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玄幻奇幻>东宫侍妾(重生)> 第122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2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1 / 2)

第一百二十二章

“什么……?!”

萋萋大惊, “怎么可能?”

小林子道:“是啊,奴也觉得不可思议!但奴没没打探到是怎么回事。”

萋萋脑中一团乱,这时再也等不了, 扬声道:“秋儿,为我穿衣!”

“是, 主子。”

秋儿麻利地拿来衣服, 和主子一起穿着。

秋风瑟瑟, 夜凉如水,萋萋出了孪秀宫入轿,“去景兰宫!”

秋儿赶紧朝着两个小太监重复着, 催促着。

轿起,一阵阵凉风吹入, 萋萋不禁打着寒颤,途中, 她不断在想,越想越不对劲儿。

到了景兰宫,太子妃见了她, 但并未露面。

萋萋与她隔着一层幔纱,距离颇远。

这是她自生了安安康康后第一次入她的寝居。

若非如此心急, 她不会来, 但相比萧侧妃, 她还是宁愿来太子妃这里。

“你都不知道, 我又怎会知道。”

姜婉语声依旧温和, 但听起来比曾经弱了许多。

萋萋刚要回话, 听她“咳咳”地咳嗽起来,这时便暂时没问,而是道:“太子妃受了风寒,还没好么?”

姜婉沉默须臾,也没答,而是说道:“皇上说太子有要事。剩下的,本宫便什么也不知道了。”

“是这样啊,多谢太子妃……”

她见太子妃语声微弱,仿是很不舒服,也便起身告辞,不多打扰了。

这晚萋萋没怎么睡,极度不安。

第二日,她很早就派出了人打探消息,但迟迟没有结果。

直到到了第三日。

听见屋外传来极是匆忙的脚步声,萋萋霍然站起,心潮澎湃地迎了出去,来人果然是小林子。

小林子满脸汗水,见到萋萋便“噗通”一声跪了下去。

“侧妃,大事不好了,太子,太子被皇上禁足在宣德宫了!”

“禁足……!!”

萋萋身子一晃。

“侧妃!”

屋中的秋儿珠儿等宫女闻言无不震惊。

萋萋脸色煞白,浑身战栗,语声颤抖,“你可打探清楚了?皇上为何,为何会禁足太子?”

三日前,乾德殿上金碧辉煌,宽阔明亮,珩宣帝高坐龙椅之上,听了魏嘉良的话,眉头微蹙,语声和缓,“摄政王何意?”

魏嘉良一身青袍,坐在殿下右侧。

大殿左侧还立三人。

其一年过半百,乃是当朝首辅,沉青;第二人人高马大,四十多岁,是大将军庆国公,亦是太子的亲舅舅;第三人德高望重,年过年花甲,头发与胡须皆已全白,正是太子妃姜婉的祖父,姜太师。

那姜太师、沈青与庆国公三人闻言也都面面相觑。

三十年前,大夏与苍国开战,曾占夺苍国南蛮十坐城池,十年前两国恢复邦交,苍国曾提出条件要求大夏归还长山以北的簌彼萨与拾鉿挪两座城池。

今年正是归期。所以摄政王亲临大夏,其目的不难猜测,便是收地来了。

但是……

适才珩宣帝提起之时,摄政王却说……

姜太师面朝向他,重复道:“合约作废,城池还归大夏?那摄政王是有别的条件?”

姜太师问出了珩宣帝等人心中共同的想法。大殿上一时间寂静无声,人的注意力都在魏嘉良的身上。

这时,魏嘉良点头,应了一声。

姜太师等人再度面面相觑,对方城池不要了,他们自然心中乐意,但乐意的同时当然也狐疑,好奇这摄政王到底要提什么条件?

魏嘉良朝向了珩宣帝,拱手一礼,缓缓地说了出来。

“敝国萧太后年近古稀,近来身子越来越差,总觉得自己要归天了,最近这一年来,她常和我提起我的妹妹,对其想念不已,很想在有生之年还能再看看她。”

“那摄政王的妹妹?”

“不错,本王的妹妹人在大夏,本王也十分想念她。”

他话说到此,众人懂了,但也不免诧异。

珩宣帝问道:“所以,摄政王只是想让朕替你找妹妹?”

如此一个简单又不过分的条件,动用两座城池,那不免太荒唐了。

这绝对不像是一个果断杀伐,阴狠手辣,平乱苍国内乱,将兵权政权牢牢在握,一手遮天的摄政王能做出的事儿!

包括珩宣帝在内,大殿之内没人不怀疑。

空气再度凝结,直到魏嘉良再此张口。

“无需皇上费心帮寻,我,已经找到她了。”

“她是谁?”

这三个字,殿上三名大臣几乎一口同声地问了出来。

魏嘉良直视龙椅之上的帝王,开口决然地道:“太子侧妃,苏萋萋。”

“……!”

同是三天前。

次日便是千秋节,颜绍朝着乾德殿走着,有水利工程的公事要向父皇汇报,顺便也想为萋萋找个理由,和他说说千秋节不去之事。

他大概行了一半的路,和顺追来,跟在他身后,小声道:“殿下,那魏嘉良没有什么妹妹,据说昔年在辽城也没有接触过什么别的姑娘,只家中有一妻一妾,来大夏这段时日,奴打听了一番,他也没见过什么女人,只似乎在辽城,见过苏侧妃一次。”

颜绍点头,心一沉,那魏嘉良口中的妹妹就只能是萋萋了。

他双眸微眯,刚刚想完,转眸只见前方乾德殿方向走来一人。

那人一身青色锦袍,面无表情,却朝他盯来。俩人一个立住,一个向前,眸光相对,渐渐靠近,再次擦肩而过。

但这次说话的是魏嘉良。

“人往往身不由己,但能自己做主的时候,就一定要自己做主。”

颜绍听他如此说,知道他已经将话与皇上说完了,当下瞬时一股怒火涌现,回手一把抓在了他的肩上。

风起,天渐灰暗,鬓边的那缕墨发吹动,挡住了颜绍一半的脸庞,但挡不住他凛冽的眸光。

俩人皆是目光冰寒,相望对峙须臾,那魏嘉良抬臂挡开,傲然道:“等你能自己做主的时候,再来挡本王。”

他说罢,收回视线,冷然离去。

颜绍咬上了牙,紧攥手掌。

“殿下……”

和顺刚刚唤了一声,只见太子蓦然前行,顶着冽风,朝那乾德殿发足奔去……

天空越来越暗,两片乌云不断靠近彼此,中间那一丝亮光仿佛转瞬就要被遮盖。

树木摇摆,蓦然满地枯黄,一阵惊雷乍现天际……

仿佛于此同时,乾德殿的门也被人推了开。

殿上本正在说话,但骤然安静下来,珩宣帝与三位大臣的视线同时投向门边。

三人躬身参拜。

珩宣帝面无表情,看不出喜怒。

颜绍进殿,目光直视御座。他上前几步,便朝着珩宣帝跪了下去。

“父皇,苍国地处西南,民风悍勇,虽不敢冒犯我天朝威严,但其临近小邦,却被其鲸吞蚕食,侵略良多。父皇顾念百姓,与民生息,望元元之民能免于战火,数次下旨申饬。然则彼蛮夷之民,只知畏威而不知怀德,长此以往,若我朝羁縻小邦尽数为其所吞,恐成尾大不掉之势,那时再兴兵征讨,虽终能平定苍国,只怕其中周折之大,再所难免。如今苍国僭主得国不正,嗷嗷幼主,眼望天兵。不如如今内应幼主之请,外顺周边小邦之愿,替天行道,吊民伐罪,一股荡平,可谓上应天命,下顺人意。再将彼等蛮王土司,尽迁入京,改派流官治理,所治蛮裔,编户齐民,则西南之地,再难为患,此举靖边安民,乃百年之策也。儿臣愿意领军亲征,征讨……”

“好了……”

他话还没说完,便被珩宣帝打断。太子之言他听着呢,虽然分析透彻,道理很深,但两国罢兵已久,相安太平,况且摄政王连本该收复的城池都不要了,大夏出兵乃名不正言不顺,根本是不可能之事。

颜绍如此,实乃与那日朝堂之上,提出征伐敕涞是一个原因,都是因为那个女人。

可两件事相差太多,况且敕涞可伐,苍国不可动。

素闻太子宠爱那苏侧妃,珩宣帝也不是一点都不理解。但此乃国之大事,他身为太子应该明白什么是小,什么是大。

想着,珩宣帝便开了口,“子谦来的正好,朕有话与你说。苍国摄政王说你宫中的苏侧妃是他妹妹,他国萧太后思念萋萋,想在有生之年再见见萋萋,摄政王请求带妹妹回去待几个月,这合情合理,并无不妥,朕答应了。”

“不行!”

颜绍斩钉截铁。他言一出震惊的不仅是其下三名大臣,亦是珩宣帝。

珩宣帝的脸当时便沉了下去。

“放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