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都市现代>饮唐> 分节阅读 13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32(1 / 1)

老血差点没喷出来,要不是现在人多,他真想好好验证一下,这个梅灵是不是突然被那个穿越者突然上身了,尼玛,这语言也太犀利了吧最关键的是李毅根本就无法反驳,因为事实就是如此,在古代,每一条路都承载着一种情感,例如青石板,例如石头路;在广泛些来看,古代的每一座房屋都有着很大的讲究,亭台楼阁等如何建造都有着一种规矩,这种规矩,就是文化积淀带来的情怀。然而再看看现在,所有的高楼大厦、高速公路等等,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完全的一个模式,根本就没有什么情怀,古今的建筑一笔,一个像是人工精品,一个像是流水加工。质量是上去了,但是内涵却没有了,不得不说,这算是一种悲哀,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有得到,就得有失去,随着时代的发展,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消逝在历史长河中,又会有各种各样新的事物出现,没准后世的高楼大厦也能形成一种独特的问话,这谁能说得准,至少对李毅来说,现在的水泥路虽然让大唐的帝都少了一种文化韵味,却多了一种繁华“好了,咱们就不要纠结这事了,凡事有得必有失,不能片面的思考”应付了梅灵一下,便对江离尘等人说道:“你们也到这里吧,我想你们今晚要去宫里向陛下交差吧,我要送师兄回家,就不去了恩顺便替我把梅灵送到潇湘馆”其实按理来说,李毅出征归来,应该向李二交差,但一他要送师兄回家,二他是被秘密召回来的,本来就是非正式的所以,明天去也一样。梅灵瞪了李毅一眼,这混蛋居然连送都懒得送,不过想想他要送师兄,也就不多说什么了。江离尘等人领命而去,李毅也是驾着马车直奔李府而去。卫国公,李府此时,李家众人都在共进晚餐,不过显然都有些心不在焉。红拂女吃了两口饭,突然说道:“老爷,毅儿到底什么时候能回来”李靖微微一愣。“夫人,这我也不清楚,五天前陛下的手谕就已经送出去了,我想,以战狼的速度,也就是这几天吧”“唉这一天天的,咱们家就一共就三小的,老大毅儿总是忙,这次更是出征,真是叫人担心,老二虽然在身边,但是因为那个财部,天天也是忙得脚不沾地;老三业诩更是过分,居然一声不吭的就去从军了,他从小锦衣玉食的,怎么能吃得了那苦啊”“夫人,业诩从军这事我知道,而且也是毅儿的意思,我也觉得不错,既然想参军,就必须吃得了苦,我相信业诩能挺住”“我也知道,我也不是抱怨,只是感慨,咱们家这仨小过得太苦了”“呵呵,夫人,年轻人,苦点累点,挺好,而且,这不也正是咱们的期望吗”“唉总说不过你,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崔氏听着二老的谈话,却是插不上嘴,不知道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大,红拂女的性子却是越来越随和了,现在看起来,就是一个和善的老人,丝毫没有当年叱咤风云的风尘三侠的风采,不过,这样,却没什么不好的另一方面,李业诩从军,他比谁都心疼,但是正如李毅说的那样,没有任何一个父母是不支持自己的孩儿的,既然李业诩想要从军,那他这个做母亲的,就会无条件的支持,只不过,难免会很担忧正当所有人都有些心不在焉的时候,突然听到下人来报:“老爷,老夫人,大少爷回来了”正文 第223章 琐事祖父,祖母,伯父,伯母全都高兴的迎了出去然而,当众人看到李毅身后马车上的棺材的时候,气氛瞬间凝滞。“祖父,祖母,伯父,伯母”李毅笑着挨个的叫了过去,跳下马车,走到红拂女身边,用手搀着她。“哎毅儿,你受苦了”红拂女算是老江湖了,虽然现在年岁大了,但还是能看出李毅身上不时散发出的沧桑的气质,这是经过大喜大悲之后的沉淀出来的,从这气质中就能看出来,李毅经历了多少痛苦,作为祖母,她又怎能不伤心“嗨祖母,都过去了,你看你孙儿现在不是好好的嘛”尽管师兄的离去在李毅的心中永远是个伤疤,但是他不想将这种悲伤带给家里人,有些痛,自己承受就可以了“呵呵,毅儿,你长大了”看着李毅一举一动,成熟内敛,稳重如山,李靖心中忍不住一阵赞叹,李毅原来虽然也稳重,但是那只是对工作上的自信,而在生活中,李毅原来可是很混蛋的,但是现在,李毅的一举一动都带有一股沉稳的气质,尤其是那双眼睛,沧桑而又深邃,这才是一个做大事的人该有的眼神。“祖父,成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望了一眼马车,李毅淡淡一笑李靖也是有些感慨。“是啊你这个师兄是条汉子”“哈哈,先不说这个了,祖母,有好吃的没孙儿都饿了”“有有早就给你准备好了”红拂女连忙点头。“呵呵,自从你祖母知道你要回来之后,一到吃饭的时候就让厨房多做一些给你备着,生怕你回来没饭吃”崔氏开玩笑似的笑道。“那是,祖母最疼我了,嘿嘿”微微一下后,李毅又对管家钱叔说道:“钱叔,劳烦你安排一下我师兄,顺便给他备一份好的后事,恩,做一个简易的灵堂就行,师兄不喜欢铺张。”过两天李毅就要回茅山了,可以到那里在厚葬师兄虽然说这样延迟了师兄下葬的时间,但是,李毅觉得师兄更喜欢落叶归根。“少爷放心,老奴会安排好的”“恩”一家人说着笑着来到了饭厅,李毅敞开肚皮大吃了一顿,又陪着红拂女聊了聊天,才回到了自己的小院。还没到门口,就见到冰玉站在门口处等着自己。冰玉一见到李毅,眼泪瞬间就下来了,直接向李毅扑了过来,一个熊抱抱住了李毅“少爷,你终于回来了,想死冰玉了”李毅没有拒绝,紧紧地抱住了冰玉,眼中一片柔情。“傻丫头,少爷我不是好好地回来了吗哭什么”“谁哭了,我才没有”听到李毅调笑的语言,冰玉瞬间抛开,快速的抹了抹眼泪,嘴硬道。看冰玉的可爱模样,李毅心中充满了温暖,还是家里最好啊“哈哈哈,丫头,你少爷我渴了,快给少爷我泡杯茶”“哦少爷,你稍等”李毅走进书房,发现书房内一尘不染,微微一笑。不多时,冰玉泡好了一杯茶。李毅喝了口茶,才慢慢说道:“冰玉,给少爷说说这段时间,长安发生的大事吧”第二天,李毅早早地起来了,他要尽快解决所有的事情,所以,这两天,他会很忙,而现在,他要做的是上朝收拾好一切,到前院找到了老爷子,爷孙二人便是骑着马,一路向皇宫里走去。路上“毅儿,你最近打算回茅山”“是的,一是为了送师兄落叶归根,二也是回去看看师父”“唉你也应该回去了,如果不是身份特殊,我也想去拜访一下你的师傅,谢谢他给我培养了一个这么好的孙儿啊”“呵呵,爷爷,师父他老人家一心修道,最不看重的就是这个,所以,您的心意孙儿替您带到就可以了”“恩也好去吧等你回来,也就可以安心准备婚礼了”李毅一怔。“纳尼婚礼那个,爷爷,我还小吧”“哼小什么小过了年,你都十六了,早就应该成婚了,这事,没得商量”李毅尴尬的闭上了嘴。貌似在古代,婚姻大事,他还真没有发言权,只不过,他做好结婚的准备了吗李毅大脑瞬间凌乱了不知不觉,爷孙二人便来到了宫门口,发现已经来了不少人。“房叔叔,别来无恙啊”看到房玄龄,李毅连忙见礼。房玄龄看着沉稳内敛的李毅,满意的点了点头。“好小子,出去转了一圈,成熟了不少嘛不错,你小子干得不错,这次你可是立了大功了”李毅连忙谦逊的道:“哪里哪里,小事小事”房玄龄嘴一抽抽。“这还是小事你小子不吹牛能死啊”“咳咳,房叔叔,最近财部运转的如何”一提这事,房玄龄顿时头冒青筋。“你小子还知道财部,哼你规划了一大堆,然后拍拍屁股走人了,留下一堆门外汉帮你干活,你说,财部能好吗”“咳咳,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意外我这不是回来了吗”房玄龄眼睛一斜。“哦这么说,从今以后,你可以安心的留在财部了”“咳咳额咳咳咳”“行了,别咳嗽了,知道你忙,这样老夫也不为难你,你只要留出一天的时间,把你的计划详详细细的告诉马周,只要他说们问题了,我就不为难你,如何”李毅眼睛一亮。“真的嘿嘿,房叔叔你还真是慧眼识人,一眼就看出了马周的厉害”“哼那还用你说你以为陛下推荐的人选会是佣人不过,你那个弟弟也很厉害,才短短半年,他就被提拔为财部员外郎了,现在是马周的得力助手,连陛下要人,马周都没撒手”李毅明显一愣。“呦这臭小子这么抢手,恩也对,也不看看是谁的弟弟恩等等,你说他被提拔为了员外郎,那马周呢”这回该轮到房玄龄咳嗽了。“咳咳,那个,你不是出征了嘛况且,出征前你就被撤职了”李毅俩眼睛瞪得溜圆。“什么意思”“咳咳,意思就是说,你现在和财部没有一点关系了”“什么那你还让我干活”对于财部,李毅没有丝毫念想,不过,他都不干了,还让他免费打工,这就说不过去了,这可是典型的压榨童工啊“不干活也行,老夫这就向陛下进谏,让你官复原职”“咳咳那个房叔叔,门开了,咱们还是再进去吧”做官呵呵还是回家做梦吧正文 第224章 天大的封赏早朝,李二端坐在高高的龙椅上,看不出喜悲。众大臣也是如往常一样,恭敬地见礼之后,便是眼观鼻,鼻观心,如老僧入定李毅也是跟随者众人,安静的待在自己应该在的地方,等待着李二的吩咐。然而,李二今天刚一开口就定了调子“哈哈哈,众位爱卿,今天破个例,暂不议论国事,相信你们也都知道了,前几天,任城王李道宗和渭南县伯李毅在北方打了个打胜仗,这可是实打实的胜仗啊所以,今天,是论功行赏的日子”然后,李二给身边的杨公公使了个眼色,杨公公便拿出一方圣旨,向前一步,朗声念道:“渭南县伯,李文庸接旨”李毅连忙出列,行了一礼,做接旨状。杨公公接着念道:“门下,渭南县伯李文庸,英勇果敢,忠义无双因其为我大唐开疆扩土,立功无数,固特封其为渭南县侯,食邑一千户,实封两百户。另加封为正四品上正议大夫,正四品上忠武将军。赐金百两,丝绸百匹”随着杨公公的宣旨,下面一片哗然。这就封侯了他才多大十五岁的开国县侯还不是继承的这太恐怖了吧而且连散官的官职都加封了,足足升了一个大阶从正五品下直接升到了正四品上,虽然是散官,但是这也代表着一种身份啊正四品以上的散官,整个朝堂也没有几个啊这简直就是一步登天啊众人震惊,李毅也很是惊讶,他也没想到李二这次这么大方,封侯他想到了,毕竟他这次也算是开疆扩土了,不封侯说不过去,但是连散官都给提升了,这就有些意外了,不过,总归是好事杨公公一直念完,李毅领旨谢恩后,刚待起身,却突然见到杨公公又拿出一道圣旨,念道:“渭南县侯,李文庸接旨”李毅微微一愣,随即有些疑惑的继续接旨。便听到杨公公念道:“门下,朕之长乐公主淑慎性成,勤勉柔顺,雍和粹纯,性行温良,克娴内则,淑德含章且县侯李文庸贵而能俭,无怠遵循,克佐壶仪,轨度端和,敦睦嘉仁,特赐长乐公主与县侯李文庸,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