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都市现代>大宋好官人> 大宋好官人 分节阅读 29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宋好官人 分节阅读 294(1 / 1)

d炎热,能满头大汗,证明曾懋是付出了极大体力的劳动的。“辛苦了,曾五叔。快坐下,喝杯茶再说。”张正书不由分说地把曾懋按在椅子上,顺手递给他一杯茶。而他自己,却迫不及待的跑出去,看那钱塘江入海口处停着的那艘新型帆船模型了。“小官人,这都是按照图纸,用一比一比例造出来的。”曾懋也从张正书那里,学会了不少“专业术语”,自豪地介绍道。张正书已经等不及了,说道:“快,安排一艘海船,用绳子拴着这个模型,我们一同出海”实验,是张正书一直强调的事。这一次实验,也是为了让那些半信半疑的造船工匠看看,这样的风帆船只,是可以经得起考验的。不多时,已经有人租来一条小海船,其实就是一艘小客船。这样的客船,船头的甲板可以出来透气,是最能直接观察那新型帆船模型的船只。扬帆,出海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这艘新型帆船模型,居然顶着风,好像离弦的箭一样,一下子就窜了出去。“我没有看花眼吧”“那艘模型真的那么快”“这还是只是模型啊,顶不了多少风啊”“岂不是比鳅鱼船还要快”“依我看,是那客船太慢了。小官人那图纸也画得好,所以这新船也快”岸边传来的讨论声,全都听在了张正书的耳中。张正书知道,他再下令建造一艘大海船,已经没有多少阻力了。为了这一刻,张正书足足筹备了好几个月如今终于能实现了,他岂能不兴奋第六百五十一章:用进废退当然,更兴奋的是那些已经上了客船的造船匠,这可是他们亲手制造出来的模型啊一想到日后,他们将造出这样的帆船,他们就心中澎湃不已。造出了这样的帆船,还有谁敢瞧不起他们还有谁敢对他们不尊敬他们都看向了张正书,也只有这个创造了奇迹的小官人,才能让他们一洗前辱,才能让他们重新获得自尊。工匠,别人不了解的群体,却被这个小官人如此礼遇,他们岂能不感恩“别愣着了啊,赶紧记录你们要记录的数据,看看哪里还有缺陷的。现在还有时间更改图纸,不然等定型了,开始建造了,想改就难了”张正书提醒这些造船工匠,要开始干活了。造船工匠们也回过神来,一个个都按照张正书说的,开始记录新型帆船模型的数据,以便加以调整。事实证明,即便没有风帆手在桅杆上操纵风帆,风帆也没有最大限度利用风力,可那新型帆船模型就是比客船要快得多。须臾间,二十多米长的麻绳,已经全部放尽了。于是,出现了一个奇景。要不是前面那艘新型帆船模型太小,要不然已经成了拖拽这艘客船了。张正书估摸着,这艘客船也就是七、八节的航速,可那新型帆船模型起码有着十一、二节的航速了。“稳定性还不错嘛”张正书嘀咕了一句,客船上的他,都有点立足不稳的意思。可那艘新型帆船模型呢,却好像如履平地一样,在风浪中起伏着,却始终没有被浪花横风拍翻。“小官人,我是服了”曾懋也上了船,这时候挤到张正书身旁,开声感慨道,“我行船三十多年了,却从未见过如此快速的船只,要是建成了大船,还有八成这般的航速,我觉得这样的船只,一定会风靡天下的”确实,在没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宋朝,抄袭什么的,根本不算事。而且汉人确实聪明,只要仔细观察一番外形,或者拆解一番,就足以获取信息来山寨了。再加上,这样的船只张正书一定会向外出售的,最多就是占据了几年先发的时间而已。所以,这样的船只注定要掀起一阵帆船改革的。且不说它载货量大,就是那航速,那稳定性,都足够一些商贾不惜花巨资引入了。“曾五叔,这样的船只,你先替我造个十艘吧”张正书也来了信心,“至于剩下来的钱银,我会托人带过来的。”曾懋点了点,手底下也是很兴奋:“能登上这样的船只,我也算是死而无憾了。”“可别这么说,我还有更好的船只哩”张正书连忙安抚道,“就如同蒸汽船,你没见过吧”这时候,在一旁也震撼了心灵的苏熙,更是惊愕:“蒸汽船小官人,你真的打算开始研制蒸汽机了”“争气鸡是甚么来的”曾懋是一头雾水,连忙问道。“这个蒸汽船啊,其实就是给船只安装一个蒸汽机。这个蒸汽机呢,就好比一个炉子,只不过这个炉子能给船只提供动力,不管是顺风还是逆风,都能达到飞快的航速。只不过,这种蒸汽船是吃石炭的,要是没了石炭,它就不能动了。这年头也不是哪里都有石炭,所以还不能脱离风帆”张正书给曾懋画了一个大饼,也给周围的造船匠画了一个大饼,让他们不至于造了一艘新型帆船就不思进取了。要知道,这造船技术是用进废退的,就好比后世的北极熊国,多年不建造大船了,他们还有建造大船的经验吗即便有图纸,没有足够经验的工人,造船也只是一句空话罢了。不止是北极熊国,米国、英吉利国、法兰西国还不是一样看看正史上的明朝,前期都还能造宝船,后期呢呵呵,宝船技术早就失传了。到了清朝,还能找到一艘超过一万料的大船,都算张正书输好吗要不是被大炮轰开国门,浑浑噩噩的中国人,还不知道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是被异族统治的悲哀,这就是被儒家把持了朝堂的悲哀,鼠目寸光,只顾眼前利益,只顾自身利益所以,张正书绝不能让历史往那个方向走。而造船,就是张正书造历史的反唯有让国人看到海贸有巨利,看到海贸其实并不危险,才有更多原本贪恋土地的国人踏上星辰大海的征途。只要中国人肯下海了,以中国人的勤奋,还有西方什么事这时候的西方,还沉迷在小国寡民的统治之中,不思进取哩当然了,引导了航海时代之后,还要引导相应的思想产生。不然的话,只有超越一切的经济,却没有匹配的思想,那也是很危险的。一旦儒家产生警惕,腐儒开始跳出来说三阻四了,那岂不是要举手投降“是不是把国富论、资本论、论法的精神、论实业体系、新工具、社会契约论等思想巨著抄过来呢”看着周围陷入狂喜的造船匠,而张正书却走一步,看到了十步以后。“有备无患啊,还是先抄出来吧。资本,天生就是和儒家做对的,没有指导思想,怎么打得过儒家”张正书也很无奈,谁叫中国人都很在意什么“义利之争”呢,说实话,争利的并非小人,而讲“义”的也不全部是君子。看看现在那些贪官污吏,哪一个不是表面道貌岸然的君子,他们不争利吗看看满街巷的走夫贩卒,他们就不讲义气吗所以,在张正书看来“义利之争”简直是不知所谓。靠道德治国,那必定是要出问题的。而严谨的法治,才能规定界限。同时,在人心上树立起一道不可逾越的雷池。越过雷池一步,那就是法律的制裁可惜,在法家没落的宋朝,即便是儒皮法骨的政治格局,也无法支撑起法治的大局面了。唯有坚持数百年的抗争,与皇权抗争,才能渐渐获取应有的权利和明白各自的义务吧。第六百五十二章:愚公移山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思想跟不上经济,那思想必然会进化。但反过来,却只会让思想陈腐下来。还是那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当既得利益集团形成了,那自然就有人为你讲话了。或许这个过程会很漫长,也许到宋朝灭亡,都未必能生得出相应的指导思想来。但是,张正书到了这个时代,他就会以最简单粗暴的方式,介入到这思想的斗争当中。除了办好大作坊之外,张正书另一个武器也很重要,那就是舆论。鼓吹契约精神,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是商业社会必备的条件。至于什么天赋人权,太过激进了,张正书还是觉得要缓一缓。就算是要拿出来,也只能在图书馆里找到,抄写都不能抄写这类型的内容。太危险了,张正书哪里不知道皇权是个什么东西,居然还想削他们的权,这不是找死吗看似宋朝皇帝的权力被群臣制约住了,但是,如果皇帝没有决定的事,你看哪个臣子能绕开皇帝做事的从这个角度说,宰相的权被分了,以前君相还能抗衡的,到了宋朝已经完全是皇帝一言堂了。可见,皇帝的权柄不是下降了,而是提升了正史上到了明朝,那就更不堪了,朱元璋吃相太过难看,居然直接废掉了丞相。这下好了,皇权达到了巅峰。但过犹不及的是,巅峰之后就是衰退。朱元璋以为自己是铁打的,儿孙也是铁打的。后来,朱棣顶不顺了,开建了内阁。此后,内阁职权渐重,兼管六部尚书,成为皇帝的最高幕僚和决策机构。后明宣宗朱瞻基时期,权力开始上升,形成了更为完善的政务流程,大事小事都要经过内阁。可见,皇权到这时候已经削弱了,群臣开始狂舞。皇帝独权,要是雄才大略那还好一点。但是,事实证明再雄才大略的皇帝,如汉武帝,如李世民,后期都昏庸不堪。所以,多人决策,绝对比一人一言堂要来得科学得多。看看清朝就知道了,当权者一意孤行,群臣束手无策,最后中国人就在浑浑噩噩中渡过了三百年。要不是被轰开国门,才惊觉这个世界已经天翻地覆。可惜,源头都在宋朝这里。如果宋朝能坚持到自身进化了,又何惧异族铁骑集智慧力量于一身的工业体系,还打不过异族铁骑,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到时候,别怪资本的爪牙伸入草原,那些异族就算是平时没少求神拜佛了。资本这一头怪兽是会吃人的,宋人不想祸害自己人,唯有对外强力输出。而这一切的源头,就在这海船上面。只有掀起了航海大时代,那宋朝才有可能真正跨出那至关重要的一步。没有这么一步,资本主义的萌芽,永远只是萌芽而已。这一步是什么呢就是匹配的思想,事实证明了,只要儒家主导朝堂,那资本主义就别想出笼。儒家太过“仁义”了,以至于都忘了孔夫子说的“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了。然而,他的仁义只是对外人来说的,对自己人却残忍得很。一个外忍内残的思想,又如何能窃取高位所以,张正书所做的事,就是要挖儒家的根基,或者逼着儒家自身改造自身。不然的话,宋朝还是没救。历史有它的偶然性,也有它的必然性。以儒家为表皮治理国家,那就要承受这个后果。就好像张正书不挑明,曾懋可能到死都不敢想象有蒸汽机这样神奇的东西。“小官人,你说得是真的吗,果真有那甚么争气鸡神奇的物事”曾懋好像抓住了后半辈子的理想,急不可耐地问道。张正书很肯定地点了点头,说道:“不错,确实有这么个东西。原理嘛也很简单,你们看那水壶煮水的时候,是不是有蒸汽把壶盖往上顶蒸汽机,就是借助这样的力量。只不过,炉子比水壶更大,效率更高罢了”曾懋也好,周围的造船工匠也罢,一个个都露出了向往的神色。至此,已经没有人怀疑张正书说的话了。看看那新型帆船模型,速度也好,稳定性也罢,都比寻常帆船高了不止一个档次。张小官人还说,这不过尔尔,接下来还有更厉害的船只,怎么能让他们不心神向往“小官人,我一定帮你把那蒸汽船造出来”曾懋下定了决心,不亲眼看看那神乎其神的蒸汽船,他死都不瞑目啊“其实,除了蒸汽船之外,还有更厉害的船,烧的是猛火油,用的引擎已经变成了燃气轮机额,那已经是很遥远的事情了。”张正书随口一说,却让旁边听者有心的苏熙猛然睁大了眼睛。苏熙相信,张正书绝对不是信口雌黄的,那什么猛火油,也是能产生动力的苏熙暗暗地记在了心中,等张正书空闲,一定要问个明白。苏熙的直觉告诉他,这是一个足以划时代的发明“小官人,你说的是真的”曾懋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地问道。“当然是真的,日后船只几天就能到东瀛,且不用看风向,洋流,随时来回,堪比陆上奔马”张正书倒也不是说谎,他确实知道后世的船只全力航行的速度。别说到日本了,即便是到达大洋彼岸,也不过是几天的事情。科技的进步,确实出乎这些宋人的意料。宋人绝对不会想得到,在几百年后,已经有人登上了月球,而并非是“白日飞升”那种神话。“不可思议”曾懋都有点打击了,要知道此去东瀛,要是风向对也要一个多月。几天来回,那该是多么恐怖的速度张正书笑道:“科技是在进步,很多以前不敢想的事,在未来都能实现。当然了,这个未来可能是几百年,上千年。但是没关系,只要我们继续进步,把技能传给下一代,让下一代继续保持探索、求知的精神,那么总有一天会实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