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婆家没有多余的房间了,昨日母女俩和孙婆便将原本的一间堆放杂物的厢房收拾了出来。糊上厚厚的窗户纸,铺上厚厚的垫褥,备好棉被。又买了个新的炭盆子,早上母女俩出去摆摊的时候便将火盆烧起来了,拜托孙婆帮忙照看照看,别让火盆熄灭了。这样可以将屋子里烧得暖和一些,等他们回来,也不会觉得冷清。孙婆笑得直叹气,连声答应。笑道:“先前我还说你有福气,有这么好的儿女,这会儿才觉得,你家儿女们也都是好福气,有你这样的娘”说的纪青青和薛氏都笑了。薛氏笑叹道:“这做爹娘的,哪儿能不心疼儿女啊。这哪儿是什么福气啊不是应该应分的”母女俩心情大好的去摆摊,就连动作不自觉的都比平日里轻快了许多,脸上的笑容也格外的灿烂。以至于许多熟客都笑问薛氏,是不是家里有什么喜事啊这么高兴。薛氏和纪青青一样,都是倔强而好强的人,并不喜欢将自己家里的伤心事说给别人听博取同情,纪同信的事并没有什么人知道。听见人问,薛氏也没细说,只笑呵呵的说道出去做生意的儿子就要回来了。众人听了都羡慕不已,笑道薛娘子一家子可真出息呢,当娘的做生意做得这样好,没想到儿子也这么能干。薛氏听了更是开心,笑呵呵的合不拢嘴,忍不住得意的看了纪青青一眼。更能干的,是她家这个小闺女呢。母女俩收摊后,纪同信他们父子还没有回来,母女俩等得都有些焦急起来。纪青雪也来了,同样焦急的等待。“娘,姐,要不咱们去城门口等等吧”纪青青忍不住说道。“对对”“好啊”薛氏和纪青雪眼睛一亮不约而同开口。薛氏忙又斩钉截铁道:“娘去就可以了,你们姐妹俩别去,这样大冷的天,你们小姑娘家冻坏了可不成况且,屋里也得烧着火,灶房里还要煮着猪头肉呢。你们就待家里”姐妹俩相视无奈。孙婆笑道:“你们娘说的没错,我和她去,你们在家里等着。小姑娘家身子骨还嫩着呢,冻坏了可是一辈子的大病症”纪青青和纪青雪都有些无奈:哪里有这么严重只是娘这么说了,她们也只好留下来了。况且,这屋里的确也离不开人。薛氏和孙婆等不得,加了件厚衣裳,裹了包头,急匆匆便去了。纪青青和纪青雪看了看屋里的炭火,熏笼罩上笼着床单,等纪同信回来,再铺上床,便会更暖和。“走,咱们去厨房,那里暖和”“嗯”姐妹俩仍旧去了厨房,处理着猪头,说着些闲话,一边照看着炖在小火炉上的鸡汤。鸡汤里加了莲子红枣和杏仁,咕噜噜的冒着热腾腾的很好闻的香气。大约大半个时辰后,终于听到了嘈杂的说话声、脚步声、以及推院子门的声音。姐妹俩相视心里一紧,急忙奔了出去。“二哥”纪青雪哭了出来跑了上去。纪青青心口一滞,动了动唇,略有一点儿不自然的叫了声“二哥”也跑了上去。随着这一声“二哥”叫出口,那一点点不自然也立刻无影无踪,亲切亲近之感发自内心油然而生。纪同信与纪同宁相貌有四五分相像,眉毛更黑更浓一点,眼睛不像纪同宁总是懒洋洋似笑非笑半眯着,透着蔫儿坏,而是明亮中透着稳重,给人可以放心依靠的感觉。此时,他拄着拐杖,被纪同宁搀扶着,身姿却依然挺拔,扬眉含笑,俊脸上笑容明朗,浑身上下不见半点颓废颓丧。那笑容反而让人没来由精神一振,心里感到无比的温暖。看到他这样的状态,与自己想象中大相庭径,纪青青既欢喜又惭愧。欢喜的是她家二哥没有被这件事打击得颓丧,惭愧的是自己太小看了二哥。“二哥,你总算回来了我们可都担心死了”纪青雪抹了抹发红的眼眶。纪青青也笑道:“二哥回来就好了,咱们一家总算团聚了”纪同信笑着,轻轻拍了拍两个妹子的肩头,俊脸上笑容温暖而怜惜,柔声笑道:“是啊,咱们一家总算团聚了。是二哥不好,让你们担心了”姐妹俩连忙摇头。一家子都笑起来,薛氏忙道:“快快,先进屋,这外头冷呢”“嗯,好”众人簇拥着,将纪同信往那准备好的厢房带过去。纪青青姐妹俩飞奔抢先进屋,将那烘得十分暖和的床单铺上床去,将棉被往旁边挪了挪。薛氏等扶着纪同信进来,几个人紧绷的身体立刻下意识放松了下来。“好暖和啊”纪同信温和的笑笑看向纪青青姐妹俩,点头致谢。纪青青一笑:“厨房有热姜茶,我去倒。还炖着鸡汤,等会儿盛来你们一人喝一碗。然后我再下些面条。”薛氏忙道:“好好,你们姐妹去吧”纪同信有些诧异的看了纪青青一眼,笑道:“青青越来越能干了啊”纪青青一笑,与姐姐出去。安定歇了下来,一家子少不了许多话说,足足说了大半响才勉强告一段落。纪青青和薛氏这才知道事情整个的经过。与纪明桧所言,可大有不同。一路上没有纪明桧说的那样辛苦,而坚持一处处沿河村庄寻找打听过去的,也是纪明和,不是纪明桧。简而言之,就是那位二伯父表功其实是揽功。纪青青算是明白了,怪不得他抢先赶回来报信呢,不然的话,五两银子自然不会再给他的。不过纪青青和薛氏也都没有找他算账的心思。不管怎样,他先回来报信,让她们母女早日安心,这总是事实。寻找同信他出了力也是事实。否则的话,纪明和一个没出过远门的人,是根本不可能找得到人的。这银子给了他,便给了吧。那二十两银子还有剩下没花完的,他要了也就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