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军事历史>隋末之大乱世召唤> 第409章 神秘人士,中年男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9章 神秘人士,中年男子(1 / 1)

后营起火,顿时犹如晴天霹雳一般,轰塌突厥众将的内心,就连铁木真也不由剑眉一凝,竟也被震惊。其实,如若以突厥的习俗方式来看,就算凉军将后营焚毁都对主力毫无影响。不过,由于铁木真模仿汉军,将战马的草料以及牛羊等牲畜尽皆饲养在后营,凉军便相当于抓住其突厥命脉。须知,草料乃是喂养战马的唯一补充方式,其牛羊等牲畜同样是突厥大军的口粮之一。可想而知,一旦后营被凉军攻破,将其草料焚毁,牛羊牲畜趁机放走,届时突厥便会陷入不利的局势。届时,突厥大军深入华夏内陆,丧失其牛羊肉等口粮,又将如何保持其强盛的战力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了军粮的保障,在精锐的军队也会崩溃、瓦解。此时,铁木真也不敢丝毫大意,连忙组织队伍前去救援。“报,大汗”“后营遭受凉军袭扰,请火速派遣军队支援,不然后营将无存”瞬息之间,斥候不由立即赶到主营,向铁木真仓促禀告着。此时,只见后营大火越发旺盛,其混乱程度也逐距上升,此起彼伏的叫喊声不绝于耳闻言,铁木真慌乱之中又见狡黠,忽然明悟,道:“哦,明白了,原来是想以此计来分散本汗的注意力啊”随即,铁木真缓缓道:“拖雷,本汗命你领一支骑兵疾驰赶往后营,务必驱逐贼军。”“诺”闻言,身长八余尺的拖雷便拱手应诺,领军而去。旋即,铁木真不由升起一丝玩味的笑容,说着:“吕布,本汗静待你的进攻。”不得不说,铁木真其应变能力极其强悍,如此短的时间之内便将凉军计策窥探。此时,营外,凉军斥候早已经将突厥军卒领军援助后营的动向告知吕布。随即,吕布心知机不可失,扬起画戟,沉声道:“将士们,随本将杀进去,碾碎胡寇”紧随着,凉军士卒纷纷跟随在其后,紧急向营中深处猛插。一路之上,但凡所遇见的突厥士卒,皆不是其一合之敌,凉军很快便将其打发。一时,凉军攻击可谓极其顺利,只是有句话说得好:“上天要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砰”一声炮仗般的响声传出,忽然埋伏在四周的突厥大军犹如潮水一般涌出,径直将凉军包围。此次,突厥不仅有强大的骑兵军团,其也有一支步兵队伍,可谓是真正的做到了步骑结合。此时,其局势逐渐危急起来,由于突厥骑卒战力本就强悍,再加上其步卒组成的战阵并不逊色。一时之间,凉军显然在厮杀中处于下风此时此刻,吕布便犹如一头噬人的猛虎,其画戟施展开来,凭借着自身的武道。突厥军中竟无人能敌,霎时传过,吕布浑身上下进皆是血污,俨然已经成为一个血人,其脚下更是尸横滚滚。主军前,铁木真不由轻摇马鞭,道:“吕布相比起数年前,其武道竟然又精尽许多”铁木真,也是习武之人,他深知武道一旦进入一流境界以后,在想进行突破,其难度便会倍增。因为,在武道进入一流的层次后,此时单凭自身的努力、修炼关系不大,更多的是一种领悟、融会贯通。只有自己在实战中领悟招式,寻求突破的机会而已。说白了,也就是需要一定的天分。不过,铁木真的武道早已经在数年之前便进阶为一流中期修为,可数年后,却依旧停留在原地,没有丝毫提升的余地。虽然这与铁木真的年龄已经过了人生巅峰期有关,但未尝没有其天分的缘故。随即,铁木真沉思片刻,缓缓下令:“众军听令,绕开吕布,围杀叛军。”一时,突厥军中将校纷纷听从铁木真指令,令麾下部众避开吕布,转而围杀着凉军士卒。不过,这的确乃是一个好方法,因为随着突厥全军进皆躲避着吕布的侵袭,不与其正面交锋。此时,凉军果真已经全面落入下风。毕竟,吕布在勇猛也不过一人而已,但突厥可是有数万大军,其战力也强于凉军士卒。静德镇,隋军大营此时,隋军主帅老将杨林神采奕奕,身披重甲,手提水火囚龙棍,屹立于士卒之前。其身后的皆是已经整装待发,随时准备投入攻击的隋军军卒。由于中年男子与其进行约定,只要看见突厥大营起火,便是隋军全军进攻之时等待许久,却不见其火光冲天,一旁的老将丁延平不由扛起双枪,驾驭战马走来,道:“杨林兄,会不会情报有误”“有可能他根本没有说服吕布投降,只是摆我军一道呢”闻言,杨林摇摇头,解释着:“延平,他舅舅与我们乃是生死之交,其为人你还不了解么”“相信以他的本事,应该不会培养出一个平庸的外甥。”“在说,此人当初年轻时,本王也曾见过,其才思敏捷、思维极度活跃,恐怕如今才能不在你我之下”随着杨林的一番劝说,丁延平也并无反对,继续伫马而立,继续等待着。忽然,就在此时,隋军大营对面忽然火光冲天,亮如白昼旋即,其隋军哨骑也在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将战报禀告给杨林。一时,丁延平双枪平举,大喜道:“哈哈”“看来吕布果真发动叛乱,攻击胡寇大营,我军速速进攻。”随即,杨林也心知兵贵神速的道理,不在犹豫,举棍,下令全军向对面胡寇大营杀去。一时,其老将丁延平,以及杨家将杨延嗣、杨延顺,以及杨林的太保纷纷领军。其声势空前浩大,其兵锋实力也极为强劲。毕竟,这段时间以来,在与突厥的交战中来,隋军一直是处于防守状态的。隋军士卒几乎大部分皆是中原人,其热血沸腾的心可谓空前强盛。须知,隋虽然经历过开皇盛世,但其沿用的依旧是军功爵制度。军功爵,顾名思义便是需要立军功来提升自身的爵位以及官位。但是军功又从何而来很明显,武人想要立功便需要从军,上阵杀敌,以此获取军功。至于文士,则主要以治理一方,来提升自身的政绩。所以,隋军在此次防御战中,早就憋足了一口气,便是好大干一场只是,由于突厥其实力庞大,再加上又以董卓为爪牙,杨林为了保险着想,便拒绝出战。只是摆出防御的阵势,以突厥进行拖延时机。之所以铁木真迟迟未能突破静德镇,夺取朔方。其中,杨林所摆下的铜旗大阵在此战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后营方向,领军突袭的正是中年男子。当时,正是中年男子看出突厥大营有端倪,才会出言拒绝吕布领军直接杀入。随后,中年男子献计,率先在营外敲锣打鼓、摇旗呐喊,主要吸引其胡人的目光。此时,便亲领一军悄悄潜入后营方向,进行点火、驱逐胡寇牛羊等牲畜。其实,中年男子的真正目的并不是突袭突厥后营,而是将铁木真吸引至此处。从而为吕布创造突破突厥主营,大败其军的目的。此时,由于铁木真将主力进皆集结在主营埋伏,故而导致后营守备力量极为空虚。在中年男子的指挥下,其凉军攻势迅猛,转眼便杀进后营、驱散胡寇。旋即,火把将其草料点燃,其火光冲天、方圆数十里依稀可见。“报,先生,胡寇一支骑兵疾驰返回,向我军袭来”随着斥候禀告,中年男子闻言并不惊慌,缓缓道:“大概有多少兵马”闻言,斥候如实禀告着:“虽然胡人骑兵奔跑起来,尘土飞扬。”“但小人自小便眼力好,依小人所观察的人数,最多不超过三千人的骑兵军团。”随着斥候的禀告,中年男子不由苦笑,暗叹一声,说着:“唉”“看来铁木真没这么容易上当,已经看破我的打算了啊”紧随着,中年男子也不敢久留,在一切准备妥当后,便紧急撤离。毕竟,中年男子只是领着一支偏师,来援的拖雷可是全副武装的突厥战骑。硬碰硬显然不是明智之举,最终损失巨大的必然是凉军。中年男子也是知兵善战之人,当然不会如此行事。不过,中年男子也不会就此离开,在领军行至一片洼地,开始布置陷进。至于其打算也只是不希望胡寇快速回援,能够拖延其一些时间当然是最好的。须知,如今后营已经大火冲天,只要能够拖延其一段时间,其草料、牛羊必将损失殆尽“啊啊啊”一时间,只见拖累领众行到此处,疾驰在最前排的突厥战骑纷纷落马,被践踏身亡。随即,拖雷其反应极快,勒马道:“儿郎们,减下速度,缓缓通过,不要拥挤”闻令,突厥骑卒也纷纷将奔驰的战马速度勒住,随后听从拖雷的指令,缓缓行经着。不得不说,拖雷的这招极为有效,虽然速度慢了不少,但却安全通过,伤亡并不大。此时,伏击在黑夜中,注视着突厥骑卒一举一动的凉军。其中,一员军士用手指着,道:“先生,胡寇已经走出陷进障碍区,接下来如何处置”“唉”“胡寇麾下能人何其多也,撤”无奈发出一声感叹,中年男子只得领军先行撤离。一时之间,拖雷也率先领骑卒抵达后营,随后吩咐众军开始救火。不过,其火势太过旺盛,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灭掉的。最终,经过胡人骑卒努力之下,勉强拯救出供给战马的草料将近十日。至于牛羊等牲畜,倒是救回的稍微多一点。主营方向,凉军正在突厥主力下苦苦支撑着。很显然,如若没有外援,恐怕凉军必定今日会覆灭在铁木真手中。不过,索性天不亡凉军,关键时刻,作为先锋军的杨延嗣、杨延顺率先领骑兵,杀进营中。紧随其后,隋军士卒也大举加入战场,厮杀起来顿时间,场面顿时展开一场混战,其惨烈程度绝不可提。双方交战多时,由于突厥军队的后营被毁,再加上隋军强势来袭。铁木真顾全大局,心知继续争斗下去,除了损兵折将,并无他途旋即,铁木真便令麾下大将窝阔台、拖雷在前开路,亲自断后,缓缓撤离。暗夜逐渐缓缓离去,黎明的曙光终来临。血战一夜,无论是凉军还是隋军,都已经十分疲惫。此时,其营中可谓到处是血腥无比的尸首,其惨状不可形容只说,就在凉隋两军休整之际,铁木真也领军后撤,退至背靠沙漠的乌审旗驻扎。准备在其进行补给之后,在再次兴兵,攻取河套地区。只说,退守乌审旗后,铁木真一方面命固守榆林的赤老温连忙征集牛羊以及草料,运往乌审旗。随后,铁木真也遣使前往凉国都城九原,对董卓进行兴师问罪。九原,大殿“什么”“吕布背叛朕,起兵自立”只说,炸然之间,听到吕布叛变的消息过后。董卓先是感到震惊,随后却是无穷无尽地怒火。毕竟,那可是三万大军,其中将近一半乃是董卓在汉阳的嫡系兵马。董卓实在想不通,吕布究竟是如何说服其全军反叛自己的。其实,董卓恐怕到死都不知道,吕布此时背后有高人指点,将董卓牢牢算计在其中。良久,眼瞧董卓怒火渐渐平复后,上柱国李儒缓缓道:“陛下,其实臣有一事不解。”“那就是陛下如此重用吕布,将其封为大将军,领温侯,其地位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吕布究竟为何会起兵反叛,这其中定有蹊跷。”随着李儒这番话语,一旁的董平不由低着头,沉默不言。只是,如今董卓恼怒无比,根本静不下心思考其中问题。“董平,朕命你领禁卫军前往吕布府邸,将其家眷进皆诛杀”一时,董卓不由怒火中烧,十分旺盛,怒吼着。董平由于心中暗藏亏心事,闻言立即便领命而去,不敢久留大殿中,只有李儒一人,瞧见董平的行径觉得十分可疑。s:今天也是四千字大章,说一下吧,以后不出意外,都将以四千字为大章更新。隋末之大乱世召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