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都市现代>三国圈> 分节阅读 13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39(1 / 1)

啊。有明天的“过河费”,今天予百姓分润些就好了嘛。拿钱还骂他暴虐,那也太反动了,抓劳改营免费劳动就对了。“冀州是个好地方啊。”关羽感叹了一声,对修不修运河并非多在意,早在春秋之时,吴王夫差为了运输粮秣,就修过运河,不是什么新鲜事。小弟要开凿的地段是多,运河是长的丧心病狂,可又不是一下全段开建,一体建成的,总量再大不耽误一段段的小。关羽甚至怀疑,小弟就是为了更好的把粮食糟蹋掉,才打算燕歌建设未停时,继续凿运河。因为燕歌今春播种面积,超过了预期。计划至今年春播前,开辟燕歌水田十万亩,旱地二十万亩,实际开垦水田十一万三千四百余亩,旱地十八万六千余亩。但那只是计划内。用于劳改营超额奖励的部分,对外募民编户为“里”,每百户划一荒地自开的部分。合计清淤辟水田六万八千三百余亩,共开垦荒地三十六万八千六百余亩。“劳动奖励”与“自赎屯垦”部分,超过了计划内的近两倍。劳改营内的“奖励”,就是多干活多开荒的奖励“步”,十“步”一“分”,十“分”一“亩”。大体劳改犯每额外多清淤开荒一分地,就会奖励一“步”,伐木作业,漂木挖土,盖房,撘栈桥的劳改犯,同样超额劳动,立功,被评为联队,大小中队“劳动模范”,即有“步”“分”“亩”的丰厚奖励。不实发,记账式奖励,就在“劳改证”里与“粮本”一样的“劳动票”里。既可以攒起来,释放后用于换田,也可以在劳改营内用于换取“酒”,“肉”,“出营放风”等一切别家战俘营内,绝对不会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燕歌就是一座劳改犯之城,主要人口构成就是劳改犯,劳改营就是最大的生产与消费市场。有了丰富的商品与服务,为了消费的劳改犯们,迸发了火一样的建设热情。只要肯卖力,可建功,劳动战线照样出英雄。劳模难评,英雄难当,起码小葱鸡蛋面条,肉包子,斯帕姆罐头,霜糖,雪盐,棉毛手套衣被等,都是能买到的。还不要粮票,只要劳改营内部流通的“劳改票”,就能换到。劳改犯不是为北盟工作,是为自己工作,只要看到手里那一张张写着“劳改票”,能换各种好东西的珍贵小票票,劳改犯们就对此深信不疑。为了多挣小票票,弥补劳改营的清汤寡水,那干劲,简直无法阻挡。战俘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为燕歌的发展提供了丰沛的动力。这实际就是黑奴贸易与种植园经济,只不过北盟抠到黑奴都不想买,全是自己抓来的。关羽对自家小弟的心黑深有体会,所以并不担心开凿运河“靡费”,或拖疲北盟的事,苦力的挖河血汗钱,一不小心就得回来。他更惊奇的是小弟弄的“自赎屯垦”。与第一批从军中放出去的六个“坞堡里”类似。不单独分田,不收单人单户,由北上流民自愿结成连“里”。愿意开荒种田的自由结对,凑够一百户了,就可以向北方联盟提出“自赎屯垦”申请。一旦申请通过,就要在北盟的监督下,自选出十三人的“里委会”。之后,由十三人“里委会”在北盟提供的“屯垦图”中,挑选地块。非但燕歌地区,涵盖卫星城与渔阳之外,遍及全幽州,大多位于北盟成员家族领地附近,豪族坞堡与碉堡群的辐射范围。一旦挑选完毕,则签订契约,是谓“与民约法”。之后,里中百户宣誓入盟,由北盟出具民籍,“不入五德”之“民”。比盟外的流民,庶人地位高,但权利与社会地位,不如盟内的君籍,士籍,农籍,工籍,商籍此五德之籍。入盟之后,就是由北盟负责建设最初的简易“殖民点”了,简易屋舍,牛马棚,粮秣仓,工具库等。耕牛,田马,农具等生产资料全部由“里”租赁。“里”内百户人家就是自己在自己挑选的地块上,自由的开荒,接受北盟保护,但对内自己管理自己。三年内,“里”的开垦面积,禾谷大豆粮田,菜地,果林,牧草地与棉田桑麻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一万亩,升为“民里”。房屋等固定资产,与牛马耕具等生产资料,尽归“民里”所有,租赁费一概免除。一切税赋收缴皆为“民里”收入的三成,比堡垒里十三个“里委会”成员皆是预备役的“军里”,多征两成。“里”内之民,一旦“民里”开垦总面积过万亩,就随时可自由立户,得田百亩,变更为“农籍”。不勉强团结,任何人要自由,皆可自由的走出“里”,成为自由农。脱“里”为“农”,与劳改释放人员一样,从“五公五民”走起。乡兵,民兵,预备役,义务担负的越多,功劳越大,税赋就越轻,功赏勋田,那就税赋全免。燕歌招标的各式农具,农资,不少就是为了免费租赁给“自赎屯垦”,免费提供给“军里”的。北盟持续输入的马,牛,同样不少就是为了大方的免费提供给有碉堡的“军里”,有开荒热情的“民里”的。北盟的猪禽畜牧合作养殖,弹棉花,织布,同样优先向盟内的军里,民里倾斜。只要不想农闲,作为一个北盟的农民,那是闲不下来的,大冬天出不去,都能里内领毛线团,窝在家里“打毛衣”。“毛衣”是很紧俏的商品,可不计算任何副业,仅开荒一项,“自赎屯垦”的四十六个自愿组成的“里”,一个秋冬季,就开辟了水田六千余亩,旱田近八万亩。平均每百户一个的民“里”,开垦荒地一千八百六十余亩,户均十八亩。这是很了不起的成绩,虽然目前全在吃北盟的补贴,开的这点屁地儿,根本就入不敷出。可无论是关羽,还是北盟的大小头目,还是被这个恐怖的增长吓住了。正文 第一八八章 土阀关羽恐惧的不是已开荒的这点小面积,而是自家小弟说的叠加式的增长。与盟中疯狂增长的扎花机,纺机,织机,布匹一样。粮食更受人重视,故而叠加的更让人恐惧。这还不算由北盟负责赎买土地,一体开荒建堡的“军里”,仅第一批放出去的六个军里,播种面积就是三十八万亩。照这个增长幅度,到明年春播前,新开垦面积至少会是去年的五倍以上。后一年将再次增长最少五倍。换句话说,预计两年后,中平四年的秋收,北盟将收获两千五百万亩的作物。盟中大小头目无人信,关羽对这一数字也不抱任何希望,可最初高粱都不认识的小弟,认为可以。关羽怀疑自家疯小弟要凿运河,就是为了卖粮。而无论让张纯在幽州折腾,还是小弟在冀州折腾,都是为了实现这一增长,所需要的“地”。就是当初小弟说的:“用我们的剑,为我们的犁,开拓土地。”“九州之首就是冀州,当然是个好地方,最早中原说的就是豫州,天下说的就是冀州。”李轩认同关羽“冀州是个好地方”的说法,“无襄阳荆州不足以用兵,无汉中巴蜀不足以存险,无关中河南不能以豫居,得中原者得天下,得冀州者主北国。冀州就是黄河以北的脊柱,冀州在谁手里,黄河以北就是谁的。若被黑山贼占了,必与黄巾一样,糜烂河北。若被北盟的对头占了,必糜烂吾等。好在冀州与豫州,司隶一样,这种天下中心,谁占了,谁就是被群殴的命。”关羽眼中闪过一抹疑惑,棚内就有冀州本地人,又有与他一同赴翼的幽,青之地的巨贾豪商。明白过来小弟不是说予自己听的,再联系到没边的运河开凿,福灵心至的一皱眉,没好气道,“那你不回军,还留在冀州折腾个啥”“我不担心黑山贼占冀州,那会导致群殴。”李轩的话九分真一分假,所以就显得比较真诚,“我担心冀州被咱对头占了,这既可以是咱们的大后方,也可以是一把顶在幽州腹部的尖刀。若我等欲效冠军侯事迹,追亡逐北,一旦腹下冀州有变,我等将不败而败。”“李君多虑了。”“冀州人文荟萃之地,岂能不识大义”“多少士族望出冀州,若仙帅提兵塞外,吾等输粮输米且不及,哪有背后捅刀子的道理”“蛾贼不识纲常法纪,自乱社稷,吾等衣冠,岂会做此等亲者痛,仇者快的恶事”一干棚内冀州本地人,纷纷出言,自诩忠义。有北盟军商一等大小头目,这些日子来不断的鼓吹“北上”,冀州本地无论官民一等,皆受影响。北盟是有专门的意识形态部门,或者说是“礼部”,宣传机构的,就是王朝负责的。而宣传“北上”,也并非是欺骗。宣传与实际行为不一致,就会导致离心与信义的丧失。一个官大庭广众下自诩清廉,实际背后贪赃枉法,下属都会不屑。那官说的话越正义,就越让人蔑视。越讲道德,就越是侮辱道德。就从上到下越是没有道德。那宣传就会起到反作用力,还不如只安静的受贿,不说话呢。而意识形态,或者说宣扬的东西,若要别人信,自家必须先信。因为意识形态就是“信仰”,就是“病毒”,只有北盟上下自己先信了,才会传染给别人。冀州本地人就是被“传染”了,边地的势力欲效冠军侯事迹,出塞逐亡,只会让人激赏,崇敬。而北方军若是表露了“南下”意向,那效果就截然相反了,边军入内陆,一向就是“造反”的同义词。但换成是连武帝都专设一“骠骑将军”以纪的霍去病,即便带兵在内陆,也没人会朝“造反”的方向想,只会朝忠义上想。北方军就是正义的军队,南下冀州,打的就是“北上”的牌子。李轩赖在冀州不走,主人一样“鞭策”冀州本地土豪“团结起来”,建堡联防,同样不会让人朝“要占冀州”的方向想。他是为了涤清幽州腹下之患,为了打造稳固的大后方。即便是短暂当了仨月冀州刺史的皇甫嵩,都被这一“事实”迷惑了。从最开始的高度戒备,逐步转为了欣赏。因为北盟在冀州真就一个在地官都不要,不安插任何地方官员,且北方军不在冀州驻军,只是剿匪。除了剿匪,就是“鞭策”俘虏,仆从军为冀州各地土豪盖碉堡。冀州的事情,全是由冀州本地人做主,北盟没有染指冀州的实际动作,北方军只是短暂停留。“冀州是冀州人的冀州。”李轩对棚内的一众冀州本地人反应,还算满意,可他对棚内的人非常不满意。与幽州的情况相仿,甚至更差,愿意与北盟联盟站在一起的全是乡间恶霸小地主,小豪强。真正的士族门阀,一个个就是小北盟一样,支系旁支放出去的忠仆立户,一堆卫星家族。加上朝中有人,门生故吏又遍布大江南北,论影响力与辐射范围,遍及大汉十三州,诸胡与塞外都咸闻。边地姓马的都认“伏波将军”马援为祖,贾诩一个“我爷是段颎”,氐人都认。一个冀州的清河国,就装了多少衣冠士族士族门阀不单是名声,就连兵力,都不输北盟,食客奴仆家兵以万论。族中子弟出去打仗,就是以家丁充军中主力,正规汉军反是仆从。乱世一揭幕,最先知先觉的就是士族门阀。黄巾攻破的州郡,杀的州刺史郡太守多了,可一个门阀都没打下来。黄巾不是被官军剿灭的,遇黄巾连战皆北,州郡县说破就破。剿黄巾的主力,就是皇甫嵩,朱儁,包括曹操等出身高宦门阀的子弟。就是家族私兵。这样的家族,别说暴发户一样的北盟,就连羸弱不堪的州官刺史,都不放在眼里。世道一乱,士族本能就会加速武装,加速联合。有名有财的高宦之门,与有地有粮有兵的土豪合,曹氏与夏侯氏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