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都市现代>三国圈> 分节阅读 17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74(1 / 1)

缺,缺的是一杆大旗,比上帝还要高的旗,要“公约”“文明”“普世”到博爱,人权,平等,自由的高度,让人一听就难以抗拒,无法产生排异。那也就是“医疗”了吧文明,科学,现代,教育,信义都是北盟鼓吹的“大旗”,特意选的绝不会让人产生排异感的“信号”,可都不能像是罗马教廷一样建教堂啊。但是,“医疗”能建“医院”呀。谁说医疗就不能是“教”的太平道失败,就是没有医院,没有医院,怎么培养医生骑士团罗马教廷收个什一税还烧人,来北盟的医疗教廷交钱,得排号。李轩感觉能跟和尚庙,道观,教堂抢生意的,也只有医院了。只不过医生欠缺成神的理论支撑,与卖私盐一样,没想过政权。可只要来句:“为了天下百姓吃上低价盐,向洛阳进军。”就多个一句话的信仰,犯罪团伙就变为政治团伙了,就有争夺政权的资格。神权是一样的。医生不是为患者服务的,是“神的仆人”,就这一句话的理论不同,医疗就能建个教,北盟的国教,神圣公约共济会,白万字会蚁后,内部代号:白蚁。对外简称:圣公会一个飘扬着红底白万字旗的医疗教会,无国界救护,关注全球人道主义危机。医生骑士团,是部队,但同样多了句理论,“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在科学的宗教手术刀面前,上帝都要战栗。卢植不知医生的厉害,居然敢小看大夫。和尚,道士,神父,兄弟姐妹,父母老师,天子官吏,军事情报局,上帝都办不成的事,医生就可以轻松办到。让人说实话李轩对谁都敢忽悠,就是不敢忽悠大夫。“卢师,实际时下的我们,正是最需要儒生的阶段,也恰恰是儒生,最不应该与我们对立的时候。”李轩对卢植这样的大儒是真尊重的,行为无礼,却是真心实意,“北盟初创阶段,是混乱中的融合,未来对儒家的态度,不取决于我们时下怎么看,而是时下的儒家对我们怎么看。儒生若是对我们排异,实际就是在排己。我李轩是小人,故而不敢得罪小人。我寄居宪和公家时,明知管事拙劣,不显我才,不想砸人饭碗。便是家仆,亦不愿轻易得罪。可是卢师啊,我是不想不愿,不是不敢不能。我不轻易得罪人,是怕一次得罪不死。时下儒生以上帝自居,处处显才,嘲讽北盟诸法拙劣。虽对燕歌贩夫走卒,亦屡屡表露不屑。是怕得罪我们不死么我是知道的,这其中不少读书人,是为了显才博官,态度疏狂孤傲一些没什么,宪和公早年也是这样的嘛,不是没有才,只是没有施展才华的地方。我个人能理解,可我们不见得人人都可以理解。一旦北盟上下产生了误判,让我来处理这一问题。我本人再理解,我个人对乌丸丘力居再佩服,不耽误我会一次灭乌丸全族。”卢植愣了一下,花白的胡须一抖,瞠目正要喝骂,只是当注视到那双平静的眼神之下,竟无一丝狠厉,依然温润时,反是心下发寒。北盟势头发展极猛,军势且在其次,张纯,张举同乌丸共反,可丘力居是辽西乌丸大人,北方军关羽部却扬帆蹈海而至,突然在辽东登陆,八日强行军五百里,一战攻灭乌丸苏仆延部。辽东乌丸完全措手不及。乌丸是部落会盟制,与郡国征兵一样,州文下郡再下乡亭敲钟,按籍点乡兵,各乡一队队乡兵再汇集至郡县,由校尉点兵分发军械,编组成军。乌丸一样,是一堆辽东小部落合成的“辽东乌丸”,需要盟主苏仆延吹号,派出使者至各部,大小部落才能集结。可乌丸完全没有海上会过来兵的概念,关羽部行军路上,沿途小部落都不知道这些兵是从哪来的,来干嘛的。苏仆延同样不知道,关羽领兵杀至时,集兵的号都没来得及吹呢,毫无准备之下就被攻灭。千户部民被北方军掳为前驱,攻部焚寨,对群龙无首的辽西乌丸大小部落,一一展开攻击。凡乌丸部族,不降则杀,降则为驱,见村焚村,见寨灭寨。沿途又收纳了一堆扶余等小部族,黄巾一样,越裹挟越多,横扫辽东。可辽东是属国啊,乌丸大人苏仆延类同藩王,造反的是辽西丘力居,结果海上来兵把辽东苏仆延部攻灭了,这是要干什么卢植当然知道,这就是有计划有预谋的呀,与他领兵时围困黄巾不同,北方军次次“围不住”。由渔阳北上的北方军主力,除遭遇右北平乌丸大人乌延部,汗鲁王乌延被赤备追击,用弓弦勒死外。与北方军连连遭遇的张纯,张举,丘力居部,次次被打崩,次次侥幸逃脱。张纯等人都被打成兔子了,无头苍蝇一样被身后“紧追不舍”的北方军,撵的到处乱蹿。正文 第二三六章 其心可诛要说追击吧,是真追击,一直就在追着呢,可越到后来越不击。基本就是张纯叛军攻下逃跑路上的县乡,稍事休整后,北方军才到,不跑肯定挨打,于是只能接着跑。就这么一个跑一个追,让时刻关注北方军作战的卢植,冷汗直流的是,北方军之所以老是予张纯以“喘息之机”,就是一接收叛军盘踞过的县乡,就要开始“严查通匪”了。谁通匪很好判断,卢植不在现场都能判断出来。因为凡是不加入北方联盟的豪族地主,肯定通匪。北方军追张纯都追的懒洋洋的,偏偏攻打“顽固的通敌堡垒”,也就是叫门不开的豪族坞堡,凶悍无比,通敌俘虏为前驱,后面跟着战车,火油,投石机。只要坞堡守军一疲,大批仆从军蜂拥而上,大多豪强坞堡根本守不到第三波,就会被攻破。之后合族全被打入“通敌俘虏”队列,清点缴获之后,继续上路,追击张纯。通敌俘虏,地方义军仆从军,北盟豪强部曲,北盟直辖的北方军,四个波次,就这么锲而不舍的追在张纯之后,逢郡破郡,逢县破县,县令叫城不开,即为通匪,擒之立杀。更神的是北方军的“战时候补官”制度,郡守通匪杀之,国相补郡守位,国相通匪杀,都尉补上,斩通匪都尉,郡丞顶上。县一样,县令通匪杀,功曹史顶上,功曹史通匪杀,县丞补上,斩通匪县丞,廷掾补上,阶次替补,还是郡县原班人马。只是“通匪”的全杀了。但郡县还是朝廷的,北方军只是“路过”。临时顶上的官,只是“战时候补官”,朝廷与幽州牧刘虞,若是不认,另派贤良,顶掉“战时候补官”就是。卢植懵了,这确实不是造反,这是“其心可诛”。若非天下大乱,莫说郡国朝官一个“通匪”就杀,就是擅杀一个县令,都是等同造反。可北方军就这么不管不顾的一路杀过去了,身后郡县的“候补官”,皆只有上官通匪之证,无人言北方军有造反嫌疑。这正是卢植最担忧的,他忧的不是北方军军势,是北盟之势,是北盟钱粮与地方郡官县吏财帛不分,北方军与豪族部曲共体,中联储与一堆银行票号,又与外州一堆豪族商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卢植没见过这个,只知非但北盟势力迅速蔓延,几有全掩幽州之势,连冀州,青州,徐州在地豪族,多有与其勾连。关羽部泛海之地,不就是青州东莱为其转运粮秣的却是徐州巨贾,豪族麋家,族长糜竺之弟糜芳,就随关羽部一同登陆辽东,在登陆场负责渡海物资交接。更令卢植心忧的是西面,跋扈如董卓,偏似与幽州北盟极为契合,马棉粮布转输贸易量越来越大,大批凉州将领频频在幽州现身,就是在士官学校之中,都有不少雍凉将门子弟正在就学。幽凉勾连日深,让卢植心惊肉跳,夹在其中的并州,时下也是云谲波诡,乱子不比凉州少,丁原危矣让卢植心惊肉跳的就是这个,丁原不过一县吏,只要被董卓跟李轩任何一个盯上,都绝无幸理,一旦幽并凉三边合体,大汉危矣与黄巾乌合相比,若是雍凉军从河套入三辅,北方军沿冀州南下,夹击司隶洛阳,谁人能挡幽并凉三边的将帅,可不是头抹黄巾的蛾贼渠帅,卢植暗忖,就是自己率北军五校与幽凉边军对上,怕都轻易不敢出城野战,与被自己围困的黄巾,又有何异即便北盟不反,以其势在北地蔓延之快,现代,文明,科学之蛊惑人心。若其敌视儒学,起清谈阔论,诸子百家之争不怕,君子动口不动手。他怕的是北盟丧心病狂,学始皇帝焚书坑儒,以北方军行事之不顾后果,郡守县令且“通匪”即杀,讲理的儒生又岂讲的过杀鸡之刀“难不成小仙竟存李斯之念,欲焚诗书,禁私学,坑述士”卢植本就是幽州涿郡人,对起于幽燕的北方联盟,本就感情复杂,特别是盟主还是他的“弟子”,李轩更是没皮没脸的见他就自称“弟子”,更是让他五味陈杂,“秦二世即亡,实赖斯多矣。”“这话对。”李轩点头,“但与焚书坑儒无关,秦亡在破封建,建郡县。秦是被破了封建,无家可归的诸侯,又破了的。说是实赖破郡县的李斯,倒也对。卢师明知秦亡在哪里,秦时之儒莫说革鼎之力,找都找不到在哪里。”说着,又是一乐,“儒就是投机分子啊,高祖不取,文景之治时,黄老还是显学,倒是武帝独尊之后,坑儒都坑不了了,满天下认字的全是儒啊,读书入迷,官迷。”卢植差点被气乐了,吹胡子瞪眼:“既知天下读书人皆儒,你岂敢罪天下,又如何可灭儒全族”“我是不会罪天下的,我为何要灭儒,我才不背黑锅。”李轩冲卢植眨眨眼睛,“我让天下罪儒,让百姓灭儒全族。职分十等,儒为第九,低于娼妓,高于乞丐如何我置新学,让新学之子,以护卫文明的名义,打倒儒学,把老儒全送牛棚里喂牛如何武帝且知商贾发配军前,我又何必坑儒,我让儒生不如死,予人民发泄,岂不是废物利用,其乐无穷”说着,又是一笑,“卢师,盟内小人多,却不怕我大哥,二姐,三哥,偏偏最是惧我,你道为何因为皆知弟子乃小人中的小人,真小人呀。人送外号专坑自己人。越是小人就越是知道,我若得罪小人,就一定得罪到死。故而越是小人,越是没一次把我得罪死的把握,就越是不愿让我得罪。可儒是君子呀,动口不动手,所以,我若是得罪儒呀,不用得罪死,我让儒生不如死。因为我活着的时候啊,我谅儒也没反我的胆。天下儒多好啊,越多越好,孝廉老爷被踩在脚下的感觉,会让乡民多么快乐呀。我才不坑杀儒呢,我把儒当成动物园里的动物,丰富百姓的娱乐生活。卢师啊,儒贵只贵在儒能当官,没了官,我只要在阶级上朝下轻轻一压,儒生就会被百姓踩在脚下。最好的娼妓,就是犯官妻女呀,您真以为乡民会敬臭老九么弟子不是拿儒没办法,是不愿办罢了。”“你是小人里的君子,君子里的小人呀。”卢植长吁一声,脸色始终拧着,碰上李轩这号不与他讨论儒家经义对不对,只从“儒贵只贵在能当官”来拆,不断句,断的是“儒”与“官”的关系。压的不是儒学的学问,而是官贵民贱一样的地位,把儒压到比民更贱。这是找基数不看个体,几个儒的浩然正气毫无意义,天下九成以上的儒,一夜就会变更门第,儒家枯萎的速度能比退潮都快。此消彼长,待北盟新学中的学子成长起来,儒家非但会失天下,自家都灰灰了。这确实是灭儒全族,不与你辩圣人这句对,那句错,就是一次把你学派铲干净。圣人都没了,对的错的,又有什么好辩的。卢植拿李轩没有办法,面对对可以错,善可以恶,只为目的,不为“法”的人,“法”是对错,善恶,都是一样的,儒在人家眼里根本就不是“儒”,是“镰刀”,有用就用,有了“果割”,就淘汰掉。“镰刀”还是那么好,可人家就是不用了,仅此而已。“唉。”卢植深深叹息,国之将亡,必出妖孽,这是开国选学用才的思维,不是做学问的态度,若北盟成势,儒学不适其用,越好便是越坏了,“儒是时下民风,小仙是欲闭户挡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