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都市现代>大宋好官人> 大宋好官人 分节阅读 23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宋好官人 分节阅读 238(1 / 1)

d格已经攀升到三万贯了,而且一点都没有停止的势头。周铭看得傻了,即便是以三万贯成交出去,他的提成都高达一千五百贯。一千五百贯啊,可不是一千五百文钱,堆起来都有小山那么高了。也就是在开封府这寸土寸金的地方而已,在其他州府,有个一千五百贯,足够做一个逍遥富家翁了。一次拍卖会就能赚到一千五百贯,周铭觉得不是这些达官贵人疯了,就是他自己疯了。这个世界也太疯狂了一点吧,简直是不拿钱当钱啊其实,最受震撼的不是周铭,而是周围的吃瓜群众。好歹周铭也是从“大桶张家”出来的,知道“大桶张家”储存起来的财富是多么的惊人。但汴梁城的吃瓜群众虽然知道汴梁城中有很多有钱人,但他们却想不到,居然能有钱成这个模样。张正书也是感慨,虽然他不是第一个提出奢侈品概念的人,毕竟早就有“物以稀为贵”的说法了。但张正书却把奢侈品和身份、地位联系在了一起,这才是最吸引有钱人的。这些商贾,虽然朝廷也提升了他们的地位,允许他们参加科举了,可商贾之中又有多少人是真正能读书到做官的差不多都是输捐、纳粟才能换个官身,这样的官其实根本不受待见。可以说,商贾的地位是提高了,但只是比一般平民高,可离他们想要的政治地位,差得十万八千里远。但现在不一样了,终于有东西可以证明他们的财富了,这么惊人的财富暴露在世人面前,谁还会对他们不敬有人看不起商贾,但没有看不起商贾的钱。世间之人都是凡人,是凡人就要吃喝拉撒,这里哪一样少得了钱说句难听点的话,理想主义者如孔子,都差点困死在陈蔡之间,在这期间,子路蒸了一只小猪,孔子不问肉的来源就吃了;又剥下别人的衣服去沽酒,孔子也不问酒的来源就喝。哪怕是孔子再有理想主义,也不得不接受了现实,向现实妥协了。于是,墨子在非儒里就抨击了这件事,讽刺道:“夫饥约,则不辞妄取以活身;赢鲍,则伪行以自饰。污邪诈伪,孰大于此”要知道,孔子周游列国好几次遇险能活下来,都是做商贾的端木子贡保下了他,可孔子就是瞧不起商人。然而,商人向来被视为殷商后裔,而孔子自己也是殷商后裔,这就让人费解了。不过怎么说都好,因为孔子等人的缘故,汉人歧视商贾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到了宋朝这时候,才总算稍稍松懈了一些。但好极也有限,世人对商贾的歧视,特别是读书人对商贾的歧视,哪里是这么好消除的这不,周围看热闹的秀才悻悻地说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此皆乃小人也”这话登时迎来了赞同,商贾在读书人看来都是有原罪的,凭什么你这么多钱,我却穷困潦倒这不公平于是,就有人掉书袋了:“贾长沙论积贮疏有云: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说白了,这秀才就是借古讽今,想要抹黑商贾。周围的人虽然不明其意,但听着好像是这么回事。毕竟宋人的识字率不高,这些古文就更加不知道意思了。哪怕是在开封府,读过书的秀才也只是占了很小一部分比例罢了。所以,这秀才说商贾是有“原罪”的,这些百姓也就信了一半。如果没有原罪,他们哪里积攒得下这么多家财这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啊第五百二十六章:石家张正书在一旁不悲不喜地看着这一切,根本没啥感觉。人性嘛就是如此,有些人眼红别人赚得多,却忘了这世间其实是很公平的,像做生意谁不会啊,最不济做个货郎,挑着货物走街串巷叫卖,通过勤劳肯干,一样能发家致富的。等有钱了,扩大经营,盘下店面做大做强,积攒下财富之后,一样可以像那些有钱人一样,买几万贯钱的东西都不眨眼。现在不去努力赚钱,反而在这里眼红有钱人,真的是不知所谓。摇了摇头,张正书知道有这种心思的人实在不少,也没必要去理会。现在,拍卖会中的叫价,已经缓下来了。价格在四万五千多贯缓慢攀升着。这时候,周铭就有了施展空间了。“好,四万五千二百三十贯,这位顾客看来是志在必得了,已经出价不少于十次了。”这时候,身家不够丰厚的,或者是流动资金不足够的达官贵人,都开始偃旗息鼓了。四万多贯钱啊,可不是小数目了。很多小地主,集几代人的力量,都未必能凑得够这个数。可在这场拍卖会上,居然一下就卖出了这个价格,实在是让人觉得恐怖。有钱人,还是太有钱了。张正书知道那些贫苦百姓的想法,他们还在为一日两餐温饱而奔波的时候,这些有钱人却可以豪掷千金,只为了买一辆所谓的豪华版四轮马车,这算不算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宋朝版本呢当然,宋朝还好一点,真正饿死人的时候还是挺少的,大多都是一些不可抵御的天灾,比如黄河决口改道,比如地震,比如大旱之类的。平常年间,只要有灾情,宋朝的常平仓就会开启,为求就是不饿死人。然后再把灾民中的青壮招募一空,剩下的老弱病残就让他们自生自灭了。这样一来,农民起义的次数虽多,但真正造成严重祸患的还是没有几个。张正书让这些有钱人的荷包“大出血”,其实也是有深意在的。虽然宋朝收税了,但其实并没有尽到多少财富再分配的责任。可以说,宋朝之所以苛捐杂税多,全都是因为“三冗”问题太突出,才导致给宋朝百姓的福利少了很多。但现在张正书让这些有钱人把自己身家主动爆出来,那对比起张正书给的工钱,他还好意思只给那么点钱给雇佣的百姓吗不好意思了吧,你都这么有钱,连这点钱都省,会给别人戳脊梁骨的。这就是张正书的阳谋,就算知道了,这些有钱人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汴梁城中百姓的收入提高了,消费能力自然强了。消费能力一强,那宋朝的商税会收得更多。说来说去,最赚的还是宋朝朝廷,不过张正书的本意也是如此,没关系了。“四万七千贯哇,这位顾客是真的当仁不让啊也是,奔驰牌豪华版四轮马车就此一辆,现在不出手,以后就没了”周铭蛊惑性的声音传来,张正书觉得好笑。这周铭,不愧是善于“忽悠”之人,这些有钱人怕是一个个都上钩了。除了实在没那么多钱的之外,哪一个不对这奔驰牌豪华版四轮马车虎视眈眈竞价还在继续,当价格升到四万八千贯的时候,终于停在了那里,一动也不动了。“没人出价了吗”周铭有点遗憾,四万八千贯,虽然他能拿到两千四百贯钱的提成,但钱谁会嫌多啊,他有点不甘心地问了一句之后,才缓慢地举起拍卖锤。“四万八千贯第一次”周铭扫视了下方,发现还是没有一个人举牌,他有点遗憾地摇了摇头。“四万八千贯第二次”周铭故意放慢了节奏,再第三次之后,拍卖锤落下,就要以这个价格成交了。四万八千贯啊,周铭心中感慨,都抵得上普通人家几百年的用度了。如今,就为了买这么一辆马车,值得么就在周铭正要喊出第三次的时候,突然传来一个声音说道:“五万贯”“嘶”周围的人齐齐惊讶地吸了一口冷气,这一叫价就加多了两千贯,这人该是多有钱啊只见这人穿着不凡,还有点英气的模样,这在宋朝以读书人儒雅的气质有些格格不入。只见这人二十多岁年纪,拱手说道:“祥符石家,还请各位给个面子,将此四轮马车让于我石家,石家感激不尽”张正书略微有点惊讶,在心里问道:“系统,这祥符石家是什么来头,怎么这么有钱的”“呵呵,说你不学无术都不肯承认,祥符石家不就是宋朝开国大将石守信一家咯”系统没好气地说道。张正书明白了,传说中的宋朝首富啊,原来就是这家子人。不过也是,祥符石家哪里肯让这奔驰牌豪华版四轮马车旁落别家这不是打大宋首富的脸吗不过,张正书也是乐见其成,他肯买下来,那就一点问题都没了。其实,在这里竞价的,大多数都是商贾,当官的都不敢来这里。但是,将门就没啥顾忌了,特别是石家,简直是拿着圣旨做生意的。这些年来,石家通过经营茶、酒、盐,在京东东路还有海贸生意,不知道赚下了多少财富。石家派人来竞拍这奔驰牌豪华版四轮马车,也在情理之中了。文官做不得的事,偏生石家能放开手脚去做,因为他们的祖先是石守信所以,在场的商贾不得不给石家这个面子,面对一个有钱有权有势的石家,这些个商贾即便背后有靠山,也不敢轻易开罪了石家。再说了,其实和石家比拼财富,那也是不明智之举,只会更深地得罪了石家。周铭很兴奋,又宣布了三次,这下是真的没有人喊价了。当拍卖锤落下的一瞬间,周铭才如释重负。三千贯钱到手了,这相当于他帮张家走私十个月的工钱,怎能不开心“请这位石官人移步到那边,与我家乐福超市签下契约。待得钱银交讫之后,这奔驰牌豪华版四轮马车就可以交付你了。其余顾客,可以凭着手中的竞拍牌去那边退钱,也可以凭着竞拍牌预先订购奔驰牌其余款型的马车,按照订货先后,收到马车的时日也会有差距。对了,签下契约之后,待得钱款全部交齐,奔驰牌马车才会生产的,请各位悉知”说完,周铭笑吟吟地对这石官人说道:“石官人,这边请”这石官人也笑着走了过去,毫不犹豫地签下了契约。第五百二十七章:送钱上门周铭却是很激动,祥符石家啊,那可是大宋首富要知道,在大宋做一个被世人公认的首富是非常非常难的,除了要有财力之外,名声也得好听,还要朝廷承认才行。说白了,就是背靠着朝廷好做生意。不然的话,像盐铁茶酒这些官府禁榷的东西,一般的商贾哪里能找得到路子可石家就不一样了,那就是皇商,自太祖、太宗钦定下来的皇商,只要石家不造反,那大宋里的生意石家都能插手,都能分一杯羹。不得不说,这个条件非常丰厚了。其余开国大将的家门,其实也是差不多的。只要你经商得当,给朝廷交足了税,朝廷不仅对将门的经商行为不打压,相反还很鼓励。这也是为什么各地禁军,都在做买卖的缘故了,特别是西北禁军,因为有着与其他禁军不一样的制度,有着相当的独立性,他们甚至还和党项人做青、白盐生意。这事在西北已经人尽皆知了,朝廷不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石家虽然也是将门,但他们做生意却极为正当。走私不做,按时交税,做生意又诚信,所以从石守信开始,石家就积累下了钜富,家财已经无法估算了。从这个角度讲,石家确实算得上是大宋首富。当然,这大宋首富只是公认而已,大宋富贾极多,有没有超过石家的也不得而知。就好比后世的中国首富这样,前两年还是某个老王,突然又变成老马了,后来姓许的也横插一手,你方唱罢我上台,让人眼花缭乱。不过,石家拍得这奔驰牌豪华版四轮马车也是有好处的,毕竟以石家的身份,开得起这样昂贵的四轮马车。更重要的是,这独一无二的四轮马车,其实是一个禁忌。在皇权社会,任何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独一无二的东西,哪一件不是先给皇帝享用的如果给其他商贾拍了下来,说不定他还会被皇城司、安抚司盯上,要整一整你了。这还是在宋朝,要是换成是明、清之时,呵呵,那不叫你感受一番封建社会的黑暗,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皇权社会。“石官人,契约在这里签”周铭奉承地将一式两份的契约拿过来,这石官人看了,觉得没问题之后,挥毫就签下了自己的大名。“石可斓”这时候,张正书也出面了,看到这个名字,他差点要喷笑而出。“屎壳郎卧槽,这老石家到底是有多嫌弃这孩子啊,居然取了这么一个名字。”当然,这话张正书是不会说出来的,幸好这石可斓是姓石而不是姓史,不然“屎壳郎”这名字就念得更顺口了。“石官人,这是我的东家,大桶张家小官人”周铭代为介绍道,其实他也是心里打鼓的。石家权势不比开国之时了,但石家现在还是有人在朝中做官的,当然也是靠门荫进入官场的。可做了官的官人,和没有做官的官人,这里面身份差距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好在,石可斓没有什么架子,随手拱了拱说道:“原来是张小官人当面,石某久仰大名了。”张正书也笑了笑,拱手回礼道:“区区薄名,不足挂齿。倒是石官人生意遍布大宋,叫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