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晔元:本相要是没记错,其中一人就是提前回京向苻明韶汇报的高念德,此人被囚在牢里。至于本相如何得知,孟鸿霖。属下在,大行皇帝并非自然死亡,而是被人用牛筋绳勒死,由于死得太过突然,太后忙乱之间,并未顾忌微臣,命微臣提审闫立成和高念德二人,其实是命微臣教此二人供认出是受大皇子指使。孟鸿霖道,只是这二人都是麒麟卫,闫立成还曾是卫队长,麒麟冢受训之严,非常人所能设想,微臣在高念德身上用尽酷刑,他始终不肯改口,还骂微臣为虎作伥,为周氏保驾护航。微臣这才从高念德的口中获知,安定侯到容州并非偶然,乃是周氏多年来四处搜寻陆浑的下落,在安定侯到达容州后不久,陆浑便被人灭口,足以说明问题。你可听高念德提起何太医所说之事?微臣不仅听说,且命人将高念德供述之事如实记录,他也在上面签字画押。孟鸿霖递出一份证词。李晔元将证词递给一旁瑟缩的小太监,命他拿给所有人看。小太监眸色现出犹豫挣扎。一羽林卫拔刀出鞘。小太监只得挪步,将薄薄一张写满字的供词传阅给各位在场官员。最后,这份供词到了宋虔之手上,他只看了签字,确实是高念德的字迹。这也不奇怪,高念德本就为苻明懋的大业而疯狂,还拖着护他如同珍宝的闫立成下水,有这个机会为苻明懋的皇位添砖加瓦,想必高念德甘之如饴。宋虔之把供词还给李晔元。李晔元道:安定侯可有疑议?没有,确实是高念德的字迹。大殿内一时间充满窃窃私语。林舒一把抓住姚亮云的手,掐得姚亮云忍不住皱眉,抓住林舒的手摔开。林舒大窘,低声道:抱歉,掐错了。姚亮云蹙眉:逐星这是怎么回事?林舒:看不明白,他怎么都认了?而且我也没瞧见他那个同甘共苦的情儿在哪儿。情儿?姚亮云反应过来,你说那个罪臣?可不。林舒摇头,待会真的有什么,看能不能想个办法把逐星弄走。吕临在上头。是啊,在上头,谁知道他站的谁。这之前,我爹老说李相是太后的人,连我爹都看走了眼,不到最后关头,我可不敢站队。对了,逐星也叫我不要站队,静观其变。没听见姚亮云回答,林舒瞥他一眼,你不这么看?姚亮云没有答话。太阳晒得每个人都一脸通红,像是在跟人生气。李晔元,即便是安定候派人杀了陆浑,你指认哀家叛国,可有明证?周太后此话一出,不仅满堂哗然。宋虔之更是心里暗讽:看吧。不过容不得他自怜,宋虔之摆手道:太后,我并未派人刺杀陆浑。周太后看着宋虔之,没有说话。高念德现在何在?不如让他上来,与我当堂对质。孟鸿霖看了一眼李晔元。既有证词,何须再对质。李晔元强硬道。宋虔之扯开嗓门大声道:该不是你们把高念德审死了,来个死无对证吧?谁都知道,字迹并非不能模仿,否则诏书也不必再拿铁鉴出来验证,只要字迹没错,什么不能认?黄口小儿,混淆视听!还不退下!李晔元怒声道,试图以官威逼退宋虔之。偏偏宋虔之什么阵仗都见过了,不仅毫无惧色,还笑嘻嘻道:李相,这大殿之上,众臣都在,可不是你丞相府的一言堂。你指认我杀了陆浑,拿出的都是人证,物证又没有办法对质。宋虔之目光慢悠悠从何太医身上滑过,无惧无畏地在殿上踱步,他年轻的眼睛扫过每一个或怀疑或畏惧的眼神,最后停在李晔元的脸上,你这些说辞,只需半日,我也可以找两个人,一人出证言,一人出证词,指认你串通敌国,欺君犯上。是人,就可以受人威逼,也可以收人钱财,说出的话,未必是本心。只有相互印证,才能证实确有其事。陆浑被杀,现场凌乱,他是被人毒死的,如果是我杀了他,毒|药呢?我大楚对毒|药管制甚严,陆浑死亡的现场不是只有我勘验过,沈玉书也看过,州府也在调查,陆浑所中的毒,是寻常可以取得的吗?还有,木牌上的留书有字迹,是不是我的字迹?如果不是,我是否有机会找别人来做这件事?容州一行,一共有两个人跟我一起,一是麒麟卫的周先,二是大行皇帝从衢州调回专门负责楼江月案的秘书监陆大人,我要做这些,他们二人会不知道?相爷,你是瞧不起麒麟卫,还是瞧不上皇上在衢州时所亲近的谋士?难道他们俩都是傻的,还是说,早在那时,这二人就已经跟我一条心,跟太后也一条心了?殿内倏然静了。陆观被调回京城时,不少高官都在看笑话,看宋虔之风光了三年,新帝不满的人倒台的倒台,流放的流放,这鹰爪按说是有功的,苻明韶却调回来一个野路子的罪臣,要接管麟台。太后则要求陆观以命作注,破不了案,别说做官,命都要丢。麒麟卫则一直效忠于皇帝本人,新帝与太后的矛盾,在这一年中随战事数次起伏,再分明不过,一有机会,皇帝就想扫除太后的势力,太后也是一样。麒麟卫的人派去容州跟太后的外甥,摆明是要盯梢,监视宋虔之的一举一动。而无论陆观还是周先,都是能文能武,才智过人,擅长的便是暗杀和监控。两人与宋虔之立场互斗,更不可能为他遮掩。宋虔之歇了会,朝李晔元道:李相不说话?我倒是有话想问。陆浑身上的木牌写,逆天而行,必有此报。他儿子身上的木牌写的是,有眼无珠,留之何用。这两块牌子仍在容州,随时可以让沈玉书送进京。这么明显的复仇手段,陆浑在六年前离开京城,当时我只有十三岁,他能跟我结下什么仇?倒是六年前,陆浑救了我姨母一命。大皇子派闫立成谋害太后、皇上,陆浑为太后解毒,救了太后。若说杀陆浑,恐怕有人比我更有动机,且此人逃离北关以后,一直隐在暗处,真要是让人杀死陆浑,也比正被陆观和周先紧盯着的我来得有机会吧?苻明懋一直静静听着,脸色发白,此刻被气得笑了。不愧是周太傅的后人。能言善辩。苻明懋干巴巴地赞了一句。宋虔之:大皇子过奖,所以陆浑是我杀的,这件事证据不足,不能把屎盆子扣在我脑壳上还不让我说话。请诸位大人明鉴,请太后明断。☆、怒涛(贰)周太后神色稍霁,她搭在东明王头顶的手掌已出了汗。看来陆浑之死,与宋虔之无关,倒是堂下罪人,十分可疑。周太后一语惊醒梦中人,殿内诸臣议论纷纷。一道声音越众而出:大皇子谋刺皇上在先,当年正是陆太医救活已经身中剧毒的太后,也是苍天有眼,未让此等谋逆之徒得偿所愿。而且,牌子上写的话,不正说明了是大皇子所为吗?宋虔之听出是林舒的声音,没看见林舒在哪儿,心道林舒倒是聪明,他藏在人群里说这话,苻明懋的人个个一脸着急,想把声音的主人捉出来给宰了。另一个声音说:想不到李相也投了反贼。众臣的目光犹如钢针,令李晔元一背冷汗,这一招失策,已经失了先机。不待李晔元开口辩驳,孟鸿霖道:肃静,大家都静一静,便是陆太医被杀,李相判断错误。我所说的话却无一字虚言。大行皇帝被周氏囚禁在承元殿日久,不信你们大可开棺验尸。孟鸿霖阴险的目光从周太后脸上一闪而过,逼视着宋虔之,皮笑肉不笑地抽动嘴角:宋大人,活人说的话固然可以不是本心,那死人可还会说假话?宋虔之正想开口。周太后怒道:你们简直胆大包天,皇帝的尸身是可以随便验看的吗?!宋虔之心里暗叫遭了。孟鸿霖笑道:为求真相,有何不可?你这毒妇,谋害荣宗,又来谋害荣宗的孩儿,大难临头,不怕到了地下,不但无颜面对苻家列祖列宗,就连你周家满门,也无法面对吗?孟鸿霖一手负在身后,转身朝众臣说,我大楚国事,社稷安危,什么时候容得女人来处置了?众位大臣,莫非已经忘了自己身为男子?还是我大楚国中已经无人,需要让女人抛头露面,妄议废立?周太后气得面色铁青,纵横大楚数十载,就是身为皇后时,也从未有人敢这样同她说话。李晔元保持缄默,垂眸整理双袖。赶在太后开口前,宋虔之上前一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了孟鸿霖一记耳光。这一声惊吓到所有大臣。孟鸿霖面红耳赤,立刻就要撸袖子跟宋虔之在殡宫干这一架。你算什么东西?为我大楚国土上过战场,洒过热血?宋虔之冷声道,威势压人。我我效力于刘赟将军麾下。哼。宋虔之冷道,刘赟那厮也配享将军之名,刘赟之子欺男霸女,其人在军中素有恶名,当年刘赟任少司马,儿子吃上人命官司,刘赟不思其罪,反而以官威向刑部施压,迫令刑部改判。他在朝中,犯过多少僭越之罪?荣宗不曾与他计较,大行皇帝也赦免其罪,一是念在他曾有战功,二是用人之际,不得不重新启用此人。然而刘赟是怎么报答皇恩的?卖女求荣,一场立后大典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想必孟统领是不清楚。杨文向前走了一步。宋虔之抬手,示意他不用说,继续道:即便是匆促准备,也足足耗费了二十三万两白银。要是在国富民强的升平之世,这无可厚非,皇后是我大楚国母,当享此等荣耀。眼下是什么时候,用不用我这晚生后辈给你好好说道说道?孟鸿霖脸涨得紫红,感觉霉气绿到了脑门上,后悔跟宋虔之直接对上,文官的嘴,武将的刀,吃饭家伙,确有点本事。方才我问孟统领,是否为我大楚上过战场。宋虔之微微一笑,旋步转身,放过孟鸿霖,杵到李晔元的面前,兴许孟统领是记不太清了,恰好本侯在麟台任职三年,年初为了查案,东御史寺那些故纸堆,我也是翻过的。孟统领你的档案,本就在我麟台,用不用我将您的履历背给众位大臣听一听?孟鸿霖耳朵通红,局促道:宋大人就算在麟台任职,也未必记得此等事情吧?宋虔之笑得眼睛弯了起来。孟统领是双鸿二十四年参加的武举,报上来是十六岁,其实应考当年你还未满十六。双鸿二十三年九月初八德仁孝懿皇太后崩,先帝哀痛逾甚,停三年一次的科举,顺延至次年,自双鸿十九年始,由于与阿莫丹绒作战所需,每两年进行一次武举考试。科举顺延,武举自然也要延,且没有在寻常三月举行,而是安排在双鸿二十四年十月。孟统领的生辰在十二月,朝廷宣布武举延期时,你已在县上报名登记参加当年的武举,当时将十四岁虚报为十六,到双鸿二十四年这个时候,你十五岁,虚报一岁参加武举,得了第七名。你以校尉一职进入军队,刘赟在双鸿二十五年调回京城,任少司马。双鸿二十七年六月十四日被参,七月初十由荣宗钦定审结。你虚报年龄一事在武举结果出来后的第二个月被同乡揭发,当时你已满十六,军中未做处置,但这一笔也被记在档上。宋虔之充分发挥过目不忘的本事,这些对他而言实在是小事一桩,也正因为如此,他在少监的任上,才经常把巧舌如簧的文官堵得哑口无言。宋虔之转过身去,朝李晔元一让,道:弹劾刘赟的正是当时的吏部侍郎,也就是李相您,刘赟险些官至兵马大元帅,李相想必对与此人的过节记忆犹新。他接着再次把矛头对准孟鸿霖,孟统领这份履历充分说明,你还没来得及立下战功,更没来得及对上敌人,就受刘赟被流放一事牵连而官途受阻。刘赟在京城时,你是在他的麾下做过校尉,但你双鸿二十四年末才参军,双鸿二十五年三月刘赟便被调回京城,试问孟统领,是孤军一人上了战场为我大楚万民厮杀吗?你孟鸿霖气得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咬牙切齿,却憋不出个屁来。哈哈哈哈,好一员忠臣猛将啊。不知是谁爆出一阵嘲笑。孟鸿霖拔剑出鞘,环顾四周,奈何眼前人太多,根本找不出是谁在嘲笑他,那一双双乌压压的眼睛,又像全都充满了嘲讽。他胸口急剧起伏,喘粗气,紧紧抿着嘴唇,也顾不上李晔元在跟他说什么,只想把嘲笑他的人拖出来砍成八段。而你口中所说的毒妇,周太后,在被册立为皇后前,就是荣宗账下的智多星,继立为皇后之后,多次随荣宗东征西讨,驱赶坎达英的精锐部队,荣宗在大败黑狄名将张铭后,亲口赞周皇后为大楚开国第一巾帼。荣宗骤然崩逝,周太后以女子柔弱之躯,撑起朝堂内外,又在两年前还政于天子,只是大行皇帝年少登临帝位,许多事情需要向太后请教。我外祖父在任上两次推行新政,辅佐荣宗皇帝定朝纲,及至的大行皇帝登基后,外祖父年事已高,身体病弱,仍强撑着为大行皇帝铺平道路,为我大楚殚精竭虑。我姨母于拓疆有功,为荣宗诞育故太子,抚育荣宗皇帝的其他子女,辅佐大行皇帝登基。宋虔之横扫众臣,冷道,我周氏一门,从未有负圣恩,从未辜负过大楚,更不曾辜负苻姓皇族。殿内落针可闻。要同周家论功过,只有天子可以盖棺定论,殿内无论哪个族姓,只要丢出周太傅一人的功过,就无人能够压得过去。太后露出欣慰的笑容,柔声道:逐星。宋虔之袖手退回队列,垂头正面上座,行礼过后,神色自若地直起身。吕临何在?周太后道。吕临:微臣在。周太后正要下令拿下李晔元等人,李晔元突然爆出一阵狂笑。莫不是刺激大了,李相疯了?宋虔之所想,正是在场官员的想法。李晔元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高高举起。宋虔之心生不祥。劝刚即帝位的皇帝对手足赶尽杀绝,可是一代贤臣所为?周太傅你们以为周太傅是什么忠臣?妄议废立,僭越国主,置天子于罔顾人伦,不孝不悌的地步,可是合该受世人敬仰膜拜的忠臣所当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