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都市现代>明狼> 分节阅读 16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60(1 / 1)

秦绾兮翻着白眼看着狞笑的齐景,就知道他又在想什么坏主意。一巴掌拍在齐景胳膊上,齐景一惊,连忙换上一副笑脸对着秦绾兮,“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了要不要叫李铃医”“不要麻烦李先生了,听说他最近在编一部医书,是造福万民的好事情,还是不要去打扰他了,再说我又不是真的那么柔弱。”齐景看着秦绾兮的小腹,“我才不管什么造福万民,要是我儿子都出了问题,造福了万民有个屁用。”“你呀”秦绾兮推了下齐景的脑袋,自己这个丈夫从来都是说得好听。齐景呲着牙乐了一下,就听见刘全在身后喊自己。“公子,公子,祁东老爷子来了,就在大堂。”齐景看着刘全借着擦汗的时候,突然对着自己眨了眨眼睛,突然明白过来,召唤过丫鬟,让秦绾兮回到房间里休息,自己则去应付老爷子。秦绾兮没有起什么疑心,让齐景松了口气,和刘全对视一笑,心照不宣。刘全为什么眨眼睛,自然是因为祁永渝来了呗,现在秦绾兮怀孕呢,少生枝节为妙。背着手走进大堂,就看见祁东坐在客位,祁永渝站在他身后,低着脑袋。拱拱手,“老爷子今天怎么有时间来了”祁东闻言哼了一声,“奉天侯最近可是忙的很,回到京师以后都没有来拜会我这个老头,老头我只好主动找上门来了。”齐景尴尬的挠挠头,走到主位,一撩衣服后摆,不明白哪里又惹到这个老爷子了。“您明鉴,我的妻子刚怀孕不久,我不好离开,再说,最近我在风口浪尖之中,还是不要将老爷子您牵扯进来了。”“第一个理由还算充分,你夫人本来是不可能怀孕了,这个孩子说是天赐的都不为过,是要好好地照顾。”祁东捻着胡子摇头晃脑的说道。齐景连连点头,却见祁东一瞪眼睛,“但是第二个理由是个什么东西你糊弄我这个老头子,就不怕遭天谴吗”“哎呦,老爷子,您有什么事情就直说吧,我这搬家还有好多事情呢。”齐景无奈的敲敲脑袋,真是头疼。“也没什么事情,就是想问问你,为什么要放弃北方的战事”祁东猛地看向齐景,眼神里全是精光。“这”齐景避开祁东的目光,犹豫半天却不知道从何说起,“老爷子,这件事情说来话长”“有什么不能说的齐景,我们是军人,军人的职责就是保家卫国,你竟然因为朝堂上的屁事,不顾大局,放走阿鲁台,你简直就是军人的耻辱”祁东越说越气愤,最后竟然一口啐在地上。齐景深吸一口气,闭了闭眼睛,起身对着祁东拱拱手,“老爷子,我是个军人不错,但是我也是个侯爷,您和我的大局观并不一样,我也并不期望您能理解。”“如果您还有什么疑问,或者还有什么要吐槽的,去朝阳山庄找我的顾问吧”齐景所有的好心情都被祁东的质问消磨的一干二净,齐景知道自己从北方退下来,让不少军方的人很失望,但是齐景从来没有希望过让所有人了解,只是这个不被理解的滋味一点都不好受。祁东刚要阻拦,齐景却已经大踏步的出了大堂,追上两步,就见笑呵呵的刘全凑了上来,“祁老爷子可是要走了小的这就送您出去。”。第三百八十九章 北京之行3祁东看着刘全人畜无害的笑容,气愤的甩了下袖子,“永渝,我们走”刘全恭恭敬敬的把祁东和祁永渝送到侯府门口,只见祁东即将跨上马车之前,突然回头对着头上的那块奉天侯府的匾额说道,“别人说你是被温柔乡闪到了脑袋,但是老夫不信,既然你不想说,那我就不问。我只希望最后的时候,能庇佑一下我祁家。”刘全送走了祁东和祁永渝,就把祁东说得话一字不差的汇报给了齐景。齐景叹了口气,祁东老爷子很聪明啊,所有人都以为我前往北平是避祸,很多人都以为我已经算是脱离了权利的中心,从今以后我这个奉天侯不会在大明的朝堂上有任何的话语权了。只有祁东老爷子一个人看明白了,或许他不是看明白了,只是觉察出了不对劲。齐景早就该料到祁东老爷子的直觉很准,当年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人,有几个是善终的都想着自己功劳很大,足够享受一切权利和荣耀,完全忘记了功高震主这一说。只有祁东老爷子在朱元璋登基的时候就选择告老还乡,结果一辈子荣华富贵,朱元璋在晚年的时候还长长召老爷子进宫叙旧。这才是真正的聪明人。老爷子这次来找自己,怕是就看出了陛下的想要迁都的意思,而自己这次去北平就是为了这件事情做准备去了。祁家子嗣只剩下祁玉一个人,而祁玉又是个耿直的性子,想要在朝堂上立足太难,等祁东老爷子死了之后,祁家就会不可抑制的走向衰落。今天老爷子来,说得最后那句话,就是把祁家拜托给了自己。唉,真是发现了,他们怎么就这么有自信自己一定会接下他们交代的活,朱棣是这样,吕不用是这样,现在就连祁东也这样。自己就这么好猜吗外界不是都传言我很神秘吗无语的哼了一声,想这么多有个屁用,自己还是陪老婆去吧。祁东在奉天侯府门口喊得那一句实在是太引人注意,皇帝自然会收到消息。朱棣看过之后,就叹了口气,把手里的纸条递给了身旁的郑和,说道,“唉,满朝堂就老爷子一个聪明人啊”郑和瞥了一眼纸条,笑道,“陛下也不必叹气,老爷子看遍了世间的起落,看懂陛下的心思,不难。”“说得也是,当年先皇登基,只有老爷子一个人急流勇退,一生荣宠。”朱棣起身站起来,走下台阶,回身虚指了下身后的龙案上的那些奏疏,“你看看那些自诩为名将的人,哪个是聪明人。”“武将里面像齐景这样的人,实在是不多。”朱棣说到这里就叹了口气,“朕不该怀疑他的,但是这个地球,到底在哪里”北平周围新添了一个村庄,而整个村庄的土地都已经被京师的奉天侯买下来了。名字也改了,叫什么地球村。村庄里面都不像个村庄的样子,没有什么土房子,里面全是忙碌的工人,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机器。有好奇的人来看过,当时被吓到了,一个瘦弱的人,只需要轻轻的拽一下那个机器的绳子,就能提起几百斤的巨石。还有那些灰色的黏糊糊的东西,凝固了之后竟然和石头一样坚硬。还有那些画的眼花缭乱的图纸,上面像是建筑,但是又不像。总之,整个地球村是个神秘的地方。里面即将建一个奉天侯府,也将建起一个皇家军事学院。听说这个皇家军事学院不必交学费,只需要通过它的入学考试就行,剩下的开销都会由学校负责。这让那些贫苦人家,看到了希望。军事学院就军事学院呗,这年头能免费上学,那就是天上掉馅饼,更何况还是冠的皇家的名字。吴有福和吴有才今天是来地球村检验成果的,现在他们两个是大科学家,每个月的月钱就十两银子,更不用说他们研究出来的东西齐景给的奖励了。现在都是富豪了,出来一趟自然是不容易,尤其是巡视建房子这种小事情。现在干事情都是军工厂的老人们,对这一套都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但是还是不能马虎,毕竟是齐景住的地方,也很有可能是自己以后住的地方,听说老师们都会在学院里有专门的宿舍。奉天侯现在可是大明朝的风云人物,为啥说是风云人物呢,那是因为各地的说书人都把他的故事添油加醋说个不停。所有人都对齐景好奇很,征北大元帅当的好好,忽然就被弹劾了,然后忽然就辞职不干了,这种耍小性子的事情居然当今皇帝陛下居然什么惩罚都没有实施。这就给百姓们足够想象的空间了,从齐景出现的那一刻开始想象,加上自己道听途说的乱七八糟事情,关于齐景的版本,没有八百,也有一千了。“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齐景听着朱高煦哈哈大笑的重复着京师关于自己的故事版本,非常不要脸的对此评价到。听到朱高煦和朱高炽哥俩同时翻了个白眼。“高炽,你真的要跟我们两个走”齐景还是有点不同意朱高炽跟着自己去北平。齐景决定要从前线回来的时候就派人通知了朱高煦让他先回京师,两个人在京师碰面,以避免不必要的流言。朱高炽的太子之位已经稳定了,但也意味着哥三个的行为就更受拘束了。“这边也没有什么事情,父皇处理就好了,本来我就是处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和听政。”朱高炽无所谓的耸耸肩膀,“倒不如先去北平帮你们两个做好未来迁都的准备。”“啊,对了,我听父皇说,他明天就要宣布将北平改为北京,景子,你说,朝堂上是不是会炸了”朱高炽恶意的眨眨眼睛。齐景闻言叹了口气,“不是会不会,是一定会,明天陛下一宣布,稍微聪明点的人,都能会出来是个什么意思了。”第三百四十章 北京之行4朱高炽和朱高煦本来今天是要去上朝的,却被齐景死死的按住。今天朱棣就要宣布将北平改为北京了,这哥俩傻不愣登的去了满朝堂的炮火怕是就都冲他们去了。把北平改为北京本来是应该没有什么波折的,不就是改个名字而已,随了皇帝的性子就得了。,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很不一样了,自己要去京师,带走了一大批的人,可以说几乎把朝阳堂的重心和小半个朝堂的重心都带去了京师。朱棣再一宣布改名字,应该没有人不会看不出来,朱棣是个什么意思把。今天是大朝会,郑和拉长了调子,百官就伴着朝阳初升的光芒缓缓走进了奉天殿。朱棣头上的十二冕疏盖住了脸上的表情。“百官有事启奏,无事退朝”郑和的声音很阳刚,一丝一毫的阴柔都没有,百官一开始还不习惯郑和的语气,因为从前的太监的声音总是尖尖的,让人听得就很舒服,舒服的想睡觉。而郑和的声音从来都是肃穆的,听得文官心里一颤,听得武将仿佛一瞬间回到了大军之中。还是从前一样,杨士奇第一个出班总结一下最近朝廷的功绩,念了一些地方上奏的重要奏疏。接下来就是杨荣发话了,说了一些弊端,报告了一些地方遭受了灾年。朱棣同百官讨论一下解决方法,然后做出了决定之后就让秘书监的人拟成圣旨,实行下去。杂事处理完了,郑和微微侧头看了一眼朱棣,朱棣微不可查的点点头,郑和就轻咳一声,向前一步。“召曰:北平乃为朕做藩王之封地,北方之枢纽,国朝之重地,朕自登基以来,常念北平之风土人情,故,特赐北平改为北京。钦此”杨士奇在郑和刚念完连圣旨都没有合上的时候就站在百官中大喊道,“陛下,此事还有待商议”杨士奇这个后悔啊,他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茬,朱棣这是给百官摆了一道啊本以为朱棣同意齐景去北平是被放逐了,后来太子和汉王也要去,再后来小半个朝堂也要去,虽然自己感觉到了不妥,但是并没有说什么。现在看来自己真的是傻了,朱棣那么惯着齐景,就凭庄敬和朱高燧的奏疏怎么可能就放逐齐景去京师,这一切就是个套,套的就是我们这些傻子。朱棣在杨士奇说话的时候,嘴角微微的勾了一下,现在反对,晚了,朕之前让齐景去北平的圣旨你们早就同意了,让太子汉王还有那些年轻官员一起去的圣旨也都下完了,这个改不改名字的圣旨,你们同不同意其实都没有什么影响了。北平的班底在之前都已经安排妥了,哪怕就放走齐景一个,他也能把朕交代的事情办得妥妥的。温水煮青蛙,这是齐景的高招。先从放逐齐景开始,给百官一个错觉,那就是朕想要放逐齐景去北平清醒清醒,然后等风头过来,再宣布太子汉王以思念北平为理由跟着去,然后再同意苏巍和那些年轻官员。一点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