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只能发公告以安慰广大师生,表示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此事,已经在抓紧时间调查了云云。与此同时,校长收到了一封信。信上写了此事解决方法,希望校长能采纳。而写信的人就是那位朋友圈霸屏文章的作者。校长知道,若不尽快解决,待此事影响范围更广,极有可能登上热搜,毕竟广大人民都很闲,对这种事最喜闻乐见了。况且方南的方法很适合,无论此次事件是真是假,这个方法都适用于将来。于是没多久,一个文件就下发到各个学院,要求每个学院组织相关检查教师,仔细审查本院学生会成员。其次在这周内,组建一个新的部门,机构名为学生权益中心,安排相应老师轮值。学生权益中心是为广大学生服务的,在学习和生活中个人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向这个部门举报。王君看着着学校的长篇公告,简短的概括道,李科道:这是造福下一届啊!方南牛得一批。王君替方南捶背:辛苦了小同志,我代表人民感谢你。方南无奈:我是看文山不爽,想挫挫他的锐气。浩子神秘道:有个小道消息,关于文山的,听不听?李科表示:不听你就不说了吗?浩子道:不听我也要说!方南倒是好奇:别卖关子,快说!浩子看王君也很八卦的样子,才清了清嗓子,说道:咱们校长很重视这个事,所以文山一定是要被撤掉的,但是王君故意停顿,他外公就是你们学院的院长,大家怀疑,他那些学分还是照加不误,我还听说他们大三的有出国做交换生的机会,他已经内定了。李科一直都是个正能量的胖子:如果是真的,那就太没有天理了!方南:想不到他们家还是书香世家。王君:我们别瞎猜了,到时候真相就出来了。王君说得这么正义,倒是忘了是谁一开始最想八卦。很快,各学院的学生权益中心就成立了,其实也简单,也就是腾出一个办公室而已。听说学校正在设计建设大楼,到时候就会搬过去。而被查出作风有问题的学生,都被从学生会除名,并在院内通报批评。文山会长也变成了文山同学。这件事很迅速的告一段落了。这天,方南和吴昉约饭,两人在美食城吃火锅,聊到出国交流的事情。吴昉说:这件事其实早就开始了,当时我报名了。方南一顿:所以,你要出国?吴昉点头:我妈妈说,我这个专业,有机会还是要多出去看看才行。方南勉强的点头:阿姨说得对,哪个国家呢?英国,吴昉试探着问道:你觉得怎么样?方南想:好个屁,那么远。挺好的,还可以找个英国女朋友。吴昉内心有点小失落:嗯,还可以顺带练口语是吧。方南笑道:对啊,还不花钱多好。方南低头吃菜,觉得这个火锅一点味道都没有。气氛正冷时,有人叫他:方南!方南抬头,是文山,这可真是冤家路窄啊。方南挥挥手:真巧啊,文山同学。文山也不生气,不等方南招呼,自己就过来,对吴昉说:哥们儿,腾个地儿。吴昉早听过文山的大名,今日见到了本尊,发现怎么和传闻不太一样,似乎和方南不是对立的反而是熟人。吴昉本着礼貌的原则,给文山腾了个位置,文山挨着吴昉坐下,面对着方南。要是平时,方南铁定会不欢迎,但文山来得确实正是时候,所以方南热情道:要一起吃吗?文山也不客气:当然,我现在可是穷鬼,不止这一顿,以后你吃饭都要带上我。方南笑道:凭什么我要养你啊?文山招呼服务员加碗筷加菜后,理所当然的说:因为这一切都拜你所赐。方南大概猜到是什么事情了。文山悲伤道:本来是我舅舅养我,我外公把那个事情告诉他以后,就断了我的经济来源,让我好好反省。方南问:反省得如何?文山老实道:我发现学我舅舅是不对的,没钱了才是最重要的,那些事算什么。吴昉在旁边也不插话,静静的吃自己的菜,看着相谈甚欢的两人,他觉得自己不想去英国,因为一去就是几年,这几年里,他不在,方南身边也许就会出现这些名为张山、李山的东西,等他回来,又不知是何光景。第二十二章 期末方南豪爽道:你以后就跟着我混吧,有我一口饭吃,绝不会让你饿着。文山开心道:那我原谅你了。方南:留个电话吧,吃饭好叫上你。文山拿出手机:我有你电话,现在打给你,你存着。方南看着陌生号码的来电,奇道:你怎么知道我电话?文山道:我自然有我的方法,这你就别管了。这时文山才仔细打量了吴昉,发现此人长相不凡,定不是无名之辈,于是才打算认识认识:方南,这位帅哥不打算介绍介绍?吴昉见两人总算cue他了,心里也不知该喜还是忧。吴昉:吴昉,和你同级,英语专业,早就听方南提起过你。文山笑道:是吗!他怎么说我的,是说我目中无人还是眼高于顶?吴昉笑而不语。方南用筷子敲了敲碗:吃菜,吃菜。从那之后,吴昉和方南双人组合里就多了个文山,无论吴昉愿不愿意,三人组合算是固定了。经过长时间的相处,互相之间多了些了解,方南发现,文山其实本质不坏,只是由于从小在他舅舅身边,耳濡目染,才会沾上那样的性子。现在改过来以后,本人还是个热血青年。周末,王君陪着墨尔继续去拜师学艺,这次师娘不在,出差了,师傅也跟着心情不美好,因为师傅说:美人不在的日子,想她,想她。墨尔已经化身为师傅师娘的cp粉了,问道:师傅怎么不和师娘一起去啊?师傅回答:她说,她有自己的事业,不能打扰她,我应该好好守着家里,等她回来。墨尔道:师傅可真贤惠。王君一巴掌拍在墨尔脑门上:贤惠不是这么用的。师傅怀念道:你们师娘,从年轻时候就很特别,做什么事都随自己本心来,也不管别人怎么说三道四,哪怕是错的,也要自己试过才相信。王君:师傅多讲点你和师娘年轻时的故事吧。墨尔也一脸期待:对啊,古代爱情故事。王君也不打算纠正了,中国朝代那么多,对于墨尔来说,只学过古代这个概括性的词汇,习惯就好。师傅和一口茶:以后再聊,今天继续体验唢呐的二三事。这次是另外一个偏远的小镇,骑小三轮都要一个小时。办酒席的人家贴着白色对联,主人家都头裹白巾戴孝,这一切都明显的显示出这是在办丧事,王君赶紧嘱咐墨尔:这是丧事。等会进去不要大声说笑。墨尔点点头:知道了。但实际上,这里来吃酒的人并非人人都要做出悲伤的样子。除了逝者亲戚,大家其实和平时无异,老人妇女围在一起拉家常,男人们坐一起打牌喝酒,小孩们互相打闹。这样的气氛,不知是现在人情淡薄还是在为逝者脱离苦海去往美丽的天国而祝福。墨尔问:为什么大家和满月酒上一样?王君不知作何回答,想了想,说:他们认为天堂更加幸福。墨尔点头,觉得有道理。师傅依然坐在堂屋前,不同的是,这一次的曲子,高亢而悲伤,尽管悲伤,却又给人希望,让人感觉这是一个来自亲人的祝福,告诉逝者在另一个世界好好生活。回去的路上,师傅问:这次有什么新的体验吗?墨尔答:唢呐从出生吹到死亡,人们对唢呐有需求,所以能长久流传。王君补充道:唢呐既能喜庆也能悲凉,而且两者之间差距很大,是极端的欢快和极端的悲伤。师傅总算满意了:孺子可教也,从明天开始,就正式开课吧。墨尔:还好我带唢呐了,我是先知。之后每周末,王君风雨无阻的陪墨尔去学唢呐,他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善良,说陪就陪到底,也许就是喜欢看墨尔出糗吧。墨尔刚开始学时,为了吹出声音,憋足了气,结果,一不小心嘴漏风,口水都喷师傅脸上了,以至于现在师傅只敢做墨尔身旁,不敢面对面坐。由于要养文山这个大胃王,方南攒钱买吉他的计划无法完全实施,于是,两个月之期一到,方南就收到了吴昉送来的吉他,他还记得吴昉说:你输了,接受惩罚吧,我会在楼上看着你,好好表现吧。方南没想到吴昉还记得,只好认命。他既不想真的神经兮兮的去楼下弹琴,又不能不讲信用,于是他就找浩子商量了,浩子果然是个鬼灵精,还真给了他一个好建议,不过得花点钱。这天晚上,吴昉终于等到了那个人的琴声,他赶紧来到窗前,在这过程中连眼镜都忘了戴。天快黑了,还有淡淡的夕阳,吴昉一眼就看到了方南,他弄了个小凳子,坐在树旁,深情的弹唱,就像正在上演告白戏码的男主角。方南干净的歌声传来,吴昉觉得自己心跳漏了一拍,尤其是方南偶尔抬头看他时,吴昉看不清他的表情,但他可以感觉到,方南一定是对他微笑了,不然为什么他心跳更快呢。就这样,每晚这个时间,方南都会在那里唱三首歌。每天都没有人围观,观众这么没有八卦精神,也是奇了。连续唱了五天后,吴昉打算近距离看看方南,至少方南还有他这个观众啊。于是,伴着方南的歌声,吴昉下了楼,怀着甜甜的小心思,走向方南,他又忘了戴眼镜,果然。做事情不能急,急了就会出错。走近了才发现,方南还弄了一块牌子靠在树干上,被树叶遮挡了,他在楼上没看见。吴昉看到方南对他笑,他想,难道牌子上写了什么整蛊人的话或者表白的话?他笑着走近,发现上面红底黄字的写着小吴琴行免费咨询低价学吉他只要654一节课,共十节,还配了张明显p图过重的吉他教室,而吴昉就是图中的主角,整个广告牌无处不透露着low.明显杜撰的信息,却让吴昉气得说不出话来。方南停下,正欲说话,吴昉却已经转身走了。吴昉费力压下心中的怒气,才能做到平静的转身离开,任方南在身后如何叫他。这天晚上,方南收到吴昉的消息:你不用去了,赌注到此为止吧。方南:为什么??吴昉:期末也快到了,好好复习,请我吃饭吧。方南:好的吧。吴昉:不要带上文山!方南:好。。吴昉:跪安吧。方南:微臣告退期末考试前一周,方南请吴昉吃饭,没带上文山,地点食堂。吴昉皱眉:就请我吃食堂啊!方南理所当然道:你歧视食堂!吴昉:我没歧视食堂,这里不够正式。方南:是你说不带文山的。吴昉不解:这关文山什么事?方南:我花了一笔巨款给他吃饭,所以没钱请你吃大餐。吴昉一愣,随即用手拍了拍方南的肩膀,叹了口气,道:傻孩子,不怪你。方南理亏:还进去吗?吴昉:来都来了,走吧,你吃完还要回去复习,这里近。方南问:说得好像为了我受委屈了一样,你不复习吗?吴昉:我这个要靠平时的积累,临时抱佛脚没用,我想吃小笼包。方南豪气道:可以,吃几笼都行。吴昉觉得自己是对方南太好了,以至于落得如此境地,竟比不过一个小小的文山。期末考试,一个神奇的时间段,平时不学无术的青年人们也会早早的起床,去图书馆看书复习。而图书馆,知识的殿堂,到了期末,就会供不应求,必须起得足够早,才能挑到自己满意的位置。而没有挑到位置的年轻人也不灰心,书架与书架之间的地面,足够干净也足够舒适,可以安心的在此坐着看书,累了就躺着。为什么选择图书馆?在限功率的大学校园里,大概只有图书馆才能有免费享受的冬暖夏凉,况且这里是知识的海洋,对备战期末的学生来说,简直是复习的天堂。方南就在这样的复习大军中,根据考试科目的顺序,努力复习。好在方南听课还算认真,复习下来不吃力。对他来说这是复习,但对有些人来说是预习,比如浩子。音乐学院也有文化课,且不说其他,单一科马原(马克思主义原理)就让他啃了一天还没啃完第一节 。平时不听课,书还跟新的一样,连名字都没写,更别说会有上课勾的重点了。浩子选择放弃:我平时还挺爱看新闻的,应该也差不到哪去,这大段的文字,看了头晕。方南看了一眼他扔在一旁的绿色课本,好心提醒道:这个好像是开卷。浩子瞪大双眼:你不早说!王君道:下学期记得好好听课!浩子拿出新视野英语看起来,方南看了又道:这要靠平时的积累,临时抱佛脚没用。浩子深吸一口气,道:您还有什么建议吗?我一次性听完吧。方南道:两耳不闻窗外事,向李科学习,加油。李科实乃学神,无论周遭如何,他依然风雨不动安如山,坐于桌前,眼神锁定书本,再不关注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人,不知他这样的定力是如何习得的,让人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