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都市现代>大唐武生> 分节阅读 21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18(1 / 1)

行,尝尝我家老爷爷爱吃豆腐,这些年都是我采买,还真没见过绿豆的豆腐”刘老爹一听,嘿嘿一笑。“张小哥,您放心,不好吃,您回头来骂我,要不您现在就尝尝”说着,抄起挑子上的刀子,沾过水,却从豆腐盘子的正中间切下来一块,笑着对张小哥说道:“您尝尝,绝对好吃。”张小哥笑着接了过来,却一笑。“行了,不尝了,看你也是个老实人,你买的豆腐,错不了好了,我都要了对了,你明天这个时间再过来,要是豆腐吃得好,我明天还要”说着,和刘老爹对视了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酱菜小二一见买卖做成了,也替刘老爹高兴,陪着笑了几声,舔着脸凑了过来。“张小哥,您不知道,刘老爹的豆腐,谁吃都说好吃,尤其是用酱菜一炖,那味道,绝了欸,对了,张小哥,府上的酱菜还够么您看,我今天就带了半坛子,要不您也行行好一块买了,回去请府上的大师傅炖豆腐吃”张小哥给气乐了。“别胡说八道了,酱菜有炖豆腐的么”说完之后,再不理酱菜小二,将其余的豆腐都收了起来,唯有刘老爹切下来的那一块豆腐,还拿在手中。第433章尾巴刘老爹将所有豆腐都交给张小哥,兴冲冲地收了钱,和酱菜小二打了一声招呼,收摊回家了。走在路上,刘老爹还不由得感叹,杨凤楼传递情报的方式,当真是匪夷所思。那一天,杨凤楼亲自上门,说通了刘老爹之后,下达了任务,要求他将情报传递给张直方府上的左龙武军成员,按照杨凤楼的说法,他正是负责采买张府食材的张小哥,具体的方式,就是把情报藏在豆腐之中,通过豆腐的买卖,实现情报的传递,这种方式,堪称神不知鬼不觉。不过,如何将情报隐藏在豆腐之中,却让刘老爹犯了难。谁想到,杨凤楼也早有准备。他取出的情报,本就是一条窄窄的丝绸,用油布包裹,然后有用蜡仔细封成一粒小小的蜡丸,通体不大,不过三分而已,隐藏在手中,如果不注意的话,根本呢看不到。最关键的是,在蜡丸的上方,还早就预留了一条细细的麻线,正是让这条麻线,成功地将蜡丸隐藏在豆腐之中。具体的方式,乃是将麻线一端绑在细木棍上,这样蜡丸被本吊在了半空,随着刘老爹一点点磨出豆腐,眼看着雪白的豆腐将白色的蜡丸覆盖,刘老爹佩服得五体投地。随后,杨凤楼轻轻剪断了麻线,只在整盘豆腐的中间,留下了一个小小的线头,在整盘雪白的豆腐中间,如果不仔细看的话,根本不会注意到这个线头的存在,即便刘老爹亲自参与,也找了半天才找到。对于这种情况,刘老爹却是一声苦笑,这倒是能够防备他人,谁都不会想到,有一份重要的情报,会藏在一盘豆腐之中,不过,让他担心的是,别到了需要交易的时候,自己也该找不到了。谁想到,杨凤楼同样早有准备,在整盘豆腐之中,找到了那个线头,捻上一颗黄豆,点在线头之上。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动作,乐得刘老爹差点跳起来。豆腐乃是黄豆所磨,整盘豆腐上,多一颗半颗黄豆,那简直是太正常了,事实上,他以前贩卖豆腐的时候,也经常在豆腐上点上几颗黄豆,这样不但好看,还能告诉所有买豆腐的人,我这盘豆腐全是黄豆磨出来的,谁想到,这么一个小小的细节,也被杨凤楼利用了起来,无论是谁,看到这一颗黄豆豆不会起疑,但是谁又能想得到,在这一颗黄豆之下,就是需要传递的情报再加上随后对话的切口,什么“绿豆”,什么“寅时二科”,“什么初四晚上有月亮”,什么你尝尝的时候,直接从正中间切一块而不是从边缘切,这些不经意间的细节,让这一次秘密的行动,全部隐藏在正常之中,就算有心人留意,也最多以为刘老爹为了把豆腐全部卖掉而胡说八道而已。正所谓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一次情报的传递,在杨凤楼亲自的指导之下,堪称万无一失果然,刘老爹和张小哥完成了情报传递,很是顺利,即便酱菜小二就在旁边看着,也生生没有看出来什么不对,最多感觉刘老爹为了把豆腐卖出去,还真是卖力气而已,他却绝对想不到,这一次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买卖,却是左右两龙武军的一次绝密行动刘老爹想到这里,不由得心花怒放,都说杨将军长着一颗七窍玲珑心,原来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如今一看,果然不凡嘿,就算黄巢暂时占据了长安,又有什么有杨将军这样的人杰隐藏在暗处,早晚把他轰出长安听说杨将军和黄巢兄弟之间还有杀父之仇,这么看来,别看黄巢胆敢妄称皇帝,却也早晚要死在杨将军的手上对于刘老爹来说,没有任何一个时刻,能比现在,让他对大唐的将来充满了信心不过一想到杨凤楼,刘老爹倒是又想起来他临行时候的嘱咐,一方面让自己多加小心,另一方面,在传递完情报之后一定要撤退的安全。刘老爹当时听了,心里暖烘烘的,杨凤楼是谁他不但是右龙武军仅在宋皓之下的将军,更是誉满天下的二品江湖小宗师,更是由于阵斩王仙芝,隐为宗师之下第一人这样的杨凤楼叮嘱自己的事情,不是注意情报的安全,而是自身的安全,甚至还说出了“事情如果不谐,可自行脱离任务”的话,这让刘老爹颇有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这份关心,得接着刘老爹一想到这里,刻意长长呼出一口气,放下了肩上的扁担,转过身,又把扁担抗在了另一个肩膀之上,看起来,就是刘老爹年老体衰,时间长了有些累,要换换肩膀,其实,在他改换肩膀的过程之中,刘老爹隐蔽地打量了四周一下,将四周的情景全部收在眼底。刘老爹突然眼神一凝。身后十余丈处,有一个大汉刘老爹顿觉有异,如今的长安城,萧条得很是厉害,别的不说,这条通往西市的路上,基本没有什么人,即便有的话,也都是心如死灰的老人,或者不谙世事的孩子,像大汉这种壮年人,要不就是早早被迁移出了长安,要不就是躲在家里,生怕被黄巢的叛军拉了壮丁,即便大街上有上一个半个,也都是愁眉苦脸给家里找粮食的汉子,断然不会像身后这一位一样闲逛肩上无挑,手上无蓝,一个三十左右的壮汉,在黄巢叛军攻占长安之后,没事就在街上闲逛,他是谁,他又能是谁答案已然呼之欲出刘老爹虽然潜伏民家二十余年,却也是正牌的右龙武军,自然不会慌乱。不动声色地继续前行,脑海中却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想了个明白,现在的问题是,这个尾巴,到底是偶遇,还是有预谋地跟踪自己这个问题,不但关系着刘老爹自身的安危,甚至还关系着右龙武军下一步的行动,必须搞清楚一念至此,刘老爹心中已有了定计。第434章王掌柜刘老爹心中计定,故作恍然大悟状,狠狠一拍自己的脑门,急速转身,走向西南,脚步时快时慢,却根本没有停留,直至走到路边一家商铺门口,这才停步。商铺早已关门,门板窗板上了个严严实实,就连挑杆上面的幌子也收了起来,要不是那根挑杆还依旧伸向街心,恐怕谁都不知道这是一家商铺,不过看现在的样子,不仅是打烊,恐怕都已经歇业不干了。“啪啪啪”“谁啊关门了,不卖货了”“王掌柜的,我是昌平坊的刘老爹啊,您开开门”门轴声响,却仅仅打开一条小缝,商铺的王掌柜露出脑袋,先是左右看了看,这才盯着刘老爹,脸上的神色略略缓和。“刘老哥,是你啊怎么,你也陷在长安了有事”王掌柜说话虽然客气,神色却很警惕。刘老爹满脸赔笑。“王掌柜,您发财怎么关门了呢”“唉这兵荒马乱的年月,谁敢做买卖啊”“是啊,这年月,还是万事小心的好对了,王掌柜,我要十斤黄豆,您受累,给我称一下吧”刘老爹说完,王掌柜倒是愣了,很是不解地问道:“老哥,要豆子干啥还磨豆腐现在还有人敢上街买东西么嘿,老哥,您也是咱们粮店的老主顾了,我说句不当说的话,这些日子,能少出门,还是少出门吧,真要是碰上你哭都没地哭去,要是运气再不好,乱坟岗子一扔,可就成了孤魂野鬼了”刘老爹闻言,苦笑一声,却根本没在意王掌柜言语中的晦气,倒是长叹一声。“王老弟,不瞒你说,谁家要有隔夜粮,谁能在这年月抛头露面啊这不是被肚子给逼得么老汉我什么都不会,就会磨个豆腐,要是不磨了,您说我吃什么喝什么啊”王掌柜一听,也是长叹了一口气。“现在,还有人买么你磨出来也都折在手上”刘老爹闻言,情绪倒是好了一点,勉强露出了笑容。“不瞒您说,今天小老儿交了好运,一盘豆腐不但半个时辰就卖光了,那卖豆腐的小哥,说是什么将军的府上采买,特意还叮嘱小老儿明天接着去买,我已经答应人家了嘿王掌柜您说,咱们虽然遭了难,但是咱们长安人什么时候失信于人过我算了算,家里的豆子不多了,这才想到您这再买点,我也是想着,这年月毕竟不安全,能少出去一趟就少出去一趟吧,我准备今天不睡觉了,把这些豆子全磨出来,明天卖给那个小哥,这不也能在家多躲上几天么”王掌柜一听,也是满脸笑容,应该是真心为刘老爹高兴,竟然拉开了大门,虽然仅容一人进出,却也比刚才满是戒备的情况好多了,不但如此,王掌柜还说道:“老哥您的运气是真好呢,这是碰到贵人了啊嘿,要是平常时日,就凭您能和将军府的采买说上话,别的不说,以后可就是衣食无忧了,说不定我这个小店,还需要老哥照应呢”刘老爹迈步往里走,满嘴都是“您抬举了”,王掌柜一边向里面让,一边随口问了一句。“是哪位将军啊”“张直方大将军”哪知道,这一句,可算捅了马蜂窝,王掌柜顿时脸色大变,一把就将刘老爹推了出去。刘老爹正一脚门里、一脚门外,也没防备,被王掌柜推了个趔趄,差点摔倒。“王掌柜的,您您这是干什么”哪知道王掌柜的脾气比他还大。“快滚我他娘也是瞎了眼,怎么就认识你这么个老不要脸的东西张直方想吃我家的粮食没门老刘头,我告诉你,我家的豆子,就是全扔河水里,也不买给你一颗快滚要不是看你年老体衰,非揍你一顿不可”骂完之后,“嘭”的一声关上了大门还能隐约听到门里面骂骂咧咧的,“还吃豆腐,你问问张直方,耗子药吃不吃”刘老爹一脸无奈地站在门外,好半天之后,才摇了摇头,挑起扁担,准备回家。走过一个路口之后,刘老爹长叹一声,又换了换肩膀。隐晦地向后一看。那个人,还在刘老爹不由得心中一沉,看来,他就是冲着自己来的至于王掌柜如此激烈的反应,早在他预料之中,这位王掌柜也是苦命人出身,原来是那一家粮店的买来的仆人,一直就在粮店中做事,主家不错,给他娶了妻,可惜命还是不好,妻子因为难产,生下了一个姑娘就撒手人寰,只留下他带着一个独女相依为命。王掌柜也是个狠人,不再娶妻,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女儿拉扯大了。有一次,跟着东家一次出门收粮,遭了劫匪,他拼了命才把东家救了回来,东家一高兴,不但给他放了良,还把自家寡居在家的女儿许配给了他,并且把粮铺交给他打理,说是这是给女儿的嫁妆。王掌柜也算是时来运转,续了弦,当了掌柜,就想将他原本送到大户人家做侍女的女儿接回来。哪想到,对方不干,王掌柜也急了,当初送去做侍女,根本没签卖身契,说的是送到大户人家学规矩,为了以后好嫁人,结果人家反悔了,这就折腾了起来,一来二去也没个结果,诡异的是,三个月之后,人家来人,说是他女人投井自尽了。王掌柜自然不信,却因为对方的势力太大,最终上告都没告出来什么结果。这件事,在王掌柜心上,绝对是谁都不能触碰的逆鳞。好巧不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