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都市现代>穿越之最强夫郎> 分节阅读 1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6(1 / 1)

d地是荒地,土地贫瘠,又在山下,山上野兽下山那里首当其冲,一般人不会买那里的地。赵河开玩笑道:“现在这间茅草屋已不是当年的那一间,下了大雪茅草屋就得塌,这些年我已经不记得自己搭建多少次茅草屋了。”赵三和王淑敏本就知道这种事,已经习以为常,在看到茅草屋的时候也有这个心理准备了,雨后却皱了眉头,心想他赶紧要找个机会把银子拿出建房子才是,否则冬天来临他们岂不是要和茅草屋一起被大雪埋了当然,这个找机会是让村里人看的,他的钱都经过赵河的手,没谁比赵河更清楚他藏了多少银子,根本不必瞒着他。“既然我们已经是家人了,有些事我就不瞒着你们了”前面提到的往事是村里人都知道的,赵河接下来要讲的就是他被卖身为奴发生的事。赵河刚被卖到镇上那户人家的时候还是过了几天好日子的,原来那家是给自己家里的爷儿找玩伴的,买他进府里只是让他陪小少爷玩,想着乡下人懂事早,赵河六岁的孩子已经知道不少事了,不仅可以陪爷儿玩还能照顾他们三岁的爷儿,事实上赵河也做到了,老爷和夫人对他的表现也很满意。只是这好日子很快就没了,赵河无意看见夫人给自己的亲生儿子下药就为了嫁祸给当时一个受宠的姨么,他知道了府里的隐秘,夫人自然不会再留下他,把他发卖出去,还对牙人说一定要卖得远远的。就这样,赵河被人带离这里,被带走的途中,赵河好运的遇上一户好人家出行,当时那户人家嫡次子的小廝正好在路上病死了,他们家就想在外面买个奴才照看嫡次子,遇上他们这伙人就干脆从中选一个人,想着要是选的奴才不好回去后再换一个就是了,那户人家的夫人选中一个年纪十岁的,但夫人的嫡次子看上了他,最后把他买下来了。赵三虽倒霉却也是幸运的,他这次买进的地方是真真正正的大户人家,赵河也是跟那人家回家后才知道自己当了国公府的奴才,当时赵河还不知道国公府意味着什么,只觉得这户人家看起来很大气,家很大,家里奴才也多,甚至护卫也比以前在镇上的那家护卫看起来有精神。因赵三在路上的表现很好,回府后他没有被换掉,依然能继续留在二少爷身边,进府没多久他被府里一个护卫看中,那护卫收他为徒弟,让他跟着他学武。陪在二少爷身边有很多立功机会,在二少爷进入军营一步步往上爬成为一个将军后,他也脱离了奴籍成为七品校尉,本应扶摇直上却因一件事被人陷害,主子看在他陪伴身边多年,又立下过不少功劳的份上只是把他革职。赵河从一个奴才变成一个官又跌落成庶人,人生起起伏伏的说法在他身上印证了。赵河之前已经成亲娶了夫郎,还生了个哥儿,被革职后心灰意冷的他不想留在当地,又不想回都城,就想带夫郎和哥儿回到家乡定居,谁知回来途中遇上抢匪,他虽会武功但双拳难敌四手,抢匪人多势众,他又要护着夫郎和哥儿,终于不敌被打晕,等他醒来的时候抢匪已经跑了,夫郎和哥儿也不见了。赵河留在当地找了一年还是找不到他的夫郎和哥儿,那里距离这里不远,他先回来了,因为他跟夫郎和哥儿说过这个地方的,想着他们要是自由的话肯定会找到这里来的,就这样,他一边在这里等着,一边用上山打猎赚到的大部分钱拿去请人帮他打探夫郎和哥儿的消息,他请人找夫郎和哥儿的时候为了他们的清誉着想没说遇上抢匪后丢了的,只说是走失的,这就是他明明很能赚钱却手头不宽裕的原因。因他住在山脚下,附近没有其他人家,他又行事低调很少与村里人交往,村里人一直不知道他打猎能卖多少钱,也不知道他时不时就带着钱去外面请人找他的夫郎和哥儿。赵三等人才知道赵河卖身后竟发生了这么多事。作者闲话:041、银子赵河感叹道:“我这样的人说不定我阿么说得对,我是克星,会给身边人带来不幸。我本来不想过继赵三,免得拖累你们,但想到你们的名声也没比我好,过继到我名下你们还是赵家村的人能留在这里生活,总比被除族赶出赵家村成为无根的人在外面游荡更好,而且世人总对被除族的人多有歧视。”赵河只简单说因为一件事被人陷害却没具体说是什么事,知道这些隐秘可不是好事,雨后知道他是为了保护他们,对赵河这个刚成为他爷爷的老人更有好感了,为了缓解悲伤的气氛,他调皮道:“你以前名声不好,我们也被人说身带霉气,说不定我们会负负得正哦”夕哥儿问:“负负得正是什么意思”他们也想知道,三个大人也看着雨后等他回答。雨后解释道:“不好和不好合起来就变了好,两个不好的东西加在一起就变成好东西了。”赵河等人听明白了雨后的意思,却不懂两个不好的东西加起来怎么会变成好东西。雨后看出他们不明白负负怎么得正,但因为他们没问,他也乐得不回答,因为解释下去就会变成一个深奧的问题,他曾看过网上一个吐槽说“贱人活着是负能量,意外受伤是负面的事,但是贱人被撞飞就是好事了”,他总不能用这个故事解释负负得正的意思吧,根本不适用在他们身上可雨后终究没逃过,赵河想了很久想不通,第二天还是找他问负负怎么得正,雨后想了很久,终于找到一个比较适合的说法:“差不多就是以毒攻毒的意思吧。”赵河想通了,才有心思计划他们的未来,他把赵三等人再次聚集起来,拿出五十两,道:“我不会种田,就没想过买地,但是你们却擅长种地,你们把这五十两拿去找牙人买些中等田、上等田,也可问问村长附近有没有人卖田,种些粮食,以后我们的口粮就有着落了。”若是买无主的荒地最好找荒地所在那个村的村长陪同去县衙买下,若是要买别人耕种熟了的田地就要找牙人当中人带他们去看有意想卖地的人家看那些地怎么样,也可找村长,因为村长消息灵通,或许知道附近有谁卖田,这是这个世界的常识,赵河不懂种田,却还是知道这么简单的事的。荒地要费很多功夫整理和把土壤养肥了,短时间内得不到多少收成,买别人种熟的田地,种上一季粮食,几个月就有不少收成了,赵河更趋向于后者,他不差那点钱,当然要买好的田地,既可以让赵三和王淑敏不至于闲闲没事做浑身发痒,也能收获不少粮食,他就不用经常花钱去镇上粮店买主粮了。王淑敏不好意思道:“您过继三房已经帮了我们大忙,我们怎么好拿你的东西”“我现在已经是你们阿爹了,做阿爹的拿钱给儿子置办产业没错吧,快拿着,买了地,你们也能有事做了,不会觉得闲得慌。”赵三和王淑敏才来了一天就把茅草屋打扫干净,把他堆积超过一个月的破衣服洗干净了也补了,还做了很多事,一副恨不得停不下手的样子,赵河便知道他们是属于闲不住的人。“阿爹”亲爹嫌弃他,叔叔却把他们当家人,赵三一个大男人感动得忍不住掉泪。赵三这是表态,真正认赵三为阿爹。王淑敏见赵三终于松口不禁松了一口气,自己也跟着喊:“阿爹”两人叫了赵三为阿爹,却还是不肯拿他给的五十两银子,他们认为阿爹要找夫郎和哥儿需要很多银子,这就算是救命钱了。但这个家需要用到钱的地方真的很多,不管是买地、建房还是给他们多置办一套衣物和被子等,都需要不少钱,王淑敏忍不住看向雨后,他可是知道雨后藏了不少银子。他犹豫着要不要雨后把钱拿出来,他不是担心雨后不肯把钱拿出来,他担心的是不知道怎么对赵三解释这钱的来源。殊不知赵三从一开始就知道雨后做的事,所以雨后完全没压力就把自己藏的还剩下一百一十两的银子全部拿出来倒在桌上,“我们好好商量一下要把钱花在哪里。”赵三看着眼前一对银子目瞪口呆,雨哥儿这孩子哪来这么多银子作者闲话:感谢栩月亲亲送的钻石j3jr10084042、买地王淑敏烦恼怎么对赵三说明这些银子,夕哥儿主动担心了解释的任务,却不是对赵三解释,而是对王淑敏说赵河之前帮助他们把猎物卖掉的事,赵三也因此知道雨后和夕哥儿两个孩子不仅打了猎物给他们开小灶,还在赵河的帮助下卖掉猎物偷偷藏了这么多钱。赵三一听就想说他们之前怎么把银子藏起来不告诉他,后来想到要是他那个时候知道肯定会让孩子把银子交给他,他再找借口把钱拿给赵老爷子和老赵氏了,这个时候他们就没钱置办东西了,夫郎和孩子们竟是早预料到他们会被赵家“净身出户”似的,准备了这些钱当后路,他叹了口气,两手分别揉着夕哥儿和雨后的头,道:“这次就算了,以后可不许瞒着家人偷偷藏钱了,别人要是知道就会说你们小小年纪就懂得藏奸,影响你们的声誉,以后就嫁不出去了”夕哥儿点头,“以后不会这样做了。”已经离开那家人了,以后也不需要这样做了。雨后却无语了,他本来就没想嫁人好吧,嫁不出去他才高兴呢夫君终于变了,王淑敏很感动,趁机给雨后打了个眼色表示雨后做得好,他现在已经猜到离开赵家的事是雨后设计的,也用眼神示意他要保密,虽说赵三对赵家那些人的态度变了些,但是要让他知道他们暗地里计划了这件事,只怕会跟他们离心,甚至可能心又回到赵家那些人身上。赵三脑袋不开窍,就是一根筋走到底的人,王淑敏觉得他知道后真的很有可能做出这样的浑事。“肯定要给你们添置衣服、棉被”赵河数着。雨后小手大气一拨,拨出两锭小元宝,共十两,“够不”王淑敏没好气敲了雨后脑门一下,把其中一锭银子放回一堆银子里,“置办家里的东西五两就够了”他想过了,不仅要给他们置办东西,这个家里缺的东西太多了,连锅的锅底烂了也不换,他都有些好奇赵河一个人生活的时候难道就不用煮东西吃的吗。“现在就剩下建房和买地了,这两个都是大头,看来只能选一个。”雨后比较想建房子,毕竟天已经开始冷了,到冬天下大雪茅草屋可是会塌的,到时候会把他们活埋的。赵三和王淑敏不能理解雨后想要把剩下的一百五十五两用来建房到底是想建怎样的房子,村里人花二十两就能建很不错的房子了,还是两三间正房是砖瓦屋的房子,所以在他们看来剩下的银子够建房和买十亩左右的田地,两件事能同时办了。二十两建的房子,两三间正房是砖瓦屋呵雨后还没说他担心一百五十五两建房子还不够呢,他还想着计划建更大的房子,建房子的同时他和赵河继续上山打猎,卖掉猎物的钱可以继续投进建的房子里。赵河住过气派的房子,他也觉得要是建的房子不够大不够舒适其实和住茅草屋没什么区别,但他觉得现在首要的是买田地,赵三和王淑敏有事做了就不会心慌了,建房子的钱可以慢慢赚,赚了钱存够了再建大房子。田地肯定是要买的,于是赵河和雨后站在同一阵线,表示如果不是建大房子没必要现在就建,等过些日子他们打猎赚了银子再建房子,二比二,因赵河的辈分最大,赵河和雨后赢了,至于夕哥儿就是个旁听的。但买地的时候又遇上问题了,牙人带他们去看过要卖的田地,没有赵家村的,剩下的要不是不够好就是离赵家村很远,他们平时耕种不方便,最后还是只能买荒地。上等地十两一亩,中等地八两一亩,下等地五两一亩,荒地只有二两一亩,还三年内不用交税,他们拿着一百五十五两至少能买七十七亩地,老大一块地了,家里种地只有赵三和王淑敏两个主力,耕种不了这么多的田地,而且一下子买这么多地他们也怕村里人说闲话。说到底还是心虚,这里头大半的可是他们之前偷偷藏下来的,对外不好解释。赵河嗤笑道:“就说是给你们银子买的,我给儿子置办产业不行吗,反正他们又不知道我究竟有多少银子。”后来赵三等人对外是这么解释银子的来源,但他们最后只买了二十亩荒地,二十亩荒地四十两,地契和打点另外花了二两,赵三和王淑敏两人种不了七十多亩地,就是二十亩地也还是很吃力,所以又买了一头牛,买牛加上到衙门交税过户共花了十八两银子,总和六十两银子。作者闲话:043、基肥就是六十两在村人看来也已经是很大一笔数目了。因之前很多人看到赵河毫不犹豫拿出二十两给赵海,所以这解释他们信了,心想赵河人不可貌相,没想到他其实这么富有,藏了这么多银子,村里人很羡慕被过继给赵河的赵三,觉得他们是离开了狼窝掉进了福窝里了,不但买了新衣服,有二十亩地又有牛,日子何愁过不起来知道赵河他们不是穷鬼,在赵河请他们喝酒的时候,来喝喜酒的村民说了不少好话,有人羡慕自然也有人妒忌,某些人说了些酸话,不过赵河他们也不在意,日子是自己过的,管别人怎么说。买了荒地,接下来就是开荒了,捡石头、除草,还要把地犁上几次硬邦邦的荒地泥土才松软一些,然后就是肥地了。把地放着地是不会养肥的,想肥地最重要的是基肥,但赵河之前一个人住,很少做饭没存到草木灰,他一个人也没存到多少粪尿,赵三愁死了,不知道要求哪里弄到肥料。要肥料还不简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