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首三面,而且李行首都是蒙着脸的,真的谈不上很熟。国子监主簿、校书郎周邦彦周官人就厉害了,他起码见了李行首十几次。不如,王爷去找找周官人,请教请教”赵佶有点怒气上升的缘故,他一个闲散王爷,去找一个官员请教怎么狎妓,那下一刻,立即传遍整个汴梁城了。最要命的是,他的皇兄赵煦会立即警醒过来,开始找借口撵他出京。要是出了京城,原本就只有万分之一机会的皇位,就彻底和他没关系了个中利害关系,别人不清楚,赵佶还不清楚吗但赵佶想到,张正书不过一个商贾,哪里知道那么多官场里的弯弯绕绕和黑暗当即压住了火气,淡淡地说道:“张郎君真会说笑。罢了,既然张郎君的先例不可尽复,那本王也叨扰了,告辞”“王爷慢走,王爷再见,王爷别再来了”最后一句,是张正书心中说的。然而,命运再次和他开了个玩笑,不知道哪个杀才,居然把一个蹴鞠猛地从后面踢了过来,好巧不巧,正好落在赵佶前面。“咦,这是蹴鞠”第四百五十六章:真的好意思赵佶是一个见了蹴鞠就迈不动腿的人,可以说是狂热球迷了。要是放在后世,他肯定是最忙的人天天追着球赛,现场看、电视看、手机看反正有一场球赛没看,他可能会觉得浑身不自在。别问张正书是怎么知道的,在前一世身边这样的人还少吗宁愿吃白饭加老干妈,也要攒钱买门票机票,攒够假期飞跃半球去看一场球赛。这人唯一不看的是国足,按照他的话,球场上放十一头猪都踢得比那些国猪好。他也不敢看,怕会气得爆血管。神奇的是,那人一直坚持不懈买国足输球,竟也赚了不少机票钱。用他的话说,这是国足在赞助他去看高水平球赛的。如今,被视为宋朝球技最高超的高俅就在这里,张正书却一点感觉都没。因为他知道,高俅也好,赵佶也罢,他们弄的是观赏性蹴鞠,也就是颠球之类的花俏技巧,和后世的足球根本不是一个概念。至于竞赛性蹴鞠,则是从汉代开始就成为兵家练兵之法,野蛮,凶狠,偏偏又团队协作十足。当然,这种竞赛性蹴鞠在宋朝没多少市场宋朝的士卒,十天半个月都不训练一次,更别说踢蹴鞠了。再加上宋朝文人多,对这种上身体的蹴鞠十分不感冒。于是,竞赛性蹴鞠没落得差点就失传了。张正书虽然不是个狂热球迷,但也知道足球的规则,可以说他的改革,等于重新激活了竞赛性蹴鞠。那颠球进风流眼的蹴鞠,真的如同娘炮一样,张正书十分看不惯。宋朝什么都好,就是太过娘炮了,连男人都戴花,可想而知这种阴盛阳衰的势头有多厉害了。还是竞赛性蹴鞠好,观赏性足对张正书来说,而且还能锻炼协同配合,怪不得前朝军中用以训练军队。对了,还有马球,是自唐代兴起的锻炼骑兵的法子。可惜,宋朝连继承都没继承,反倒是辽国继承了过去。怪不得辽国常常以华夏正统自诩了,宋朝在这方面实在弱爆了。不过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宋朝连战马都不多,更别说浪费马力打马球了。“这蹴鞠好生奇怪”赵佶是蹴鞠行家,一眼就看出了这蹴鞠好像与寻常蹴鞠不太一样,制作好像更加精良更加圆了点更加大了点还有不俗的弹性“兀那汉子,快些把蹴鞠给回贫道”穿着短褐道袍的郭骞飞奔出来,一脸兴奋的状态。不过,张正书很担心他,如果他知道眼前这人是端王,会不会一头撞死郭骞跑上前,一把抢过那蹴鞠,对张正书说道:“小官人,成了”就是他,刚刚一脚把蹴鞠踢上天空的,好巧不巧,正好落在赵佶面前。“什么成了”张正书也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一头雾水。“这蹴鞠啊,你不是说要用”他还没说完,张正书一把就捂住了他的嘴,眼中差点冒出怒火,恶狠狠地说道:“一万贯”郭骞登时吓得魂不附体,他才意识到,自己差点欠了一万贯的债务了。也怪他太得意忘形了,太想跟张正书邀功了。“这蹴鞠是用甚么做成的”赵佶也不蠢,皱眉问道,“与寻常的蹴鞠完全不同”“能一样吗这是橡胶制品,比那些什么猪膀胱,牛膀胱不知道要好多少倍”张正书心中吐槽了一句,这蹴鞠张正书也看到了,不止用了橡胶气囊,差点连气门芯都做出来了。因为工艺问题,气门芯还是太难了点。这跟车铃一样,需要的材质不是现阶段能解决的。所以,这个蹴鞠估计也是用了最笨的方法,完全密封了橡胶气囊。要是气囊里的空气漏光了,那就需要换一个气囊,或者直接换一个蹴鞠了张正书白了赵佶一眼,说道:“王爷,这是赚大钱的事,你认为我会说吗”赵佶被噎得不轻,一句话都说不出来。郭骞却被吓到了,怔怔地说道:“王爷”高俅一脸高傲地说道:“不错,这是端王殿下”郭骞吓得双腿如筛糠,他刚刚还叫了声极具污蔑性的“汉子”,会不会被杀头的张正书见他这样,十分好笑。一个没有实权的闲散王爷都能怕成这样,要是被郭骞知道,两三年后赵佶会登基成为皇帝,那他岂不是要晕过去了赵佶的兴趣,却完全被这蹴鞠吸引住了,问道:“本王能试试这蹴鞠么”张正书想了想,把蹴鞠递给了赵佶。赵佶毫不犹豫,立即展现了他的蹴鞠技术。以脚、膝、肩、头等部位控球,实在有点看头,周围的人纷纷喝彩,差点没给点小钱打赏了。可惜张正书看得两眼困困,一点兴致都没。这种颠球法,看起来很花哨,但其实也不过是熟能生巧的东西。“高俅,接着”赵佶玩得兴起,一脚把蹴鞠颠给了高俅。高俅也不含糊,接了球,立即惊奇地道了声“咦”这个蹴鞠和平常的蹴鞠果然不一样,确切来说省力很多,因为弹性更好了。张正书稍稍打起了精神,想看看高俅的表演。只见高俅大致摸清了新式蹴鞠的性能后,立即展开了他的杂耍。足踢、膝顶、双腿齐飞、单足停鞠、跃起后勾等等,堪称眼花缭乱。俾腾跃而攸利,或略地以丸走,乍凌空以月圆。张正书看了,心道不愧是足球鼻祖,颠球是不错。“踢得好,来人啊,打赏”张正书习惯性地叫了句,气得高俅脸都黑了。这把他当成什么了,蹴鞠艺人吗还打赏赵佶见高俅停了球,也知道他是很满意这蹴鞠的。“张郎君,这蹴鞠能赠与本王吗”赵佶是打得一手好算盘,作为王爷,开口向你讨要一件东西,这是给你面子啊,你好意思不给不好意思,张正书是真的好意思。因为他根本没有那个概念,王爷就很厉害吗能白拿别人的东西这是要给钱的好吗“赠与不好意思,这蹴鞠可以卖,但制作成本高,送是不可能的了。”张正书淡淡地说道,在旁人看来,却是一副“可恶”的商贾嘴脸。第四百五十七章:死要钱高俅没想到,在场的人都没想到,这个“大桶张家”的小官人,居然是一个棺材里伸手死要钱的。人家孝敬王爷,那是巴结都来不及。他倒好,居然义正辞严地伸手了:要拿走这个蹴鞠可以,给钱吧张正书觉得他们都有点大惊小怪的,哪怕是在皇帝拥有一切的时代,你一个亲王凭什么拿我的东西还不给钱“有意思,有意思。你且说说看,这蹴鞠要多少钱”赵佶有点寻味地问道,其实他内心是真的有点震惊的。“一百贯。”张正书很正经地说道,“这蹴鞠用的是新材料,我敢担保,这是大宋第一个这样的蹴鞠。物以稀为贵,你要不要”“给了”赵佶倒是大方,毕竟他一向都不算小气的人。反正赵佶对钱没啥概念,要不然历史上他就不会花巨资建造一个艮岳了,还勒令天下进贡奇石供他观赏。从这个角度来说,不体恤民情的赵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君赚一个昏君的钱,张正书赚得理直气壮,赚得毫无心理负担。高俅不情不愿地掏出了一个荷包,拿出了几两金叶子递给了张正书。张正书接过这金叶子,喃喃地说道:“这金子该不会是假的吧怎么这么小来人啊,拿小秤来,我称一称”高俅觉得张正书这是在侮辱端王了,怒道:“殿下给的钱,会是假的吗”“别那么激动,我就称一称,多退少补嘛”张正书撒起谎来眼睛都不眨,气得高俅都翘胡子了。张正书倒是觉得这赵佶的卖相比高俅好多了,起码人家算是个帅哥,一张国字脸,很有汉人特点。就是嘴上留着撇小胡子,有点显老了。高俅呢,都三十多岁差不多四十岁的人了,留的山羊胡那么长。一双眼睛太过精明,就好像鼠目一样,一看就知道是一个只能占便宜不能吃亏的。再配上削尖的脸颊,一看就是个刻薄之人。张正书对高俅没啥好印象,很大程度是看脸的。当秤拿来后,张正书当场验了验,喃喃地说道:“三两五厘,马马虎虎算你一百贯吧”这时候,金子兑换铜钱的比例在二十多贯钱,还不到三十贯。三两五厘,大概就是一百贯了。高俅也是气不过,什么马马虎虎算一百贯,三两五厘金子,都一百零一贯以上了,这还是最低兑换比例。要是兑换比例再高一点,则一百零几贯了刚想斥责一下,张正书满意地收起了金子,说道:“多谢王爷,下次要买蹴鞠,草民给你算便宜点。下次,估计只要几十贯就行了。你这个是第一个,比较贵”张正书做生意就是这样,童叟无欺,不管你是王爷还是乞丐,张正书都一视同仁。哪怕是换一个人买这个蹴鞠,张正书也是出这个价。应该是这样的,张正书对自己说。“还有下次”高俅觉得有点好笑了,难道真当赵佶是冤大头吗张正书却振振有词地说道:“一分钱一分货,再说了,寻常蹴鞠虽然便宜,不也一样要换要是踢得勤了,几日换一个也是寻常。我这个不一样,起码可以踢得久一点。而且,只要换了里面的气囊,就能再次使用了。要是给我点时间,我发明一个气门芯,直接在外面打气进去就是了,连气囊都不必换”赵佶一愣,掂量着手上的蹴鞠,疑惑地说道:“有这般神奇”“你不信啊可以来比试比试啊,恰好我这里的人,都喜欢踢蹴鞠。”张正书随口提议道。高俅冷笑一声:“踢就踢,谁怕谁”“忘了说,我们这里的踢法,比较新颖。是根据汉代蹴鞠改进而来的,两边置龙门,分两队各十一人,每队一个守门员,其余为前锋、中锋、中场、边锋、前腰、后腰、前卫、后卫,分工明细。我瞧你们这里只有六个人,要不我们也出六个人算了。规则嘛,我给你们说一遍,然后再示范一次给你们看。要是觉得可以,我们就比一场。”“这是蹴鞠”高俅觉得有点侮辱了这项高雅的运动了,气得有点翘胡子。张正书冷哼一声:“汉代用来练兵之蹴鞠戏,如何不是蹴鞠了”“你且去问问坊间齐云社,哪有这般规矩”高俅有点傻眼了,他对历史不甚熟悉,还真的被吓住了。“齐云社”,是宋朝蹴鞠艺人专门的蹴鞠组织,负责蹴鞠活动的比赛组织和宣传推广。一般来说,比赛分两种,一种是单球门也叫风流眼的比赛,衣服颜色不同的两队分站两边,每队十二或十六人。比赛时左边的队员先开球,互相颠球数次然后传给副队长,再传给队长,由队长将球踢向风流眼,过者为得一筹。右边的队员得球亦如此,有点像后世的排球,就是不限制颠球的次数。结束时按过球的多少决定胜负,高一球即为胜,称为“略胜一筹”。还有一种叫白打,也就是不用球门的表演性质的杂耍。高俅精通两种踢法,却从未听过张正书的这种踢法,自然不免有点慌张了。“哦还有这等踢法,本王倒想看看”赵佶是一个喜欢玩的人,提起了蹴鞠,连李师师都忘了。“那借蹴鞠一用,你们立即就可以知道这蹴鞠有多皮实了”张正书不由分说,拿了蹴鞠转身就大喊道:“刘忠,踢球了”说着,蹴鞠一甩,扔了出去。高俅黑着脸,低声说道:“王爷,这人分明是装傻扮懵,何必”“诶,此人非同一般人,十分有趣。本王倒是挺欣赏他的,想想他弄出的各类玩意,不止是香水,听闻还有香皂、蜡烛,甚至冬日府上吃的绿菜,皆出自此人之手。你也瞧见了,李家村那些大棚,听那些农户说,下面就是绿菜了。如今,又弄出了这绝佳的蹴鞠。你也试过了,这蹴鞠确实轻巧。本王很想看看,他接下来还要弄甚么”可惜张正书没听见,要是张正书知道了,肯定会很无奈,难道赵佶真的有点抖的特质张正书都这么无礼了,赵佶还是对他兴趣不减。第四百五十八章:亲自下场修高俅的心理有点受伤,他极力迎合赵佶,却不及外人一二。于是,高俅的心理就有点变了。他不敢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