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都市现代>穿越之最强夫郎> 分节阅读 3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6(1 / 1)

d被不怎么顶用还得担心房子塌了把人埋了,必须得日日勤奋扫房顶的积雪。虽说茅草房倒塌很少有砸不死人的情况出现,但是上头到底有几根房梁,砸中人还是会受伤的,要是不幸运房梁砸中脑袋,那可真的是要命的,雨后等人都想赶快建好房子能搬进新房子,终于,在一百多人的努力下共花了一个月十天的时间,雨后和赵河计划的房子建成了。当初找人打家具的时候考虑到建了新房后能用,找了三家的木匠,都和他们说好半个月完工,前几天他们都派人来说家具打好了,让人帮忙打家具的时候只给定金,家具到了才把尾款付清,因房子还差一点才完工,和他们商量后,家具还是放在他们那里,等新房建好,乔迁当日再让他们送来,雨后还分别给了他们一百个铜板,就当“寄存费”,家具打好没有马上拉走,放在对方家里几天也是可以的,以往也有这样的情况,一般木匠都会体谅,并不会收钱,但那一般是一两件,他们在三个木匠家分别打造的家具都不仅一套,多放对方家里几天,雨后担心会给对方造成困扰才故意多给了些钱,就算对方有怨言看在这一百铜板的份上也不会说什么了,只是三百个铜板就能解决的事根本就不是问题的。雨后旨在用钱解决问题,不想引发后续某些问题的出现,赵三和王淑敏知道他白花了三百铜板后还教训他一顿,雨后把房子建好后身上还剩下的两千多银票和银子掏出来后,他们就惊呆了,哪里还记得刚才说的话题。两千多银子,就算付了家具的尾款后也不会低于两千,毕竟木材原料的大头已经给了,大房子建了,家具打了,不知不觉中钱没少反倒多了想到两三个月前他们还在前赵家受苦受难,那时候他们哪里想到会有今天的日子,不再被人骂、被人打,吃饱穿暖住大房子,田地和牛也都有了,还有两千多银子的巨款,赵三和王淑敏都激动得忍不住落泪。“阿爹阿么不要哭,好日子还在后头呢你们相当于先苦后甜,这样比先甜后苦好,尝过苦的滋味才知道好日子的可贵,就会更珍惜。赵四那些人是先甜后苦,过好日子的时候不知可贵不懂珍惜,日后有他们好受的,前后落差也够他们哭的”夕哥儿深以为然,虽没说话,却点头表示认同雨后说的话。赵三和王淑敏却有些脸色难看。“可不许说这样的话,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想我们过怎样的日子倒也罢了,不可以诅咒别人何况就算我们被过继出来了,那还是我们的一门亲戚。”王淑敏道。雨后可以理解王淑敏的想法,不就是说他的想法很阴暗嘛,首先不健康的想法代表心理不健康,其次那是自家的亲戚,这种话说出去也不说好听,还会让人议论他这个晚辈哥儿恶毒,但他也是因为这里没有外人才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反正自家人不会说出去,要是连自家人都不能说实话,这日子还有什么意思。赵三就更不认同了,虽然他们已经离开那个家了,但是赵老爷子和老赵氏到底是生他和养大他的亲爹亲么,诅咒赵四没好日子岂不是诅咒赵老爷子和老赵氏晚年临终受苦受难,何况赵四也还是他亲弟弟呢,就算他被过继给赵河,那也是他名义上的堂弟,哪有亲人诅咒亲人不能过好日子的道理。赵三的脸黑得仿佛可以滴下墨水,却不知该说什么。夕哥儿想附和雨后,但看见赵三这脸色就不敢说话了,只对雨后打了个眼色,让他注意看赵三,别忘了考虑自家阿爹的想法。雨后没再往下说,却暗暗埋怨赵三身在曹营心在汉,他甚至怀疑如果他们家越来越有钱而前赵家越来越贫困的话,他爹赵三会不会拿自家钱补贴那些吸血虫。这么一想,他更不敢把钱交给赵三了,就怕被赵三拿去给前赵家的人,他虽然不在意一点钱,却宁愿把钱丢进海里也不愿给那些人,更怕赵三的纵容让那些人又黏上来,要是缠着他他倒也不怕,他够狠心也有能力拒绝他们,就怕他们打王淑敏等人的主意,要知道王淑敏容易心软,可不像他果断、狠心。赵河转移话题道:“既然新房子建好了,我们后天就要搬进去,还缺什么就赶快去买,把东西置办齐全吧。”新房子湿气重,马上入住对身体不好,用炭盆等烘过后再入住比较好,再加上族长看日子后说后天是好日子,他们便定了后天乔迁,早早就要把东西搬进新房子,然后中午要请人喝酒庆祝乔迁。“哪里还需要买什么”“我们什么都不缺了”一听又要花钱买东西,赵三和王淑敏立刻转移注意力了,虽然知道家里有超过两千两的巨款,可过惯了苦日子的他们还是习惯节检,大手大脚花钱就像割他们的肉一样。一说要买东西,别说赵三和王淑敏立刻关注这件事,雨后也提起劲儿来了,只是和前者心疼花钱不一样,雨后却是想着怎么把钱花出去。“冬天来了,天冷了,虽说我们的新房子有火地,但是每人一床棉被还是要的。”用前世现代的说法,茅草房只有一间房和一个厅,赵河和赵三睡厅,剩下的王淑敏等人和雨后都是睡房里,因都是大家挤在一起,之前买棉被的时候只是买了两床,入住新房子后要分开住,原先买的棉被就不够用的,必须得再买,“不,至少要每人两张棉被,还有一张棉被用来垫底还有枕头、床帐还要给阿么买金和银的首饰,亮瞎村里人的眼,看他们还敢瞧不起阿么不”他不喜欢男人戴首饰,但奈何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趋势,哥儿跟女人一样要装扮,他自己肯定是死活不要的,不过王淑敏却挺喜欢的,只要他高兴就好了。雨后数了很多东西,在他看来,钱不是节省出来的,而是赚回来的,花了又赚就是了,何况他说的这些东西对村里的普通人家而言很贵重,对他们来说却只是小钱。王淑敏欣慰雨后孝顺他的同时又心疼钱,别说首饰了,他连床帐这些不是必须的东西都不想要。别的东西倒也罢,听到要给王淑敏买首饰,赵三却是心动了,以前是没这个条件,他自觉亏待王淑敏,现在有这个条件了,他当然也想给王淑敏买点首饰,不仅王淑敏有面子,他也有面子。就这样,一家人再次全体外出,这次要到县上置办东西。先是购买床上用品,尽管雨后不喜欢女气的粉红色,但见晨哥儿和夕哥儿真的很喜欢,也没阻止他们选这个颜色的东西,只是轮到他的时候,他坚决不要这个颜色,说是要选和赵河一样的藏青色。王淑敏道:“你这孩子怎么就不喜欢鲜嫩的颜色而是喜欢老沉的颜色呢,藏青色那给汉子穿的,不好看,你是哥儿,打扮好看才有人上门提亲”“不要就是不要”提亲个屁,我去若说一开始是因为不喜欢粉红色和嫩黄等女气的颜色才不想要的,现在雨后就更不想要了,恨不得没人上门提亲他才乐呵呢王淑敏看了布店一圈,道:“你要是不喜欢粉红色,可以选青色的,青色看起来也不错。”说着还扯了块青色的布展开让雨后瞧。青色和绿色相近,这会让雨后看到青色的时候想到绿帽,要把他的房间弄一堆青色的东西,还不气死他。“也不要青色,就要和爷爷一样颜色的布”雨后还在想,前世的孩子想要吃食和玩具的时候会在地上打滚耍赖,他要不要也这样做想归想,心理年纪成熟显然做不了这种事。赵河道:“雨哥儿喜欢什么就是什么吧,不要强迫他。”“哪有哥儿喜欢汉子穿的颜色,不趁他小的时候纠正过来,长大定性了,就更难改过来了”王淑敏虽念叨着哥儿不该喜欢这种暗沉的颜色,就该喜欢明亮的颜色,可还是答应了。买了布料等东西,最后雨后还真带王淑敏去了首饰店,王淑敏说不要,但在雨后和赵三的坚持下还是挑了个银镯子,重量和手工费加起来不过五两,王淑敏给晨哥儿和夕哥儿挑的两支珠花因不仅是银制的,上头还有小珍珠和小宝石,两支珠花都超过十两,一支十二两一支十三两,每支珠花比他的银镯子的两倍还高。王淑敏还想给雨后挑一支差不多的珠花,雨后死活不要,王淑敏想到雨后才六岁,这么小也没必要戴这么贵的珠花,不像晨哥儿和夕哥儿一个十岁一个九岁,该是打扮的年纪,过两年也好说亲。离开的时候,雨后故意拉着赵三走最后,趁着没人注意走在后面的他们,他往赵三手里塞几张银票,让赵三去买王淑敏之前看过的金镯子和金簪子,王淑敏当时看这两样东西的时候明显很喜欢,只是最后没舍得买,他去买来送给王淑敏不及赵三买来送给他来得有意义。“爹,你还记得我当时让人拿给阿么看的玉簪子吗,买了金镯子和金簪子后要是还够你就把那支玉簪也买回来一起送给阿么。”王淑敏喜欢金首饰那是因为知道金银可以当货币,却不知玉更名贵且让戴的人更有气质,而且玉养人,很名贵的玉他们还买不起,不过像刚才看过的那支不错的玉簪子却还是买得起的金镯子和金簪加起来才一百五十两,赵三问起雨后说的那支玉簪价格的时候,听说要五百两,吓了一跳,这支玉簪竟然比很有重量的金镯子和金簪还贵,而且贵了不止两倍赵三数了数雨后给他的银票,还剩下六百五十两,倒还买得起,可是他舍不得怎么办不是舍不得花钱给王淑敏买东西,而是舍不得五百两银子,金银首饰熔了可以当货币使用,也不过亏些手工费,还可以熔了再打首饰换个样式,玉簪却不可以,不管是当了还是卖掉都很有可能被压价,也不能熔了换个样式,要是不小心磕碰到,受损了就更不值钱了。迟疑再三,直到王淑敏走远了不见赵三问他去了哪里,雨后找过来的时候他还在考虑,最后不敌雨后,还是买下这支玉簪了。既然已经买了,赵三再心疼也没用了,只道:“你阿么我还不了解吗,五百两银子的玉簪他肯定不敢戴在头上,不是怕磕碰坏了就是怕弄丢了,不过买了也没关系,到时候你们出嫁了可以给你们当嫁妆,体面”雨后扶额,又是嫁人,能不能不要动不动就提到他们嫁人的事“阿爹说了,阿么知道要五百两银子就不敢戴,他要是不知道不就敢戴了吗我估计这金镯子和金簪他也不敢戴着出现在村里的,你干脆告诉他这玉簪和他挑给晨哥儿、夕哥儿的珠花贵一点,也就十多两,跟他说,晨哥儿和夕哥儿都戴了十二、三两的珠花,他作为阿么总不能只戴个五两的银镯子,外人不知还以为我们亏待他,他就会把玉簪戴上了。”赵三一想,觉得王淑敏还真有可能把金镯子金簪藏箱底保管起来,金镯子和金簪是金子打造的,骗不过他,他却是不了解玉的行情,把五百两的玉簪说成是十多两准能骗过他。赵三按照雨后的说法对王淑敏这样说,以至于日后每每看到王淑敏头戴玉簪干活的时候总怕他把玉簪磕坏或弄丟,也怕他不知玉簪的价值随意把玉簪送人,弄得王淑敏每每不解他怎么比起价值更高的金镯子和金簪反倒更在意一支十多两的玉簪。作者闲话:074、准备酒席9更买回来的东西放好,准备乔迁当天搬进新屋,当晚众人商量着乔迁当日的酒席。这个时候没什么新鲜蔬菜了,也就只有白菜,赵三也收割了十亩白菜,白菜是不用买了,但因没有别的蔬菜,王淑敏就建议和村里人买些酸菜,虽然酸菜也是白菜做成的,但是味道和新鲜白菜可大不相同,也算是另一种菜。赵三念叨道:“要是雨哥儿原先听我的,没占用十亩地种小麦,让我们把二十亩地都种上白菜,我们也能把部分白菜积成酸菜,就不用花钱跟村人买酸菜了。”王淑敏好笑道:“十亩白菜也很多了,只有我们几口,整个冬天也吃不完,但是我们不也没积酸菜。我们都忙着建房子哪有空做酸菜,就算种了二十亩的白菜我们一样要跟村里人买酸菜,还幸亏少种十亩白菜,否则我们得多花些时间收割白菜了。”收割白菜那几天赵三总不放心建房的事,若是要再多花几天在田里,也不知赵三会担心成怎样了,雨哥儿说要请人帮忙收割白菜他又不愿意,说收割白菜这么简单的活请人来做不划算。根本不是白菜有没有多余是否可以积酸菜的问题,说到底,赵三只是见现在下了雪把小麦苗盖住了,怕把冻死麦苗,在那十亩地花的心思和粮种钱都白费了罢了,可雨哥儿前些日子不是花了点钱请村里几个么么在田里做了些事,说那是保暖措施,保证麦苗不会被冻死了吗,虽然他也有些担心,却信了雨哥儿七成,觉得他说的冬小麦能有所收获,不像赵三,从头到尾都觉得雨哥儿在胡乱指挥,霍霍他的田地。“现在天气冷了,猎物死了也不容易坏掉,要是这两天打到野鸡和野兔就留下做酒席,当天再去买半扇新鲜的猪肉就够了。”赵河道。赵三和王淑敏点头认同,有鸡有猪肉还有兔肉,村人不讲花样只看实在,有这些肉就算是很好的酒席了,不说是村里这些年的头一份也称得上是上等酒席了。雨后却和他们的意见不同,受前世铺张风气的影响,他和前世很多人的想法一样,遇上喜事的时候想办个出色的酒席,也不说菜肴要做得多精致,但起码也要弄点新鲜的花样,别人说起来也能记得他们家这次办的酒席,前世有些人没钱都要办个好酒席做面子,何况他们有钱也不在意这点钱,要是他们没钱他也不会想这样做,可他们有钱,算起来就算办个好酒席也不用十两银子,做得好他们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