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眼前出现了难以理解的一幕,所有的人,包括妇女和小孩,都没有选择逃跑,而是选择加入到战斗之中。所有的人不顾死活,为了能够摆脱秦国人的奴役,与此同时蜀王杜宇的临阵厮杀,也让众人不顾一切的冲锋在前。这样的冲锋虽说是徒劳的,除了葬送了自家的性命之外,根本就没有什么可取之处,无数的人惨死在秦军密集的箭雨之中,但是这样的勇气,足以激励所有的人,当然包括那些身穿甲胄的武士。此刻的陈庄顾不得这些,漫天的箭雨在身边落下,但是奇怪的是,没有一支羽箭射中二人的身体。或许只能说,秦国的羽箭想要给,这个迷途知返的人,更多的机会,想要让他能够,有机会反思自己的过错,反思自己的路。陈庄呆呆的抱着酒娘子与冲锋的人群,形成鲜明的对比,孤苦无依的人,如同大海之中的一叶浮萍,随风飘散。与此同时,心腹出现在成都的大街之上,眼前的一幕,让他明白,大势已去,陈完手中的虎符,亲自上阵的蜀王杜宇,这些都让陈庄显得无地自容。最要命的还是此时的陈庄,痴痴呆呆,抱着酒娘子的尸体,充满爱怜的抚摸着。孟说倒也厚道,此番前来的时候,让自己的手下,带领心腹通过秦国人的暗道,进入成都,此刻心腹的身边,汇集了极多的飞羽卫。飞羽卫消息灵通,一直都在现场观望,对于眼前的事情,十分的了解,同时又看到自己的同伴,陪同此人进来,故而围聚了上来。“诸位速速将我家主公,带离这里”心腹对众人说道,飞羽卫点头默许。几个人迅速在身边,找到一些可以遮蔽羽箭的东西,小摊贩用来摆摊的木板,还有无数身边的竹篮,顶在头上,直奔陈庄而来。“大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我等还是速速离开此地吧”心腹在陈庄的耳边高声大呼道。陈庄痴痴的看着怀中的酒娘子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怀念,此刻的酒娘子已经流干了最后的一滴血。这个谜一样的女人,临死也为众人,留下了无尽的谜团,若是简单的说是风流无边,也没有什么过错。巴蜀的权贵,不知道多少人,曾与其夜夜留情,日日笙歌,就连蜀王杜宇也没能逃出她的手掌心,拜倒在酒娘子的石榴裙下。但是正是这个女人,在无形之中,左右着巴蜀朝局的动向,无数的大臣曾经惨死在她的手中。黄蜂尾后针,最毒妇人心,说在她的身上,可以说是实至名归,但是同时此人,又保存了陈完的性命,在关键的时刻,协助蜀王杜宇逃离成都,不至于让巴蜀的江山,彻底的落入陈庄的手中。酒娘子的死,更是让陈庄彻底的,丧失了继续活下去的勇气,若是此人不死的话,不知道未来的朝局将是如何的变化。不过此时,一切都该有个结局了,酒娘子死了,陈庄的阴谋,也彻底的暴露了。此时在巴蜀臣民的眼中,陈庄不过就是一个跳梁小丑,是一个十足的,工于心计的权奴。所作所为都被无情的揭露出来,原本自鸣得意的壮举,没想到此刻,反倒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本以为经过自己的一番谋划,巴蜀的王位,会毫无疑问的落到自己的头上。却不想现实却是如此的惭愧,自家的兄弟,将自己的阴谋戳穿,巴蜀的百姓,也丧失了对于自己的喜爱,一个毫无信义之人,将自己一切,都出卖给权利的奴才,为了权力能够舍弃一切,包括自己的家人,但是到头来,什么都没有得到,依旧是孤身一人。“带走”心腹见陈庄依旧呆呆的坐在那里,如同没了魂魄一样,万不得已只能如此吩咐下去,飞羽卫赶紧上前,三五人不顾陈庄的反抗,将陈庄强行带离这里。第四百零五章 杜鹃啼血猿哀鸣六战场之上,刀枪无眼,光有勇气显然是不够的,作为极少上战场的蜀王杜宇而言,更是这样的道理。战场之上的勇气,能够带来极大的士气,让前线的士兵,能够不顾生死的厮杀。蜀王的身份,更是一面极具号召力的旗帜,众人见蜀王杜宇亲自上阵之后,不要说士兵了,就连普通的百姓,都参与到战斗之中。不过此时陈完倒是十分的清醒,此刻蜀王杜宇的处境已经是十分危险了,秦军的骑兵快速的迂回穿插,弓弩手将打击的范围,不停的后延。城里本就匮乏的后援支持,此刻被彻底的封锁在城门之前,陈完在城头之上,此刻也是无力回天。不过巴蜀武士反常的举动,还是将秦军的计划打乱了,秦军实在没有料到,巴蜀的武士居然会采用反冲锋,如此行动与自杀无异。但是眼前的巴人蜀人或许是想,采用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的伟大,伟大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没有畏惧,不惧生死之人,为了自己的国家能够舍弃自己的性命。如此一来怎么不值得尊重,孟说本就身材高大,此刻又在战马之上,对于眼前的一切,自然是看的真切。“冲锋之人,可是昨夜将军射伤之人”孟说问白起。白起仔细的端详了一番,摇头说道:“昨夜之人,不似这般身形”孟说在心中盘算道,陈庄曾经告诉自己,眼前大军的首领,就是自家的兄弟陈完,但是陈完自己在咸阳之时,已经有过接触,不是今日这般模样。漫天的箭雨,更是将对面的声音遮蔽,不过与此同时,孟说看到了不畏艰险,冲出城门的百姓。百姓的手中,虽然多是一些简单的武器,但是就算如此,众人还是毫无畏惧的冲了出来。“何人能有如此之大的号召力难不成是蜀王杜宇停止放箭”想到这里,孟说赶紧示意手下停止放箭。对于蜀王的生死,着实是一件头疼的事情,若是这青天白日之中,蜀王被当场射死的话,估计眼前的这座城池,将要变成金城汤池,秦军再想拿下的话,估计就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大将军为何停止放箭”白起十分不解的问道,孟说并未回答,而是对白起说道:“速速将此人给我抓来,记住要活的”说着用手一指眼前冲锋之人。作为墨家弟子的孟说显然是高估了巴蜀人,按照墨家的规矩,墨家所有的一切,都是听命于巨子一人,巨子的话,就是整个墨家的圣旨。墨家的尚同思想,更是将巨大的组织,所有的思想归结于一人之身,同时巨子有着生杀予夺的大权。孟说之所以不愿意将蜀王杜宇杀死,是害怕蜀王的死,会进一步加剧巴蜀人与秦军的对立。使得彼此的矛盾难以调节,战争就会继续下去,秦军的粮草,已经所剩无多了,战争继续进行下去,对于秦军是十分不利的。眼下孟说想法设法的想着,尽快的结束战斗,结束战斗的方式,除了扶持巴蜀的陈庄,更为便捷的一点,就是与蜀王亲自达成和解。只要能够将蜀王杜宇捕获的话,所有的一切,都会变得轻而易举,白起得令之后,抱拳施礼道:“诺大将军稍候片刻,末将去去就来”白起胯下的战马听到主人的催促,高兴的仰天长啸,随即直奔蜀王杜宇而来。蜀王杜宇挥动着手中的宝剑,在战马之上也是威风八面,当时各国之间战事频仍,各国谋求对外发展,开疆扩土的同时。更要注重自家国土的防御。所以各国之间,都是十分的重视军事技能的培养,俗话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各国的君主更是亲历亲为,以此来带动整个国家的习武之风,如此一来各国的国君,普遍都是能够上的马,拉得开弓。与此同时,贵族习武,是礼乐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由来已久的传统,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周礼保氏之中更是明确的记载道:“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通五经贯六艺”是贵族的传统,不过到了这个时代,礼乐文明,也如同早已朽烂的枯木,失去了再次逢春的机会,所谓的尚武之风,某些时候,不过是现实之中迫切的需要罢了。大争之世,孔武有力之人,原本要比那些需要人保护的人,更有存活的机会。秦军突然之间停止发射羽箭,让巴蜀人一下子还有些不适应,还以为秦军要退兵了,不过陈完站在城楼之上,居高临下已经看到了秦军的部署。随即高喊道:“大王小心,速速回城啊”身边的武士也加入到呐喊之中“大王速速回城啊”。城楼上参与守城的百姓,也是高呼道:“大王速速回城啊”与此同时被一直压着抬不起头来的巴蜀弓箭手们。此时也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虽然相比于秦军的密集箭雨,还有极大的差距,但是无数的羽箭,还是造成了秦军骑兵,极大的伤亡。蜀王杜宇实在没有想到,城头之上已经有无数的百姓,呐喊着让自己回去。“此战虽然凶险,但是此番看来,还是不虚此行啊撤”蜀王杜宇骑在高头大马之上,回头来看,满心之中无比的高兴,实在没有料到城中的百姓,会重新站出来支持自己,满脸的鲜血,难掩心中的喜悦。虽说自己尚与秦军纠缠在一起,但是不管怎么说,巴蜀此时此地,还是占据着极大的优势。由于蜀王杜宇亲自指挥,巴蜀的武士,更是以一当十,不可阻挡,完全可以与秦军一较高下,进行势均力敌的厮杀。此刻城头的呐喊之声,更是让孟说内心无比的欢喜,果然不出自己的所料,眼前之人,果然是蜀王杜宇。白起听到城头的呐喊之后,心底一震,禁不住一阵狂喜,随即说道:“兄弟们听到了,眼前之人,原来是蜀王杜宇,难怪这些蛮子今日如此的不惜命今日在下已经在大将军面前,夸下了海口,要将此人活捉回去,此番众位兄弟,不要辜负了大将军的厚爱啊。”白起的鼓动,倒是产生了不小的煽动效果。随之一道冲锋的人,自然明白这其中的价值,想必秦国的二十等级军功爵当中,还没有详细的说明,逮捕地方君王的奖励如何。如此的功劳自然是前无古人,武士们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发了疯的冲锋向前。巴蜀的武士,此时也是发了疯的阻拦,每前进一步,都需要斩杀无数的巴蜀武士。白起带领的武士,如同一群冲入狼群之中的猛虎,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极大的伤亡。城头之上的陈完看的真切,眼前的一幕实在是让自己的心脏,难以承受们,想必秦军已经知晓了,此人便是巴蜀的君王杜宇。发了疯的进攻,不过眼下蜀王杜宇却被秦军的骑兵,撕咬住了,根本无法脱身。第四百零六章 杜鹃啼血猿哀鸣七常言道:气可鼓而不可泄巴蜀武士听到蜀王撤退的消息,原本还是一个个奋不顾身的往前冲锋,此时却反过头来发了疯的往城里跑。对于打仗这种事,向来就是如此,一起冲锋去死的时候,估计没有一个人的心中是乐意的。就算是冲锋,估计这脚底下也是所有收敛的。但是一旦这冲锋的精神被激发出来,就如同火山喷发一般,所有人将会赴汤蹈火,无所畏惧。眼前的巴蜀军队,便是明证,本就孱弱的军队,居然能够将冲锋的秦军骑兵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处处防御。若是一声令下撤退的话,如同熊熊燃烧的烈火,瞬间被冰冻一般,死亡的恐惧会重新占据所有人的心扉,此时所有人会将自家的实力,毫无保留的展示出来,采用不同的奔跑方式,赶紧脱离战场。有连滚带爬的,有健步如飞的,还有各种花式的奔跑方式,将手中的兵刃扔的远远的,生怕这几斤重的武器,拖累了自己奔跑的速度。更有甚者,一听到撤退的消息,赶紧将自己身上的铠甲拔下来,生怕这玩意穿在身上,多么影响奔跑的速度。同时还不忘将自己碍事的同伴,推到一边,唯恐耽误了自己的逃命。秦军的骑兵已经听到了城头的呼喊,知道眼前之人,就是蜀王杜宇,虽说巴蜀的大军,已经开始撤退,但是总归还是势单力薄不足以擒获蜀王,但是拖延这些人后退的时间,为大军合围创造条件,还是有这样的实力。秦军骑兵,改变了进攻的节奏,此刻若是上前拼杀的话,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被蜀王身边的亲随杀死,到时候蜀王也就能够从容的撤入城中。秦军不愧为战场之上的应变高手,几个秦军骑兵互相与眼神交流了一下,迅速取出背上的弓箭,轮番射击,此时射击十分的讲究策略。对于那些冲向自己的巴蜀武士,秦军并不急于射杀,而是将所有的羽箭,射向蜀王杜宇的周围,同时密集的羽箭,还在蜀王与城门之间构筑起了一道密不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