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是来找他下棋的,让他的心中立刻就紧张起来。刘县令笑了笑,说道:“呵呵,赵员外的府邸若也能称得上是寒舍,那本官的县衙,还真不知道用什么词去形容了”赵员外见他笑意盈盈,不像是来找麻烦的,心中略微放松,伸手道:“刘大人,里面请。”“来人,快快上茶,将我珍藏的好茶拿出来”刘县令本就是好茶之人,品了一口茶,便将此茶赞扬了一番,赵员外心不在焉的附和了几句,两人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从茶叶聊到家常,再聊到生意场上的事情,盏茶的功夫不知不觉的过去,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关系多么亲密的好友呢最终还是赵员外先忍不住,小心翼翼的看着刘县令,问道:“不知道县令大人驾临寒舍,有何要事”刘县令不急不缓的放下茶杯,笑着问道:“朝廷要筹建书院一事,不知赵员外知不知道”“有所耳闻。”赵员外点了点头,这件事情最近在京都闹出了不小的动静,他倒也知道此事似乎和长公主有关,但具体的,就没有过多的关注了。随后,他就意识到了一件事情,看着刘县令,问道:“刘大人的意思是”“实不相瞒,书院一事,在筹银方面,遇到了一些困难。”刘县令笑呵呵的看着赵员外,问道:“不知道员外愿不愿意慷慨解囊,为天下的寒门学子尽一份心力”赵员外愣了愣,寒门学子,寒门学子关他什么事情,他为什么要慷慨解囊原来这位刘大人今日来,是要他捐银子的,赵家的确有钱,但这些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凭什么要捐出去。赵员外眼神深处闪过一丝不满,没有表露出来,脸上的笑容却更加的灿烂,说道:“当然愿意,赵某也一直想着,要为国家尽些心力赵福,快去账房支一百两银子来”一百两银子对他来说并不多,不会付出多大的损失,也能给这位刘大人一个交代。他根本没有推诿,为了一点钱得罪这位刘县令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如此干脆的将数额定下来,想来对方也不好再开口。刘县令脸上依旧带着笑容,说道:“本官代天下的寒门学子,先谢过赵员外了。”赵员外连连点头:“应该的,应该的。”赵府的管家很快就拿了一百两出来,自然有衙役帮着收下。“本官还有事在身,就先走了。”刘县令和赵员外客套了几句,便起身告辞。赵员外起身:“送刘大人。”虽然白白损失了一百两银子,但送走了这位菩萨,还是值得的。“若不是本官实在拿不出那么多银子,倒是想着多捐一些。”两人向府门口走去的时候,刘县令摇了摇头,说道:“城南的许员外,三千两为书院捐了一座藏书阁,城北的章掌柜,一千两捐了一座学堂,怕是都有机会上院碑,让本官羡慕的紧。”“院碑,敢问大人,什么是院碑”刚才可没听他说起过这件事情,赵员外疑惑的问了一句。刘县令笑了笑,解释道:“要在各地建那么多的书院,需要一大笔银子,国库一时间拿不出那么多钱,只能在各地募捐,许员外捐了藏书阁,到时候那藏书阁前面,便会立一块碑,明明白白的写上,这是何人所捐,让那些学子们记得是什么人让他们有书可读,应该承谁的恩情”“章掌柜所捐的学堂前面,也会立这样一块碑,至于院碑,那是立在整个书院前面的,进门之前就会看到,由陛下御笔亲提,凡是对书院有所贡献的人,皆可在院碑上提名,目的便是让书院的学生们记得,他们的一切,是谁给予的。”“可惜啊,院碑只立一次,等到这次之后,除非对学院有极为重大的贡献,否则是不可能得到提名的”赵员外闻言,脚步一顿,愣愣的站在原地。刚才这位刘大人,可没有和他说这些啊他赵日天半辈子经商,让人瞧不起也就罢了,但是他不想子子孙孙都这样。他不想让自己的子孙永远的抬不起头,永远不能挺直脊梁做人。所以他不惜重金,给儿子请最好的先生,买最好的纸笔,光伴读书童都请了四位,还不就是想让他以后能有出息,考取功名,让赵家摆脱商人之家的阴影他做这些都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名捐学堂,捐藏书馆,把自己的名字刻在碑上,立在学院前面,那碑是陛下御笔亲题的从今往后,还有谁敢看不起他赵日天谁敢不服有本事你们也把名字刻在碑上,让陛下御笔亲题啊那可是学院啊,从那里出来的人,以后还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功成名就,一飞冲天,到那个时候,或许那些位列朝班的大臣们,偶尔也会记起在他们年少求学之时,在院碑上看到的那个熟悉的名字。赵日天。哪怕有一个人记得,对他,对赵家来说,也足够了。且不说那些大官心里到底对当年之恩情还记得多少,除了墓碑以外,能把名字刻在碑上,对他来说,也是一件足以吹嘘一辈子的事情。刚才刘县令说,这个机会仅此一次,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该死的许员外,枉自己之前还对他有恩,此等好事,居然不带上自己,赵员外脸上浮现出一丝怒色,不过很快就消失,脸上的笑容前所未有的灿烂,三两步追上刘县令,见他已经快要迈出了府门,急忙道:“大人留步”刘县令回过头看着他,笑道:“哦,赵员外还有何事”s:补更12。正文 第七百七十八章 天大的好事第四更s:别再纠结赵员外的名字了,人家那个时候的人纯洁着呢,没某些人想的那么龌龊啊,那一年,日还只是太阳“关于,关于捐银,小人忽然觉得,此等利国利民之事,我等应该再多尽一份力的,只有建更多的书院,才能让更多的寒门学子有书可读,才能为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恩,就是这样”赵员外越说越有底气,说到最后,脸上的表情变的无比诚恳和自豪,“所以,我想再为书院捐些银子,刘大人我们再细谈谈”刘县令点了点头,笑道:“赵员外有此等心意,本官很欣慰啊”“大人请”“赵员外请”三千两银子,就算是赵家来说,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了。但是,为银子拼搏了一辈子,此时此刻,他对于银子本身,已经不那么看重,真正到了这样的位置,就会明白,有些东西,是银子买不到的。有些事情,也是银子所不能解决的。因此,在心中斟酌许久之后,他又给出了一个数字。比刚才答应的一百两,整整翻了三十倍。刘县令笑着说道:“赵员外慷慨解囊,到时候,书院的寒门学子,会记得你的。”“都是为国做事”赵员外等的便是这句话,他没有办法去确定刘县令刚才说的话是真是假,但想来他应该不会用此事来骗他,毕竟对方也算上是一方大员了,不可能做出蒙骗之事。“还有一件事情,要拜托赵员外。”刘县令看着他说道。“大人但说无妨。”“本官对于京都附近的豪商巨贾到底还是不熟,希望赵员外能从中走动走动,毕竟一人之力有限,若是能多些像赵员外这么慷慨的人”“当然可以,大人放心,此事便包在我身上了”赵员外连连应答,心中涌出一阵狂喜。这件事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刘县令居然将此重任交在了自己的身上,要是此事他办的漂亮,办的妥帖了,远的不说,以后在县令大人这里,不就可以说上话了这可是付出三千两银子都买不来的,无论怎么算,都不会亏本的买卖。当然,与此同时,他又想到了一件事情。赵家的确是有些钱财,但还没有自大到认为赵家就是京都最有钱的商人,这一旦众人都聚集起来,得知了事情的真相,还不都抢着捐钱到那个时候,他的名字还能不能留在院碑上,可就两说了。毕竟,这种留名的机会,相信那些人也不会拒绝。当然,他刚才已经从刘县令那里确认过,一座书院的款项集齐之后,余下的,会用来建造其他的书院,这一座书院无法留名,总有能留名的,但为了保险起见,还是要小心一些。他对府上的管家招了招手,说道:“再去账房支取两千两过来”等到他再次回到棋室的时候,那位好友已经等不及了。“刘县令来这里,有什么事情”一名富态的中年男子看着他,极度诧异的问道:“你什么时候认识刘县令的”赵员外神秘的一笑,说道:“此事暂且不急,我有一件天大的好事,要告诉你”“不愧是李大人”刘县令走出赵府,叹了口气,喃喃道:“高,实在是高”这五千,准确来说,应该是五千一百两银子,来的不费丝毫吹灰之力,甚至于他都不用怎么动口,对方就会主动的贴上来,好像生怕自己不收一样。简直比抢钱还容易。他可是知道,礼部那些官员,去逐门拜访的时候,受到的是怎样的冷遇。当真是天壤之别啊而且,从赵府走出来,他还想到了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商人爱名不假,但有些人似乎更爱名啊怕是过不了几日,这整个京都,就要再次热闹起来了。一名衙役站在他的身后,问道:“大人,我们现在去哪里”“去许府。”“哪个许府”“城南许员外。”小半个时辰之后,一位挺着肚子,脸上满是肥肉的胖子将刘县令从府中送出来,笑呵呵的说道:“大人慢走”转过头去的时候,脸色却瞬间阴沉了下来。“该死的,这么重要的事情,姓赵的居然不告诉我”刘县令身后,那衙役依然明白过来,笑道:“大人,我知道了,我们现在去章掌柜府上”“嘻嘻,父皇,你又输了”傲娇萝莉从位子上跳起来,高兴的叫道。赢父皇十局,她就能出宫去玩一次,赢父皇二十局,她就能连永宁也一起带上,所以她现在天天找父皇下棋,算下来已经攒了好多天了,她心里早就有决定,等到为两个人都攒够十天的时候,她就能和永宁出宫,十天都不用回来。景帝慈爱的摸了摸她的脑袋,说道:“寿宁先去玩吧,父皇有些累了,我们下午的时候再下。”“哦。”傲娇萝莉乖巧的点了点头,虽然她也想早点攒够时间早点出宫,可是父皇的身体不好,她已经长大了,要懂事,不能累着父皇。看着她蹦蹦跳跳的抛开,景帝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愧疚之色。作为一个父亲,用这样的方式留住女儿在自己的身边,陪他下棋,心中到底还是有些歉意的。最棘手的事情交给明珠和李易了,这几天没有重要的国事,好不容易过了几天的清闲日子,心中却还是对某些事情放心不下。他将棋子收起来,问道:“明珠这几天在做什么”“殿下一直在宫中。”常德的声音传了过来:“每日除了练功之外,没有”“哦,对了,公主殿下还在学着做菜。”“做菜”景帝的声音里面有些疑惑。明珠从小就喜欢舞刀弄剑,但绝不是厨房的菜刀,她什么时候对这些事情感兴趣起来了“是的,做菜。”常德点了点头,说道:“熬汤之类的,经常让膳食局送东西过去。”景帝疑惑了一瞬,就不再去想这些事情,又问道:“李易呢”“在家,偶尔出去,但都是陪着妻子散步”景帝眉头皱了起来,喃喃道:“他们两个,到底在做什么”他没有给这件事情设上期限,但朝中关于此事的声音可一直都不小,落在他们身上的压力定然不轻,怎么会都如此的悠闲想了想,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