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书居然不关心她和李师师的事“看来,朝局要动荡了。”张正书叹了一声,“京华报要及早做准备,一旦确认了消息,尽早报道才是。”“郎君”曾瑾菡有点生气了,“难道你就不想知晓,我和李妹妹之事”张正书愕然,停住了脚步:“你们不是成了好朋友吗”“郎君真的是这么看的”曾瑾菡突然泄了气,感觉有点失望,委屈一下子就放大了。张正书瞧着她眼眶都红了,连忙拉住她的手,柔声说道:“是我不好,让你受委屈了。要不这样,我明日带你去看一样东西,保管师师是不知晓的”“嗯”小女生很好哄,只要姿态放低一点,态度诚恳一点,然后再加上一点点技巧,她们就服气了。这也是为什么丈母娘大多数很难缠的原因了,因为丈母娘当年都被这么骗过啊,吃过一次亏,上过一次当的女人有多恐怖看看丈母娘就知道了,保管让你怀疑,这世间怎么会有这么洞察人心的生物的存在松了口气的张正书,又讲了几个幽默的笑话,逗得曾瑾菡喜逐颜开了起来。回到“京华报社”,张正书支走了曾瑾菡,坐立不安的他,立即让人去把周铭叫了过来。书房里,张正书带着疑惑问道:“西北禁军大败一事,你没有收到风声吗”“收到了。”周铭也有点奇怪,为什么小官人都这么深夜了还有事找他,他正准备做些男人都喜欢做的事情,就被打扰了兴致。张正书更是不解地问道:“为什么没人知会我”“你都在和乐楼,怎么告诉你啊”周铭嘻嘻笑道,“小官人果然厉害,连李行首都能拿得下来,小的佩服万分啊”“少来这一套”张正书没好气地说道,“你又不是不知道,姝儿刚刚跟着去了。两个女人斗起来,差点没把我削了。对了,你那么多红颜知己,是怎么应付得过来的”面对张正书的不耻下问,周铭也愣住了,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好。“额,也没啥,就是不听话就挨揍,她们就老实了。”周铭老老实实地说道。“”张正书无奈,早知道就不问了。没错,在宋朝打老婆不犯法,只要你强势就行了。但是,张正书这种“文明人”,怎么会用这种办法“算了,说正事,西军到底是怎么回事”“确实是败了。”周铭的话,让张正书立马皱起眉头来,“但是并非大败,而是被出其不意地伏击了一下,小败而已。估摸折损了千余士卒,几十车粮草,并没有伤筋动骨。即便是那几十车粮草,也让西军自己给毁了,才缓缓撤退的。”听周铭这么一说,张正书才明白。原来党项人和契丹人仗着对地形的熟悉,出其不意地伏击了一处粮道,但由于西军的谨慎,即便夏辽联军人数众多,也占不到什么便宜。第八百六十三章:太烧钱了“毁掉粮食也好,免得夏国得了去。”张正书沉吟了良久,知道这是最果断的做法。敌军势大,又是伏击,还有不少骑兵,西军还没有地势之利,守是守不住的。那么,把粮草毁了是最明智的做法。即便辽国能把粮食运到夏国来,但两国之间能保持多久这个联系说到底,西夏不自己解决粮食问题,它就永远处于下风既然知道了实情,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容易猜测了。“所以这消息是党项人散布出来的”可惜,张正书猜错了。“小官人,并非是党项人的杰作。要知道党项人的密探,已经被皇城司和安抚司联手剿杀得差不多了,余者不可能成这等气候。”周铭很自信地说道,因为党项人的密探,安插在大宋的钉子,很多都是“黑客”发现的。毕竟张正书的“黑客”,虽然人数不多,可一个个都是精英。这里面也要感谢宋朝,因为人口太多,被遗弃的孤儿也多,所以张正书才能有这么一个机会,把孤儿都加以洗脑,变成自己人。虽然这些孤儿进入“黑客”之中,大多都是十五岁的年纪,但张正书把他们留在大宋境内,给予一定的钱银,让他们暗中摸清敌国间谍的活动规律。至于清除间谍的事,自然就留给朝廷去做了。这也是为什么辽国不敢轻举妄动的缘故,因为辽国的一些小眼线全都没了,剩下的没有大事发生,也不敢轻易暴露。这才给大宋拖延了时间,成功地消化了西夏的不少土地。但是,宋朝念念不忘的河套平原,还是握在西夏手中。这也是为什么西夏还能坚持的缘故,张正书屡屡感慨,宋朝真的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跟后世的国猪一个样,开场猛如虎,一顿操作后05。这不,因为战线太长了,还被人袭击了粮道“既然不是党项人的密探所为,难道是契丹人插手了”张正书有点奇怪了,按照耶律洪基的性子,即便插手两国争端,最多也就是运送些粮食,派些军队化妆成马匪的模样而已,不敢和宋朝开启大规模战争的。要知道,宋朝的战船,还在幽云十六州外面的海域上游弋着,要是宋朝这个时候进攻幽云十六州的话,耶律洪基会很麻烦的“也不是契丹人,相反,是我们自己人。”周铭感慨了一句,说道:“因为西军占据天都山、横山日久,青、白盐开发过度,已经不值钱。那些商贾已经无法攫取暴利,想要继续获利,就要西军打一场败仗罢了。”张正书闻言,狠狠地拍了拍桌子:“好胆”说实话,张正书是知道商贾的尿性的,但是没想到,他们居然真的敢这么做怪不得朝廷历来不相信商贾了,都是因为商贾自己作死,怨不得谁。没办法,趋利避害乃是人的天性,所以有一个商贾这么做了,那其他商贾也会跟着这么做的。起了连锁反应后,那么就形成这等谣言了。宋朝都还算好了,对商贾还算优渥。但是这些商贾,还是要作死要知道,软刀子杀人,那根本不见血的。若是因为这样西军功败垂成,那这些商贾就是罪人事实上,历史就是由这些朝堂诸公瞧不起眼的商贾、农民、工匠推动的,商人逐利,要想扭住这个态势,想必不能用常规的法子。“小官人,要不要”周铭做了个割头的手势,还阴阴地笑了起来。张正书没好气地说道:“你是不是傻了,杀人能解决问题的”“那能怎么办如果那些商贾不继续往西军运送粮草的话,怕是西军有粮草断绝之险啊”周铭也无奈了,他能想到的,就只有雷霆手段了。张正书站起身来,仔细地琢磨了一番,然后说道:“夏国境内物资匮乏,唯有食盐、羊马毡毯。夏国中用之不尽,其势必推其余与他国贸易。但是夏国三面,不是回鹘就是辽国,还有西域各国,皆戎狄,鬻之不售。惟有大宋才能吃得消这些食盐、羊马毡毯之所输。”这些情况,周铭是最清楚不过的了。“不错,是这样的。”周铭想了想说道,“夏国所产不丰,只能出售这些东西了。”张正书又说道:“现在宋夏大战起,不能贸易,西夏没有了茶彩百货的来源,已经困顿不堪了。但是,大宋也因为战线拖得太长,而后勤保障很困难。如果不让那些商贾有利可图,那么西军就很危险了。”“缺粮”周铭也有了点军事眼光,一下就明白了张正书的所指。“短时间内不会,但如果党项人这么袭击粮道的话,西军会吃不消的。”张正书叹了口气,这就是为什么冷兵器时打仗很少有打几年的了,粮食都无法运输啊,跟不上节奏。再加上道路崎岖,能一年打下一点地方,已经很不错了。再加上宋军一般不会进行屯垦,也无法自给自足,这就增加了后勤负担。即便宋朝再富裕,掉进这样的泥潭里,也是有点吃不消的。宋夏大战到了这里,大宋已经花去了三千多万贯钱,国库都差点搬空了这也是为什么宋朝宁愿给钱买平安也不想打仗了,完全划不来啊“那该如何是好”周铭有点怕西军会败了,要知道他已经在西军占领的地方,买下了不少商铺。一来,能增加张家走私的据点,二来,又能给“黑客”提供庇护。但如果党项人拿回了失地,说不定会把城池都洗劫一空。那时候,就真的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了。周铭是心疼那些商铺,还有商铺里的货物。要知道,他不仅仅是帮张家走私的,他自己也有一份在里面张正书知道吗当然知道,甚至还鼓励他搭顺风车做买卖。有贪欲的人才好控制,如果一个好无缺点的人,张正书可能会用,但绝对不会大用。毕竟“黑客”不比经商,情报工作太多不确定性了,如果张正书没把握就用人,那只会把自己推入火坑里。第八百六十四章:有什么买什么“唯有诱之以利。”张正书沉声说道,“你有渠道,弄到夏国的羊皮吗”“羊皮”周铭不明所以,“小官人,你这个时候,还想收羊皮吗”“对,这会怕是要出点血才行了。”张正书苦笑道,“党项人没别的东西,羊皮肯定是挺多的。再加上宋夏交战,贸易停止了,党项人手中的羊皮贸易肯定受到了冲击。也就是说,他们因为粮食问题,不得不宰杀羊只来做口粮,那么羊皮价格会很低。这样一来,我在汴京城里高价收购羊皮,那些商贾见到有钱赚了,自然会再次贩运粮食到西北了。”周铭一愣:“可如此一来,小官人你要吃大亏的啊”“些许钱银罢了。”张正书倒是不觉得他会怎么亏本:“羊皮能做的事情太多了,若是有羊毛,那就更好了。”笑话,养羊的就没亏过钱。羊浑身上下都是宝,尤其是羊的皮毛。用羊皮制作羊皮褥子,毛短的可以做鞋里、长毛的可以做椅子靠背、滩羊皮可以做衣裳、做床上用品等。羊毛可以做毛毡、羊绒、毛线、羊绒服装等等。张正书在前一世上大学的时候,某个室友说大学学费太贵了,家里卖了好几头羊,张正书和室友们听了觉得挺心酸的,大学四年都很照顾他。后来张正书毕业了去他家玩,才知道他家养了三四千头羊。瞧瞧看,大学的学费几只羊就有了,可见这羊有多贵了宋朝的羊,一只都超过了十贯钱现在宋夏大战,羊价还在拼命往上涨,一只都快要二三十贯钱了,价钱足足翻了番宋朝的羊毛加工业也还算发达,最起码能制成各种各样的羊毛产品。当然了,张正书最在意的,还是羊皮。羊皮的用处太多了,甚至还有战略用途。别的不说,如果大宋有了足够多的羊皮,还怕在冬天打仗吗“小官人,那要用什么来换党项人手中的羊皮呢”周铭苦笑道,“这基本不可能啊”“有什么不可能的,党项人现在快穷疯了,也快要饿肚子了,你给他什么他都会要的。再说了,那些商贾会不偷偷把粮食卖给党项人么”张正书对那些商贾的不报什么希望,都是见利忘义之辈,怪不得历朝历代都不待见他们。“这倒是”周铭沉吟了一番,觉得十分有道理。“只不过,我也找不到这样的门路”“”好吧,张正书无语了。“那就只能做更亏本的生意了,周铭,你组织商队,运送粮食到西军吧。”张正书叹了口气说道,“顺便看看那里的大枣成熟没,可以贩运回来卖。再不济,我们酿成枣酒,也是可以的”周铭点了点头,说道:“但西北有大枣么”“去年我不是派人去那边种了么”“但也不可能这般快就能结果罢”“放心,那边会有的。即便没有,也能买些大黄、枸杞、甘草、麝脐、羱羚角、柴胡、苁蓉、红花和蜜蜡等等,反正有什么就买什么回来,不能走空。回来之后,放到超市里卖就行。有我们介入,西军应该还能撑一段时间。亏钱不重要,反正也还能亏得起”张正书无奈地说道,碰到这么一个朝廷也是很无语的。周铭领命而去后,张正书陷入了沉思之中。说实话,张正书对西夏也严重估计不足,以为内讧重重的西夏会不堪一击。不曾想到,宋朝的军队更加不堪一些,连这样的对手都无法打赢。但张正书认为,这不是战争的问题,而是民心的问题,是文化的问题。西夏和契丹一样,是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的,哪怕西夏贵族个个都会说汉话,写汉字,也读汉人的书籍。但是,他们的官方文字和语言,都是西夏字和西夏语。再加上党项人的习俗不同于汉人,他们有仇必报,如果和别人结下了梁子,那这个仇是非报不可的。在大仇未报之前,他们蓬头垢面,不穿鞋子不吃肉,表示不杀仇人就不过正常人的生活。汉人有句话叫做“有仇不报非丈夫”,西夏也有句谚语叫:“吃十袋美果也得报仇,有十个女儿不算有后”,意思大概是一样的。这样的一个民族想要征服他们,就要全方位地使用手段。文化入侵,争夺民心,离间反正能用的手段都要用上,才有可能瓦解西夏。不然的话,张正书都不认为宋朝能灭得掉西夏,因为宋朝太过仁慈了。或者说,宋朝太过天真了,以为只取河套,西夏人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