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经过他的同意,为了一己私欲,李傕擅自杀死大将樊稠,而且率军抢劫天子征派粮草,种种罪行,可谓是罪大恶极,如此贼人一日不除,则天下一日不安,微臣请求陛下下诏诛杀罪臣李傕,以安天下,如此则天下幸甚,社稷幸甚,万民幸甚,微臣知道西凉军中诸将士都是受到李傕蒙蔽或胁迫,并非真心甘为爪牙,还请陛下宽宥他们,除了罪魁祸首李傕之外,其他众将免于治罪。”裴青这一次的做法十分高明,对于李傕和郭汜两大西凉军的首领,他并没有一起针对,而只是针对李傕,并且提出要求只问首恶,余皆不问,这将大大减轻事情的难度,同时也让西凉军中诸将人心不齐,互相猜疑,就连郭汜都暗暗考虑此事的可行性,李傕则不敢信任任何人。“诸位将军,可不要中了裴青的离间之计,我们可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一旦我死了,你们也都不会有命在的。陛下,你可千万不要相信裴青的指控,微臣可是一直都忠于汉室的呀。”李傕一听裴青这样说,顿时就慌了,因为西凉军中有许多都是无义之辈,他们为了能够自保,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李傕当然不只是求情这么简单,在关键时刻还要靠自己人,于是李傕示意他的侄子胡封立刻上前劫持天子。胡封也知道他是李傕得绝对心腹,如果李傕被杀的话,不管是谁被赦免他都不会被赦免,所以想来想去只有一条道走到黑了,于是面无表情的挥手,让麾下亲兵将天子挟持住控制起来,以威胁裴青。然而这时只见李傕的部将董承上前,大声喝道:“我看尔等谁敢动手”随后董承身后的将士们各执刀剑护卫在天子身边,与胡封对峙。李傕看到这一幕顿时大怒,指着董承说道:“董承,你敢反我”只见董承淡淡说道:“我并非是要反你,不过是要保障天子安全,我董承身为汉臣,又是董太后的侄子,身为皇亲,怎能眼睁睁看着天子受难而无动于衷宁可拼却一死,绝不能看着君上受辱”随后又有杨奉、杨定站出来,大声说道:“我等也愿意随董将军一起护卫天子,为汉室效忠,虽死而无悔。”其实无论杨奉还是杨定都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忠臣,杨奉出身于白波军,杨定也是投机分子,他们知道现在裴青不过是客气而已,不可能靠着一个天子就能阻碍裴青攻城的计划,所以长安城肯定会陷落,与其等破城之后被裴青处死,还不如现在就抱住天子的大腿,靠着天子保住一条小命,而且还能有机会因为立功而获得封赏。所以他们全都在这时站了出来,同李傕的大军对抗。李傕见状顿时哈哈狂笑着说道:“好好,真没想到你们两个竟然是大汉的忠臣,关键时刻连我的话都不听了,既然如此,可休怪我不客气了。”随后李傕下令,让胡封对他们发起进攻,不论死活。胡封答应一声,立刻率军对董承、杨奉和杨定等人发起了进攻,于是城头上霎时出现了一场混战。小皇帝躲在董承大军的后面,看到这一幕顿时吓得小脸煞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然而就在这时,只见太尉朱儁来到他们中间,大声说道:“诸位,请暂停战事,听朱某一言。”“哼,听你的话姓朱的,你的儿子朱符在我军阵后大喊我军败了,这才造成我军的溃败,我都还没来的及对你计较,你竟然还在这里饶舌,真当我李傕手中的刀不锋利吗”在看到朱儁之后,李傕顿时想起来在战场上朱符振臂高呼的一幕,对着朱儁恨恨地说道。却见朱儁淡淡说道:“李稚然,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从来都不喜欢那个逆子,他究竟做什么跟我没有任何关系,我早已同他断绝了父子之情,我的儿子只有朱皓,你这个时候这么指责我还是对我不相信,我本来是来调和彼此的关系,商量出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案来,可是没有想到你竟然如此对待,既如此,算我之前的话白说,你们之间继续争斗吧。”说完之后朱儁就转身准备向后走。李傕见状却连忙拦住朱儁,陪笑着说道:“刚才不过是开了个玩笑,朱公何必跟我一般见识我当然知道朱公跟朱符没有任何关系,否则的话也不会让朱公一直这么自由了,其实我李傕一直在哀叹自己不幸,井然交了这么多不讲义气的朋友,不过现在却又感到幸运,因为能够遇到朱公这样义气的人,相信有朱公在,我们一定能够商讨出来一个完美的方案,其实我可以不要长安,只要能够让我继续保有军队,然后把拜我为凉州牧,我就感到很知足了,当然,这个前提必须是裴青说了话要算话,否则的话我一定不会就此干休的。”虽然李傕的兵力现在占据着优势,可是现在人人自危,谁知道会不会再有变乱发生再说了,如果裴青真的不顾皇帝而攻城的话,自己还真没有任何办法,所以他也亟盼事情得到迅速解决。“你想做凉州牧吗这也不是不可以商量,不过这样一来凉州刺史韩遂可就不好处置了,待我帮你想一个比较两全的方案。”朱儁说完之后默默思考片刻突然惊喜地说道:“有了,我想出办法来了,稚然将军,其实我们可以这样你且近前来”朱儁等李傕来到近前,轻轻说道:“其实我们可以这样”说到这里,朱儁的声音突然压低了不少,等李傕凝神去听的时候突然从袖中取出一把匕首,直接向着李傕的胸膛猛力刺了过去。第一百七十二章 终于洗刷我的污点李傕当时离得朱儁很近,而且也知道朱儁之前一直都是低调自保,根本没有对朱儁有任何防备,结果等到变起肘腋之间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只听得扑哧一声,朱儁的匕首直接刺进了他的胸膛,虽然他穿着胸甲,可是那把削铁如泥的匕首却没有任何阻碍的刺了进去。霎时之间只见鲜血喷涌,李傕的衣甲都被自己的鲜血染红了,而朱儁的脸上也被溅满了鲜血,显得十分狰狞可怖。“朱儁,你,你好大的胆子”李傕踉跄着想要退后,却不料朱儁手中匕首拔出再刺,一连串在他身上刺了十几下这才停手。“你这贼子欺凌天子,残害百姓,我忍你很久了,今日能够亲手为国除贼,实在快哉。”看着鲜血像是不要钱一般向外喷涌的李傕,朱儁哈哈大笑着说道。“舅父”看着李傕遇刺,胡封心中震动,狂怒之下立刻下令,众将士一拥而上,将朱儁乱刀砍死。然而朱儁神色不变,大声笑道:“今日终于洗刷我的污点,朱儁在九泉之下,无愧面见先帝矣。”李傕被刺之事让西凉军将士全都感到震动,就连天子也都忍不住流泪道:“太尉真乃社稷忠臣都是朕无能,竟然不能保全太尉的性命”周边的许多将士看到这一幕,无不下泪。其实这一幕虽然在城头上发生,可是城下也有人看到了,裴青、臧霸等人看到这一幕全都心神震动,就连关羽和张飞也都满脸敬佩之色,刘备的神情也颇为沉重,轻轻叹息道:“朱公可为我大汉的无双国士,他之前就率军平定黄巾之乱,安我社稷,如今又奋勇刺杀贼酋李傕,如此烈士,不下于古之专诸、豫让,令人可敬可佩。”刚刚投降裴青,正在裴青身边的张超和朱符等人则是泪流满面,朱符更是嚎啕大哭,吐血数斗,甚至差点昏死过去。直到今日他们才算是明白朱儁,从一开始到现在,朱儁都没有变,他那一番忠君报国的抱负始终藏于心中,只不过之前为了能够寻找机会而不得不隐忍。不得不说,朱儁隐忍的太像了,许多人都被瞒过了,包括李傕和郭汜在内,这让李傕认为朱儁的身上充满了暮气,早已不是当年意气风发的朱儁了,为了自己的位置什么都可以舍去,包括他的军队,甚至在得知他的儿子朱符背叛之后当即宣布与其断绝父子关系,这种懦弱的性格使得李傕和郭汜都已经忘记当初他曾经率领军队组建联盟讨伐董卓的事情了,可是他们也不想想,朱儁连董卓都不害怕,又怎么可能会害怕李傕和郭汜他以前一直隐忍,真正的目的乃是为了大汉的未来,而不是为了自身啊。而就在大汉最关键的时候,朱儁再一次挺身而出,就在城头上的天子即将面临生死危机之际,他采取了最直接粗暴而有效的方式杀死了李傕,因为他知道董承、杨奉和杨定虽然有一部分力量,可是却根本无法抵挡李傕的进攻,最多只是盏茶的工夫就会被杀光,而这一点的时间裴青根本无法攻破长安,裴青虽然智勇双全,可是在政治上还不够老道,很容易被人以天子相胁迫,所以天子既给了他恩遇,却也成了他的掣肘,除非是守在天子身边,否则的话很容易受到掣肘。既然裴青为难,那他就为裴青解决这个难题,这也算是自己对裴青的感谢吧。毕竟正是因为裴青,他的儿子朱符才有如今的成就,这也是他最为欣慰的地方。朱符现在已经成长为一代名将,在朱符劝他的那一天晚上,他对朱符的能力进行过试探,觉得朱符现在完全具备一代名将的能力,尤其是这种一嗓子喊跑数万大军的本事,许就连他自己都做不到,自己既然后继有人,就更加可以安心地离开了。这时候因为朱儁的死,裴青也是面色铁青,对着城头大声吼道:“郭多,现在城内只有你的威望最高,实力最强,我最后说一句,交出贼人胡封,并且将天子和百官放回,我可以饶尔等不死,否则的话我不惜一战,也要攻入长安,不仅将尔等篡逆之贼挫骨扬灰,更要诛尔九族,以告慰忠魂”郭汜闻言长叹一声,他知道以现在的西凉军,内忧外患不断,根本没有任何能力阻止裴青攻城,甚至裴青如果心狠一点,都不用攻城,直接在城内围困数月,城内的所有人都会因之饿死,所以这样顽抗下去根本不是事。于是他挥手下令,命麾下将士擒拿胡封。胡封见状顿时大声说道:“郭多,你要杀我你可知道当今局势唯有你我同心破贼才有一线生机,如果你杀我,最终的结局也定然难逃一死”郭汜闻言苦笑道:“事到如今我还能有选择吗我自知必死,可是却不能因为我的死而连累族人,你没听说裴青要诛九族吗这样重的刑法自古以来从来都没有过,我总不能为了自己一己之私而连累九族之人尽皆被杀吧所以,贤侄,如今只有牺牲你了。”随后郭汜对麾下将士喝道:“还愣着做什么速速动手擒拿胡封,有敢于反抗者,以同醉论处”郭汜最后一句话是对胡封麾下将士说的,如果他们胆敢继续随着胡封作战,那将会同样被处死,甚至还有灭族之祸,在这种情况下还有谁敢动手只能眼睁睁看着胡封被杀而无人援手。“哈哈,郭多老儿,你为了自保而杀我,我随死而无恨,不过我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我就会在九泉之下看到你。”胡封说完之后,拔出腰间佩剑直接自杀。郭汜见胡封已死,随后对裴青大声说道:“现在胡封已死,朱太尉的仇你也算是报了,我也可以答应你还百官自由,同时打开城门,迎你入城,可是我要你在这里向我明确保证,饶恕我等性命,我可以不要官爵,只想带着麾下这些兄弟们折返家乡,安度晚年。”第174章一百七十三章 大汉功臣“我可以答应你。”虽然知道自己饶恕郭汜很可能会造成无穷的后患,但是为了能够让天子和百官重获安全,裴青也只有这样做了,对他来说,西凉军不过是疥癣之患,不足为惧,现在的西凉军已经受到重创,恐怕就算十年也难以恢复元气,等到将来别说是十年了,就算是三五年,他的实力都足以恢复了,到了那时,平定一个小小的西凉军又哪里会在话下“你可是在文武百官和天子面前答应我的,如果事后反悔,必定会失信于天下。”郭汜对裴青大声确认,见对方同意了,立刻下令放了百官和天子,辞去原先的职务和官爵,又向天子讨了个张掖太守的职位,与此同时召集西凉军队,率军撤出长安。西凉军的将士们早就渴望返回家乡了,所以这一次郭汜竟然召集了五六万人随他一起回去,不过也有一部分西凉军将士没有离开,比如杨奉、杨定和董承等人,他们因为有功,被天子赞誉为忠诚,非但性命不用担忧,还有可能会得到封赏。除此之外贾诩也没有离开,他之前追随朱符一起投靠到了裴青帐下,被裴青拜为赞军校尉,这是一个既有兵权又能参加军事决策的重要职位,裴青能够如此对待,足见对他的宠信,贾诩心中十分满意,当然不会离开长安了。而另外一个没有离开的则是段煨,他现在依旧驻守在华阴,不过很快就派人向天子上表,表示归顺之意。其实段煨虽然也属于西凉军,可是从头至尾都没有参与他们之间的争斗,从董卓时代就驻守华阴,只要不是直接率兵侵犯,他就睡也不得罪,所以在这些西凉将领之中,段煨其实一直算是中立的存在,因为没有参与,他在其中得到的利益其实并不多,可也正是因为没有参与,段煨也没有遭到连累。裴青在来到长安之后,首先自然是要安抚天子和百官,率军将天子送往宫中,命令士兵把守城池,并且发布命令,不准任何军士抢掠平民,若有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