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都市现代>逍遥小书生> 分节阅读 46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465(1 / 1)

”马掌柜面有难色,支支吾吾了好一会儿才开口:“是城里新开了几家纸坊,那纸张质地上乘,价格吗,比起这里同等层次的,一成都不到,所以我今天来”做生意的,都不是傻子,能用一成的低价,买到质量更加上乘的东西,该如何做选择,根本不用考虑。“新开的纸坊”余三先是怔了怔,以为这是哪位竞争对手搞的恶意手段,可还没等他有所疑惑,门外就再次传来了脚步声。片刻之后,看着站在他面前的几人,余三的脸上露出了警惕之色,“你们都是来退货的”就在余三冲出店铺,向着余家狂奔而去的时候,余府之中,余鼎丰的面色已然大变。“你说什么”正在和崔家一人商谈要事的余家家主猛地站起来,揪住那下人的衣领,问道:“你是说,外面有人卖的纸,比余家的质量更好,价格,只有我们的不到一成”那余府下人颤声说道:“禀家主,京都的几个店铺,去退货的人,都排了好长的队伍了”余鼎丰放开他的衣领,强自淡定下来,问道:“查清楚了没有,这些店铺背后的人到底是谁,那纸,又是什么纸”如果这只是某位竞争对手的恶意打压,那还罢了,造纸的成本有多大,他比谁都清楚,质量越上乘,成本就越高,若是低价贱卖,连成本都无法收回来,自然是不可能长久的。但若是,若是真的有人改良了造纸之术,能用极低的成本制造出质量上乘的纸张,余家,余家赖以生存的东西,一下子就没了更何况,为了让书院用高价购得更多地纸张,他们好从中攥取利润,余家,可是连家底都投了进去,囤积了大量的货物,如果,只是说如果,如果市面上出现了一种物美价廉的纸张,导致无人愿买余家之纸,余家,余家就真的要山穷水尽了。“他们的背景,查不出来”那下人看着余鼎丰,小声道:“那些纸,已经派人验过了,质量的确十分上乘,之前从未在市面上出现过。”那下人的话还没说完,旁边那位崔姓男子的声音就传了过来。“余兄,余兄,你怎么了,余兄,余兄醒醒啊”余鼎丰被崔姓男子掐着人中,悠悠醒转之后,才觉得脊背发凉,面色更是发白,说道:“去,派人去公主府,不,不,备车,快备车,我亲自去”长公主虽然一直以来都深居宫中,但宫中公主皇子,在成年之后,便可在宫外开府,此次书院纸张供应一事,便一直都是由公主府的人和余家联系的。余鼎丰一路催促车夫,丝毫不顾在京城内驾驶马车横冲直撞,会不会被御史看到,行至公主府门前,便匆匆下车。被带进公主府之后,便一直在某处偏厅等候。他心中忐忑,一杯茶冲了不知道多少遍,直到没了味道,才看到一女官从外面缓缓走进来。余鼎丰匆匆起身,开门见山的说道:“今日来,是为了书院供应纸张”那女官看着他,微微一笑:“京都新开了几家纸铺,余侯爷知道吗”余鼎丰双腿一软,重重的跌回了椅子。“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陈庆在堂内踱着步子,时不时的看一眼坐在那里喝茶的陈冲,说道:“距离那晚只过去了数日,也就是说,在这之前,就已经有人在谋划余家了”“这不是很正常吗”陈冲抬头看了他一眼,问道:“崔家那边怎么说”“崔清泽当场掀了桌子,这已经不仅仅是没有阻止书院建立的问题了。”陈庆有些烦躁的说道:“余家这次为了能扳倒长公主,可谓是倾尽全力,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倾尽全力以后,再也没有余家了。”陈冲摇了摇头,说道:“余鼎丰太贪心了,番邦商人一事之后,崔家元气大伤,如今又没有了余家,崔家就如同断了一条臂膀,而这条臂膀,是被人故意砍断的。”“被人故意砍断的”陈庆眉头皱起,又骤然一惊,问道:“你是说,他已经开始谋划,不可能,不可能,他和蜀王只是私怨,向来都没有和哪一位皇子亲近,晋王太过年幼,陛下还有那么多成年的皇子,不可能是晋王,这没有道理,也不合礼法,他走的近的,也只有长公主一人,难道他还想要辅佐长公主上位不成”“这自然是不可能的。”陈冲摇了摇头,说道:“但我总觉得,这只是一个开始,且看着吧”他站起来,看着陈庆,缓缓道:“或许,我们陈家,也是该到好好考虑考虑的时候了”秦府家宴。秦彦叹了口气,说道:“余家这次,彻底没有翻身的机会了,这次以后,以纸坊为业的那些大族,少说也得元气大伤,若是向余家那样孤注一掷,就连整个家族都会被累及。”他说了几句话,看到下首处和七岁的顽童争抢玩闹的秦和,秦彦不禁微微皱眉,说道:“老五,你能不能不要这么胡闹,就不能做些正事吗”“哎,五叔是长辈,你应该尊重长辈,不能和我抢”秦家五爷正和秦彦妾室生的的孩子逗闹,闻言抬起头,一脸的愕然,“大哥,我每天都在做正事啊”“看戏,听曲,这就是你说的正事”秦五爷一脸茫然,“难道这不算吗”“都按照你说的在安排了,以后,纸价必会大跌,像余家那样,一家独大的场面不会再出现,当然,就算是独大也是我们独大”李轩懒洋洋的说着这些,又想到了一件事情,打起精神坐起来,疑惑的问道:“现在你能告诉我,那第二种纸,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了吧”正文 第八百二十五章 你要封我做皇后“擦屁股。”“”这个有些庸俗甚至是低俗的答案,显然不能让李轩满意,用纸张去做那样的事情,已经不仅仅是有辱斯文的问题了。他还是觉得,这种纸有着某种他不知道的用处。李易摇了摇头,“你看,你问我,我说了,你又不信”“算了,我总有一天会知道的”李轩放弃了追问,撇了撇嘴,转身离开。踏出门口的时候,他停下脚步想了想,脸上却浮现出了一丝异样之色。“或许,似乎,真的可行”院内,李易打开一个信封,将几张纸笺取出来。这是天网那边刚刚送过来的消息。投出去的那么多银子,到底不是只溅起了一阵水花,上到庙堂,下到江湖,都有稳定的消息来源。今日的这些消息,都是有关余家的。这一次,余家几乎是倾尽家族之力,想要将书院拖垮,然而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改良纸一出,余家视若性命的秘方,就变的一文不值,自此以后,他们的纸坊生意,再也开不下去了。囤积的大量纸张卖不出去,增添的设备,人力物力,也近乎是打了水漂,可能还欠了一屁股外债,不过,如果以比改良纸还低的价格卖出去,估计也就损失个九成左右,还是能收回那么一点成本的,足以让整个余家度过这个难熬的冬天。景国最大的纸坊,余家纸坊的倒闭,说明了一个道理。经商有风险,做生意需谨慎,无论是财力多么雄厚的家族,都有可能在一夜间破产。崔家如此,余家也是如此。李家在外面的生意,可比这两家要多得多,一定要引以为戒,踏踏实实搞实业,不可过分骄纵,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老皇帝说,余家之前也为国做出了一些贡献,值此危难之时,方便援手的话,还是要帮衬一把的,出于人道主义精神,他会让公主殿下差人将余家那些卖不出去的纸,以改良纸价格的一成买下,这样一来,至少这个冬天,他们肯定不用担心饿死或者冻死了。“崔兄,救救余家,这次你一定要救救余家啊”短短两天时间,余家家主余鼎丰就已经满面胡茬,眼中全是血丝。这两日不知道被余鼎丰纠缠了多少次,崔清泽一脸的不耐:“那种改良纸,的确是比余家的纸张质量上乘许多,价格又如此低廉,天下人都看在眼里,我能怎么救”“只要能得到那种改良之法”“你还想要得到改良之法”崔清泽挥了挥衣袖,说道:“你知不知道,那些纸坊背后到底站着什么人,宁王世子,公主殿下,王家你当初将长公主三次拒之门外,也应该预料到,会有这一天的,此事,别说是我崔家,就是娘娘也插不上手,自此以后,景国整个纸业的发展,必将天翻地覆”余鼎丰怔怔的坐回椅子,脸上最后一丝血色也消失了。这一次,余家损失的,不仅是白花花的银子,还有余家在景国得以立身的基础。改良纸一出,还有谁愿意再来买余家的纸,余家以后所剩的,就只有一个宁远侯府了。没有功劳,就算是日后蜀王殿下荣登大宝,他们余家,也早已没有了价值,又能得到什么样的厚赐余家,余家,今日以后,便再也没有余家了。“余家有些底蕴,经此一事,不会彻底倒台,只不过,没有闻名景国的纸坊,也无人在朝,没落是迟早的事情,他们为了私利,欲要阻拦书院的发展,沦落至此,倒也没有什么值得可怜的。”一个念头,便能决定兴国安邦的大事,时日一久,公主殿下身上,也生出了一些以前没有的气质,或者说气势“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蜀王一系的力量虽然大不如前,但余威和影响仍在,不过不急,一个余家倒下去,千千万万个余家也会倒下去,时间还有很多,不着急。”两人十分清楚,眼下所谋之事,最大的阻碍在哪里,当然,以后遇到的困难可能会更大,但在这之前,还需要将这些阻碍先一一扫清。李明珠坐在算学院之后的草坡上,双手环膝,说道:“书院的建立,足以动摇到世家的根基,因此,这些日子,各地的豪门巨阀反应激烈,不像以往总是一团散沙,而是联合在一起,已经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若是不加以安抚或是处置,怕是会出不小的乱子。”李易躺在草坪上,将双臂叠起来,枕在脑后,懒洋洋道:“你都动摇到人家的根基了,还不允许人家反抗一下,这天下还有王法吗”“王法”李明珠瞥了他一眼,说道:“本宫就是王法”“还本宫呢”李易闭上眼睛,嘴角扯了扯,说道:“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如果我是那些大族,怕是也不会安静的等着被你动摇到家族根基。”李明珠偏过头看着他,质问道:“你到底站那一边”“我当然”李易睁开眼睛,将身体往旁边挪了挪,和她靠在一起,说道:“站在你这一边了。”闻着从旁边传来的淡淡香味,李易重新闭上眼睛,说道:“既然是为了利益联合到一起,自然也可以为了利益而重新化为散沙,解决此事的办法,其实我以前就和你说过”听他娓娓而谈,公主殿下脸上逐渐浮现出异色。这件事情,已经困扰她许久了,此刻听到他的这些话,才意识到,原来此事竟然可以如此解决“只要那些门阀家族之间不再铁桶一块,甚至是互相猜疑防范,便可分而化之,逐个击破,这对你们来说,应该不是难事。”李易说完了之后,身旁久久的没有传来声音,他睁开眼睛,看到长公主正在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他。这种眼神他从来都没有见过,略微警惕的望着她,问道:“你在想什么”“此事他们商讨了好些天,也没有给想出一个办法。”公主殿下看着他,说道:“我在想,日后要是把你留在宫里,出谋划策,我岂不是可以省掉很多烦忧”李易摇了摇头,说道:“外臣可不能长久的留在宫里,你还是别想了。”李明珠若有所思的看着他,装出一副认真考虑的样子,说道:“外臣不行,内臣却可以。”外臣是指朝上的文武百官,内臣的意思,自然就是宫内的官员,例如,传旨宦官,起居宦官之类的“内人”李易猛地从草地上爬起来,大惊失色,“你要封我做皇后”正文 第八百二十六章 再次动摇“皇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