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的埋伏,敌人千骑万马过来,把宋军的阵型冲散了,那宋军就铁定败了。这也是为什么宋军孤军深入的时候,都是必败的。没办法,阵型未稳就被敌人的铁骑冲散了,这仗还怎么打但现在宋军学乖了,绝不轻易冒进,而是一步步推进到兴庆府前面。眼瞅着宋军就要越过山岭,来到兴庆府前面了,党项人不急才是怪事。这些天,党项人一直试图阻拦宋朝大军,利用战马的优势,开始袭扰。但可惜的是,宋军也学乖了,自然有骑兵去对付这些游骑,中军还是巍然不动。办法用尽的党项人,倒是很想和宋军来一次硬碰硬,可惜现在兴庆府中的守军也就回来的几万人,还有数万人马在紧急调回的路上。面对阵型整齐,粮草充足,粮道保护周全的宋军,党项人是一点办法都没了。城中的兵力,守住兴庆府都不容易了,士气还低落,哪里还敢出城正面刚怪不得现在李乾顺都顾不上搞阴谋诡计了,一心想着要保住兴庆府。第五百二十一章:西夏困境西夏的困境,是张正书一开始就预料到的。历史上,李乾顺的阴谋之所以能顺利达成,完全是因为契丹人在里面扮演了一个最为重要的角色。没有辽国再背后撑腰,李乾顺是无论如何都压倒不了外戚,亲自掌权的。再一个,如果没有辽国出面调停,宋朝早就灭掉西夏了,就算没有灭掉西夏,占尽了西夏膏腴之地的宋朝,只需要几年时间,就足够困死西夏了。没有粮食,空有一条丝绸之路,还是弱化版本的丝绸之路,西夏能翻得起什么大浪来但辽国介入,这一切就不一样了。宋朝也怕辽国一言不合就动刀兵,所以不得不退步,把占领了的土地给吐出来。也是这样,让西夏有了喘息之机。等宋徽宗上台后,对西夏放松了紧逼,让西夏可以恢复元气,甚至连丝绸之路都打通了,根本不用再和回鹘人分享利润。不过嘛,现在李乾顺想要这么简单亲政怕是不可能了。张正书早就看穿了西夏和辽国的虚实,引进了一个他们谁都没想到的敌人女真。不得不说,现在女真是真的穷,现在大冬天的,他们还在白山黑水之间苦哈哈地求生存呢。只要挑拨离间得好,穷疯了的女真人,肯定会出手抢掠契丹人的。女真人什么都不嫌弃,人口也好,粮食也好,牛羊马匹什么的都行,只要能带走的,统统带走。只要辽国敢屯兵在雁门关外,女真人就敢不断掠劫契丹人。等到辽国回过神的时候,人家早就遁入长白山中了。此消彼长,只要这种事情再来那么几次,女真崛起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再加上辽国的税赋越来越重,剥削越来越多,普通契丹牧民承受不住压力,肯定会纷纷逃亡的。女真人也乐享其成,辽国把它的子民往外推,女真人没理由不接收的。等女真完成了人口的蜕变,那就是和辽国硬刚正面的时候了。初步估算,这个时间还有个二十年左右。耶律洪基虽然瞧不起像叫花子一样的女真人,但张正书知道他命不久矣,肯定也不敢轻易动刀兵的。为了西夏,导致耶律洪基一脉丢了皇位,那是傻子做的事。有了这些个利益纠葛,互相掣肘的局势,张正书就心中大定了。这些分析,早就通过皇城司的渠道,摆在了赵煦的龙案上。至于赵煦信不信,就不关张正书的事了。不过,赵煦要是忍得住丝绸之路的利益诱惑,那就不当一回事吧。“不知道曹锟那边,弄得怎么样了”张正书也是担忧,“黑客”初创,成员不多,刺客人才更是少之又少。曹锟虽然悍不畏死,但说他有多大把握嘛,那又不见得。地雷虽然犀利,但也总归不是太可靠,那只是土地雷啊眼瞅着辽国就要派出使臣了,张正书的心也要揪起来了。就在张正书眉头不展的时候,众人都以为他是在担心明天的拍卖会,其实张正书想的是几千里外的曹锟,能不能成功刺杀辽国使臣。国与国之间的斗争,向来是没有情面好讲的。大宋这个正人君子不肯用卑劣的手段对付邻国,但张正书就没有这个顾虑了,什么手段能达到目的,他就要用什么手段。刺杀使臣,是最能拖延时间,也最能暴露辽国虚实的。如果使臣没了,辽国都不敢兴兵问罪的话,辽国外强中干的虚实就暴露出来了。朝廷诸公这都看不出来,那他们就蠢得跟猪没啥区别了。等灭掉西夏,宋朝壮大了实力。那时候,就算是辽国新皇登基,想要和宋朝干一架,怕也打不过宋朝了。新皇登基,没个三五年稳定内政,他要是敢兴兵来攻,那辽国境内的野心派会很高兴的。立足未稳就急吼吼想要找邻国麻烦,辽国又不是中央集权国家,那些手中握有兵权的契丹贵族,肯定会有点想法了。张正书嘿嘿一笑,如果按照计划,一切顺利的话,那么大宋是可以在这一场竞争中崛起的。只要大宋夺回了幽云十六州,那辽国是不是被女真人灭亡,那都无关紧要了。女真人灭亡辽国,建立金国,然后像契丹人一样横征暴敛,惹得铁木真起兵反抗,那也只是草原上的问题。到那时候,中原的科技已经可以碾压草原人。铁木真再厉害,在火器的攻击下,他能怎么样所以说,现在就是一切看宋军经不经得起考验了,如果这么好的机会没有灭掉西夏,最不济也要把西夏逼到死角里,大宋才能在未来必定灭亡的局面中,寻觅到一线生机。如果没有把握住机会,那么大宋就是要慢性灭亡的。绝非危言耸听,组织一场战役不容易,打赢一场国战就更难了。下一次宋夏之战,宋朝还能不能胜利都是两说。打虎不死,反受其害的道理,张正书很明白,但他就担心赵煦不明白啊长吁短叹之后,张正书才慢慢地收回目光。“咦,下面这个人这么眼熟的”张正书的念头刚刚起来,下面那人就叫道:“小官人”“是周铭”张正书一愣,他不是去帮曹锟布置退路了吗,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要知道,此去北境边关,路途遥远,再加上大雪封路,没有个一两个月都回不来的。“小官人”张正书正思虑的时候,周铭已经上了小楼。“你怎么回来了你不是去帮曹锟布置退路了吗”张正书觉得有点奇怪,他不应该在这里的啊周铭抖了抖身上的雪花,才笑着压低了声音说道:“退路一直有的,我早就把辽国暗子的退路告诉了曹锟,能不能逃出来就看他造化了。再说了,小官人先前不是让我送粮食给西北禁军么我已经发动了各路商贾,他们已经到达西北了,正在和他们交易。这一下,他们算是发了,那些青、白盐,我见了都眼红”这不是开玩笑的,在古代盐是比钱更好的硬通货,除了海水煮盐以外,就是井盐、盐池出产盐了。晒盐那是不可能出现的,再加上官府的限制,盐比什么都珍贵。盐比钱更硬通,这确实存在,怪不得周铭这么说了。第五百二十二章:最合适的人选张正书闻言却嗤之以鼻,盐,简直是世界上最廉价的货了。之所以贵,是因为晒盐法还没出来。一旦晒盐法粉墨登场,一年可得到数不胜数的粗盐。这么简单就能得到的盐,还要花大价钱去买,张正书是疯了才会这么做。当然,精盐有点难弄,可即便是粗盐,精心挑选之后祛除杂质,再经过石磨研磨,精盐还是不难弄的。当然,这只是做到形似,盐分里面的杂质还是有的。要彻底去掉盐分里的杂质,还是需要用到化学办法。不过这样一来,盐分里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也会跟着去掉的。后世很多人都习惯了盐,殊不知粗盐对人体是更加有益的。至于加碘的问题,随便吃点海鱼、海虾、海带、紫菜就行了。不过内陆地区很难吃到海产品,这也是个麻烦。不过张正书不会放过这个市场的,他早就想着弄一个退路,把后路建在海岛上面的了。这样一来,势必会和沿海居民打交道。雇佣他们养殖海带,晒粗盐,又是一个雇佣上千人的大产业。然后再利用京华报的权威,宣传吃海带能治大脖子病,还能预防,这样一来还愁销路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周铭当然是不会知道的。“那我们张家的商队”张正书疑惑地问道,周铭该不会真的傻到去拿粮食换盐吧“早先一步,我已经吩咐下去了。想必此刻,他们已经赶着牛羊马匹回来了。小官人,你这主意可真不咋的。这牛羊马不能难伺候,要雇多好几个羊倌、牛倌、养马人看着,还得买好好几车干草。如果不是贩羊的利润大,这一趟非得亏了不可”周铭絮絮叨叨的,活像一个长舌妇,听得张正书耳朵都起茧了。“好了,你就说你这几天在外联络别的商贾就行了,这么啰嗦干嘛”周铭苦笑道:“这不是放着钱不赚,心里膈应得很么”“放心,你以后会看到盐比泥还便宜的”张正书嘿嘿地说道,在后世,这盐确实是大路货,一麻袋粗盐都比不上一袋水泥,更别说是稀土了。所以,张正书说的也不是大话。可周铭却怎么都不会相信,开玩笑吗,这盐怎么可能比泥土还便宜见周铭一脸的不相信,张正书也不强求。“你来得正巧,我就不用烦恼明天的拍卖会找谁上去拍卖了。你嘴皮子利索,又善于忽悠人,心还挺腹黑的,最适合做这个拍卖师”张正书侃侃而谈,却让周铭一张脸拉得老长。要不是张根富从小收养他,他又是看着张正书长大的,这会真的扭身就走了。有这么埋汰人的吗,虽然周铭确实是这样,但做生意嘛,哪能这么老实厚道的呢“小官人,别忘了我还掌管着黑客”周铭咬着牙说道,打人不打脸啊张正书却认真地点了点头,说道:“你要不是有这样的品质,我还不敢让你接手黑客哩这拍卖师啊,也和做情报差不多的,胆大心细面皮厚这句好怎么这么耳熟不管了,反正呢就是要吹,把我的四轮马车吹得天上有,地下无,是身份的象征,是财力的象征,那些有钱人就自然会买账了。我这是用心良苦啊,黑客一事一旦败露,少不得你得隐姓埋名,甚至遁走海外了。这时候要是多一个身份护着你,或许你就能金蝉脱壳”大家都是聪明人,不用多说什么周铭就明白了。“小官人,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周铭认命了,虽然他自认为不是个什么好人,但也没害过谁。怎么好像做了这个商业间谍的头头之后,他就成了十恶不赦之人了呢好吧,确实是十恶不赦,从他参与策划刺杀辽国使臣开始,他的身份一旦暴露,那恐怕天下之大,就再也没有容身之地了。从这个层面上讲,张正书确实是在为他着想的。“这就对了嘛,我跟你说说啊,这个拍卖是这个样子滴”学着后世拍卖师的语气,张正书把拍卖的要领说了一遍,特别着重自夸那一项。自夸也是种本事,能让人听得舒服,听得满意,听得浑身舒泰,听了之后觉得事情确实应该是这样的,那么自然会心甘情愿掏银子了。要是自夸吹得太过,会让人厌烦之外,还可能让一些原本打算掏银子的有钱人打消了这个主意,这就不好了。把握个中的度是最重要的,张正书之所以惆怅找不到人就是这样,没有人有这个经验啊,哪怕是他上台,都未必能取到最好的效果。但周铭出现在他眼前之后,张正书就知道,他是最合适的一个人。三年的走私生涯,周铭早就学会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一身忽悠神功天下无敌,要是不明底细的人,肯定会被绕得头昏脑胀的。思来想去,周铭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周铭自己也纳闷了:“小官人,你弄出这个甚么捞子拍卖会,该不会是为我量身打造的罢”张正书好笑了,这后世已经成约定俗成的事,怎么到了周铭口中,就成了为他“量身打造”的呢这人不要这么自恋好伐,张正书都替他脸红了。“咳咳,我没有”“小官人,你直说就是了,用不着拐弯抹角的。我虽然是有点狡猾,但自认为还是挺公正的”张正书郁闷得想吐血,最后只能使出撒手锏来:“这活你接不接”“接,还有百分之五的提成,傻子才不干”别看周铭是张家走私队伍的头,其实他赚得不算多。本来也够用的了,起码一个月有两三百贯钱的样子,但偏生这个周铭是个浪荡子,喜欢玩女人,还特别喜欢一些清倌人。这到青楼去消费,哪里是这么便宜的,所以他很荣幸成了月光族。要不然,周铭也不会答应张正书做“黑客”的头了,做了这个情报头子,他一个月能多拿五百贯钱,这对周铭来说是个极大的诱惑。再加上,其实周铭已经成家,不仅有老婆孩子,还有数量不菲的妾侍,一大家子等着他去养,他无论如何都是拒绝不了张正书的“好意”的。第五百二十三章:紧张了翌日,汴梁城东水门外车马喧嚣,人声鼎沸。因为每天都有货品打折的“家乐福”超市,升斗小民已经习惯了来看看今日有什么优惠的。如果遇着合适的了,就进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