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少年将军救高母济北,东阿县“启禀将军,据我军安插在阳谷城中的密探传出的消息。“梁山军已经大举撤出阳谷,紧急向南疾驰而返。”县府之中,哨骑立即将最新消息打探给了张宪。闻言,张宪不由苦思冥想起来,暗自沉吟着梁山军为何会撤离的问题。“咦,不对啊,如今梁山水军来援。”“按理说,与我军对战并不处于下风,怎么会忽然无缘无故返回呢”就在张宪苦想之际,哨骑却是忽然解释着:“将军,据斥候跟踪梁山军身后打探。”“原来,梁山军匆忙撤离乃是因为其老巢水泊梁山遭到了攻击。”就在哨骑汇报之时,宇文士及却是实时走了进来,脸色渐显喜悦之色,道:“将军,可是梁山撤军了”闻言,张宪顿时反应过来,原来梁山撤军竟然早在宇文士及的意料之中。当时,由于梁山水军的到老,导致张宪领军后撤。本来,张宪是打算直接撤离至卢县,准备把济北交接完毕之后,便与高麒汇合的。只不过,宇文士及却力排众议,自信的让张宪屯军与阳谷相邻的东阿城,静待时机。当时,宇文士及便提到,梁山不消几日,必会仓促撤军那时,张宪也没太往心里去,只是出于对其新人,才屯驻东阿城中。只是,却是没有料想到,宇文士及的言语果然成真。梁山草寇的后方竟然遭受攻击,宋江真的仓促领军返回了。旋即,宇文士及并未自傲,缓缓说着:“将军,既如此,那么大败草寇的机会便来了。”“士及兄,这怎么说”“将军,如若吾所料不错的话,此次趁机突袭梁山的必定是曹军。”闻言,一旁的将领何元庆不由露出不解的神色,问着:“何以见得”见状,宇文士及并未不耐烦,依旧耐心解释着:“因为济北郡。”“诸位将军试想想,如今我军可是在与曹军交换。”“换言之,也就是说日后这济北郡就是他曹操的。”“要是我军忽然抵挡不住梁山的攻势,导致济北失守,那曹操不就白忙活一场么”“故此,曹操在派遣接收军队出城时,必定已经告知主将。”“一旦出现不可控的情况,定要保住济北郡的。”“所以及才会如此胸有成竹梁山不足为虑”不得不说,宇文士及的这番言论的确也十分站得住脚。话音落下,张宪深思一番,神色便郑重起来,迅疾下令。“既然曹军已经出手,那么我军也不能闲着,让其小瞧。”“子受,何元庆听令,由你二人为开路先锋,向须昌疾驰狂奔,”“直插梁山军侧翼,务必将其全歼。”军令下达以后,诸将便开始行动起来,至于张宪则是继续领主力径直南下。兵分两路的目的便是为了压制梁山军的生存空间。须知,如今随着曹军的加入,两军无论是其人数还是军队战力,都远远高于梁山。届时,曹军在摧毁梁山老巢之后,必定径直前来袭击梁山军主力。如此,齐军从侧翼、后方包抄,还怕不能将其全歼么本来,张宪也不想赶尽杀绝的,只是在当时阳谷城中的所见所闻,却是让张宪在内心下了必杀令两军交战,伤亡不可避免,此乃常理,没有什么好说的。只是,手无寸铁的民众与战争无关,肆意屠杀又是如何可以说,原本宋军想竖起的替天行道的名声就此毁于一旦。被李逵这道极为疯狂的命令给亲手毁掉。数日之后,宋江所率主力却是在梁山脚下遭受曹军伏击,仓促迎战下,梁山军惨败,损失惨重至于其梁山大将雷横也在乱军中正遇新文礼,被其一槊斩杀。随即,要不是忽然被击败的朱仝及时赶到,救下宋江。恐怕在此一战中,梁山便已经被邱瑞一锅端。只是,刚刚逃出狼窝,又遇虎豹。随着齐军战骑的两面包抄下,最终梁山主力尽失,其军力十不足一。无奈之下,宋江只得领残部向东行去,投奔黄巢。由此,济北之战就此宣告结束随后,张宪与邱瑞双方会面,在谈拢济北郡的交接事宜后,便径直南下了。此时,高麒也已经携着灭掉许国之威,领大军径直南下。随后,张宪在下邳郡的淮阳城正式与高麒完美会师。两方汇合之后,高麒一脸喜悦的道:“张宪,没想到你也是森藏不漏啊”“此次济北之战,你的表现却也不在定方之下啊。”“以前孤却还你做定方的副将,实在是孤的过失矣。”闻言,张宪却是连忙推辞,拱手说着:“不,不。”“齐王的眼光没有错,末将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苏烈将军的统兵才能远在末将之上,末将跟随苏将军北上平叛的过程中,也学到了很多的经验。”这样说,虽然有一部分是张宪在照顾高麒的颜面,另一面却也是其真心话。的确,平心而论,张宪还是能够感受到自身与苏烈的差距在何处。单说乱军中,想出单骑擒耶律阿保机,便是张宪所欠缺的。为大将者,除了要排兵布阵、善于调动军卒之外,此外还需战阵的勇气。需要一种就算深处劣势,也需要想出独特的方案挽救己军。经过张宪与苏烈的配合以来,张宪清楚,在临阵的应变能力上,自己是比不上的。此次济北战役,之所以能有如此好的战果,其中这与宇文士及的辅助、提醒脱不开联系。旋即,张宪缓缓拱手解释着:“齐王,此次末将之所以能有如此战果。”“士及可谓功劳卓着,还请齐王赏赐。”一时,随着张宪的言语,高麒也不由眼神扭转,斜眼望了一旁的宇文士及一眼。旋即,呵笑两声,道:“哈哈,放心吧,此次皆有赏赐”紧随其后,众将便护卫在高麒两旁,一同进入到军府中商议。淮阳,位于下邳郡最南部,乃是行经淮南的必经之地。同样,高麒的家乡钟离郡便在其路途上。此次高麒陆路南下的目的便是为救援其母,这点高麒誓死不敢忘。最终,经过商议,按照白起的建议,齐军从淮阳径直渡过泗水,达到徐城。随后一路南下,先行抵达钟离,在径直从淮西猛攻朱元璋,迫使其与齐军谈判。一两日后,齐军战骑迅速有条不絮的渡过泗水吗,随后疾驰的狂奔至徐城。旋即,高麒以族兄高思继为先锋,先行领一军深入淮南地区,寻找其母下落。历阳郡,本只是淮西地区的普通郡地。只是在朱元璋大权在握后,却是将历阳作为了其腹地的后方。之所以选择历阳,乃是因为历阳的地理位置正好居中,不受外部的威胁。其南部乃是绵亘不觉的长江沿线,至于东部则是江都,其西部也有半个庐江郡作为缓冲。曲亭山,乃是南下历阳的必经之地,此时却是只见若隐若现的数百淮西兵正在行进着。其正中一架囚车里关押着一位老妇人,细细观之,这正是高母。至于其押送的主将正是朱元璋派遣的常遇春。自从当时蓝玉献计,以高麒之母为人质,逼迫齐军投鼠忌器,放弃庐江。朱元璋便以嗜杀的常遇春为将,领众前往钟离寻找高母,并实行抓捕。只是,高麒的家乡却还是极为隐蔽的,常遇春几乎在钟离半月,才找寻着。故此,将近如此之久,常遇春才将高母押解在曲亭山,向历阳而去只是,常遇春却不知道的是,清流城附近,一支身着草寇服饰的队伍正在潜伏着。其将领头戴紫金盔、身穿火红战袍,手持长枪,屹立当场。细细观之,便能看出,这员将领十分眼熟,正是当初南阳之战时,被高麒刀下放任离去的伍登。当时,在离去之后,伍登巧遇了一位仙风道骨打扮的道人,其告诉了伍登的家世。在得知自己的家世后,伍登知晓了朱灿与伍云召的兄弟情。同样得知了伍云召乃是其亲身之父,也心知高麒不是为了招降于他,而肆意编排而出的假话。虽然,当时伍登也想返回为投奔高麒,只是苦于年轻气盛,拉不下颜面。另一面,伍登也乔装到淮西之地,面见了自己的父亲伍云召。其一是想证实这一切的真伪,要是伍云召真是伍登父亲的话。伍登也希望劝说其背离朱元璋,向西归顺齐国。只是,最终的结果却是父子相认,但是对于背离朱元璋,转投齐国一事,却是严厉斥责伍登。无奈之下,伍登怒气频发,负气离去,由于寸功为立,伍登也不好前去归顺齐国。却是在因缘巧合之下,凭借一身勇力力挫山贼,随后呈山贼头目所请,在钟离境内当起了山大王。本来以为自己一身就这样荒废时,可高母被抓的消息传来,却让其看到了转机。伍登立即意识到,这不仅仅是报恩的机会,更是献上战功,重投齐军的机会。毕竟,一般身负旷世神勇之人,又有几人不愿意上阵杀敌,杀敌立功。而是在山林之间做匪度日呢故此,伍登才会召集寨中喽啰说明自己想要投军的情况。随即,在给众多的喽啰两条选择。要么跟随自己,要么便发放路费,解散山寨,各谋生路不过,最终愿意跟随伍登的喽啰竟然也有六百余众。其实,人皆有立功之心,如今既然伍登能够带领他们脱离贼的身份,他们又何乐而不为呢说白了,没有人是生来就想当贼的。所以,现如今,伍登召集部众潜伏在常遇春回返的路途上。其目标十分明确,那便是解救高母,投效齐国。此时,密林之中,伍登正擦拭着自己的长枪。喃喃道:“你多久不曾见血啦,此次定然你沾满小人之血”说实话,自从朱元璋下令以捉高母为人质时,伍登便顿时痛恨起来。两军对战,孰胜孰负,各凭本事可是,朱元璋却是行小人之举,肆意以其人质威胁,这也算什么这对于处在正年纪尚轻的伍登眼中,朱元璋便是无耻小人。数日相过,常遇春终于押送囚车里的高母抵达清流城外。见状,满脸胡须腌臜的常遇春拍马舞刀,缓缓道:“将士们,前方便是清流城。”“只要我们抵达城中,便可以歇息了,让弟兄们打起精神来。”闻令,押运的数百军卒顿时强撑起来,继续前进着。“咻咻,咻咻。”只说,距离清流城还有数十里时,忽然间,密林内百余之箭矢从天而降。陡然之间,毫无防备地淮西军卒连连中箭倒地。一时,淮西军卒阵脚大乱,仓促起来见状,常遇春毫无所惧,恢复其应有的统兵能力。高吼着;“前方有伏击,各部不要慌乱,结阵迎敌。”随着一声令下,陡然间,略显慌乱的淮西军卒顿时有条不絮的列阵而起。此时,密林内的伍登瞧见淮西军并未慌乱,不由暗叹道:“唉,看来敌军主将乃是百战老将啊”只是,如今却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伍登胯上良驹白花马,手持长枪,高吼着:“兄弟们,杀下去”“救出老妇人,投靠齐王,建功立业。”瞬息之间,伍登一马当先,疾驰而出,其余喽啰也受功名利禄影响,纷纷嚷嚷着杀来。“砰”轰然间,两军轰然相撞,随即乱战而起。至于伍登也率先与常遇春杀成一团,由于二人武力相当,一时却是胜负未分。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下,伍登一方的喽啰却是逐渐支撑不住,处境堪忧。毕竟,淮西兵乃是战场老卒,平日里还是常遇春所统领的。其战力又岂是伍登所统领的山贼喽啰所能抗衡的“哈哈”“小崽子,竟然如此不自量力,敢伏击老子。”“去死吧”一时,常遇春眼瞧局势越来越有利于己方,不由大笑起来。紧随着,其掌中大刀攻势却也是越来越凌厉,直扑伍登。由于处于劣势,伍登的心境自然受到影响,其攻击也不由低下几分。一时间,伍登一方全面落于下风,此时此刻,高母的处境极为堪忧啊。隋末之大乱世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