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都市现代>大宋好官人> 大宋好官人 分节阅读 44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宋好官人 分节阅读 442(1 / 1)

d没办法,那边的宋军比较弱,又是耶律章奴的嫡系部队,士气很足,又有金银财宝的诱惑,自然打得很卖力了。张正书很快得到了这个情报,冷笑了起来。耶律章奴真的是见钱眼开,而且不知死活。要不是顾及战略大局,张正书早就正面把他击破了。但也不能让耶律章奴讨得了好去,第二天,张正书再次让宋军出击。宋军的士气还是很高的,不仅仅是因为昨天杀敌多的都得了军功,赏钱方面,张正书甚至拍着胸脯保证了会发到他们的手中,即便阵亡了也会连同抚恤金髮放到家属手中。不得不说,张正书的“建设银行”是很有信誉的,宋军士卒都信了。再加上张正书鼓动荣誉感很有一套,宋军都认为这是为中国收复故土。事实上,张正书也说得没错。这不,这一次就是不留手的猛攻了,士气高昂,且阵型不乱,哪怕辽军猛烈的冲击,都无法击穿宋军的阵型。一级级军官,带头冲锋在前,士气能不高昂吗耶律章奴也怕了,这宋军简直是打了鸡血啊交战不过一个时辰,辽军被迫再后撤十里。耶律章奴什么脸面都没了,要知道涿州距离析津府不过一百三十里地而已,现在他已经后撤了三十里地,还是被宋军打得后撤的,这说出去简直是丢人这还不算完,新城那边又传来失利的战报,他们正攻城的时候,后面突然出现了一支全身盔甲的重骑兵,一阵冲杀之下,新城里面的宋军也开启城门冲锋,两相夹击之下,五万辽军登时兵败如山倒。耶律章奴的嫡系部队,折损超过了一半,心疼得耶律章奴心头直滴血。“这仗没法打了”耶律章奴心生怯意,请求增援的奏疏一封接着一封送出去了。也许是震惊于张正书的战绩,辽国上下也开始重视了起来。耶律延禧也大发雷霆,再次全国徵兵超过三十万,替换了其他州城的守军之后,用老卒增援耶律章奴,势要把张正书剿灭于涿州眼瞅着大战一触即发,张正书却莫名其妙的心情大好。董成虎就不懂了:“小相公,据探马回报,有超过三十万的敌军已经往涿州方向增援,为何你还能乐成这样”“你不懂啊”张正书歎了口气说道,“愁有什么用还不如开心多一会呢。对了,跟你透个底,我们并不需要死守涿州城,没意义。”“没意义”董成虎愣了,“涿州城乃是析津府的门户,佔据了涿州城,我们就能威胁到了析津府。且析津府的河运之路,也在我们水师的掌控之中,怎么会没意义”张正书恨铁不成钢地给了他一脚,骂道:“笨蛋,平日里白教你了。存人失地,则人地皆存;存地失人,则人地皆失,这么简单的事,还弄不懂”“所以,小相公你的意思是”董成虎好像有点明白了:“析津府”张正书冷冷笑道:“怎么,怕了”董成虎吞了吞唾沫,他总算明白自己和张正书的差距在哪了,这简直是胆大包天啊要知道,这析津府是辽国南京,乃是一国菁华所在,是文化、经济、军事的中心,如今张正书却想着把析津府佔了这岂不是想要俘虏辽国皇帝嘛也许是猜到了董成虎的心思,张正书倒是很平静:“你以为我想把耶律延禧捉住吗你想太多了,这样的昏君,我巴不得辽国有一打。捉住他,对大宋有什么好处让另外一个辽国的中兴之主登基为帝吗这是傻子才会做的事。再说了,耶律延禧肯定有人护着撤退的,想追都很难。”董成虎这才把一颗砰砰乱跳的心给平复了点:“那小相公打算怎么做”“很简单,直捣黄龙。”张正书指着沙盘说道,“你瞧,这是良乡、玉河两城,是拱卫析津府的城池。但如果耶律延禧增兵涿州的话,这两城必然城防空虚,我们只需要集中骑兵,从这绕道这,突袭析津府就行了。而我们的主力,则要从现在开始,再把辽军打出二十里,这就方便我们行事了。”说着,张正书把手指向河流。“小相公,你是说,要用水师突袭析津府”董成虎觉得口舌乾燥,这个计划实在太过天马行空了,简直是神来之笔啊“水师战斗力不行,我要的是,水师过来接应我们渡过河流。从这里,悄悄地进攻良乡,争取半日内拿下良乡,直逼析津府”张正书嘴角荡起一个邪恶的笑意,“契丹人怎么都不会想得到,一百三十里地,会在这么短时间内就突破了。我们要轻装上阵,每个人只带十天乾粮”张正书是要提高行军速度,他相信自己训练出来的士卒,能创造出这个奇蹟的。要知道,这时候的军队,急行军一天能走一百里地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是,张正书要求是一天之内狂奔一百三十多里地,还要发动突袭。这个要求,可以说是非常困难了。唯有加强了急行军训练的宋军,才能做得到董成虎听了这句话,觉得浑身热血沸腾,这简直是人类最疯狂的战略迂回啊第九百八十二章:战略大迂回“见鬼了,怎么今天这些宋猪这么猛”萧胡笃都吓住了,这都什么攻击水平啊,简直比全军出击还要疯狂。估计,现在涿州城里就剩下辅兵了,可惜因为宋军的疯狂攻击,辽军都没办法用步卒来攻城。不只是萧胡笃,耶律章奴也郁闷啊,这么好的机会,却偏生被一群疯狗般的宋军吓住了。好吧,耶律章奴心中承认,这不是吓住了,是真真实实被压制住了。宋军跨度二十里地出击,而辽军只能迎出十里迎战。没办法,昨天被打怕了啊,这简直是不按常理出牌的,挂起免战牌都视而不见。耶律章奴就没见过这么不像汉人军队的宋军,简直是被吊着打,这种感觉太郁闷了。又是一场无聊的战役,纯钢铁部队对上骑兵部队,一个不想打,一个打不着,只能互相射射弓箭聊表敬意。最后,宋军也不惧怕辽军的骑兵了,直接再往前推进,而耶律章奴也不能再避战了,再次试探性地攻击。结果,一触即溃。辽军此时的士气已经低落到一定程度了,只因为宋军的甲胄实在太过坚固,刀削斧砍、箭射枪刺,都无法破防。更何况对方不止是甲胄坚固,还有盾牌,有陌刀,有强力的弓弩。这么一来,辽军的冲锋,不管是骑兵还是步卒,都好像是去自杀一样。一旦陷入宋军阵中,那基本上就出不来了。最让耶律章奴心惊胆战的是,宋军配合太默契了,五六个为一伙,即便是混战中也保持着队形,有弓弩手,有长枪兵,也有刀盾兵,有陌刀兵,能远能近,简直太过无解。虽然是试探性的攻击,辽军还是败了,只能缓缓后撤。宋军还是不依不挠地追击,最后都追出三十里地了,才停步不追。“没法打了,这仗”耶律章奴也是很泄气,这都什么事啊对方犹如乌龟壳一样,即便能用投石机取得一定战果,可人家也不是吃素,床弩、投石机立马还以颜色。这样的步卒攻防战,让辽军上下都非常难受。不得已之下,耶律章奴只能再后撤了十里地,实在是怕了宋军这股不怕死的愣劲。不怕死那倒没什么,关键是人家真的很难被杀死,这就让契丹人很难受了。“就不能好好让我攻一攻城吗”耶律章奴都愁的揪头髮了,这都什么事啊此时的他,已经把肠子都悔青了,没事抢什么兵马大元帅来做,现在好了,骑虎难下了。不过,这时候还是有好消息的。耶律延禧也重视起张正书来,抽调了三十万精锐前来增援。这三十万精锐,可不是杂牌货,而是有着甲胄的“正规军”。也就是说,可以正面和宋军掰一掰手腕了。“援军还要三天才能到,我就再固守三天好了”耶律章奴也不知道怎么了,最近一直心神不宁,似乎有什么重要的事被他遗忘了一样。涿州城中,宋军已经慢慢撤回了城中,开始抓紧休整和补充能量。接下来,将会是一场宋朝战争史上都少见的战略大迂回。而且,这一次是放弃后方,孤军深入式的战略大迂回。没有大勇气,大智慧,是不敢定下这个战略的。经过系统的计算,如果事情顺利,这一仗的胜率是百分之八十。别说百分之八十了,有一半的胜率,张正书都会冒险的。为什么呢因为张正书知道,破局的关键就在析津府,就在幽州。如果夺回了幽州,就等于形成了一个大包围,在幽云十六州的辽军如果不想腹背受敌,那就只能后撤。一旦后撤,那么整个幽云十六州就是大宋的了。这就是张正书的计划,是基于战略全局着眼的计划。这样的计划,值得张正书去冒险。别说运输线被断了,就算坚守孤城幽州,这也很有战略意义。最起码,会对整个大宋有着极大的鼓舞,而进攻幽云十六州的宋军,也会得到最大的士气鼓舞。在冷兵器时期,最怕的不是战败,而是士气不振。说白了,冷兵器战争打的其实就是士气,永远都是士气高的一方获胜的。如果析津府易主,辽军肯定大受影响,士气下挫;宋军士气高涨,此消彼长,即便有战力上的差距,也会因此扭转胜败,最后积小胜为大胜。张正书心潮澎湃,他一遍又一遍地用系统计算着进军路线,最后确定没错后,才闭上了眼睛,在脑海里演绎了一遍。时间过得很快,黎明时分很快就到了。首先撒出探马,把辽军探马全都驱赶掉之后,张正书才让把城中的粮食全都运到一个偏僻的地方掩藏起来,最后,全军带上十天的乾粮,开始了这一场荡气回肠的战略大迂回。而大宋的水师,也及时出现在了涿水、刘李河之上,用大小船只拼成了浮桥,让宋军通过了大河。不得不说,幽云十六州确实是一块宝地,不仅是平原,还有众多河流。掌握在辽国手中,简直是糟蹋了。首先,这农业耕种水平就不行,唯独养马一块还凑合。只是辽国有广阔的草原,没必要在幽云十六州养马。所以说,从国力上讲辽国是远远不及大宋的。只是大宋不用利用优势,没有形成科技压制,才一直被草原部族吊打。现在不一样了,张正书的横空出世,直接扭转了强弱对比。诚然,才进行军事改革不到三年的大宋,还没有稳住根基,可也能和辽军掰一掰手腕了。哪怕辽军较之巅峰时下滑太多,但这也是一个值得肯定的进步。特别是张正书这一支军队,经过了他亲手的特训,更是精锐中的精锐。不管是战斗力,还是战斗意志,都是同时代的佼佼者。从这一次急行军中就看出来了。不管是爬山涉水,还是平原急行,他们都毫无怨言,甚至全都抱着希冀。不知不觉,一百三十里地,就已经跋涉完毕了。用时,五个时辰。也就是说,黎明时分出发的宋军,只用了大半天时间,赶在落日之前,就看到了良乡城。要说用后世的钟点来说,才下午四点钟不到。毫无预兆的,张正书让军队休息了两刻钟,在申时五刻发动了进攻良乡的战役。第九百八十三章:攻入幽州没有人能料到,宋军就这么发动了对良乡城的进攻,而且极为自大的是,只用了一万人进攻良乡城,其余人马直扑析津府而去。遇河搭桥,逢山开路,反正就这么着吧,契丹人的狼烟刚刚点起不久,析津府城门还没来得及关闭,宋军就已经兵临城下了。此时的析津府,仅仅只有守兵五万人,而且多数都是骑兵。没错,就是拱卫皇室的御帐亲骑。至于张正书的用兵,很简单,分一万人去打良乡城,再分一万人抵住玉河城的辽军,剩下的全力进攻析津府,围三缺一。辽国皇帝耶律延禧得闻宋军打到城下,叫嚣着要御驾亲征。要不是文武群臣都拦着,说不定这愣头青皇帝还真的就御驾亲征了。张正书到这会,也不藏着掖着了,总算是拿出了压箱底的本事。他雪藏已久的骑兵,重新放了出来,就好像饥渴已久的绝世兵刃,奋力地压制着出城决战的御帐亲骑。而张正书最秘密的武器火炮,也正式登场。这绝世的凶器,立马打消了耶律延禧亲征的念头,甚至已经在准备后路了。张正书的火炮,还是以实心炮弹为主的子母炮,因为气密性极好,所以射程很远。没有试探性进攻,张正书二话不说就发炮了。试射的第一发炮弹,自然是打不准的,也正是因为这一炮,让耶律延禧打消了亲征的念头因为射到辽国皇帝的行宫了,“嘭”的一声巨响,砸中了房顶,瓦片什么的都簌簌落下。实心炮弹势能不减,继续弹射,还杀死了一个倒霉的契丹官员。就在耶律延禧面前,这个契丹官员被打成了两截。这样的武器,就是人间凶器耶律延禧立即明白了,辽国和宋朝之间的强弱已经易势,除非辽国也能有这样的武器,不然的话,辽国今后是绝对不能招惹大宋了。耶律延禧虽然草包,自大,且喜欢纸醉金迷的生活,但他傻不到哪里去。于是,他准备溜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