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都市现代>大宋好官人> 大宋好官人 分节阅读 31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宋好官人 分节阅读 311(1 / 1)

d“我瞧着不像是牛眠啊,倒像是一个癞蛤蟆。”张正书笑道,“若是牛眠,怎么不见牛角”这秀才也有点慌了,知道郭骞是有真本事的:“说此地不是牛眠地,你也需拿出实证来”郭骞淡淡一笑,从袖子里掏出一个东西来。张正书认出来了,这尼玛不就是罗盘吗没办法,中国人就是这样,发明了罗盘,却拿来看风水。不过,罗盘也不是没有用处的。最起码从唐末杨筠松发明了罗盘之后,到了大宋后,罗盘就运用在航海上了。别说中国人不会用罗盘来航海,那是要闹笑话的。那秀才一看郭骞拿出罗盘来,就知道自己要栽了。须知,这罗盘就是地师的标志,而没有传承的地师,在宋朝这会是看不懂罗盘的,用都不会用。郭骞淡淡地说道:“杨公杨筠松的天玉经有言,一山一水,一雌一雄,一夫一妇,一阴一阳,一吸一嘘,一施一生,则万物生焉。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阳气在风水上的体现,就是雄龙之水,气为水之母,得水便能旺而兴发,阳气自天,故说离宫要相合,离宫者南方之太阳也。消纳此雄龙之水者,雌龙之身体也,无此形何以纳水,阴成形,阴气旺则龙形体旺,阴气来自北斗七星,故曰北斗七星去打劫。在天成像在地成形,天地是对应的,在天上北斗七星发出阴气,对应的则是地上之山发出阴气。所谓山为阴水为阳是也,雌龙属阴用形,故用山,又叫山龙。雄龙属阳用气,故用水,又叫水龙。如此来龙发足气全,方为牛眠地。大家请看,罗盘指针在此地转个不停,分明是阴煞之地,如何能是牛眠吉地”这等于当众打脸了,那秀才只能强硬地说道:“不过是你一人之言,如何做得准”郭骞也不怒,走到了一个地方,笑了笑说道:“大家再看,这里是穴心左近”这时候,大家凑过去一看,立即震惊了那罗盘的指针,突然就停下来了。“明白了罢,这就是困龙之地若再不补救,三五年之内必有大祸”郭骞用上了低吼之声,吓得那秀才连滚带爬地走了,再也不见人影。那里正追不上,恨恨地说道:“那杀千刀的秀才,竟敢讹我钱银,亏他走得快,不然须叫他好看真人,真人,你可得救我们一救啊”“好说,好说。其实,贫道也是受了这位张小官人之托,才前来搭救你们的。其实,这位张小官人,就是你们的贵人啊”郭骞道长故意叹了口气说道,“可你们差点就把贵人往外推了”里正吓了一跳,仔仔细细地观察起张正书来,然后才皱着眉说道:“真人,小老儿认不得这小官人,如何能把他往外推哩若是小官人能救我等一救,那小老儿愿为他立生祠”第六百八十九章:山主人丁水主财啊郭骞道长把拂尘一摆,搭在了手关节上,道了一声“无量寿福”才说道:“你们确实认不得他,但这小官人,就是那要挖水库的小官人啊”这句话一出口,周围看戏的村民们都震惊了,甚至有些人忍不住骂了起来:“原来是你这毒心人,害得我们还不够么”郭骞道长愣了:“这小官人如何害你们了”“他之前那地师不是说了么,挖开水库,这气脉就泄了。这气脉一泄,祸事就来了。这些时日来,我家良人都染了病,地都下不了,如何不是祸事”“不错,我家的娃儿也染病了”“挖水库就是害人”村民们的义愤填膺,让张正书都有点措手不及。但看到郭骞波澜不惊的脸色,他也镇定了下来。妹的,你们患病不过是恰好的事,怎么会牵连到挖水库去了不过张正书也知道,这些村民没有多少文化好吧,其实是一点文化都没有,他们确实是很淳朴,淳朴到愚蠢的地步了。愚夫愚妇,说得大抵上就是这些人。他们的世界观很简单,一旦生活上有些什么不如意了,就会往鬼神、风水上面扯了。其实,这也符合人的心理认知,搞不明白的事,就寄托在鬼神上面。这也是为什么文化水平越低的人,就越是笃信鬼神。而这些人,也是最容易被蛊惑的。瞧瞧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就知道了,往往要弄些小手段,才能“顺势”揭竿而起。比如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就是用朱砂在一块白绸子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字,塞进别人用网捕来的鱼肚子里。又暗中派人到驻地附近一草木丛生的古庙里,在夜里点燃起篝火,模仿狐狸的声音叫喊道:“大楚兴,陈胜王”。类似的事情太多了,几乎每一次起义都会用到这样的手段。偏生这样的手段还屡试不爽,愚夫愚妇还是一样会上当,被蛊惑着去当炮灰。也正是因为这样,民意才会如此容易被煽动。别说什么了,就算是在后世,百姓的文化水平上来了,不一样还是会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蛊惑着做一些傻事么所以,张正书很能理解这些村民,也没打算用什么过激的手段。只见张正书给郭骞使了一个眼色,郭骞也很快明白了过来,然后才叹了口气说道:“你们都被骗了啊”“真人,你是说,那秀才说得不对”里正到底是有些文化的,也算是半个明白人了。郭骞叹着气说道:“如果是旁的事也就罢了,但这涉及风水的事,贫道就不得不多说两句了。你们瞧那秀才,不过是一个读书人,如何做得地师也不过是瞧了几本地理书,就敢谎称是地师,被贫道揭穿了,所以才落荒而逃了。”可旁边的村民们不买账,说道:“那村里这般多人患病,这又做何解”“你们仔细想想,村人患病,是开挖水库前,还是水库后”郭骞道长突然问了这么一句,张正书都吓到了,哥,你这是自绝后路吗本身就说不清了,你还嫌身上的屎不够多很不幸,被张正书猜中了:“当然是在开挖水库后了”郭骞道长再次点了点头:“那你们再想想,开挖水库后,村人是一下子得病了么”“那倒不是”“诶,我怎么记得是我们跟着那秀才去阻拦挖水库后,我家良人才得病的”“我也是啊,我那娃儿是当天晚上回来就发热了”村民们好像醒悟了什么,里正也明白了过来:“真人,你的意思是说,挖水库反倒是好的”郭骞道长叹了口气说道:“自然是好的,这般说罢,村里贫困,完全是因为财运不济。为何财运不济呢瞧瞧水流就成了。风水上有云,山主人丁水主财,你们居住在群山之前,自然是人丁不缺了。可水呢却是没有的。前些年,黄河没有改道的时候,还会走你们村外十里地而过,也算是沾了点财运。可如今黄河被朝廷改道了,强行迫向东流。这财运呢,自然就离你们而去了”“呔,我就说这日子怎生一年不如一年,原来是朝廷害的”“慎言,慎言,这大逆不道的话,你也敢乱说”“怕个贼鸟朝廷让我活不下去,我也叫朝廷不好过”张正书是满头大汗,这郭骞该不会是想要煽动民意造反吧好在郭骞也吓到了,连忙说道:“事情不至于如此,这天地大势,岂是人力能阻拦的大家都明白,这水往低处流,黄河北流地势低,东流地势高,强行逆转,只会徒增祸患。贫道夜观天象,算出了今年之内,黄河必会再次决口。决口在哪呢”说罢,郭骞把手往内黄口的方向一指:“就是内黄口了。小官人心怀天下,自费出钱修了堤坝,也是贫道授意的。挖水库,也是贫道算出来的。一旦黄河决口,生灵涂炭,那是一片狼藉啊贫道拼着损耗寿元,也是要护住万千百姓的”说到这,张正书都快被感动了:“你丫的不吹牛能死”好在,村民们就吃这么一套,他们也不傻,猜到了事情的真相:“所以真人是赞成挖水库的”“自然是”郭骞装出一副入世救人的得道高人的模样,语气里充满了怜悯:“之前说过了,山主人丁水主财,这水到了,财自然也就到了。挖了水库之后,村里的财运也就补全了,自然是一处风水宝地了。再加上小官人修的堤坝,挖的水库泄洪,黄河再怎么决口,也只能乖乖地往北流,以往你们失去的钱财都会回来的”那里正也激动:“真人,事情当真如此”郭骞道长很肯定地点了点头:“贫道不会打诳语的,事关一方生灵性命,贫道万万不敢胡言。”那些村民们也明白过来了:“如此说来,那秀才就是在骗人了”“好贼子,日后别叫我碰上,不然须叫他吃我一拳”第六百九十章:正中下怀“那贼厮鸟,还诓了我百文钱哩”“还有我也被骗了,可怜我的娃儿,都没钱请郎中了”听着村民的诉苦,张正书使了个眼色,管着钱银的史陌也会意了,拿出了两百文钱递给了那个几欲晕倒的村民,说道:“拿去给孩儿治病吧,这可耽误不得”那村民见了,居然跪倒在地,对着张正书嗑了几个头:“小官人,我信了啊,你可真是菩萨心肠”趁着这个机会,张正书立马会意到是自己的机会来了,连忙装出一副怜悯世人的模样,搀扶起了那个村民,打铁趁热地说道:“如此大礼,我如何承受得起啊之前是我们的疏忽,忘了跟你们说,这挖水库也是招当地村民的,工钱一模一样,一日百文钱,还管两顿饭。如果你们想去,来多少我收多少”“我去”“算我一个”“我宁可不要工钱”这年头,像张正书这么“仁义”的东家太少了,不仅给的工钱高,还管饭关键是管饭啊,这些汉子都是极其能吃的主,怕是能把一个粮商吃垮咯。但是张正书并不怕,要是挖好了水库,掌握了黄河的运输,再设立关卡收过河费,多少钱收不回来再加上漕粮的利润,挖河沙的利润,那都是大工程来的。郭骞也恰到好处说了一句:“贫道说了,小官人就是你们的贵人啊,这回信了罢”“信了,信了啊,小官人真的是我们的贵人啊”那里正眼里含着泪,这等一心一意为他们着想的人,这世上怕是找不到第二个了。张正书又说话了:“不瞒大家说,我最大的本事,不是叫你们做工,而是指导你们种田。别的不说,开封李家村你们知道吧大棚蔬菜、种豆、冬小麦这些都是我教他们种的,收入不知道翻了几番”这里正也蠢,立即会意了:“小官人,求你教一教我们吧”这田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这等可以传家立业的本事,哪个农民会错过了这时候,除了那个急忙忙回家去给孩子看病的村民外,一个个都看向了张正书,希望他教点有用的技术。张正书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这丁村实在太穷了,土地也贫瘠,种什么都是种不好的。唯一能种的,估计就是粟米了。好在,张正书还有其他技术,他来到那丘陵的山脚下,拿起了一点山泥看了看,咦,还算不错,居然是黄泥。这下,张正书心中立马有了计较。“你们这村子啊,田地太少,又太瘦,怕是种不好庄稼的。”张正书先是给了这么一个答案,在场的村民都大失所望。其实,他们都隐隐约约猜到了结果,但此刻听到张正书这么说,他们才算是死心了。张正书可不管他们,自顾自地说道:“在山脚下种田,估计连温饱都难。可是在山上种地呢,却能有个不俗的收成。”里正也是务农的一把好手,只是年纪大了,不怎么下地了。听了张正书这话,皱眉问道:“小官人,你是在说胡话罢,这山上怎么种地”张正书笑道:“山上怎么种不了地了汉朝时,就已经有梯田了。就是在山上,一层一层地把地垒好,虽然田地不算多,但一座山下来,收成也不少哩”说着,张正书就把梯田的扼要和村民们一说,他们立即恍然大悟了。这些村民都是世代务农,种田对他们来说已经是融入血液里的本能了。听了张正书的话,他们在脑海里立马浮现出梯田的样子来,那里正也服了:“小官人,你真的是专门打救我们的菩萨啊”张正书连忙扶起这老头儿,他可受不起这么大的礼。“这技术啊早就有了,只是你们村比较闭塞,不知道罢了。我瞧了瞧这山上的泥土,也算是比较肥沃的。种些小麦,那是没问题的。可惜山上没有水,不然连水稻都能种。只是现在已经到了五月末,种啥都来不及了。嗯你们先平整出田地来,种上一茬大豆再说。村里有石磨吗要没有我叫人给你们打一个。这石磨把大豆磨成豆腐,那比吃肉都不差。要是你们种多了,托人到汴京城给我捎个话,我派人到你们这来收大豆”这般推心置腹之下,所有人,包括郭骞啊、史陌、刘忠他们都惊呆了:“这小官人是太好人了吧”甚至,郭骞还有点隐隐的担忧,心道:“常言道,斗米恩,石米仇,小官人这般做,是不是过了些”张正书却有自己的计较,虽然黄河北流地势比东流低,但是一路过来也是有不少丘陵的。要是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