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各地赶来的人喜气洋洋的互相庆贺,他们大多是一些地方官员和朝阳堂各地分堂的掌柜。皇帝陛下亲自下令,由于奉天伯的婚礼,今年全国各地全部免税一年,包括江南重赋之地,这圣旨一下,庆贺的就不止是京师了,几乎整个大明都在为奉天伯送上祝福。“张辅,你给我好好的,要是一会儿出来岔子,齐景不揍死你”“郭顺你个老混蛋,你少说我,你看看你那人模狗样的,一会儿别让人赶出来”s:大家对齐景的封赏还满意吗求票票啦第一百零一章 准备分卷出了问题,所以小六不分卷了,大家见谅,实在太笨了今天是奉天伯大喜的日子,国之大事在戎在祀,家之大事在婚在丧,在这个日子里,哪怕和齐景再不对付都会献上祝福。张辅也只能在这个时候才能和自己原先的兄弟们亲近亲近,一开始跟随齐景的特战队员们大多已经是各个排的排长了,最次也是班长了,朱棣当年下令特战队只能有齐景一个队长,但是随着特战队规模的扩大,班长已经不能满足于编制,于是齐景又添了排长。张辅所谓的背叛的真相那些老兄弟也早都了解了,自然冰释前嫌,更何况在这个可以稍稍可以放纵一下的日子,老兄弟们当然要好好玩一下。左七系好了自己的腰带在铜镜前臭美了一下,虽然不知道齐景为什么要弄这么多的伴郎,还让自己这些伴郎也穿大红的婚服,但是左七还是认为自家公子的想法是最好的。李志刚看看这一屋子的新郎,脑袋都大了,赶紧回忆一下接下来的流程,一会儿皇帝还要参与,万一自己的弄错了流程就麻烦了,可是他丫的齐景这个婚礼的流程都是些什么玩意儿奉天伯的婚礼万众瞩目,整个京师的百姓都觉得很是新鲜,新鲜的原因不仅仅是奉天伯决定婚礼现场选在正阳门下,全称的百姓都可以来看,还有就是主婚礼竟然要在皇宫里举行这个大大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在百姓眼睛里皇宫实在是一个神秘的地方郑和抬头看看天色,天还没亮,接亲的队伍怎么也要在黎明的时候出发,天亮才能到,现在打扮新娘是不是早了点天还没亮坤宁宫里早就灯火通明,伴娘们早就来到了坤宁宫开始着装准备了,红娘一直在帮着秦绾兮画着妆,宫女们来回的忙碌准备着一会儿接亲要准备的东西,皇家的规矩多,不像普通人结婚。朱棣也早早起了,齐景没有父母,秦绾兮也父母双亡,朱棣这个齐景的干爹自然逃不了,一会儿拜的高堂,拜的就是他和徐妙云。朱棣一进坤宁宫整个人心情就明朗了,好多个新娘啊,确实很是喜庆,让人从心底觉得开心,齐景这小子主意不错啊。忙碌的坤宁宫看见皇帝的那一刻瞬间都安静下来了,纷纷行礼,一个捧着托盘的小宫女实在有点紧张,竟然一不小心撞在的朱棣身上,小宫女瞬间吓得花容失色,整个坤宁宫的气氛也紧张了起来。谁知道朱棣竟然没有生气,反而扶起了这个小宫女闻言说道,“今天是好日子,不要毛毛躁躁的,大家不必管朕,忙你们的吧”“喏”众人闻言松了一口气,纷纷开始行动起来,坤宁宫又恢复了活力。秦绾兮和红娘向这朱棣行礼,朱棣呵呵一笑,说道,“不必客气,过了今天,咱们就是一家人了,你也算是朕半个干女儿了,皇后呢”一直跟在朱棣屁股后的郑和连忙接话,“皇后在暖阁里呢”朱棣闻言叹了口气,对秦绾兮说道,“你也别在意,皇后也是一时的小孩子脾气,过几天让齐景来挨挨骂,就好了。”说完朱棣就向东暖阁走去,先得把皇后哄好了,要不然一会儿万一甩起来,皇家的脸面还要不要了。朱棣对秦绾兮这个儿媳妇还是满意的,长得不错,最主要的跟朝中各大势力都没什么来往,而且是平民女子,身份的差距自然会让她对齐景好。徐妙锦和齐景嘛,朱棣也不是不看好,只是他们两个人的身份弄起来太棘手了。徐妙云倚在暖床上,心情不是很好,李铃医在给她把脉,朱棣进来的时候李铃医刚刚把完脉。“娘娘的身体只要按时吃药,控制情绪,尽量开心,多多运动,就会慢慢好转了。”李铃医收拾了下自己的箱子,“草民这要就要去齐府了,日后草民就在齐府住下了,若是娘娘身体有不适,派人传草民就是。”“李先生,这就要离宫了吗”朱棣扬声问道,李铃医的几次出手都让朱棣非常的满意,齐景曾说这李铃医的本事要比御医都大上不少。“回陛下的话,草民本就是因为皇后娘娘的病才留在宫里,如今娘娘的病已经无大碍,草民也该回去了。”“来人,赐金十两,送先生出宫。”李铃医谢过了封赏,就匆匆出了殿门,连十两黄金都没要,对于李铃医来说,这次朝阳堂各地送来的珍稀药材才是李铃医感兴趣了。徐妙云看见朱棣都没理会,朱棣挥挥手让宫女们都下去,就挠挠头发,“皇后”“还请陛下收回这个称呼,妙云可是担当不起。”说到这里朱棣就更加尴尬了,上次封赏大典,朱棣并没有封徐妙云为皇后,这一个动作还让一些奸臣误会了,提出要为朱棣选秀女,比如纪纲这个奸臣。朱棣没有封徐妙云为皇后就是因为怕徐妙云坏了齐景的婚事,皇后掌管天下女人,婚嫁这种事情是她的分内之事,她要是说秦绾兮不能嫁给齐景,就坏菜了,所以朱棣就把封皇后的事情拖了拖。“妙云,绾兮这孩子,还是不错的。”“我知道她不错,可是齐景这么做有没有想过妙锦的感受,陛下,妙锦昨天竟然主动提出要给秦绾兮当伴娘,这是正常的反应吗”“我跟你说,不管你反对不反对,等齐景婚礼一过,我立刻给妙锦招夫婿,我就不信了,大明这么多好男儿就没有一个能配的上我妹妹的。”“好好好,”朱棣连忙说道,“你别生气,等婚礼一过什么都听你的,一会儿你给绾兮点好脸色,毕竟人家还要跟齐景过呢”皇宫,齐府都在忙,我们的主角新郎齐景和和尚道衍,却悄悄的来到了京师南城的一个小院落里。第一百零二章 长铗归来乎小院落里放了两具开了盖子的棺材,棺材前放着两个骨灰坛。齐景和道衍来到了院落,先是向两个骨灰坛上了香,然后看向了旁边的人。铁面公子冲着齐景拱拱手,“公子。”齐景点点头,“都弄好了吗”“弄好了,也没什么可弄的,人都死了。”“那就抬走吧,让他们安息吧”齐景挥挥手,亲手把骨灰坛放进了棺材,侍立在两旁的大汉们把盖子盖好,喊了个号子,就分别把两具棺材抬了起来。齐景和道衍穿的都是普通的衣服,只是齐景的斗笠华贵了些。满城的大红,只有这一支队伍在漫天挥洒纸钱,铁面公子在头前走着,齐景和道衍跟在身后,这一条路是齐景一会儿接亲要走的路,早就铺好了大红的毯子,齐景低头看着白色的纸钱洒在大红的毯子上,心中竟然一片凄凉。守城门的士卒好像没有看见这一支队伍一般,悄悄打开了城门,又悄悄的关上了。出了京师,这支队伍就一直向南,直到来到一个小山丘上。别的送丧队伍都是吹吹打打声势浩大,这支队伍却一反常态,低调的让人的恐惧。道衍这一路上一直在低声念经,平时最烦叨叨的齐景今天却一言不发。山丘上早就挖好了两个大坑,大汉们把棺材匆匆下葬,直到泥土将棺材掩埋,齐景突然感到深深的松了一口气。回头一看道衍也是这种感觉,这感觉如同放下了一个大包袱。铁面公子笑着走到齐景身边,戴着面具的他实际上看不见表情,但是齐景觉得他在笑。“公子,一切都结束了。”“彦修兄节哀吧没有办法给两位前辈风光大葬,齐景,有愧”“公子不必愧疚,天地轮回,一切早就有定数,彦修早就看透,只是今日不能参加公子的婚礼。”铁面公子顿了一下,“还请公子善待绾兮。”齐景闻言莫名的笑了一下,“我心眼小是出了名的,你就不怕我杀了你”“公子你是心眼小了些,但是心胸没有那么狭小,这一点我看的很清楚。“铁面公子冲着齐景和道衍拱拱手,“走了”铁面公子大手一挥,那些大汉们吆喝一声,都随着向远处走去,齐景回头看看两个坟头,连个墓碑都没有。还没等齐景回头,就听铁面公子走的方向突然传来一个声音。“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出无车两袖清风为谁忙国家不用做栋梁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无可牵挂十年寒窗付东流,壮志未酬归故乡”没等那边的声音消失,齐景身边的道衍忽然唱道。“天下兴亡事,在我胸中藏叹望世上满目苍凉,碌碌奔波空悲伤长铗归来乎士可杀不可辱从今后对酒当歌,乐得逍遥回故乡”“哈哈哈哈,乐得逍遥回故乡,爹,你听到了吗乐得逍遥回故乡”道衍唱完,远处的声音忽然放声大笑,只是那笑声里听不出一点开心的感觉。齐景听这两个人一唱一和,忽然鼻子有点酸。道衍听到齐景抽了下鼻子,感慨的说道,“有什么感受”“我完全听不懂你们在唱什么”“施主,老衲确信,我要是有一天忽然死了,一定是被你气死的”“那我会非常荣幸。”齐景抽抽鼻子,他不是不知道,这是诗经中的长铗歌,用来送给这两位死了连碑都不能立的人,最合适不过了,对道衍说不知道,只是想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情,毕竟要结婚了。抬头看了看天,快要黎明了,齐景和道衍便抬腿向京师走去,一切的一切等入土的那一刻,就全部消散了。回到了京师,天已经蒙蒙亮,巡逻的不良人正在慌忙的清扫着地上的白色纸钱,他们非常的慌张,生怕玷污了这场的轰动的婚礼。齐景看着这一切,忽然笑着对道衍说道,“和尚,你看,他们到底在忙碌些什么,这场的婚礼的辉煌本来就是建立在皑皑白骨之上,怎么清扫都清扫不干净。”“阿弥陀佛,一将功成万骨枯,齐景,你我注定要下地狱。”黎明时分,两串震天的鞭炮炸响了京师,京师的百姓疯了一样涌上街头,站在威武的士卒身后,看着从齐府出发的这支盛大的迎亲队伍。一排吹着唢呐的人摇晃着脑袋吹出最响亮的声音,两竖排大汉提着铜锣,跟随着唢呐敲着节奏,旗锣伞扇一样不缺,齐景骑着白马在最中间,胸前的那朵大红花比他的脑袋都大,头顶的乌纱帽不仅有帽翅,还插了两根冲天的孔雀毛,齐景是这样叫的。齐景的身后是八个大红的伴郎,他们也穿着婚服,只是婚服没有齐景的漂亮,胸前大红花没有齐景的大。八个伴郎威风凛凛的骑着清一色的纯黑骏马。他们分别是张辅、郭顺、朱高炽、朱高煦、陈云、左七、蓝天还有兰威。兰威虽然对齐景结婚非常的高兴,但是没想到自己竟然也成了伴郎,而齐景给出的理由竟然是七个人不好看,八个人才霸气伴郎身后是一箱箱由红带子系着的礼物,这抬礼物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让围观的百姓不禁咂舌。齐景骑在白色的骏马上,意识有点恍惚,没想到自己就这样结婚了,没想到自己的婚礼竟然会如此盛大,这是自己两辈子以来从来不敢想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