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都市现代>逍遥小书生> 分节阅读 65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652(1 / 1)

吧”李易见林婉如望着他,想了想,说道:“有一次,你们大皇子派使臣去景国,说是要和我们的长公主联姻,长公主治国多么厉害,对我们景国多么重要,我当然不同意”“你也知道,如果赵峥和景国联姻了,三皇子就没有一点希望了,那次的事情,我间接的帮了他,我想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吧。”细说起来,李易和赵颐算不上是朋友,当年赵颐带着一帮小弟到处打景国的脸,却被他反打了回去,可他不仅没有怨恨自己,反而处处都以礼相待,这才是真正做大事的人。赵颐这个人,真的很有人格魅力,即使处在敌对的立场,也对他生不出什么厌恶的心思。他帮了林家这么多,帮了自己这么多,自己却没有什么能为他做的,说实话,李易心里还有些小小的过意不去。林婉如想着他刚才说的话,忽而问道:“长公主不仅对景国重要,对你也很重要吧”“啊”李易看了看他,怔了片刻,才开口道:“恩,很重要,我们是最好的朋友。”林婉如看着他,忽而问道:“我算是你的朋友吗”林勇本来是从两人身旁经过的,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脚步猛地顿住。随后就回过头,用担忧的眼神看着他。李公子的这个回答,简直是简直是不过脑子啊如果他回答“算”,那么小姐和那位景国长公主都是他的朋友,他刚才又说长公主是他最好的朋友,不就说明,在他心里,小姐比不上那位长公主吗如果小姐因为这件事情不高兴了,他之前所做的种种努力,岂不要付诸东流如果他回答“不算”,说明他只是把小姐当成了管事,小姐岂不是更生气他的脸上露出极度担忧之色。“不算。”李易很干脆的摇了摇头。林勇怔在原地,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林婉如面色倒是没有多少变化,看着他,疑惑道:“为什么”“是朋友的话,就不好下手了啊”李易看着他,想了想,问道:“你以后嫁不出去的时候,真的不考虑和我凑合过吗”林勇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转身离去。方兄弟有一句话说的很对,板上钉钉的事情,他就别操那些闲心了。小姐从来不会问别人当不当自己是朋友,李兄弟应付起来,也是炉火纯青,他两个人的事情,还真不用自己瞎操什么心。他唯一有点担心的是,虽然李公子是以开玩笑的口气,但是那位如意姑娘就站在他的身后,她听了会不会不高兴李易其实刚才那句话一出口,就意识到他犯了一个错误。他说明珠是他最好的朋友,如果林婉如问他她是不是自己的朋友,这个问题就没法回答了。没想到的是,她居然真的问出来了。幸好李轩不再这里,不然事情会更加棘手。好在他反应灵敏,一瞬间就用这种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语气化解了尴尬。对面林姑娘的脸上果然浮现出了笑容,李易再次觉得他机智无比。林婉如看着李易的身后,微微一笑:“如意”李易表情僵住,只觉得后背有些发凉。身后许久没有传来动静,他终于松了口气,心道自己居然会被这种老套的套路吓到,还真是一双手放在他的肩膀上,随后是如意那好听的声音。“妻妹好下手吗,我以后嫁不出去的时候,要不要也考虑考虑和你凑合过”李易已经很久没有翻过车了。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抖机灵已经没有用了,只能靠强烈的求生欲。他站起身,向林勇的方向走去,问道:“你刚才有什么事情要和我商量,进屋说吧”“没事啊”林勇看了看他,说道:“我有事去找老方,先走了”“”林婉如起身,走过去,挽着如意的手臂,说道:“今天看了一套衣服,特别适合你,我带回来了,和我去房间试试吧”事实证明,战斗的时候,有一架合格的僚机是多么重要。而有些,看似是僚机,实则是对方安排在己方阵营的卧底,在你上上下下左右左右baba准备再续三十条命的时候,把机枪对准你的发动机。李易决定委托老方对林勇进行一番思想教育。老方拉着林勇刚刚坐定,有人从外面走进来,大声道:“林勇,林姑娘呢”林勇回过头,看着那走进来的胖子,诧异道:“钱胖子,你怎么来了”“别提了,我爹让我来柳州拓展生意,多跟着林姑娘学些东西”那胖子说了一句,目光看向李易,脸上浮现出一丝疑惑,忽然问道:“这位兄台,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李易转头看着林勇,问道:“有一文钱吗”林勇虽然诧异,还是翻遍全身,找出一文钱来。李易将那枚铜钱扔给那胖子,说道:“我们两清了。”正文 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世风日下李易对这位叫做钱多多的年轻人印象深刻。来到这个世界之后,他只为钱发愁过两次。第一次是初到柳叶寨,为了一家人能够吃饱饭,每日东奔西走,想尽各种方法;第二次是在丰州的时候,柳二小姐受伤,在他们身无分文的情况下,需要成千上万两银子买药。好在这两次危机都安然度过,第一次他想了很多生财门路,包括卖画,糖葫芦,如意露等,第二次则是因为遇到了善财童子。散财童子。如果没有钱多多的一掷千金,他不可能有那么多钱买那些珍贵的药草,柳二小姐的病也不可能好的那么快。虽说那时候他们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但李易还欠他的一文返现。这一欠就是五年。他不喜欢欠人情,尤其是欠男人的情,欠钱也不喜欢。钱多多起初只是觉得这位年轻人很面熟,虽然他之前从来都没有见到过,但是看到他的第一眼,就有一种油然而生的亲切感,似乎他们已经认识了好多年。直到他听到他的声音,直到他接住那一文钱。他终于明白,眼前这位,便是那位对他的人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将他从歧途拉到正道的那位兄台。这一辈子,对他产生巨大影响的人有两个。第一个是他的父亲,他生他养他,教会了他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商人。第二个就是眼前的兄台,他让他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重拾自信,让他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从此海阔天空,迈入一番新的天地。他在李易的对面坐下,看着手中的一文钱,想了想,忽然问道:“兄台听说过九出十三归没有”在当铺典当,月息一成,价值十两的东西,当铺只出九两,谓之“九出”;三个月之后,典当者要用十三两才能赎回,谓之“十三归”。钱多多的意思是,他欠的时候是一文,五年之后,可就不止要还一文了。李易目光望向他,问道:“知道一个胖子从楼上掉下来会变成什么吗”“变成什么”钱多多的疑惑的摇了摇头。“死胖子。”李易为他解释过之后,再次看着钱多多,问道:“你还听说过九出十三归吗”钱多多摇了摇头:“没听说过。”林家和李家的关系,除了有限的几个人之外,并无人知道。但是林家和钱家的关系,整个齐国,几乎人尽皆知。林家和钱家谁更有钱,外人并不清楚,反正没几个家族比他们两家更有钱,作为近几年从小小的丰州城,一路披荆斩棘,将生意做到整个齐国数一数二的程度,林家和钱家这几年来相互扶持,确切的说,在林家还是一个小家族的时候,钱家便开始动用家族资源,不遗余力的扶持林家,到后来,两家更是齐头并进,互惠互利,一步步的成为齐国商场上的两个巨无霸林家所处的丰州,是赵颐的地盘,李易当初也只是让他照顾照顾林家,没想到他这么实诚,几年的时间,就将林家推到了这个位置。这其中,钱家功不可没。李易早就听林婉如说过,钱家从一开始,就对林家提供了大量的援助,钱财神之名名不虚传,五六年前,他将生意做到了丰州最大,这几年,他随三皇子到了京师,便将生意做到了齐国最大,就算是现在的林家,也不如钱家底蕴深厚。而钱多多,作为钱财神的独子,自然备受关注。不过,他最受人关注的,不是钱家的背景,也不是他过人的经商天赋。而是他每到一地,当地著名的才子文人,便会战战兢兢,心惊胆战,一些名气大的,更是直接退避三舍,不在他方圆十里的范围内出现。与之相反,各地的青楼楚馆,对他则是格外欢迎。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出手阔绰,经常一掷千金,还因为他认识那位传奇的“景国第一才子”,这件事情,在齐国已成共识。钱多多曾经因为十余首上佳的诗词名扬齐国,虽然后来得知,那些诗词是出自他人之手,但这个“他人”,可不是随便某个人。那是景国第一才子,他的诗词,不仅在景国流传甚广,在齐国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齐国诗圣赵修文曾当众直言:“今天下才共一石,李易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虽然不排除赵修文有酒后自夸的可能,但能让向来对才气极为自负的赵修文说出这样的话,可见他对于那位“景国第一才子”,钦佩到了何种程度。更何况,那李易的诗册,但凡齐国读书人,几乎人手一册,在有人做出比他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诗词之前,没有人有资格反驳赵修文的话。当然,这和钱多多没有什么大的关系,因为他的诗词都是别人送的。起初,有很多读书人对此表示出了极为不屑的态度,为钱多多贴上“大草包”“抄袭狗”“不要脸”的标签。后来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就没有人敢这么说了,如今,钱多多在仕子文人的心中,不亚于可止小儿夜啼的妖鬼精怪,据说,柳州几个有名的才子,听闻他到了柳州之后,连夜逃出了州城,结庐而居这些都是李易之后才知道的。钱多多最终还是没有敢对他玩九出十三归的把戏,和林婉如在另一边商量着什么事情。林勇目光向那边望了望,片刻后收回来,摇了摇头,说道:“这位钱公子,也真是奇怪”老方目光也看向那边,诧异道:“怎么奇怪了,除了胖了一点,哪里奇怪了”“你不知道”林勇看了看他,摇头道:“钱公子那个时候在丰州,一直是读书人耻笑的对象,所有人都看不起他,他可谓是丰州城的笑话”“后来就不知道怎么了,那些读书人见了他,就像是猫见了老鼠,走路都是躲着走的,他整个人也像是转了性子,以前最讨厌读书人,现在是哪里有诗会词会,哪里有读书人,他就往哪里钻”一般来说,人的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但也不是没有理由说变就变的。遭受重大挫折,或是遇到人生中的重大转折,才会导致性格的突变。或是遇到了人生中的导师,为他指引出人生的方向,点亮一盏明灯,照亮前行的路李易不知道钱多多的性格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但看他现在的样子,总比当初饱受欺凌,忍气吞声要好得多。至于那些读书人对他态度突变,不知道和另一些事情有没有关系。早些年的时候,林婉如给他写信,偶尔会提及丰州城的一些怪事。比如某位著名的才子,大早上被人在街巷中发现,赤身裸体,浑身上下只有一条兜裆布,鼻青脸肿,身上满是脚印。这还不算,那段日子,丰州城读书人的素质整体下降,几乎天天都有逛青楼不给钱的才子在诗会上被人当众揪出来;抛妻弃子,被原配带着孩子找上门来的事情也屡见不鲜见微知著,连本该素质最高的读书人都是这个样子,赵颐这些年只顾着争夺皇位了,忽略了对于丰州的管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