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都市现代>太平洋超级帝国> 太平洋超级帝国 分节阅读 7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太平洋超级帝国 分节阅读 74(1 / 1)

d战营,就算是一个也组建不了。更何况,目前他麾下的军队规模本来就不够,如果专门去组建这样一个高等级兵种,似乎有些得不偿失了。再说,他麾下除了作战营意外,还需要组建后勤营以及二线部队巡防营,如此一来,以他目前所能掌控的人口规模,哪有这么多青壮年让他组建日子一天天过去,一晃七天过去了,这七天内,李江根本就没有闲着,他一直在为西洋第一舰队再次北上做着各种准备。如今已经是大明宣德二年八月末,到了九月初旬,大明的南征平叛大军将会进抵隘留关,到那时,不过短短十几天时间,大明近七万精锐大军将会全军覆没,而其他策应的大军,如云南的沐家军等其他大军也只能暂时退回大明境内。可以说,到了那时候,安南将会彻底独立,从此沦落为华夏的番属国,而不是直属领土。所以,为了尽可能的解救身在安南的华夏移民,李江准备即刻命令西洋第一舰队十五艏主力舰船即刻北上,沿途在占城国新洲港短暂停留,补足补给,以及租赁足够运货商船之后,便会伺机北上安南。不过李江却并不知道,此时就在西洋第一舰队准备起航北上之际,远在旧港的码头上,一支庞大舰队也正在升帆起航,其目的地与李江一样同样也是安南。原来,自从陈诚作为西洋巡抚使与此时的旧港宣慰司宣慰使施二姐密谈之后不久,一支由三十艏千料舰船组成的庞大舰队,便准备从旧港出发前往安南鸿基港所在港口区域登陆,以此来策应朝廷征大军。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即使他们派去了五千军卒,也还是杯水车薪,因为若不出意外,主将柳升总兵官会一意孤行,最终令全军轻敌冒进,最终导致全军覆没了。当然,此战并未发生,战局结果究竟如何,尚未可知,但历史上,或许旧港宣慰司有心救援,可西洋各国却牵制了旧港宣慰司,最终并未有援军北上,而如今时空,因为李江的掺和,却让旧港宣慰司有余力派出援军,如此一来,或许其安南战局会有改变也说不定。但不管如何,从人数上来看,这五千大军即使成功登上了安南土地,可如果没有名将指挥,也只能望洋兴叹,毕竟自黎利率军发动叛乱起来,不仅仅波及了整个安南,甚至如今都已经占据了原有安南中部、南部的大部分领土,而如今被大明所占据的城池仅仅只有安南北部少数几座小城。更何况,安南人大部分都是支持黎利的,所以不管是天时、地利还是人和,黎利都占据了上风。也是,叛军足有三十多万,而大明平叛的军队仅有七万人,虽然大多数都是精锐,比如有曾经跟随郑和下西洋的官军,也有不少广东广西的南军,乃至是滇军,如云南沐府的军队,可是这些军队大多都很难适应安南的湿热气候。大明宣德二年九月初三。隘留关,曾经的守关官邸内柳升一身锁子甲,头戴铁盔六瓣大帽,腰间一柄皇帝钦赐的大明剑。而底下则依次坐着保定伯梁铭、参将崔聚,尚书李庆以及主事陈庸,至于其他二十多名将领,则皆都着山文甲,头戴铁盔端坐在这些人下方。“咳咳如今陛下下旨让吾等尽快解昌江之围,然如今斥候久久未归,大军又暂留隘留关数日,不知众位有何想法”“禀柳总兵,咳咳本官以为陛下虽几次下次让大军尽快赶到昌江,但毕竟敌情不明,黎贼大军人数众多,我军必须得谨慎行事”说话者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对着坐在主位上的柳升言道。此人乃是副总兵官梁铭,他与尚书李庆都是不赞成突击冒进的,而且他二人自进入安南地域之后,因为水土不服,再加上气候湿热缘故,已经身染重病,对于军务有心无力,然而人为了大明,却是不得不强撑着病弱的身体始终坚持着。“下官附议”“末将等皆都赞成参将、副总兵官之议”“是呀黎贼大军人数众多,再加上安南本地番人极为狡猾,不断袭扰吾等大军,烧毁粮草,破坏粮道,大军早已疲惫不堪了,如果突击冒进,恐怕会有全军覆没之威,吾觉得还是守住这隘留关”“对最好是攻取镇夷关,掐住黎贼大军北上交州的通道”“最好是能够坚守不出”“不错”下方众将虽然议论纷纷,可大部分人都不赞同轻敌冒进,他们都是跟随英国公张辅南征过好几次安南的,对于安南自然十分熟悉,这黎利大军自永乐末年就发动了所谓的蓝山起义,如今更是占据了安南南部,中部大部分城池与区域,而大明仅仅只占据了安南北部少数几座城池。就敌我形势而言,对于大明南征大军,自然不是一个好消息,甚至可以说对于大明的南征大军而言,已经失去了天时地利两大优势了。第一百五十八章诱敌深入三更求订坚守镇夷关一线,对于大明南征军而言,确实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目前当今陛下旨意不明,而所派斥候又迟迟不归,前方敌情更不知晓,贸然率领大军开拔,实在是不明智之举。更何况,如今的昌江,凉江等城池,虽然目前还不能断定是否失守,可通过很早之前的斥候探报分析,能够坚守得住的机率实在太小了,而为了去解救昌江内的朝廷守军,却致使七万大军处于危机之中,这不是谁能够承担的起的。对于眼前一幕,尽管坐于主位上的柳升默不作声,可他心中却是极为愤怒,在冷哼了一声之后,他不禁暗暗;骂道:“哼一群懦夫只知道退缩不前本将也是跟随过英国公征讨过安南的,哪会不知征讨安南困难之处,可如今陛下已然下旨,难道尔等还能将在外,有所不为不成更何况本将是谁本将可是大明名将小小黎贼虽然拥兵三十万,但大部分都是乌合之众,凭借本将手中七万精锐大军,再加上黔国公沐晟数万大军,朝廷近十万精锐大军,难道还平定不了一个小小的黎贼”居功自傲的柳升自然有着自己的底气,他虽然很轻敌,不把黎利大军放在眼中,但是他乃是大明目前为数不多的名将,自然清楚敌我双方优势,更何况数年前,因为平定唐赛儿战役之中,他受到了斥责,所以他急需一场大胜来证明自己。他征虏副将军、安远侯柳升,是不败的,他柳升是除了英国公张辅外,是永乐、洪熙、宣德三朝的新一代名将。“行了都暂且停下听本将一言如今陛下连下数道圣旨,命吾等尽快解昌江之围,本将为此特意连夜研究了英国公留下来的一些文书,决定即刻突袭镇夷关,而后再突击南下,直奔凉山城,最后从北面对昌江外围之敌发起进攻”柳升此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他柳升乃是名将不假,也是此次统兵的总兵官,加征虏副将军,安远侯,可在场诸位也都是副总兵官、参将、副将,大部分人都提出了反对,你为何要一意孤行了。再说,圣旨之中虽然几次催促尽快进军昌江,可是同时也告诫诸位,绝不能轻敌,可你倒好,如此决定,怎么看都是轻敌冒进再说,如今敌情不明,朝廷近七万大军却突袭冒进,这换作任何一名主将,都不会如此吧想到这,在座众将尽管都觉得柳升此决定甚为不妥,可在场的诸位与柳升相比,不管是名声还是爵位、官位都有一定差距,所以即使他们心中有众多疑虑,可终究还是没有人再开口提出反对,他们觉得还是等大军先占领镇夷关再说吧。可他们哪知道,面对着大明七万征南大军奔袭而来,黎利也不甘示弱,他一面派了数万大军层层阻击,一面在后方调兵遣将,似乎有大阴谋。只是,面对大明七万精兵突袭,黎利所派出的那数万大军哪抵挡的住,一击必溃,只能暂时撤往了支棱倒马坡附近。黎利这一退,大明的征南大军势如破竹,连破数道关隘,很快就进抵了安南丹巴县。只是黎利所率领的数十万大军真的不堪一击,消极避战嘛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黎利这次撤退除了因为大明军队兵峰太强外,不宜正面对抗外,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次撤退本身就是他早就设计好的。他之所以顺势撤退,乃是计谋策略,目的自然是诱敌深入,令大明七万精兵一步步陷入他设计的口袋阵之中,继而将其一举歼灭当然,目前还只是九月初,战局并未偏向黎利,而只有到了九月末至十月初,战局才会一点点发生逆转。而这期间的战局,因为李江的到来会如何发展,谁也不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李江麾下的西洋第一舰队与旧港宣慰司庞大舰队装载五千精兵北上,或许未来的整个战局定会发生变化。占城新洲港。自从西洋各国与旧港宣慰司在最近几日签订了和平协议之后,新洲港尽管还未恢复到昔日的繁荣之中,但往日里的大部分商船,已经开始再次派出商船靠岸进行贸易了。而占城国国王为了进一步弥补这些大海商的损失,尽量修补双方关系,更是不惜宣布暂免一个月的商税。但即使如此,之前逃离新洲港的许多大海商在闻讯之后,也只是派了少数舰船前来,他们仍旧在观望。倒是一些小海商,或者是西洋各小国的番商,却已经等不及了,早早就派了商船到此重新恢复了贸易。也是,在经历了一次教训之后,那些大海商都学精明了,他们只是派遣了少数商船前来,所运送的也都是一些不怎么珍贵的货物,就当打打前站,探探路,或许当西洋整体形势逐渐稳定之后,他们才会派遣大规模船队前来此港。这一日,平静的港口内却因为一前一后两支庞大的船队到来,陷入了一片喧哗之中。尤其是前者,那可是旧港宣慰司的船队虽然两者签订了协议,可来的可是战船而不是商船,这让港口内的占城国官员十分惊恐,他们一面将此事快马加鞭告知王都的占城国国王,一面派遣使者去跟船队接触,以探明其来意。可面对占城国官员的试探,旧港宣慰司的船队根本没有理会,船队不但将派来的使者赶下了港口,而且也仅仅只派了少数人前往港口内,买了大量物质之后,便扬帆起航迅速离开了新洲港,朝着北方安南方向去了。在这之后,还未等到港口内众人反应过来,又有一支船队缓缓驶入了新洲港。这支船队咋一看上去其规模,要比刚刚离开的旧港宣慰司船队要小许多,可是当他们注意到旗舰上所挂的兰芳旗时,他们却纷纷议论起来。此时此刻,在整个西洋,要说最有名的船队属哪一个,众人肯定会一致认为是汉华王国兰芳商盟的船队。在他们眼中,这些所谓的商船根本就不是什么商船,而是真正的战船,其上不仅装备着各种水战武器,甚至还有被传的神乎其神的通灵神铳。没错就是通灵神铳第一百五十九章战局推演3000在众人眼中,那就是通灵神铳据一位幸存的施济孙水军士卒言说,那大炮一响,几乎就是地动山摇,船毁人亡,他们几十艏舰船居然抵挡不住对方五艏舰船的攻击还说什么,一炮轰在船上,士卒的尸体就化为了肉末,总之是谈铳色变,夸大了许多。当然在此之前,这些传闻是真是假,谁也不敢确定,大家也只是当为茶余饭后之谈,可如今见到眼前的这十五艏舰船缓缓驶入港口内时,一众人皆都愣住了。他们开始渐渐相信那个传闻是真的了这简直就是比真的还要真切呀因为眼前的这十五艏舰船看似只是普通的福船,可每一艏舰船其两旁的船舷上方,都有着一个个炮窗,虽然被封闭了看不到其内情况,可细细一数,两旁炮窗足有八个,而前后甲板上更是有着一块用黑布遮盖的火铳状物体。十门竟然有十门这可是火铳呀在众人眼中,在这西洋各国,或许除了旧港宣慰司以外,就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拥有这么多火铳。当然,大明是例外的,在大明的下西洋舰队之中,那些郑和宝船甚至是小型的战船,光火铳就有数十门之多,这还不算其上的其他各种火器。不过那都扯远了,还是说说眼前的这十五艏舰船吧当船队驶入港口之后,与之前的旧港宣慰司船队一样,船上的主官似乎也并不想下船,众人观其船上仅仅只下来了少数人,而后仅仅买了一些所需物资,如粮食、蔬菜等之后便上船便没了动静。为此,占城新洲港的官员只能再次将消息传达到王都,而他们却根本不敢与之接触,就当没看见。半日之后,船队离开了,与其一同离开的还有十多艏被雇佣的商船。大海上,风平浪静。一支船队正排成一列朝着西北方向航行着。旗舰上,李江坐于船舱之中,其下左右各坐着数人。而中间,则摊放着一张舆图,若仔细看,便会发现这张舆图之上所绘正是安南北部各城关详图。没错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