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都市现代>穿越之最强夫郎> 分节阅读 9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95(1 / 1)

d少不了北地的将士,是以皇上开恩,把限制跳到五品以下,既五品及以上官员能参加宫宴且允许带家属。品级不同,允许带的家属人数限制自然不同,赵河已经是一名侯爷,可允许带五个亲属进宫参加宫宴。晨哥子已出嫁,算是别家的人的,若是带他进宫自然少不了要带林玉轩,赵河倒是想带林玉轩进宫,这对林玉轩是个机遇,他在宫宴上认识的人可成为他的助力,要是能在皇上面前露脸让皇上记住,好处就更大了。说到底,甭管是庆功宴还是什么宫宴,就如同雨后前世上流社会的宴会,是一种社交场合赵河当年跟在吴修远身边听多了,虽没有参加过宫宴却知道参加宫宴的好处,且特意咨询过吴修远,知道以往也有人带自家的姑爷和孙姑爷进宫参加宫宴,提携已出嫁的哥子、孙哥子夫家,确定这样做属于正常不会引人非议,赵河便确定至少要带林玉轩参加宫宴,毕竟在孙辈除了两个还小的双胞胎就林玉轩是个汉子了,而是否要带晨哥子就得看接下来能否还挪出名额了。赵河只有赵三一个继子,自然少不了要带赵三的,既然带了赵三,也少不了赵三的夫郎王淑敏,就这样又去了两人。赵三和王淑敏一听说他们能进宫参加宫宴,既高兴又惊怕,高兴是因为皇宫代表权力的顶峰,很多人一辈子都不能走进皇宫看一眼,他们能进去,可谓是大大的福气,何况早听说皇宫镶金嵌玉,连地上铺的都是金子,他们当然想进去见识一下;惊怕则是因为皇宫在他们看来一直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听说在里面的人随时都能砍掉他们的头甚至灭他们九族,他们怕在皇宫里做错什么,丢了自己的命倒也还罢,连累了全家可怎么办这个听说当然是来到都城后听邻家的人说的,以前在赵家村和县里的时候,他们觉得七品的县官已经是很大的官认为那是他们的天,来到后才知道七品官在都城比县里的捕快还不如,同时也开始接触皇权的认识,知道最大官其实是皇宫里的皇上,最大的官住的地方自然是尤其不凡了。最后惊怕高于兴奋,他们宁愿不去皇宫见识也不想给自家人引来杀身之祸。“阿爹,我不去皇宫”赵三连连摆头摇手道。“阿爹,我也是,我也不要去。”王淑敏也忙不迭附和。赵河问了赵三和王淑敏不想去的原因,本来二人还不想说实话只说自己不想去,但后来被赵河逼着还是说了实话,赵河就道:“进了皇宫后你们还是可以跟我在一起,到时候我会看着你们,且我刚立了大功被封武乡侯,若你们不是犯了大错皇上不会为难我们,若只是小错,皇上会宽恕的,有我看着你们,不会让你们犯大错。”自从这个世界没了女子出现哥儿后,爷儿汉子和哥儿哥子间的避忌就渐渐弱化了,本来宫宴分成男人、女人两个场地,后变成一家人排坐一张长桌,越靠近皇上的位置官职地位越高,能带的亲属越多,桌子就越长,不用担心一张桌子坐不下一家人的情况,皇宫也不会允许出现这种事,安排不好丢的可是皇族尤其是皇上的面子。赵河向吴修远打探过宫宴上的事,也是知道这点的,赵三和王淑敏等人能跟在他身边,他也能放心,否则像以前那样的安排,他宁愿不带他们进宫,省得没找到助力就被人当枪使了害了全家。何况,赵三和王淑敏也不是惹事的人,不需要他抬操心。还剩下两个名额,若是双胞胎年纪大,两个名额肯定落在他们头上,但他们现在不过几岁的豆丁,能做什么,只会吃喝玩的年纪,指望他们交好那些老谋深算的官员们和他们的家属是不可能的,且孩子还小,若是在皇宫里吵闹惹事扫了大家的兴,轻则他被皇上厌弃,重则一个蔑视皇族的罪名定下,满门抄斩还算好的,甚至可能被灭九族,赵河和雨后都是虞麟一派的人,就算此战后论功行赏他们的实力得到提升,但与大皇子相比还是势弱,处于被动状态,若是他家有个不对,大皇子一派的人必定会落井下石。排除还小的双胞胎,不管论能力还是在家里的地位,雨后毫无疑问拿下一个名额,最后一个,赵河决定选夕哥儿,夕哥儿已经十八岁了,还没嫁人算是迟了,但再迟也是要给他找对象的,不管是为了夕哥儿还是赵家的未来着想,夕哥儿都应该参加宫宴。没错,宫宴不仅是社交场合,也是相亲的好场合。赵河让赵三把林玉轩一家叫来,对他们说要带林玉轩进宫参加宫宴,两个双胞胎则交给晨哥子照顾。双胞胎加上晨哥儿家的爷儿共有三个孩子,家里已经有了下人,晨哥子不用事事亲自动手,不过是留下坐镇的意思,省得那些下人看他们都不在欺负年纪还小的主子。林玉轩却不愿意参加宫宴,一是不想借赵河的势,二,也是最重要的是,他觉得他们目前应该低调。他已经知道赵河和雨后是五皇子一派的人,论功行赏后五皇子一派的人有不少都升官了,意味着五皇子的实力大涨,却还远不及大皇子一派的势力,是以他们该低调,省得被大皇子一派的人有机会找他们的麻烦,赵河该低调,还没被人关注的他更要低调。赵河恍然大悟,庆幸林玉轩够冷静没有被夫郎郎家突然崛起冲昏了头,所幸他及时提醒,否则大皇子一派暂时找不了他们的麻烦或许会打林玉轩的主意,林玉轩要安分还好,要是上跳下窜就很容易被大皇子算计了。林玉轩不去,赵家还有个名额,然夫君不去,单带了出嫁的哥子参加宫宴说不过去,赵河想来想去已是想不到还能带谁进宫了,如此一来竟是连允许带的五个亲属也没能凑齐。宫宴是酉正下午六点开始,当然不能卡点,甚至还早来好几个小时,卡点的人往往会被看作是挑衅皇威,就算再居功自傲的大臣也不过比平常人晚点到宫门前,是以,午时过后,吃过午饭陆续就有人到了宫门前,越是官小越来得早,就怕比上头的官员来得晚让人记恨自己让他们等尽管他们不是专门在等他。赵河等人在未正下午两点到宫门前,等了一个时辰,申正下午四点大皇子到了,开口说“进宫”,一众人才跟着往里走。大皇子,现在该叫睿王,在睿王来到之前,镇国公、定国公已经到了,却没有进宫,倒不是这些大人物有意拖延,而是情势不得不如此。上头的官员进宫了,已来到的官员自然会跟着一起进宫,虽不是带人进宫,看起来却是这样,能这样做的必定是位高权重的人,或是等身份比较贵重,或是德高望重,或是手握大权的人,否则不能服众。定国公差不多被架空的,自然没这个脸做领头人,镇国公够资格了,却不想在宫门前做出头鸟让皇上产生不好的想法,再加上他是睿王一派的人,是睿王的死忠,睿王已经出宫建府,要参加宫宴也得像众臣一样走这么一道程序,他哪敢越过睿王这样做,便停下等睿王。一众人之中,除了皇族的亲王郡王等就数镇国公地位最高了,很多亲王郡王不过空有名头并无实权,但他却是有国公的身份还手握大权,实则亲王郡王还得看他脸色办事,他没有进去,大家也不敢进去。睿王是目前最有可能登位的储君,没有让他等人的道理,所以尽管人还没齐,但他发话表示可以往里走了,大家就可以不晒太阳继续等候,而是直接往里走了。除了亲王郡王等人,其他人都没资格带下人进宫参加宫宴,让官员进宫尚且有谋害皇帝的危险,何况是奴才,到时候奴才中出现了刺客,若是皇上受了伤或被杀了,诛了官员和那奴才家的九族都不足以弥补,而亲王郡王身边的奴才多是内务府出来的,有一定的保障。担心没人伺候笑话,宫里的太监、宫哥儿又不是摆设。不过身份不够贵重也不敢随即叫太监和宫哥儿做事,是以尽管要伺候一群人,太监和宫哥儿的任务也不会很重,他们往往负责上菜、斟酒即可。雨后对皇宫不感兴趣,反而不时隐晦地关注前方睿王身边的一个人天晴,他没想到再次见到天晴竟然是在这种情况,他成为公侯家的“小姐”,天晴则是个奴才,不过他这奴才因主子身份高贵且受主子重视的缘故在别人眼里只怕比他这个名副其实的“小姐”更受人忌惮。更重要的是,他们成为真正敌对的两方,皆恨不得弄死对方,已是不死不休。作者闲话:155、赐婚都城的人多半不认识雨后,虞貔几个是极少数的人,但是北边的将士在战时常见雨后出现在虞麟的身边,连他们商议战略的时候都不例外,对雨后可谓印象深刻,用一句来说就是雨后化成灰他们都认识,万万没想到这个他们一开始不屑理踩后因虞麟重视而不得不给他点面子的下人竟然是赵河的孙哥儿,赵河被封武乡侯,如今他可谓是真正的官家“小姐”,一飞冲天。不过说到一飞冲天,这个人应该是赵河,上面几代都是泥腿子,轮到他还是卖身为奴的奴才,得了吴修远大将军的重视带在身边先是归还卖身契一步步成了武官,又在大好的时候被污蔑革职,本以为这辈子就是碌碌无为了,却再次回到吴修远大将军身边,一直升官不说,最后还被封侯。他的事迹写出来可称是一部励志传奇。不管是他的孙哥儿雨点,好吧,现在是叫雨后,还是他的继子等人,全是因为才得以换个尊贵的身份。不知道雨后曾当过虞麟奴婢的人当然不会有什么想法,知道的人就不由得多想了,赵河的孙哥儿之前是虞麟的奴婢,是不是代表赵河已经是五皇子一派的人知道这件事的人大多是北边的将士,这些人多被吴修远收服,也是五皇子一派的人,本来就知道赵河是他们一派的人,倒不奇怪,然虞貔就不同了,本来他和镇国公还抱有一丝庆幸希望能收拢武乡侯,如今一看,摆明了赵河早就是虞麟那边的人了,否则怎会让孙哥儿跟在虞麟身边当奴婢,就算不是早在一条船上的人,有这层关系,他们想武乡侯站在他们这一边的希望几乎不可能成功。得知成功几率不高,虞貔和镇国公立刻放弃收拢武乡侯的计划,省得拉不到人心还招了个奸细,被人背后捅刀子泄露他们针对虞麟的计划。所幸武乡侯原家世不显,没底蕴,如今被封了侯爷留在都城,没有掌握兵权,朝堂上也没他的位置,也就个侯爷的身份说出去能唬人,没多少实质帮助。当然,这是自我安慰的想法,其实虞貔和镇国公二人心里还是有些担心,别忘了赵河这个武乡侯是怎么来的,除了是他骁勇善战亲手打下来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则是他给军队提供了好几个新式的武器,而且这些武器都比较厉害。尽管加起来也没多少种,但厉害的武器不用多,有一种就够了,他们怕赵河日后还琢磨出新的武器,用这武器对付他们就糟了。虞貔二人在担忧的同时也有些庆幸,庆幸赵河想出的那些武器如连发弩、袖箭等已经交出图纸,不仅北边大军配置了,西边的镇西侯军营里也已经有同样的武器,否则他们暗地里打造一支精兵配置上这些厉害的武器那还得了。想到这里,二人再次觉得虞麟、吴修远和赵河傻,要是他们这一边的人琢磨出这样的武器,他们肯定用来打造一支私军,当做是秘密武器。上交给皇上不过得了个虚名,没有实权,虽幸运得到个爵位,然没有世袭罔替、没有加爵,意味赵河这个武乡侯一旦去世,其儿子继承爵位就要往下降等袭爵变成伯,轮到其孙子袭爵就变成子,曾孙子是男,增增孙子一代就变成平民了,不像镇国公、定国公这些老牌贵族,既是世袭罔替又有底蕴,就算一两代子孙不济也有东山再起的可能,只要不犯谋朝篡位等大罪,基本不会被摘爵。转而又想,就算没有实权,能从一个泥腿子变成侯爷也是天大的福气了,北边对抗北宁这场战争的确打得很漂亮,不仅守住了城还损敌众多,还反过来得到北宁的几个城,相比北边,西边的战役就有些不够看了,虽然说守住了城却损失惨重,亡三十多万士兵,换做以前也算是有功了,但在北宁战况的对比之下,甚至有人站出来声讨镇西侯,说他领兵不善害死三十多万士兵,否则怎么北宁大军对抗北宁一国不但赢了还没损失多少人,而西边的西越不仅攻打他们还要抵御藏蕃,将士死伤却更多,不是镇西侯不中用还能是什么原因,是以这些人表示要重罚镇西侯。这些人多是二皇子等其他皇子的人,其中还不乏中立派。还是镇国公等人站出来为他说话,才没有降罪镇西侯,然也没有功劳,算是功过相抵。虞貔和镇国公等人虽为镇西侯说话,心里却也怪他,怪他不中用被吴修远比下去,打了几年的战争不得赏还险些被罚,而虞麟那边,吴修远和正和被封侯,其他人也各升职和奖赏,实力大涨,所幸还远不及他们这一方的实力,就是处理起来要多花些精力。就这样,虞貔和镇国公等人一会乐着一会又有点纠结,可不管心里怎么想,大家脸上都是笑眯眯的,朝阳国打胜战不笑反还绷着脸,若是让人看到说居心险恶就糟了。庆功宴是为了庆贺朝阳国打败北宁和西越,这是大好事,在这样的日子里没人敢扫圣上的兴致,是以庆功宴平平静静到了尾声,不想圣上却在这个时候让身边的大太监宣读一道圣旨,内容宛如晴天霹雳让所有的人都震惊了“奉天赵雨后贤良淑德赐婚于五皇子虞麟,钦此”这是一道赐婚圣旨,赐婚的二人是刚由安郡王变成安亲王的五皇子和武乡侯的孙哥儿雨后,能得皇上赐婚的自然是正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