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都市现代>三国圈> 分节阅读 19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91(1 / 1)

户就获一匹布的利,转手卖四千坛酒,平均一户就赚一坛酒。平均当然是不可能的,转手贸易的利润,全让六部的贵人们攫取了。为了方便与北盟的贸易,北盟甚至将斯卢国六部六氏起了汉氏。杨山部,姓“李”。高墟部,姓“崔”,大树部,姓“孙”,干珍部,姓“郑”,加利部,姓“裴”,明活部,姓“薛”。六部都没觉得有什么,恰如北盟只与辰韩贸易一样,金日解也没觉得有什么。甚至他从来就没想过,为什么北盟只与辰韩贸易。直到北盟的海军提督与商船队一起抵达釜山,金日解才想到了这个问题。那就是,习惯了与北盟贸易之利的六部,愿不愿意放弃他金氏,朴氏,石氏,愿不愿放弃斯卢国的唯一转口贸易权“我们想把釜山买下来。”弩号侧舷放下了挂式旋梯,甲板线上水兵列队“站坡”,以海军礼郑重迎接金日解等一行。程普亲自在旋梯上,把金日解,朴庆道,石休脱等人接上船,先介绍了一下身边将官,又热情的带金日解等人参观了一番军舰的舱室,讲解了一下的测量,通讯与作战装备。甚至程普还让兴致勃勃的金日解等人发令,通过旗语,指挥远处海面另一艘“弓”号护卫舰,演练了一番旗语机动。为了让贵客尽兴,一艘500石的近海平底沙船,被当做了靶舰,船员坐小艇撤离,长着硬帆,随风而去。“弓”号降下了全部的硬帆,依照旗语指示,演练了一下战时条件下,仅靠明轮动力的战术机动。明轮转动打水,未能太过打动金日解等人,斯卢国一行人惊奇居多。待“弓”号一个轻盈的斜线划过行驶中的靶舰,舰身斜转的同时,舰首三联装甲板炮,舰尾旋转炮,同时旋转指向靶舰,与侧舷的八门轨道炮,十二门弩炮同时对准一里外的靶舰时,金日解等人才愣住了。会旋转的弩车隐约“绷”成一线的颤鸣声中,“弓”号护卫舰侧舷全炮位齐射,一波十二枚弩射导弹,一篷黑线同时射向靶船,十二枚弩射导弹,只有三枚扎上了一里外的靶舰。正当金日解等人看着毫发无伤的靶舰迷惑时,程普对金日解说道:“我们想把釜山买下来,买下洛东江以东,釜形山以南的半岛东南角。”金日解闻声一愣神的功夫,一声惊天动地的爆响,遽尔又是“嘭嘭”两声爆响,三团橘黄色的火团在靶舰上瞬间暴起。500石的沙船没有沉没,只是变成了炸裂中燃烧的火炬。“靶船太小。”旁边的兼职翻译宋丹,看着远处海面上火炬一样的靶船,笑了笑,“浪费了九枚弹药。”干珍部的舟将,看着火焰腾腾的靶船,眼睛瞪得溜圆,一脸呆滞。没有喊打喊杀,就攻击了一下,一艘船就完了“这是什么鬼火”舟将看着一转眼就燃成火把,冒起了诡异白焰的靶船,白烟滚滚,人都傻了。“文明之火。”宋丹一笑,“白磷,源自法本。”“法本是啥”舟将更傻了。“万物之法,科学为本。”宋丹淡然道,“我们一间研究农药的小作坊,法本化学。”四国岛,阿波,鸣门堡。此地位于四国岛东部,一条横贯东西,中部有断隘的横断山脉,将大岛南北一分为二。北方军海军测量船,沿海岸环岛测绘后,将岛上东西向的横断山,西段命名为“刀山”,东段有山巅水流下的横向山,命名为“剑川”。把大野岛东南西北,适宜扎营的四处平坦山下地,分为了四个国。口中含“龟”是谓“国”,疆域的意思。“刀山”西北滨海地为“伊予”,刀剑两山断隘以南土地,称“土佐”。剑川东北部,北邻濑户内海的狭长地域,为“香川”。香川以南,东眺淡路岛的东南部,漩涡处处,海潮漫天,称之“阿波”。北方军海军立寨地就位于岛东角,香川与阿波交界,北傍濑户内海,东面宽仅一里许的海峡外,就是淡路大岛。由于海峡过窄,濑户内海与外洋涨潮落差间,形成了半丈高的落差,每日都会升起两次巨大的漩涡群,目视可辨。由于北方军海军对此地的水纹气象情况并不了解,充任测量船的戎舟,先期进行环岛测绘的南北两艘测量船,全部失踪。海军以为是被岛上小矮人袭击,遂在测量船失踪后,集结了釜山,长崎两地九艘近海沙船,搭载了五十水兵,二百余劳改与流放犯,前出至大野岛,进行武装侦察。侦察船队南北两路,环岛搜索,终于在“大野岛”东部与“海心岛”的交界,发现了平静的海面上,突然诡异升起的漩涡群,锁定了测量船遇难地,并在“大野岛”东部的野人聚落中,救回了三个幸存船员。海军就此决定在“大野岛”与“海心岛”的最窄处建立据点,用于封锁濑户内海的东出口。此地日起漩涡,怒潮拍岸,声若鸣雷,两岛门夹一海。故而,堡名“鸣门”。正文 第二五九章 四国岛由于有横断山脉的阻断,恰如海潮水位落差,“鸣门”南北的香川与阿波,气候,温差,降雨量皆大不相同。剑川横山直下鸣门堡一线,北面风平浪静,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降雨充沛。剑川被茂密的植被覆盖,整山的野果林,锁住了大量的降水,川东平地非常适宜水稻等作物的种植。位于鸣门堡北面“香川国”境内的“汇源屯”,就是海军特意为采摘加工野果,开辟的集中屯。罐头场在地加工的果酱,脱水果蔬,除直供海军外,还大量向本土出口。鸣门以南,则海潮多发,台风降雨频繁。但正是由于洋流运动,为鸣门东南,濑户内海与大洋的交界近海,带来了充沛的浮游生物,海水营养富集,鱼虾繁密,海岸目视就能发现海中喷起的水柱。成群的鱼虾,本能随着四季洋流,北上极地冰川,南下温暖大洋,洄游产卵,觅食繁衍,吸引了成群的鲸鱼。鸣门堡南部“阿波国”的“大洋港”,就是专为渔业开辟的渔港,“港”只是寄予美好希望,实际莫说港口,栈桥都没有。当地人只是借助天然峡湾的避风港泊船,捕鱼作业也仅在近海,甚至目视就能看到陆地的近。由于附近渔业资源丰富,即便是有了让土著惊叹的捕鲸船,也没人愿意惹鲸鱼。整个东瀛与草原一样,信仰的都是泛灵教,万物皆灵,万物皆可成神,在当地人的心目中,海里的大怪鱼就是神,轻易就能把小舟弄翻。这与山海经谓海鲲鹏数万里长,鲸身数里,海底有龙王,以人祭河神,虔诚求雨的泛灵信仰,别无二致。对海中大鱼根深蒂固的敬畏,致使领到了“合作捕鲸船”的当地土著,依然不敢惹鲸鱼,反而经常上缴到鸣门堡一些别样大鱼,硬说是鲸鱼的孩子,令海军无可奈何。“我回来啦。”大洋港东澳峡湾,被当地俗称东乡的聚落,青衣短裤,方白帽巾,脚蹬草履的八目,躬身扛着比他还高的一大篷海苔海带,乐滋滋的回到了自家,在高脚木屋前叫了一声。木架草顶的高脚木屋前,晾晒着一串串的海鱼,与八目背着的一样的海苔海带海蜇等海货。一个个分层的木架上,还晾晒着黄豆,与盖着薄纱的木盆,陶盆。盆中也是豆子,只不过是发酵的豆子,豆豉,都是汉人教的。“八郎,怎么穿着衣裳扛海草”高脚屋斜出了半个身子,一个满脸风霜,头发枯黄,橘面糙肤的老太太,一脸和煦又满脸心疼的招呼归家的儿子,“快把海草放下,盐沾湿了衣,一扯就破了。”“老太太”实年仅三十许,十七岁的八目是其包括流产在内,两个存活下来的孩子中的老大,排行第八。“欧嘎。”八目叫了声娘,笑眯眯的躬身走向木屋,把扛着的大捆海草斜放在木梯旁,双手一卡腰,昂头骄傲道,“我胜八郎组中得鱼又是第一,信行大人又赏了我两套夏衣,连步履都有三双呢,弟弟都能在我八郎的照顾下,换新衣。”“是阿波君照顾才对,你可要好好干呀。”八目娘笑的眯了眼,伸手招呼儿子进家,“快把外衣换下,给你炖了汤。”为配合盟内户籍勘核的需要,海军规定,凡鸣门堡辖境的南北各聚落,与北方联盟有劳资关系的一切人等,必须有固定姓名,一户者一姓,无姓者自取。泛灵教的未开化地区,不少氏族尚未形成,更无“姓氏”谱系的概念,名字不固定,多以吉祥象征随意取,且易变。生时起白露,就叫白露,成年时见白鹭眼前飞过,感觉不错,就又会改名为白鹭。当上了村头就加“守”,成了勇士就加“护”。“信行大人”就是东澳聚落的首领,被驾船来的汉人,封为了东澳主管户籍登记,渔民渔船编列的行营薄计。于是,就去了原名,改名为“行”,外人称其为“东澳的行”,以与重名者区分。“行”家中排行第三,故又称“行三息子”,后按汉俗,称“行三郎”。“行”的官,全称是奉命督办东澳行营薄计事,最早被东澳当地尊称为“奉行”。后来大洋港设立,“行”受汉人所在的盟内“信义”激励,感觉“信”极好,又在名前加寓意,名称“信行”。强制取姓登记户籍后,信行就以所在的“阿波”国为姓,取姓为“阿波”,门前挂算盘,彰源自奉行的姓氏家格,是谓“阿波信行”,全称“阿波信行三郎”。为北盟做事的四国在地贫苦聚落头领,越来越多的以取姓彰显家格为荣。鸣门堡北面的汇源屯屯长,最早就是司职采摘野果事,取名为“司”的在地头领。后来,“司”为了强调自家屯的汇源果酱是真正的好果酱,特意改名“真司”。之后强制取姓,“真司”与“信行”一样,同以所在的“香川国”为姓,称“香川真司”。自认家格够不上“香川国”为姓,就会以“汇源屯”的“汇源”为姓,在鸣门堡与大洋港办差的土著事物官,就乐于取姓“鸣门”,“大洋”。更多的野人,不够家格以国名城港町市名为姓,就以自家所在的地方为姓,住村上的就取姓“村上”,居下村的就姓“村下”。家前有口井,就取姓“井上”,井水浅就姓“浅井”,住渡口边的就取姓“渡边”,居田地就姓“田中”,种田的村就姓“村田”,住山下的就姓“山下”等等,就是以地为姓。海军位于九州岛肥前国的长崎,本州岛中国的广岛,四国岛阿波国的鸣门,三个海军基地附近,都有大把村上,田中,渡边,山下的姓,但不是一个村儿,一座山。八目在大洋港东澳渔业编队干活,同样取了汉名“胜”,八目即“八郎”,称“胜八郎”,强制取姓后,其以所在的剑川横山贯姓,是谓“横山胜八郎”。“哇,真是受不了这个香味呀,我胜八郎要来它一碗。”一进门,胜八郎就被室内一股令人迷醉的清香吸引了,带其母一木碗汤端上矮桌,更是急不可耐的蹿上前去,在桌旁竹席上一坐,伸手抄起了筷子。汉人带来了豆腐,豆豉,萝卜,四国渔民用海鱼,海带,海苔一煮,煮成了深受当地人与汉人欢迎的海酱浓汤,味道鲜美,油豆腐的热烫被海带海苔一浸润,咬一口火锅一样,被当地称为味噌汤,被驻鸣门海兵,誉为“东瀛火锅汤底”。由于海料味道浓郁,提味绝佳,汉人商贾还以此法,用海带海苔鱼油加发酵豆豉,配出了单独的酱料,装坛向外贩售,名曰:“酱油”。全干磨成粉末的颗粒,则称之为:“味精”。“大洋味精”与“大洋酱油”就是大洋港的强势出口产品。为了强调海外有金山,异域有银海,凸显异域风情,与北盟所有的进口商品一样,皆标“海外特产”四字。对胜八郎来讲,则是土特产了。汉人带来的豆腐,豆豉与当地烂在海里没人看的海带,产生了奇妙的反应。短短的时间,与釜山当地家家户户吃泡菜一样,四国土著家家户户海带煮豆腐,味噌汤在四国的地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