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都市现代>大宋好官人> 大宋好官人 分节阅读 25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宋好官人 分节阅读 250(1 / 1)

d是行雅事,寻乐子的。只可惜啊,唐庚和苏轼一样,官途多舛,这里就不细说了。现在唐庚还是绍圣元年的进士,看似前途无量的。且说,在惠和坊外,一个作西域胡人打扮的商贾,牵着一匹骆驼慢慢走来。要是张正书在这里看到,肯定会说这人是人才,居然做戏都做得这么全套,连胡人的衣裳都穿上了。只见这汉人一脸憨厚的神情,身材不高不矮但很壮实,特别是一双眸子,显得格外精神。熟悉的人都知道,如果只看这人的外表,肯定会被他的演技骗过去的。不消说,这人就是宋兴和了,其貌不扬,但心思聪颖,颇多“诡计”,和周铭是同一类人。也是,他们都是穿一条裤子长大的,从小就互相影响,能不奸诈才是怪事。“兀那汉子且站住,这里是申王府,不是你乱闯的地方”都说宰相门前二品官,申王府的门房也不遑多让,语气也是盛气凌人。宋兴和笑了笑,倒也不恼,好声好气地说道:“这位大哥,麻烦通报一声,俺刚刚从西域回来,带来一种神奇的医术,能治疗王爷的眼疾。”这个门房一愣,然后讥笑道:“狄夷也有医术”“天下之大,无所不有若是大哥不通报,万一王爷怪罪起来”宋兴和笑里藏刀的本事,此刻显露无疑了。因为他瞧见,王府里好像有人探出头来,想要看看发生了什么事。这门房也是色厉内荏的,见宋兴和这么说,他也有点踌躇了。要知道,申王因为眼疾的事,脾气大得吓人。稍有不顺心的事,就能把王府里的下人给打得皮开肉绽。唯独对上门的大夫好声好气,以礼相待。“你且等着,待我进去通报”宋兴和虽然不怕这门房,反正对方再嚣张都好,那也只是一个门房。在申王府这里或许还能狐假虎威一番,但是出了申王府,谁会把他当回事真正的隐患,还是张小官人给他的眼镜。“那物事,真个能治疗甚么眼疾”宋兴和心中也没底,虽然这欺骗王爷的罪名不像欺君之罪那么重,可也是要下狱的。开封府大狱,就等同鬼门关的代名词,进去的人就没几个出来是完好的。“若是小官人诓了俺,俺岂不是也诓了王爷这”宋兴和再有心计,现在也只能赶鸭子上架了。就在思忖间,那门房回来了:“王爷请你进来”或许是得了指示,这门房趾高气扬的嚣张不见了,还罕见的用了“请”字。宋兴和拱了拱手,算是谢过了这门房。然后刚想牵着骆驼进入申王府,却被那门房叫住了:“你可以进去,但这畜生必须留在外面”宋兴和皱了皱眉头,但也没有和他辩论,而是淡淡地说道:“也成,你帮俺看着,这畜生可是治疗王爷眼疾的关键”这门房脸上现出厌恶之色,看着宋兴和慢吞吞地把骆驼的缰绳系在王府门前的那颗桂花树上。还没来得及走开,就发现这骆驼拉下了一坨不文之物。门房捂着嘴鼻,厌恶地说道:“你这畜生,倒是会挑地方”这句指桑骂槐,倒是用得挺溜的。宋兴和眉头一挑,淡淡地说道:“畜生就是畜生,不跟他一般见识就是了。”说罢,宋兴和抬脚进了申王府,剩下那个门房气得那八字胡都翘了起来。来到前堂,恰见一个胖子端坐在左手边的主人位置上,旁边有一个四、五岁的小孩,模样显得很是精致,像画里的散财童子一样,梳着总角,两个发髻放在脑袋两边,如头顶两角。不用说,这个胖子就是申王赵佖了,而那小孩子就是他的儿子,赵有奕。“草民宋兴和,见过王爷”宋兴和不敢怠慢,唱着诺见了一礼。申王赵佖却显得有些迫不及待:“听闻你刚刚从西域回来,还带回一种能治眼疾的医术”宋兴和动了心思,抬起头来观察申王赵佖的眼睛。只见申王赵佖的眼睛眯得很小很小,旁人只道是他太胖,脸上的肉太多,才导致眼睛很小的。但宋兴和听过张正书的话,只道这是近视眼的特征之一。心中有了底气的宋兴和,心道:“小官人也是神了,他怎知道申王就是甚么近视眼哩”嘴上却说道:“王爷有所不知,眼睛乃是心灵之窗,所涉及的医术极为精湛,草民不通医术,也瞧不出王爷的眼疾是为何”“大胆”申王赵佖的脾气上来了,他猛然一拍桌子,把茶几上的茶杯都震得一跳一跳的。“你这汉子,闲来无事是想来消遣本王么,你可知道,本王一旦知会开封府衙门,扔你进大狱,你要杖五十,徙三千里”旁边的赵有奕被这么一吓,泫然欲泣,但看到申王赵佖这幅吃人的模样,他又乖乖闭上了嘴,不敢出声了。宋兴和好整以暇,施施然地说道:“王爷息怒,草民虽然不懂医术,但却从西域带回了一个神奇的物事,或许对王爷的眼疾有用。”说着,宋兴和就从腰间的小包里,掏出了那副眼镜。第五百五十三章:字画抵债“草民在西域,见到某一国,唤作拜占庭帝国,其人若有眼疾,多为近视眼。这近视眼,可能是天生的,也可能是后世看书太劳累,伤了眼睛。得了这近视眼,轻者一丈开外的物事皆瞧得模模糊糊,大致能看个轮廓;重者就如同王爷一样,几等同于盲人,无法得见天日。但拜占庭帝国之人聪明,发现了一种物事,叫做玻璃。用玻璃制成眼睛,能矫正视力,近视眼戴上了眼镜,虽然不如正常人,但也能看清楚外间物事了”“眼镜近视眼”申王赵佖大喜过望,他瞧了那么多大夫,吃了那么多药,敷了那么多药汁都没有什么用,如今听得自己的病有人能知道是怎么个回事,还有治疗手段,哪能不喜出望外“快呈上来,让本王试试”宋兴和也是内心忐忑,走上去说道:“草民为王爷戴上这副眼镜”不得不说,张正书的情报工作做得不错,申王赵佖因为眼疾,深居浅出,但还是一样被“黑客”探查到了他的脸型。这幅眼镜,就是量身为申王赵佖打造的。契合度百分百戴上了眼镜的赵佖,睁眼看着眼前的世界。“咦,本王怎么能看得清楚了那是茶杯那是椅子这是吾儿有奕眼前这汉子是谁额,是了,是那个姓宋的”喜极而泣的赵佖,流下了唏嘘的眼泪。“哈哈哈哈你献宝有功,你想要什么赏赐不管是甚么,本王都满足你”申王赵佖一高兴,就许下了这个承诺。宋兴和憨厚地搓着手,谄媚地笑道:“王爷要赏赐小人,小人是万万不敢受的。”“无妨,你尽管说”申王赵佖那个高兴啊,眼疾缠了他一辈子,如今终于能解脱了,这种心情根本不是别个能理解的。“那草民就说了啊”宋兴和小心翼翼地说道,“王爷,这眼镜即便在西域,也是稀罕之物。草民为了得到它,已经倾家荡产了。若是王爷支付这眼镜的价钱一万贯,草民就不枉走西域一趟了”“一万贯”申王赵佖有点便秘的模样了,他虽然贵为亲王,但闲钱也没有一万贯啊这就要说一下宋朝的王爷了,虽然听起来很高贵,但其实也没啥实权。可毕竟是皇亲贵胄,是有食邑的。食邑有虚封和实封之分,亲王都是虚封,虽然有一万户之多,但没有啥实际权力,只能按照虚封的一户,每月给钱二十五文计算,随月俸向官府领取。月俸加上食邑,一个亲王一个月大概也就七八百贯钱的收入,一年也不到一万贯。也就是说,一个亲王的工资,还比不上一个宰相要知道,一个宰相一年的工资,过两万贯是很正常的,甚至四五万贯那也很常见,这还是极为清廉的宰相。“当然了,这是草民原先定下的价钱,想着要赚一笔的。如今为王爷分忧,是小人的福分,只需要五千贯,这眼镜就归王爷了。”宋兴和也是做生意的好手,他早就调查清楚申王赵佖有多少钱了。这个赵佖嘛,收入大概每年一万贯左右,但由于他也善于挥霍,每每一年到头来也剩不了几个钱。“咳咳,这五千贯钱嘛,也不是很多”赵佖得到了这副眼镜,就好像获得了新生一样,他是万万舍不得放手的。“但本王如今没这么多钱不如,拿些古董字画与你”宋兴和一愣,然后连连点头说道:“王爷所藏,必定是珍品”其实,宋兴和这么做,完全是出于张正书的授意,他不想被人惦记上,这笔买卖最好连人情都不要做,钱货两讫是最好的。至于赵佖拿什么来抵债,有什么关系吗不得不说,申王赵佖的藏品还是不错的,比如苏轼的字、米芾的画、黄庭坚的字,赵佖都收藏了不少。甚至还有唐朝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的真迹,吴道子的画,唐朝的青、白、黑、黄、花瓷每一件都是精品,只可惜宋兴和不识货,任由赵佖挑选了几幅字画,就当做钱银抵债了。看着赵佖一副心疼的模样,宋兴和却在心中讥笑:“甚么亲王,不也是一个小气鬼,几幅字画,值个甚么钱”不过,宋兴和也是清楚的,赵佖给他的字画都是值一点钱的,毕竟是亲王,要注意影响的,买东西不给钱那算什么事捧着一堆字画出来后,宋兴和也不珍惜,丢在了骆驼背上的囊袋里,牵着骆驼就慢慢离开了。赵佖却好像丢了心头好一样,戴着眼镜眼巴巴地看着宋兴和的离去。“爹爹,你现在能看清楚奕儿了吗”赵有奕奶声奶气地问道,他很聪明,从他们的谈话已经知道了赵佖的眼疾被“医好”了。赵佖心疼地将儿子抱起来,仔细地端详了一番自己的血肉,点了点头说道:“奕儿都这么大了,爹爹才看得清你的模样。”话里行间,不无唏嘘。原本,赵佖的眼疾也不是那么严重的,也就是出生的时候几百度的样子。但由于宋朝没啥可以矫正视力的器具,最后发展到上千度的近视眼,成了睁眼瞎。好在张正书是个穿越人士,不然赵佖到死,恐怕都不能“重见天日”了。话说宋兴和卸下一身胡人装扮,把骆驼还给西北来客之后,捧着一堆字画回到了“京华报社”。“小官人,那申王也太吝啬了”人还没来到小楼,宋兴和的声音就传了过来。张正书这会倒是没有躺着,而是罕见地拿起新一期的京华报在审稿。“哦怎么回事”张正书放下手中的初稿,这是郑月娥审过一遍的了,张正书可以想象得到,郑月娥付出了多少努力,才做到这种地步。这段时间以来,郑月娥的进步可以用飞速来形容,已经做到不用张正书逐字逐句来挑毛病了。说实话,张正书的文学水平也就那样,有什么隐晦的问题,他也是看不出来的。唯一能做的,张正书就是把握着大方向而已。第五百五十四章:令人疯狂的玻璃被宋兴和打断了思绪,张正书微微皱了皱眉。当宋兴和把这一堆字画放在张正书面前的时候,张正书一愣:“这是啥”“眼镜换来的,那申王没钱给,给了一堆这个。”宋兴和叹声说道,“王爷都这么抠门,也是没谁了,五千贯都拿不出来”张正书笑道:“你以为王爷就很有钱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说着,张正书摊开了那一堆字画,却是一愣:“苏东坡米芾黄庭坚欧阳修还有吴道子的画”“小官人,这些很值钱吗”宋兴和也是吃了一惊,这些相公的名字,他哪能没听过只是没想到赵佖会把这么珍贵的字画给他而已。苏东坡啊,单单是他的字,就非常值钱了。市面上,有人出几千贯来求购一幅苏东坡的真迹,然而苏东坡现在在儋州,对此一无所知“怎么说呢,这些字画在懂行的人眼中,价值千金,千金不换。而在你这等粗人眼中,擦屁股都嫌硬。”张正书调侃道,羞得宋兴和一阵脸红。“俺就是一粗人,那申王给钱就好了嘛,给甚么字画。”听着宋兴和的辩解,张正书也是笑了笑没说话,认真地欣赏起这些字画来。不得不说,赵佖的欣赏水平还是高的。只是他眼睛都看不见,这样字画对他来说有什么意义张正书转念一想,或许这跟后世某些人附庸风雅是一样的,明明没啥文化,愣是要买一个书房的书,偏生一本都没翻过。不过嘛,申王赵佖是想让来访的人知道,他并非是看不见,只是看不太清而已“好颜面,装斯文,哪个朝代都一样啊”欣赏完这些字画,张正书吩咐下人拿去书房,好生挂起来,留着他一个人欣赏。“可惜了,要是后世拿到这些字画,最起码能拍卖出好几亿来吧”张正书苦笑着摇了摇头,把这个念头抛诸脑后。随着申王眼疾被治好一事不胫而走,一种西域琉璃进入了宋人的眼界。这种琉璃迥异于大宋的琉璃,没有绚丽的色彩,只是单调的白色透明,却能治疗眼疾。只要像申王赵佖一样,虽然能瞧得见东西,但却模模糊糊看不清楚的,都能用眼镜来解决。要知道,宋朝是一个读书人的时代,读书人又不是全部都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