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这个消息的县丞大人,当场就冒出了一身冷汗。若是查到他的身上,他岂不是也要和周县尉落得同样的下场这样提心吊胆了几天,担心的事情也没有发生,他才稍稍的放下了心。看来只是周县尉倒霉了一点,并不是上面要彻查这些官吏,不过,虽然心中稍安,但行为上却收敛了许多,暗地里的小动作不敢做了,和县令大人搞好关系,要是上面传出了什么风声,他也能第一时间知道。对于县丞的示好,刘县令当然是照单全收,此刻半眯着眼睛,品着香茗,心里面还在回味刚才和小妾的那一番云雨,陡然间,门外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一衙役风风火火的闯了进来。刘县令的眉梢一挑,上次周县尉出事,便是这货风风火火的闯进来,这次看他慌慌张张的样子,莫不是又出了什么大事也不计较他没有敲门的事情,忙问道:“出什么事情了”“大人”那衙役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说道:“前衙来人了,是从京城过来的”“京城”刘县令口中惊呼一声,京城来的人可不敢怠慢,匆匆的向着前堂走去。一刻钟之后,刘县令换了官服,跟着两位宫中来的传旨太监出了衙门。两人的确是京城来的,圣旨造不了假。但千里迢迢从京城跑来宣旨,居然只是为了封赏一个小小的县尉,什么时候圣旨变的这么不值钱了圣旨当然不会这么廉价,刘县令为官这么多年,也不过只见到过两次而已。要知道,他自己上任的时候,手里拿的也只是一个委任状,而如今手下一个县尉,居然能让陛下御旨亲封,让他以后还怎么御下前有女捕头身份尊贵,府尊大人亲自告诫他不可冒犯,后有县尉让陛下御笔亲封,肯定也是背景通天不得了的人物,怕也是招惹不起的,他这个县令当的还有什么意思“前面带路,去李家村”刚才在衙门之时,刘县令已经将那即将上任的李县尉调查了清楚,此时带着一班衙役,领着这两人去李家村宣旨。“李家村就不必去了”一道轻灵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刘县令回头一看,发现一道英姿飒爽的身影从县衙走了出来。“公”两名传旨宦官回头望过去时,脸色陡然一变,就要跪地行礼,李明珠对他们摆了摆手,说道:“要宣旨的话,直接去如意坊吧。”如意坊中,李易今天又偷懒没来,铺子里除了四位少女,就只有坐在角落里面无聊的已经开始打盹的老方了。断断续续的梦里,自己跟着姑爷赚钱买了大宅子,干什么都有人伺候着,家里的恶婆娘在自己与她磨了许久之后,终于允许自己纳妾,欣喜之下,正要将那群玉院的小红姑娘迎回家门“谁是李易陛下有旨,速速跪接”陡然间,一道大吼的声音将老方从梦中惊醒,身体颤了一下,大宅子没有了,仆人婢女没有了,小红姑娘也没有了“喊什么喊,奔丧啊”美梦被搅,老方心中当即大怒,也没看清来人,劈头盖脸的就骂了过去。“放肆”“大胆”两位面白无须的男子脸色一沉,怒视着老方,几乎是同时冷声说道。身为传旨太监,在宫中还好,出了宫,谁见着他们不是恭恭敬敬,笑脸相迎,哪里被人这么呵斥过这夯货刚才说什么奔丧居然敢将陛下的旨意说成是奔丧,简直是找死跟在两人身边的刘县令也是眼皮一跳,这到底是哪里来的二货,这种混账话也能说吗“怎么,还想动手”老方被惊醒了美梦的气还没消,闻言两眼瞪大,身体向前逼近了一步,一阵气势顿时压了过去。搅人美梦还有理了刚才这两个家伙好像还叫了姑爷的名字,看这架势,难道是来寻仇的想到这里,老方身上散发出来的气势又强了几分。两名宦官脸色一变,随后脸色便彻底冷了下来,高声道:“把他拿下”“不知者不罪,不知者不罪”门外的衙役还没进来,刘县令便急忙的摆了摆手,看着老方说道:“你这夯货,这两位乃是当今陛下派来传旨的,李易何在赶快叫他出来接旨”“接旨”老方看着这身穿官袍的男子,又看了看两名宦官,傻愣愣的站在那里,脑海之中一片空白。几名女子站在柜台旁边,看着这边的眼神中也充满了震惊。“你们家姑爷呢”就在老方心中波涛汹涌的时候,一道熟悉的声音传到了他的耳边。“在在家里。”老方吞咽了一口唾沫,声音颤抖的说道。s:不用担心书写到后面会变味,作者不会去描写官场的勾心斗角,这一段剧情,可以叫做逍遥小县尉。感谢书友“啊取名难啊”的万赏,这两天要给上架存稿,万赏会在周六进行加更。另外,隆重推荐好友的一本书,大宋好屠夫,特种兵郑智穿越北宋末年,收史进当小弟,和鲁达拜把子,“哥哥,捡了这块肥皂吧”正文 第一百四十八章 谁在坑我如今的柳叶寨,和两三个月前比起来,无疑是天与地的差别。去年遭了旱灾,本就贫瘠的山地,粮食颗粒无收,虽然朝廷已经减免了两年的赋税,但仅凭家中的存粮,不知有多少人在温饱线之下挣扎。然而如今再看,之前那些满寨子跑,瘦的皮包骨头一样的熊孩子,身上终于能看出点肉来,手里抱着一根大骨头棒子啃着,身旁总有一两只土狗,盯着熊孩子手中的骨头,在周围不停的转悠。几家人的新房已经盖起来了,左邻右舍的往往都会出手帮忙,末了让自家的婆姨做一顿好的,犒劳犒劳出力的邻居,几十年来,这是寨中村民默认的习惯。几个汉子一边干活,一边与左右闲聊,蓦地发现村口传来动静,抬头一看,一个个都愣在了那里。几道骑在马上的身影首先映入了他们的眼帘,进了寨子之后,马上之人不急不缓的下了马,几人眼里瞧的清楚,十余名皂衣官差跟在他们后面走了进来。柳叶寨中何曾来过这么多官差,几人的面色皆是微微一变,莫非是寨中有人犯了事,这些人是来抓人的“你们看,那是不是老方”其中一名汉子看到了走在前面的一道熟悉身影,立刻惊声说道。“是老方”“老方怎么会和官差在一起”“这些人来寨子干什么”几人眼神惊疑,看着这些人进了寨子,便远远的跟在他们的后面,也不敢太过靠近,直到发现他们在某处院宅前停下时,才忍不住惊呼道。“他们是来找大小姐的”“不是怕是来找姑爷的。”“难道姑爷他”就在他们的面色发生变化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这边的动静了。毕竟柳叶寨处在山中,与其他的村庄之类并无连通,平日里很少有外人进来,这一次一来就是这么多人,还都是官差打扮,看来事情非比寻常啊老方上前敲了敲门。李易正在院子里教小环如何将双丫髻变成丸子头,听到敲门声,随口说了一句:“门没关,进来。”撇了一眼,看到进来的老方,神色不由的怔了一下。老方这家伙今天是怎么了,居然知道敲门不过,看到接下来鱼贯而入的官差以及领头的两个陌生男子时,李易的面色微微一变。这是什么情况怎么这么多官差不会是老方犯什么事情了吧小丫鬟也被这阵势吓了一跳,小脸煞白的躲在李易身后,一脸紧张的望着这些官差。听到前面传来的动静,两名女子从内院中走出,看到眼前的情形,柳如意美眸微微一缩,一只手已经握在了剑柄上,柳如仪俏脸也是一变,两人快步的走到李易身边,如仪转头看着他,问道:“相公,这些人是干什么的”“谁是李易,快出来接旨”那宦官的一声叫喊,使得所有人都愣在了那里。“接旨”李易脸色一变,接什么旨柳如仪姐妹的目光望向了他。那宦官的嗓门不小,门外的众人也都听到了声音。所有人都互望了一眼,眼中又惊又疑。“圣上有旨,还不跪接”平时宣旨之时,倒是见过不少被吓傻了的人,那宦官看了他一眼,也不觉得奇怪,冷冷的说了一句。哗啦李易还没跪下,刘知县和那些官差先跪了。宣读圣旨之时,便如同天子亲临,不仅接旨之人需要跪拜,便是周围的人也得一同跪下。又是“哗啦”的一阵响声,门外的村民也都跪下了。虽然他们没见过圣旨,也不懂得这些规矩,但连官差大人都跪了,他们又怎么敢不跪柳如仪的手从剑柄上拿开,姐妹对视一眼之后,也跪了下来。在这景国之中,当即皇帝便是最为尊贵的人,这样的观念已经深入到她们的血脉之中。看着她们跪下了,小环也紧随其后。一时间,场中除了那两名宦官之外,就只有李易是站着的。四下里望了望,脸上浮现出一丝无奈之色,走到那两人面前,屈身跪下,开口道:“草民接旨。”形势比人强,虽然他真的不想跪,但更不想落得一个不敬天子的罪名。“连圣旨都来了,到底是哪个王八蛋谁陷害我”跪下之后,低声喃喃了一句,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便是前几天见过的那位自称是府学教授的家伙。除了那件事情之外之外,他还真的想不到别的原因了。那宦官听到他小声嘀咕的话,嘴角抽了抽,差点当场发飙,当想到刚才公主的嘱咐,生生忍下了怒气,照着圣旨宣读了起来。听着宦官念了一大堆,李易大概听出了个所以然来,意思是弟子规有功于教化云云,然后便是一顿夸赞,还没有听完,李易心中已经有底。这下,一个学官的职位怕是跑不掉了。他心中这样想着的时候,那宦官已经念到了最后:“御封尔安溪县尉,嘉尔冠荣,永锡天宠,钦哉。”“县,县尉”李易猛地抬起头,一脸的难以置信。因为对教化有功,所以封他为县尉这他娘的也行这弯也拐的太急太大了吧此事根本不合常理,到底是谁在坑他“李县尉,快接旨啊”一旁的刘县令看着他愣在那里的样子,不由的开口催促道。趁机多看了他几眼,心中兀自不信,这年轻人,以后就是本县县尉了“能不接吗”好不容易碰到一个看起来和善一点的,李易看着刘县令,试探问道。上次对李明珠也只是说说而已,天可怜见,他从来就没想过当什么县尉啊忽然间,李易像是想到了什么,脸上忽然露出恍然之色。“你要抗旨”刘县令还未开口,便有一名宦官看着他,眼神不善的问道。“不愿为官也不行”李易看着他,说道:“自古以来,高风亮节,辞不受官的人也不少吧”“所以他们都死了啊”那宦官看着他,脸上浮现出一丝冷笑。正文 第一百四十九章 罪魁祸首宣完旨后,两个阴阳怪气的宣旨宦官沉着脸走了,按照以往的惯例,像这等封官加爵之事,接旨之人总会给他们备上一点小小的薄礼,以表谢意,不过看眼下的情形,这不识好歹的书生没有当面抗旨,就已经给足了他们的面子。这些年来,辞不受官的高洁隐士也有不少,天子贤明,胸怀广阔,从未以此定罪,但终究颜面上还是有些过不去的。幸好之前听了公主殿下的话,否则今日之事搞不好还真的无法收场。穿着官服的男子也走了,李易听他介绍说自己是本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