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立刻发出了一阵哗然之声。谁都没有想过,这一场诗文的比试,居然会是这样的结果。没有评判,没有争论,李县子干脆利落,赵修文两次认输,赢得如此简单轻松。在民心低迷之时,这一场的胜利,无疑是一件足以振奋人心的事情,朝廷的面子,也总算挽回了一些。不多时,百官陆续走出大殿,与此同时,一道道消息,从宫门中传了出去。正文 第四百六十九章 什么经义长安县子李易,在朝堂之上一直都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圣眷极浓,擅长算学,精通佛理,又擅医术,他献出的天罚使得景国在军事上不再积弱,面对强大的齐国时,也有了还手之力。但同时,他开百年之先河,在皇宫之中,当着百官的面殴打亲王,视礼教为无物一直以来,朝中官员都对他褒贬不一,但这一次,哪怕是亲近蜀王的朝臣,也不得不真心实意的称赞一声,“干得漂亮”因为这一场比试的意义,早就超过了比试本身。数次的失利之后,朝廷在民间的威信已经降低了不少,若是在这种国与国之间的较量中,连输两场,怕是天下的臣民会对陛下,对朝廷失望透顶,这也是齐国人想要达到的目的。现在好了,李县子用极其响亮的巴掌将他们的阴谋抽了回去,你们齐国人写诗不是很厉害吗,现在连他自己都承认了远远不如李县子,甚至离开的时候还死皮赖脸的向陛下讨要了李县子的一张原诗稿,以后谁还敢说景国无人皇宫之外,从天色刚亮的时候,就有不少人站在远处等待。这些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其中又以年轻人为主,儒生占了大多数,有京都学子,也有特意从邻近州县赶来的人,因为今日在皇宫中进行的,不仅仅是两个人的比试,更是国与国的比试,与他们每一个人切身相关。昨日已经输了一场,今日的比试则显得尤为重要。大多数人都脸色凝重,也不见交谈,偶尔望一眼宫门口的方向,比试结束之后,消息要传出去,必定会经过这里,他们便能在第一时间获悉。众人不知等了多久,在某一个时刻,前方终于传来了一声厚重的声响。宫门口的守卫打开宫门,百官从里面走出来。他们三五成群,有说有笑,看上去极为轻松的样子。在不远处等待的众人见到这一幕,神情微怔,随后便像是意识到了什么,脸上迅速的浮现出了一丝喜意。不多时,便有几匹快马从人群边缘飞驰而出,“第二场比试,景国胜”的消息传向四面八方。“你们两个是怎么认识齐国三皇子的”李明珠没有动筷子,看了看李易和李轩问道。李轩有些郁闷,说道:“我们怎么知道在群玉院遇到的那个家伙就是齐国三皇子,我还觉得他人挺不错呢。”寿宁公主大口的扒饭,闻言抬起头,嘴角沾了一颗米粒,好奇的问道:“群玉院是什么地方,好玩吗,下次也带我一起去。”晋王李翰可不管这些,好不容易才求来的和他们一起吃饭的机会,不抓紧时间多吃几口,下一次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吃到。李易想着早上还和如仪说过要回去吃饭,这下怕是得等到下午了,一边给旁边小永宁的碗里夹菜,一边看着李明珠说道:“那就是齐国三皇子,他为什么会跑来京都”李明珠摇了摇头,说道:“这位齐国三皇子,虽然排行第三,但却是齐国所有皇子之中最有能力的一个,深得齐国君王信任,在齐国百姓心中的威望也很高,这一系列针对我景国的事情,应该就是他一手策划的。”李易点了点头,这位齐国三皇子,的确有他的过人之处。仅凭他带着几个人随齐国使团来到景国,一步一步将老皇帝和满朝文武逼迫到这个地步,回去就足以吹一辈子的牛逼了。不说别的,如果不是李翰这货没有偷懒,将那本小册子上所有的内容都看完了,单单那一道棋盘和粮食的题目,就让老皇帝和百官眼睁睁的跳到他们挖好的大坑里,千百年后,中学课本上讲等比数列的时候,可能就会将此事当做一个有趣的例子,老皇帝的名号绝对会比景国的开国皇帝还要响亮。当然,这位三皇子最恐怖的地方还不在这里,明明是敌对的关系,但李易却对他没有多少的厌憎和敌意,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人格魅力如果日后他成为了齐国的国君,那景国可就危险了,蜀王那个草包,只会开arty,和那位年轻人根本就没有什么可比性,这样下去,一旦老皇帝归西,景国也就距离灭亡不远了。“李县子,陛下召见。”常德这家伙之所以不受人待见,就是因为他总在最不适合出现的时候出现。李易放下筷子,摸了摸永宁的脑袋,说道:“我先出去一下,马上就回来。”随后他便站起来,径直向外面走去。从来没有见过他如此干脆爽快,常德一时有些发愣。“走啊,还愣着干什么呢”李易站在门外,回头看着常德催促道。“李县子这次似乎挺着急啊。”常德的声音永远是阴测测的。“你说陛下这次叫我做什么”李易一脸好奇的问道。常德淡然说道:“陛下的心思,我们这些做奴才的怎么知道”不懂得揣摩帝王心思的太监不是一个好太监,也不知道就老常这智商,是怎么爬上内侍总管的位置的,莫非是走了后门不成“会不是赢了和齐国人的比试,陛下一高兴想要赏点什么,银子这次就不要了,要是能有个国公当当,倒是可以考虑考虑”常德撇了他一眼道:“别做梦了,进去吧。”李易走进勤政殿的时候,景帝居然没有在上面批阅奏章,而是站在下方的一处桌案前,饶有兴趣的打量着什么。“臣”“行了行了,这里没有别人”景帝摆了摆手,回过头看着李易问道:“你是怎么在那么短的时间里面,想出这首诗的”李易撇了一眼桌案,发现那上面是他刚才抄的第一首回文诗,第二首被赵修文当着百官的面要走了。李易心中默念,苏大居士的棺材板一定要压住,说道:“回陛下,臣也不知为何,当时在看到题目之后,脑海中忽然就冒出这一首诗来”景帝愣了一下,摇了摇头说道:“罢了,就连那赵修文都那么说,想来朕还是小瞧了你。”“朕答应过你,若你能赢下这一场比试,朕就允许你带永宁出宫一个月,君无戏言,等到和齐国的这件事情过去,朕便会兑现承诺。”老皇帝还是挺信守诺言的,这桩买卖做的划算,李易心中这样想的时候,却听他再次问道:“你对经义可熟悉若是让你去和那齐国文宗辩经,有几分把握”李易愣了一下,连连摇头:“陛下知道,臣也就是懂点诗词,对于经义什么的,实在是一窍不通,要不然,也不会到现在还只是一个秀才,连秦相和那么多大儒都不行,臣就更不行了”景帝点了点头,他也只是随口一问,众多经义,要想深刻理解,至少也得花上十余年时间,而要想真的的融会贯通,则要穷尽毕生精力,如果连弘文馆的大学士都不行,便真的无人能胜了。总之,这一次,他不能再寄希望于李易。“你先下去吧,让永宁出宫是为了给她治病,朕不会以此为条件,等到此事过去,朕自会另外赏你。”“臣告退”李易拱了拱手,转身向殿外走去。景帝看着他离去的背影,脸上浮现出一丝思忖之色,忽然开口道:“两个月”李易的脚步一顿,片刻之后,回过头,疑惑的问道:“陛下刚才说,什么经义”正文 第四百七十章 名满京都“所谓辩经,便是以经书文句为题,两人一问一答,所问皆出自儒家经典,被问者需阐明其中义理,这些经典,包括但又不限于十三经,秦相年轻时便以辩经闻名京都,却也比不过那位齐国大文宗,你若想取胜,不仅需要将这些经典义理烂熟于心,还需有自己的见解,这一点更是极为不易。”景帝看着李易,眼神有些古怪。“真的两个月”李易有些不确定的再问了一句。“君无戏言。”景帝点点头,似笑非笑。李易摸了摸鼻子,做恍然状,“陛下,臣忽然想起来,臣好像也略懂一点经义。”“你可要想好了,那些经义加起来足以堆满半间屋子,而那位齐国大文宗,一辈子都在研习经义,就算是弘文馆大学士,也未必能在经义一道上胜过他,你若是输了,朕也不罚你,准许你带永宁出宫的事情,就当朕没有说过。”李易在心底暗自鄙视,刚才还说什么君无戏言,转眼间就想反悔,要不是顾及到他的身份,早一口鄙视的唾沫吐过去了。“陛下放心,恰好臣在经义方面,也有几分自信。”李易看着景帝微笑说道。景帝的脸上终于浮现出了一丝正色,“你是认真的”“两个月,陛下也是认真的”李易再次说道。既然是做交易,事先得再三确认筹码。景帝想了想,点头道:“明日一早,朕派人去接你,若是你能再为朕扳回一城,朕便将你的爵位再向上提升一级,弱冠之龄的县伯,怕是京都都会因此震动,你以为如何”“臣先回去准备。”爵位不重要,再升一级也不过是县伯,和国公比差远了呢,李易拱了拱手,准备离开,走出两步,像是想起了什么,又走了回来。“还有什么要求”景帝看着他问道。“要求倒是没有”李易脸上的表情有些疑惑,看着景帝问道:“就是想问问陛下,十三经,是什么”“”“朕这一次,是不是真的太过草率了”李易已经走了好一会儿,景帝揉了揉眉心,有些怀疑的问道。“陛下,可否容老奴说一句。”在景帝面前向来以沉默居多的常德忽然开口说道。景帝摆了摆手,说道:“你我之间,不必多礼。”常德想了想,开口道:“陛下觉得,李县子会答应他也没有把握的事情吗”景帝愣了一下,摇头说道:“从朕开始关注他,直到现在,除了殴打蜀王之事让朕意外,他做事向来沉稳,没有十成把握,是不会轻易涉险的。”“既然如此,陛下便不用担心了。”常德笑了笑说道。景帝想了想,脸上露出了笑容,点头道:“倒是朕多心了,就看明日,他会给朕,给满朝文武,给我景国的子民一个什么样的惊喜”从勤政殿回来的时候,他们难得的每样饭菜都给自己留了一点,李易一边吃饭,一边问李明珠道:“弘文馆怎么走”“你去弘文馆做什么”李明珠挑眉问道。弘文馆乃是国家藏书之所,馆内大多是年纪一大把的老学士,管理修正书籍,在她看来,李易可不像是喜欢读书的人。李易撇了他一眼说道:“陛下让我明日和那什么大文宗辩经,我总得去看看要辩的是什么”李明珠美目睁大:“辩经,你”“我怎么了”李易不满的看着他,“你别瞧不起人,谁说年纪大经义就厉害,这个时代到底是年轻人的,长江后浪拍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的道理你懂不懂”李明珠皱着眉头说道:“你是认真的你已经胜了诗文这一场,又何必再逞强,要论经义,你能比秦相和周大学士还厉害”李易轻哼一声,“我有多厉害,你以后就知道了。”李明珠看着他,脸上浮现出狐疑之色,平白无故的和大文宗比试经义,这绝对不是他的性格,她看着李易,问道:“父皇给了你什么好处”李易放下筷子,叹了口气,看着她,语重心长的说道:“能有什么好处,身为景国子民,要时刻以振兴国家为己任,岂能置国家的荣辱与不顾,要能做到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了国家,就算是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父皇答应为你加官”李明珠再次问道。“没有加官,只是晋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