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通大本营,还能快速增援。这是怎么呢,就是利用后世的战法,来对付战马。有没有用呢张正书不太清楚,反正看效果吧,不行再撤回大本营,依託着棱堡做防守。要说张正书的眼光真的不要太毒辣,这个大本营正好搁在新城和涿州的中间地带,隐隐切断了和涿州的联繫。要不然,辽军为啥疯了一样赶来增援就是因为这个。在加上容城败兵进入了新城,说了张正书的无耻战法,新城守将也急了。为啥啊,新城虽然防御力强大,但是如果张正书坚持用那种无耻战法,新城也是保管守不住的。好了,求援吧。这不,辽军一听说新城也被攻击了,不得了啊这下,立即起了十万大军星夜赶来,就为了打退张正书的五万人马。这支辽军说是十万人马,其实是很有水分的。为啥呢因为辽国还是瞧不起张正书这五万人马,认为也是乌合之众。所以,这十万人马只是个号称,实际人马只有个七八万而已,而且主力皮室军,怕是只有个两三万。其余的,都是汉军、各部族的族兵。张正书早就知道了对方有多少人马过来,结合这新城人马,怕是有个十一二万人马了。敌方两倍多于己,怎么办呢难道对攻啊张正书没傻,所以就打算围点打援了。第九百六十六章:壕沟阵在战场上,不管是冷兵器还是热兵器,守的一方都是佔便宜的。甭管佔多少便宜吧,比如什么居高临下啊,地形优势啊,都算得上。就好像张正书这样的,没有地形优势,给创造出优势来,用水泥砖头砌好了棱堡,支起配重投石机、床弩的,就等着辽军援兵过来呢。有人就说了,契丹人没那么笨吧,为啥眼巴巴赶着来送死啊对于张正书来说,不过来也行,你不过来,我就过去攻城了啊而且,张正书打的不是新城,是涿州为啥张正书选择在这里建造大本营,就是因为这样。张正书从来没考虑过要怎么后退,因为他也知道,一旦决定防守了,那绝对是被包围的命运的。不管你多像一只乌龟,守得多严密都好,都是被包围的命运。考虑后路什么的,基本就不存在了。但是,如果对方退却了,张正书却能选择进攻路线。攻击涿州,这在旁人看起来是极其疯狂的,可在张正书看来,这才是战术之精妙所在。化被动为主动,只有调动敌人,才能在运动战中消灭敌人。这种精妙的战法,是宋人难以理解的。因为在宋人的理解中,野战是绝对要吃亏的。因为没有骑兵啊,辽军几乎全都是骑兵,这怎么打追不上不说,还怕他从后面抽冷子来一下。可张正书却没有这个顾虑,要知道,他这支军队,看似平平无奇,其实早就具备极高的战斗力了。甲胄,都是水力锻压机打造出来的板甲,这在冷兵器时期都不敢想象。要是有这样的重甲骑兵,冲锋起来绝对是对手的噩梦。当然了,对手也不是傻子,重骑兵其实对步兵是最有效的,但是在连环车阵上,也讨不了什么好去。张正书早就有防备了,要知道种师道之所以花了三年时间才干掉西夏,很大的原因就是怕了铁鹞子。要不是张正书出招,让种师道接受了连环车阵,还真的拿那铁鹞子没办法。后世演义小说把钩镰枪吹得天花乱坠,但张正书经过实践就发现,这武器根本不实用。怎么说呢首先,在马匹高速行进的状态下,到底要训练多久才能用钩镰枪精准的钩中马腿呢其次,如果要以削砍马脚的方式攻破敌人重骑,用朴刀类的兵器不是更好吗地上挖一个陷阱,或者绊马索,敌骑摔倒了,上去就一顿砍。但问题是,敌骑都倒了,何必再砍马腿呢其实,钩镰枪的使用範围很窄,需要配合地形使用。比如,在树林子里埋伏起来,对方马速提不上去,那样就好钩中了;或者在沼泽地里,马速也提不上去,可以把敌骑钩倒反正怎么说吧,都对地形要求苛刻。张正书觉得太不实用了,你怎么断定对方就一定会用骑兵冲锋呢,用骑兵骑射不行吗所以,张正书并没有打制钩镰枪,而种师道也没用钩镰枪,而是用车阵,正面破了铁鹞子,于是西夏灭亡了。对付辽国,也有类似的铁鹞子。这是辽国皇帝的御帐亲骑,只有不到几万人马,可马良兵精,一个个甲胄齐全,算是重甲骑兵了。就是这么一支重骑兵,战斗力几乎算得上是天下无双。为啥呢因为类似的重骑兵,只有西夏有,但西夏人少啊,只有几千人;而辽国的御帐亲骑,多达几万人,一旦冲锋起来,威势不可挡。现在,御帐亲骑已经调了一部分到幽云十六州战场上了,张正书也怕遇到这么些个冷兵器时代的坦克。有没有办法克制呢有,比如壕沟、绊马索、陷马坑都行,反正重骑兵一遇到这种地形,保管要完。但是,在遭遇战遇到这种重骑兵,那就真的只能硬碰硬了。比如,远距离用床弩、投石机碰运气,近战用战车、铁盾连成一道防御墙,挡住第一波冲击后,张正书就不怕这些重骑兵了。重骑兵最厉害的是在冲击力,而不是在刀枪不入。论刀枪不入,还有什么甲胄比得上又轻又坚固的板甲别的不说,精锐宋军里面的大力士,足可以把陌刀砍入敌人的甲胄里这可是真正的削金断铁反正吧,世界上就没有破不了的阵形,就拿张正书这个壕沟阵来说,如果不惜兵力去攻打,肯定也是能破的。但是张正书这个壕沟阵,就好像梯次阻击一样,一道防线完了,可以转移到下一道防线,甚至可以反攻。这不,匆匆赶来的辽军将领一看这壕沟阵,就皱眉了。“他奶奶的,哪个龟孙想出这么一个阴招”要是张正书没有环形的壕沟阵,没有那么多铁丝网,辽军将领早就下令冲锋了。现在呢,他改变了主意,耗吧,把这伙宋军耗死,那就得了。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宋军出击了,而且派出的是几百名骑兵。这就怪了,张正书出兵的时候,骑兵并没有跟着来啊,这几百名骑兵,是怎么回事还记得容城那里,守将想要突袭一下,结果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丢下了好几百匹战马吗对,没错,就是那些个战马。张正书拾掇拾掇,又捡起来用了。也没给战马披甲,就是马背上的骑兵披甲了,他们也不是傻冲锋的,而是冲到远道而来的敌军面前,拿出已经上好弦的弩箭,“噗噗噗”就是一通乱射。射完之后,回转就跑。辽军的甲胄没有那么精良啊,在张正书改进过的弓弩下,登时有百余人中箭了。这还没什么,关键是那些骑兵上好弦之后,又折返回来一阵弩箭抛射下来。太无耻了这下,辽军被激怒了,很多冲动的辽军,就一夹马腹,蹬蹬蹬就跑出来,要找这些宋军骑兵算账。好家伙,宋军骑兵一见对方来了,吓得连忙往回跑去。在西面这,留着一道门,还没拉上铁丝的。宋军骑兵长驱而入,两旁宋军连忙拉上铁丝门,然后撤掉地上的木板。登时,壕沟又亮相了。第九百六十七章:大战起好家伙,被激怒的辽军,不攻击也攻击了,辽军将领想着,怎么着也得试探试探吧于是,千余人的骑兵冲锋到跟前,只差一百五十步的时候,宋军的弓弩手开始射箭了,射的是前方一百二十步的位置。很多辽军骑兵刚刚到达这个位置,就被劈头劈脸打懵了。没办法,这箭射得太准了,好像是辽军自己凑上去一样。这是因为张正书教会了军官计算提前量,这才收到了奇效。就是这么一通箭雨下来,辽军折损了七七八八,再连射两轮,好家伙,千余骑兵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几十匹冲到跟前,放了几箭。但是,一点用都没。反而撞上了铁丝网,掉入壕沟里,筋断骨折的反正吧,这对面的辽军将领一看就傻眼了。话说杀鸡杀鸭都没那么快啊,那可是千余人命啊一眨眼功夫,人没了,就几匹命大的马,还在战场上晃悠着,不知道该去哪一边了。这会功夫,宋军骑兵也休息完了,重新架起这厚重的木板,“蹬蹬蹬”地跑出来了。又是一阵箭雨袭来,这辽军将领就努了,那壕沟拿你没办法,这几百骑兵,还拿你没办法吗于是,立即上演了一出追逐战。追着追着,又到壕沟前面了。一通箭雨下来,若不是契丹人天生在马背上长大,见势不对就勒住了马,这保管又是搭进去几百人命。无耻,卑鄙这是辽军将领的想法,义愤填膺,可偏生拿这壕沟阵没啥办法。无奈之下,只能让汉儿军拿起攻城器械冲锋。其实,这汉儿军和契丹人、奚族、渤海族等草原部族差别很大,从髮型、衣着上都看出来了。辽军没有固定的军服,都是各穿各的,好家伙,一伙的花花绿绿,就跟叫花子似的。其实就是和叫花子差不多,汉儿军在辽军里面的地位太低了,都比不上马,你说说看,这衣服能好吗而且这汉儿军也是强征入伍的,是当炮灰使的。“小相公,这咋办呢对面也是汉人”董成虎有点犹豫了,他是第一次和辽国打仗,或者说是第一次上战场,真刀实枪的干架。所以,他有点下不去手。张正书却很平静,说道:“他们现在拿着武器,在我们对面,他就是敌人。要不这样,你去喊话,投降者可获得良田二十亩,你看他们会不会投降”董成虎还真的去了,但对面的汉儿军置若罔闻。为啥呢张正书太清楚了,这些汉儿军都是家眷在辽国的,他们也明白自己的使命。若是没战死,回到家后一家大小团聚。但实际上,这个几率太低太低。若是投降了,那对不起,家眷绝对是要被卖做奴隶的虽然他们现在的地位,在辽国中也和奴隶差不多了。但作为会农耕的汉人,也还能活下去的。要是投降,绝对是妻女充伎,儿子为奴为宦。所以,他们绝不会投降的。有道是,背叛者比敌人更残忍,因为他们要向新主子证明自己是有用的。所以,董成虎的努力并没有收到回报,那些汉儿军咬着牙,扛着盾牌,拿着刀枪,簇拥着攻城器械,开始进攻了。张正书歎了口气,只能说这是悲剧。现在,他要以战止戈,结束这个悲剧。别的不说,容城里面的汉人,还有沿途掳掠回来的汉人、契丹人,甭管是什么族的吧,反正有家眷的就行。张正书开始让后方开始甄别了,要是有意反攻辽国的,可以编入伍中,训练好了再上阵。为啥容城的、掳掠回来的能用,这些汉儿军用不了因为容城的家眷都安全了,他们没有后顾之忧。现在这些个不一样,他们没有后路了。“噗噗噗”弓弩手接二连三的射击,把整个壕沟阵打出一个环形的箭雨阵来。汉儿军被箭矢射伤射死的大有人在,可他们还是悍不畏死地往前冲。董成虎都吓到了:“小相公,他们疯了”“不是疯了,是他们没得选。”张正书沉着地说道,他知道,这一战是他领兵以来最危险的一次战役。因为,他从来不觉得有什么援军,也不会有友军,现在他们就是孤军深入如果战术成功的话,张正书能获得巨大的收益,也将面临着辽国更加凶狠的反扑凶狠的搏杀开始了,有了防具的汉儿军,不少能冲到壕沟阵前的。可惜的是,大部分都突破不了铁丝网这一道防线,被长枪捅死了。而外面的辽军,也没闲着,让骑兵开始游射,给予火力支援。张正书还是挺佩服对方将领的,第一次面对这样的阵形,就找到了相对克制的办法。但很可惜的是,他打错了主意。宋军的弓弩手,穿着棉甲,根本不惧怕射来的箭矢,因为根本射不穿。即便有倒霉的,被射中面门,那也只是少数罢了。对射过后,辽军只能败退了,一边游骑着,一边觅机下手。而汉儿军,总算是突破了第一道铁丝网防线,可惜的是,后继无力了。因为宋军以逸待劳,从壕沟里一跃而起,把他们都放倒在地。想想看,前一段时间才是农民的汉儿军,现在只训练了十天半月的就赶鸭子上架了,怎么比得过精心训练的宋军所以说,这些是炮灰一点没错。不多时,剩下的汉儿军心胆俱裂,纷纷弃械而逃。张正书也没让穷追猛打,好歹大家都是汉人,留点颜面为好。这一战,打了将近两个时辰,从中午打到几乎日落。辽军将领见炮灰都差不多完了,也是眉头紧皱,收兵罢战了。没办法,这炮灰虽然死了不心疼,可死完了,谁给搬运辎重,谁给搭帐篷干苦活辽军没有驻扎进新城,因为新城离这还有五十里地远。这是一条岔道,往北边走,就是涿州;往东北边走,就是新城。虽然北面还有个险峻的关隘叫岐沟关,但这是可以绕过去的。第九百六十八章:放鬆警惕是以,辽军将领也不敢大意,要知道宋军奔袭涿州,怕是只用两天就行了。哪怕他有骑兵追得上,万一真被宋军打到涿州城下,他岂不得背锅出于种种考虑,他没有进城,而是退后二十里地,背靠着新城安营扎寨了。这一天,七万余人马损失有点大,几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