口说道。“还有说说说”李江一听,看了徐海东一眼,不耐烦的说道,与此同时他心中也犯嘀咕道:“这兰芳社怎么搞的,这么多事情为何一件也没有提前查到”李江却不知道,之所以兰芳社没有提前将消息传来那是因为蓝英出事了,他这位兰芳社的负责人病了,而且病的不清,所以手底下传来的消息不能及时处置,而几位副手也有了自己的小心思,想故意夺权,如此这般这才导致了这次消息的滞后。”启禀大统制就在昨日,有一名商人找到巡防营报案,说是他的船在东阳港外海发生了沉船事故,但经水师去查验,却发现沉船不见了,船上的水手也都不见了,唯独他这位东家逃过一劫“”哦还有这事“李江一听,一头雾水,不明白徐海东说这话的意思。“是的后来巡防营的吴营将也极为疑惑,便将此事告之了在下,在下当时没在意,但就在今日,那报案人也跟着失踪了”“是他国间谍干的”李江一听,顿时一愣,随之看向徐海东试着问道。“不恰恰相反大统制,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动手的人居然是吾汉华王国本国商人”“什么怎么可能”第四百章意料之外本国商人故意凿成了他国舰船,这事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若是私人恩怨,那还好,若是这其中有什么阴谋,那就麻烦了。李江静静的沉思了片刻,而后道:“这样你派人秘密调查,若是有消息立即向我汇报,千万不要将此事传出去,必要时你可以与复兴社合作”“是大统制”徐海东微微点头,迟疑了一下,回答道。待到徐海东离开之后,李江随即叫来了复兴社的负责人,让他密切关注此事。但李江等人却并不知道,此时东阳城歪,一个村子内,数十人正围在一起,似乎在争吵着什么。其中一人像个病秧子,但是谁也不敢小瞧他,因为此人乃是这些人公认的大哥。不仅如此,这个病秧子似乎并不是华夏人,也不是东洋土著人,而是高鼻梁,深眼眶,有些色目人面孔特征,而围在他身边的这些人也多多少少有这样的特征,只是或许因为混血太久远缘故,已经不那般明显了,他们倒是与暹罗国的人有些相似。“古耶夫得,咱们劫杀了那船,要不要离开汉华王国”其中一人对着那病秧子模样的人道。“怎么你怕了你怕什么这事吾等做的非常干净,如何会被人察觉他,而且吾等乃是天竺人,就算汉华王国想管,吾等也可以不承认便是不过这个地方不能待了,咱们转移到另外一个村子去”那病秧子说道。“可是”“没什么可是的快去准备,捞上来的那些珠宝一定要藏好”那病秧子眼睛一瞪,即刻阻止了说话之人继续说话。“是”对于此地的事情,李江等人自然不知道,他更不知道,这些人虽然也算是汉华王国商人,但其实心根本不在汉华王国,他们虽然是在开国之时加入到汉华王国阵营的商人,但他们本身乃是天竺人,据说那病秧子还是一个古国王室后裔。虽然不知道真假,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病秧子已经坚持不了多久了,他的身体已经快油尽灯枯了,所以他才会趁此时机,冒着风险去劫杀外国舰船,他需要给自己年纪不大的儿子存一大笔钱。只是他也知道虽然眼前的这些“小弟”对他很恭敬,可一旦他死去,那就完全不同了,因此他觉得自己必须还好规划一番,以免自己所拿的大头被自己麾下这群人给强占了。待到其他人走后,病秧子独自一人坐在椅子上,望着自己的双手,看着其惨白的皮肤,他沉默不语,脑海之中回忆着数年前的一幕幕。那是三十年前,亚历山大劳特斯,他是一名波斯人,据说还是那位亚历山大大帝后代,从小他就跟他的家族生活在波斯,历经这么多年,他的家族一直延续着亚历山大大帝的血脉。只是在当时波斯,他的身份注定了他的命运,因此,他独自一人离开波斯,南下印度,后来结识了自己,也就是这样一位传奇人物让自己一下子飞黄腾达起来。为此,自己更是娶了对方女儿,生下了这么一个儿子。现在回想起来,自己这一生就像是一个梦,毕竟这听上去太传奇了。可是那又如何,他的生命至多也就三个月了,三个月之后,他那苦命的儿子就不得不独自面对这个残酷的社会。“唉海耶斯希望你能够明白父亲的苦心”离村子不远处,一队人马正悄悄接近着,这些人正是复兴社的人马,经过几日寻找查证,他们终于找到了关键线索来到了这里。而当他们所查到得东西交给李江之后,李江也被这些人的身份给弄懵了,丹既然事情是他们所为,那就没有理由会放过他们。抓捕的过程极为顺利,当一切事宜办妥之后,李江也知晓了全过程,这件事本身并没有什么阴谋,更没有曲折离奇,但其中有一个意外的情况一下子吸引住了李江的目光。那位亚历山大劳特斯的来历,据那人交代,李江得知此人目前身在波斯地区,算是波斯地区目前极为显赫的家族,而且他还是一位大商人,其买卖不仅涵盖了波斯全部领域,而且也涵盖了蒙古草原,西域各国乃至是天竺。也是波斯中亚地区一直是丝绸之路的中转地区,从这里路过的商队会带着货物前往或南下天竺、或继续西去,或前往草原,可以说那位自称是亚历山大后裔的人生意遍布丝绸之路各国。而且,他这么庞大的生意,那些小国乃至是强国都很少有人打他主意,起码通过兰芳社的情报是这样的。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此人据说不仅富可敌国,而且据说极为低调,但拥有一支强悍的骑兵,而且还有属于自己的城堡。并且,如今的他还大肆建立关系网,甚至是与当今的中亚波斯霸主帖木儿汗国都有着巨大关系。如此这般,以他的身份地位,自然引起了李江的兴趣。只是让李江想不通的是,这样的人物,似乎在历史当中没有留下什么记载,或许是李江前世孤陋寡闻,亦或许是因为其他原因。或者这就是一个平行世界,所以有些地方已经不能完全按照原本历史去参照了。但不管如何,以此人的身份与地位,李江要想将手伸到天竺、波斯、天方等区域去,与此人合作或许是一个不错选择。只是目前看来,李江认为还是差的很远,起码这样的人物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搭上线的。“虽然如此,但也可做些准备,起码那人不可放过,必须牢牢将其控制在手中,这般以来,便可控制这一条线,但此人已活不长,不如控制那人儿子最好是能够收为义子不错,这主意不错”越想李江越觉得自己想法极为不错。于是,他即刻让人秘密将抓捕的那些人都带出牢笼,押送到其他地方秘密关押,而那病秧子以及其儿子则单独找了个院落,派专人伺候着第四百零一章瞒天过海大计对于与帖木儿帝国加强联系一事,李江其实比不着急,而且也没有过分强求,这只不过是一个插曲而已。目前对于汉华王国,对于李江最为要紧的事情还是如何面对大明水师南下。说到这,就不得不提此时广东南部沿海,此时的大明船队已然航行到了这里,但因为天气缘故,郑和只得下令,即刻前往琼州岛停靠,以躲避风浪袭击。大明琼州府崖县,此时的崖县县衙之中,一位书生正坐在那与县令闲聊着,这位书生年纪有些大了,而且也仅仅只过了乡试,而且还是最近几年考过的,如此这般,要想在有生之年考过会试,那基本不可能了。不过在崖县这样偏僻的县城之中已经算是极为不错了,毕竟崖县的教化一直不怎么样,在整个琼州府都是垫底的。而且可别小看这乡试,明朝时期科举考试一般分为三个等级:乡试,会试殿试。当然乡试下面还有院试,这级主要是童生秀才玩的。乡试什么是乡试,你别看他前面有一个乡,就以为在乡里考的,乡试那是全省的大考。就是省级考试,整个省的所有达到要求的考生都去省会考试。会试呢就是全国大考。殿试呢就是皇帝考,内阁出题目,大概就这意思。换而言之,如今这位书生已经是省级高考之中前百人了,这样的成绩已经极为不错了。而且他年纪也大了,能够考过乡试,他便有资格做官了。如今他此行便是想要依靠自己这位父母官来某个一官半职的。只是他这样的人没有背景,也年纪偏大,要想在外地做官,或者当个有油水的官已经不成了,所以他只求能够有官可做就成了,其他也就算了,反正他家也不是没有钱财,他早年间其叔叔经商,赚了许多,后来其叔叔身亡,又无后裔,其家产便落到了他身上,所以钱他是不怎么缺的。“大人不知这事能否成”“呃这个吴老弟,你我也算是老相识了,此事跟你说实话吧真不好办呀不如这样,就在前天,知府大人言说要吾崖县送一批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