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是后续真&30340;没有媒体关注,还是因为什么别&30340;原因没有报道。就连3·28案嫌疑人入狱后1年再伤人这件事都很少有人知道。
边斜实在太好奇了。
因为那也许是公检法体系遇到过&30340;最轻蔑&30340;挑衅,也必定会成为法官最艰难&30340;判决——
《刑法》第69条第1款规定:
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30340;,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30340;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30340;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3年,拘役最高不超过1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35年&30340;,最高不能超过20年,总和刑期在35年以上&30340;,最高不能超过25年。
《刑法》第71条又规定:
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30340;犯罪分子又犯罪&30340;,应当对新犯&30340;罪作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30340;刑和后罪所判处&30340;刑罚,依本法第69条&30340;规定,决定执行&30340;刑罚。
3·28杀邻案&30340;嫌疑人犯有包括故意杀人在内&30340;3项罪名,分别量刑后&30340;刑期为36年。从一审法院&30340;判决书来看,法院根据第69条第1款&30340;规定,最终决定给嫌疑人执行&30340;刑期是24年。
嫌疑人没有上诉。
当时几乎所有人都以为他是服从了判决。
可谁也没有想到,在入狱服刑仅仅1年之后,他干出了一件更丧心病狂&30340;事,那就是在狱中斗殴,故意伤害同住狱友,直接致人重伤!
显然,这种情况下他所犯下&30340;新罪应由法院进行定罪和量刑。
然而以边斜&30340;计算来看,法院很快就忽发现那个巨大&30340;难题。
嫌疑人这个程度&30340;故意伤害,按照量刑规则应当判处&30340;刑期应当在7-9年之间。
假设是9年。
这时适用第71条规定,剩余刑期也就是前罪还没有执行&30340;刑期是23年,和新罪&30340;9年实行数罪并罚,总和刑期32年,没有达到35年,根据第69条&30340;规定,并罚&30340;刑期便应当在23年以上,20年以下!
世界上哪里有大于23且小于20&30340;数?
这时候,法官要怎么办?
判超过23年&30340;刑期,不符合《刑法》相关条款&30340;规定;
判少于20年&30340;刑期,那就更荒唐了。
难道进了监狱后不知悔改犯下新罪还能获得减刑,这不等同于告诉罪犯,犯新罪不仅不会得到惩罚,还能获得奖励吗?
将刑法与正义置于何地!
边斜那天晚上拿着笔对着这几项法条算完之后,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刑法》中竟然存在着这么一个尴尬&30340;量刑区间,能让法官对着犯罪&30340;嫌疑人束手无策,看着清楚明了&30340;法条焦头烂额!
程白是这件事&30340;亲历者,自然比边斜更清楚这里面&30340;利害,只是完全没想到对方会如此自然地问出这个问题。
没有问漏洞是什么,直接问怎么判。
这也就意味着,他已经知道漏洞在哪儿了。
看来,大作家终究是聪明&30340;,嘴上没说,暗地里已经研究了个清楚。
程白至今还记得最后一次去看守所会面时看到&30340;那个冷漠至极&30340;眼神。
当时她以为那是对法律无法为他母亲声张正义&30340;嘲讽。
后来才知道,是她误会了。
打从知道外面&30340;舆论和法院可能&30340;判决结果之后,他就已经放弃了一些东西,决定用一种更极端&30340;方式向法律宣战。
而她现在回想,其实也完全无法确定,自己在处理整个案件&30340;过程中,除了在法律本身之外,是否真&30340;有其他不妥之处。
至于最终&30340;判决结果……
程白垂眸,眼底平静,慢慢地抽了一口烟,漠然道:“最高检直接对一审提起再审抗诉,死刑。”
法条是死&30340;。
可人是活&30340;。
公检法三方真不是什么任人挑衅&30340;软柿子。敢于挑战法律&30340;尊严,自然也得承担相应&30340;代价。
死刑。
简单&30340;两个字带来&30340;是极大&30340;震撼。
这个结果是边斜无论如何都没有料到&30340;。他本以为也许会通过别&30340;法律程序达成合理判决,顶多加刑。而程白&30340;回答太言简意赅,很明显略去了“再审抗诉”之后&30340;一系列流程,直接只给了一个答案。
他有心想要询问过程。
然而目光触到她指间&30340;烟,触到她冷淡&30340;眸,便敏感地意识到这也许是程白不想谈&30340;话题。
于是到嘴边&30340;话又收了回去。
边斜笑一声,抬手把她夹着&30340;烟拿了下来摁进烟灰缸里,只道:“我们下去帮忙吧。”
他们俩下去其实也帮不上什么忙,大伙儿该准备&30340;都已经准备齐全了,直接点上火放上火盘就开始烤。
没一会儿便聊着天吃起来。
姜明怀&30340;心情显然不特别好,虽然也在跟人聊天,但对边斜这个新&30340;合作者兼半个老板,那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怎么看怎么不顺眼,三句话里有两句话都是怼他&30340;。
边斜当然也是个“嘴强王者”。
俩人笑面虎似&30340;暗藏机锋掐起架来,也颇有那么几分热闹&30340;感觉。
程白在旁边听得直发笑。
但她也不去插话,一面吃着肖月他们新烤上来&30340;鸡翅,一面难得悠闲地刷起了朋友圈。
然后便不经意看见了边斜先前发&30340;那张照片。
她一下就愣住了。
两个人&30340;共同好友,是真&30340;寥寥无几,所以程白无法看到这条朋友圈下面真正&30340;热闹。
她能看到&30340;只有一个点赞。
这个点赞&30340;名字是——
方让。
在边斜&30340;朋友圈下面,看见了方让&30340;点赞。
这两人什么时候认识&30340;?
程白完全反应不过来。
因为在她&30340;认知中,这几乎是不可能发生&30340;一件事,让她猝不及防,甚至有一种过于意外&30340;无措。
脑海里,忽然就电光石火&30340;一片。
过年期间边斜那不合理&30340;行程,姜明怀跟他撞题材后看似没有理由&30340;放弃,以及刚才书房里他那一句多少有些奇怪&30340;话……
全吻合上了。
程白也不知为什么就笑了一声,抬起头来看着那位正在跟姜明怀互怼并且趁着大家不注意悄悄把自己&30340;鸡翅放进别人盘子里&30340;边斜,忽然感觉有些佩服。
边斜回过头来就看见她在看自己,不由问:“怎么了?”
程白摇摇头:“没什么。”
她想了想,顺手也在边斜这条朋友圈下面点了个赞,算是顺便跟老朋友打个招呼,然后才划回了消息界面。
居然有条新消息。
方不让:周一接管方案制定会议之后,有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