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都市现代>大唐武生> 分节阅读 12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27(1 / 1)

凤楼迷糊了。“大师此言怎讲”本信方丈脸上的苦涩更浓。“玄奘大师,确有其人,太宗大行皇帝陛下,对他,也是礼遇非常,不过,却是在他从西域回返之后,才对他礼遇的,至于玄奘大师西行之始,太宗大行皇帝陛下,甚至不知道佛门之中,出现了这么一位大德高僧。”“哦”这个杨凤楼就真不知道了,沙桥饯别乃是京剧的传统剧目,他对这出戏相应的背景了解,都多是来自大名鼎鼎的西游记,不过西游记毕竟是章回本的小说,又是成书在明代,难免被小说家用春秋笔法,将真正的历史掩盖在种种妖魔鬼怪之中。本信大师一看杨凤楼真的犯迷糊,又以他心通确定他不知道这其中的种种,不由得有些哭笑不得,随后继续说道:“真要是说起来,玄奘大师,和我少林,多多少少还有些渊源,要不然的话,我也不会知道这些玄奘法师本是洛州缑氏人,其先颍川人,俗家姓名陈祎,生于前隋仁寿二年,大业八年,出家在东都洛阳净土寺,随后学习佛法多年,又受足戒,走遍了天下名山大川,拜访大德高僧无数。武德九年,此时适逢天竺僧波颇抵长安,玄奘得闻印度戒贤于那烂陀寺讲授瑜加论总摄三乘之说,于是发愿西行求法。贞观元年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长途跋涉五万余里。唐太宗贞观二年,二十七岁的玄奘,始道途西行。”杨凤楼听到这里,脸就黑了。根本没有太宗御赐金镶僧衣僧帽,没有紫金钵禅杖一条,没有锦袈裟霞光万道,没有四童儿牵马代劳根本没有什么沙桥饯别原来太宗根本没有批准西天取经,玄奘西行,乃是始自私愿怪不得本信方丈问他,是给少林扬美名还是扬恶名颠倒了是非,岂不是蒙骗了天下信众杨凤楼想到这里,也是一阵阵脸红,不过他也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历史辛秘,难掩心中好奇,问道:“大师,您刚才说玄奘大师和少林还有渊源,却不知何解”第248章 历史上真正的玄奘大师“要说起玄奘大师与我少林的渊源,就说来话长了贞观十九年正月,玄奘到达长安。这时,太宗为了辽东战役,已驻跸洛阳。太宗得知他回国,立即诏令在洛阳接见他。玄奘奉诏匆忙上路,当月二十二日启程,二月初一在洛阳宫仪鸾殿受到太宗接见。太宗深感欣慰,与玄奘并坐问道:“法师当年西去取经为什么不报道朝廷得知”,玄奘说:“玄奘当去之时以再三表奏。但诚愿微浅朝廷不蒙允许。无任慕道之至乃辄私行。专擅之罪唯深惭惧。”太宗听了,请玄奘大师译经。玄奘大师本属意我少林前面已经说过,玄奘大师乃是郑州人士,出家又在东都洛阳,距离少林不远,当时少林已经在太宗大行皇帝的支持下重建,也算得上天下名刹,玄奘大师在少林译经,也算是临近故乡,公私两便。可惜,太宗不愿。玄奘大师无奈之下,才于三月初一从洛阳折返长安,最终在都城大慈恩寺终生译经。随后,高宗朝,玄奘大师旧事重提,希望能够回到家乡少林寺译经,今知此嵩山之南少室山北有少林寺,远离鄽落,泉石清闲,是后魏孝文皇帝所造,即菩提留支三藏翻译经处。玄奘望为国就彼翻译,伏听敕言。再次遭拒。显庆二年,玄奘再次提出望乞骸骨,毕命山林,礼诵经行,以答提奖。三次遭拒。三次请求,三次遭拒,这便是玄奘大师与我少林的渊源。”杨凤楼听了之后,脸上一阵阵发烧。原本以为出演沙桥饯别,能够借助太宗大行皇帝陛下的名讳,替少林,甚至替天下佛门扬名,却没有想到,真正的历史,竟然是这么一副样子。什么御弟什么君臣相得都是扯淡更让杨凤楼震撼的,还在后面。本信大师,深深看了杨凤楼一眼,开口说道:“杨施主,你可知道,太宗大行皇帝陛下,曾经多次劝说玄奘大师还俗”“啥你说啥”杨凤楼这回是真的被吓到了,“为啥啊”“大唐西域记”听到这个答案,杨凤楼顿时不说话了,他毕竟身在官场,又是从事各种谍报工作,接触的,大部分都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最是善于以最大恶意去揣测事情,现在,本信大师只是开了个头,他基本就弄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大唐西域记成书于贞观二十年,乃是玄奘大师口述,由弟子辩机执笔记录,全面记载了他西行十九年的所见所闻,其中包括:高昌以西玄奘所经历的110个和传闻所知的28个以上的城邦、地区、国家的情况,内容包括这些地方的幅员大小、地理形势、农业、商业、风俗、文艺、语言、文字、货币、国王、宗教等等看看他行走的路线:在途中经兰州到凉州,继昼伏夜行,至瓜州,再经玉门关,越过五烽,渡流沙,备尝艰苦,抵达伊吾,至高昌国。后经屈支、凌山、碎叶城、迦毕试国、赤建国、飒秣建国、葱岭、铁门。到达货罗国故地。南下经缚喝国、揭职国、大雪山、梵衍那国、犍双罗国、乌伏那国,到达迦湿弥罗国再想想当时大唐的形式:太宗东征,未竟全功,却也将高丽牢牢控制在鸭绿江以北,好大喜功的太宗皇帝,自然将目光从东方收回,转向了西方。当时,佛祖给他送来了一位西行万里的玄奘大师,太宗皇帝无论如何都不会放过他,要是请得玄奘大师还俗,立刻高官得坐骏马得骑,为的,不就是玄奘大师熟悉这一路的山川地理、风土人情,如果出兵西域的话,必然大有臂助甚至再往深一层去想,玄奘大师留下大唐西域记,到底是为了名留青史,还是为了应付太宗皇帝种种还俗的要求玄奘大师西行万里,为的,就是求经,结果回到长安,不翻译佛经,却第一时间写下自己西行的回忆录这事,根本说不通。贞观十九年抵达长安,贞观二十年成书大唐西域记,仅仅一年成书十二卷,这一年时间,还能干别的不要知道,他当时的手里,还有六百多部经书没有翻译杨凤楼突然激灵灵打了个冷战。不能再想了强自按捺下心头的种种猜测,杨凤楼抬头,正看到本信大师似笑非笑的面庞,突然意识到本信大师身具他心通神通,杨凤楼不由得有些尴尬地说道:“大师,这件事情,杨某做错了。前些日子,被你一记佛门狮子吼震撼心魄,杨某少年心气,就想报复一二,在选择剧目的时候,就想到了这么一出沙桥饯别,本想着借用太宗和玄奘大师的名讳,一方面为少林扬名,也能够给您添点麻烦本以为无伤大雅,却不想这出戏和历史相差太远,实在是实在是不知道这种麻烦到底有多大”杨凤楼说着说着,既然变得语无伦次,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却没有想到,本信大师倒是一笑。“杨施主,你心中的所愿所想,贫僧已然明了,贫僧也相信,你虽然是有意为之,却也不明其中的种种关节之处罢了,因果,因果,种因虽然必然得果,却也说不好是善果还是恶果,事已至此,多说无益杨施主却也不必太过挂怀,也许,事情会向好的方向去发展呢”杨凤楼听了,竟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得深深一礼。如此轻描淡写地放纵自己的胡作非为,本信此举,才是真正的大德高僧。这一礼,杨凤楼拜得心愿诚服。本信大师哈哈一笑。却没想到,杨凤楼拜谢之后,刚刚起身,却又变得嬉皮笑脸。“本信大师,既然杨某犯了错,自然要补救,以现在的情况来看,不如将错就错,杨某不才,倒是还有一套不错的连台本戏,正好承接在沙桥饯别之后,必然为少林扬名”本信大师一听,都快哭了,还嫌麻烦不够大么第249章 佛门七苦有苦禅杨凤楼眼见本信大师没有说话,误以为他默许,一脸兴奋地说道:“大师,我跟您说,这台连台本戏,名叫西游记,说的是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还有仨徒弟”“等等”杨凤楼的话还没有说完,本信大师如梦方醒,赶紧拦住他的话头,顿时感觉一阵头疼,想了想,说道:“要不咱们还是聊聊苦禅隐患的事吧”杨凤楼一摆手。“那着什么急,我跟你说啊,这个西游记绝对能够震惊大唐,我敢向你保证,只要演上一遍,必然红遍大江南北黄河两岸,到了是唐三藏,孙悟空这样的名字,绝对家喻户晓”“这个”“大师,你想想,十万八千里,一路斩妖除魔,历经艰险求得真经,听着就那么荡气回肠”“那个”“大师,真的,沙桥饯别只不过是西游记这套连台本戏其中的一折,要是把“闭嘴”本信大师实在受不了了,一声断喝,不经意间,都用上了佛门狮子吼的功夫,好家伙,一出沙桥饯别就不知道给少林寺惹下了多少麻烦,还敢演杨凤楼被震了个头昏脑涨,见到本信大师真急了,这才悻悻闭嘴本信大师喘了半天气,这才平复了心情,看着杨凤楼一副悻悻然的样子,不由得哭笑不得,不过也下定决心,赶紧给他把苦禅隐患解决,以后绝对不让他走进少林山门,这家伙,绝对和少林八字不合,他就是少林的灾星,要是放任自流的话,指不定把少林祸祸成什么样子呢。一念至此,本信大师不再躲等,口宣一声佛号,开口说道:“苦禅出自少林,取自众生皆苦的佛门本意,故名苦禅,相对于江湖上的种种内功功法,苦禅不重修炼,重境界。”“境界”杨凤楼听本信大师谈到苦禅,不由得收敛心神静静聆听,等到说到“境界”二字,就是一愣,江湖内功,共分九品,判定依据,乃是“破甲”,未入流的江湖武夫,全力出手,甲伤而不破,入了品级的江湖武夫,以破甲层数,衡量内功修为,五品破甲五层,一品破甲九层以上,这甚至江湖人的常识,根本没有听说过什么境界。“不错,正是境界”本信大师看了看迷糊的杨凤楼,开口问道:“你可知道佛门七苦”“知道,佛门七苦,乃是生,老,病,死,怨憎会,伤别离,求不得。”“你可知,修炼苦禅,要共有几道关口”杨凤楼想了一想,说道:“我听我爹说过,修炼苦禅,重感悟,重机缘,不重修炼,在七品和四名修炼升级的时候,有关口阻路,只有感悟到应有的东西,才能破敬升级,这么说来,四品,七品,就是苦禅的关口了吧”杨凤楼按照自己的理解说完,本信大师却是摇了摇头,说道:“这么说,也不是不行,不过,你说的不全,苦禅真正的关口,在一品一下,共有四个,一个是入门,一个是七品晋升六品,一个是四品晋升三品,最后一个是二品晋升一品,也就是从二品小宗师晋升为一品江湖宗师。这四个关口,分别对应的,便是佛门七苦之中的生、老、病、死。至于怨憎会,伤别离,求不得这三苦,又分别对应着一品之上三境。所谓某一种佛门之苦对应关口,便是领会这种苦,战胜这种苦,只要能够战胜它,你的苦禅内力升级,便会水到渠成。我听你说过你一开始修炼苦禅并不顺利,多年不得寸进,乃是见识了你父亲杨烈身死之后,矢志要为他报仇雪恨,可谓以死见生,一夜之间,苦禅直升七品,这便是你领略了佛门生之苦,你在七品晋升六品的时候,乃是身受重伤,伤好之后,便自然而然的晋升为六品江湖武夫,这便是领略了佛门之苦,提升了苦禅的境界,升级也是在意料之中了,明确地说,你从七品晋升为六品,乃是领略了病之苦。这一次你见到牛四身死,为了给他报仇,自伤自毁,使得经脉寸断,可谓已“死”,算是领略了佛门“死”之苦,升级也在意料之中。不过,你当时的内力品级仅为五品,升级为四品,却早早领略了四品晋升三品的境界,这便是境界与内力品级不相符,这才出现了你的经脉痊愈,丹田却出现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