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4节(1 / 1)

坊间早就传闻锦中里面会有攀比。而由于学校管理严格,校服统一,不准染发禁戴首饰,于是脚上穿的鞋与背上背的包成为攀比的重灾区。例如,一千多元一双的nike运动鞋算是入门级。有学生为了彰显自己,会一只脚穿一个款……思及此,阿爸急了,不管不顾冲着女儿训斥:“你有没有搞错?你来这里是读书的,不是和人家攀比的!莫讲话家里没有钱让你攀比,就算有,也不允许你挥霍比拼!锦中是所好学校,你好的不学偏偏学坏的?你是不是想激死阿爸阿妈!我同你讲,不准攀比!第二,不准教坏程愿程意!”程心一脸懵然。她平日做过什么能导致阿爸会往那个方向怀疑她?每个月只问家里要200元生活费的她有基础去和别人攀比吗??她根本没有,也毫无依据,阿爸凭什么用十成把握的口吻去下定论???若果话程心并没有因此感到不甘不满与委屈,那是假的。换作以前,她不仅委屈,更会恨死阿爸。无端白事被人冤枉,还冤得头头是道,意难平!此时的程心竭力压制体内波动的情绪。大庭广众之下,她不愿和阿爸吵,这对谁都没好处。况且她有些习惯了,这类冤枉的杀伤力比上辈子轻了不少。另外,她本意并非如此,她有更重要的事需要和阿爸好好商量。可惜阿爸不给机会。“上车!”他喝了声,带着火气上了摩托车,点着火,“轰轰”地加了两把油,全然忘了女儿要借笔记本的事。程心感觉无法谈下去了,谈什么都徒劳,便叹了口气,无奈上车。阿爸扔了个头盔给她,恶声恶气命令:“戴好!”程心一声不哼,戴好头盔扶稳车尾的棉被。数秒后,车往前飙。阿爸巴不得一飙飙到家,然而斜坡底端塞满私家车,他飞驰了一段路就不得不减速缓行。摩托车就像一只老鼠,在一堆私家车中间窜来窜去寻求出路。本地人钟爱宝马香车,平治房车,本田雅阁,以及雷克萨斯的前身凌志,凯美瑞的前身佳美,还有出了名耗油的别克大佬。这个年代买得起好车的都是真正的有钱人,他们买的不是“代步”,而是身份与面子。当然也有开夏利或者奥拓的混在其中,千万不要小看他们。今天开夏利奥拓的小作坊主,明日就是坐宝马平治的大厂老板。这些,都是程心想对阿爸说的腹稿内容之一。可从学校一路到家,他俩没再交流过一句话。为什么她和阿爸之间的沟通仍然这么困难?是她切入点不对?不够开门见山?遇上他心情最糟的时候?程心瘫躺床上,浑身无力。到底要怎样向阿爸传递她的想法?她是不行的了,她说得再完整详细,阿爸都未必当一回事。毕竟她的份量在阿爸心中是既定的,不够称。那找阿姨姨丈跟他谈?难。阿爸要脸,难以用失败者的身份去接受老婆的妹妹与妹夫的“成功指点”。小舅?也不行,在阿爸眼中他就是一个没长大的男孩,连男人都不算。姨妈大姨丈?两个伯父?唔……都不靠谱啊——尼玛!有毒!晚上十点多,二楼的房间关灯了,风扇在咿咿呀呀运作。床的另一端,大妹小妹有的没的聊天。“大姐,大姐?”忽尔大妹连喊了几声,程心才反应过来。“啊?叫我?”小妹睡着了,呼呼打噜。大妹的说话声格外轻细。“嗯,大姐,你以前有没有老师姓胡的?”“姓胡……有,数学老师。”“他现在是我们班的班主任。”程心挺意外的,“是吗?他之前教五年级的吧。”“这个星期调去我们班了。点我名的时候问我是不是有个姐姐叫程心。”“他也教你们数学吗?”“是的。我觉得他挺好,虽然上课的时候不怎么笑。”“他人是挺好,能做你们的班主任,是你们的福气……”程心念头一闪,胡老师啊……没准也是她的福气。第二天周日,程心抓紧时间给胡老师打了个电话。“胡老师,我是程心。对对,你在家吗?我有事请教你,好,马上过来!”前锋小学的家长会开得比较勤,通常期中考试结束后会举行一次,用意就是提醒家长督促孩子学习,承上启下整个学期。一般这类家长会都由阿妈负责出席的,但大妹的班主任换成胡老师后,阿妈就让阿爸去了,理由是她不懂普通话,无法沟通。家长会的会议内容其实每年都差不多,会后老师会找个别家长单独讨论。胡老师来找阿爸了。“程爸爸你好,又见面了。”当年程心离家出走,胡老师帮了很大忙,也与阿爸沟通了许多。一般家长对子女的老师都颇为敬重,阿爸与女儿们的老师接触不多,当中最熟最敬重的要数这位胡老师。面对胡老师笑起来特别亲切的圆鼓鼓脸,阿爸也笑得很乐,“胡老师你好,教完大女儿教二女儿,辛苦你了。”“不辛苦。程愿的性格跟她姐姐不太相似。程愿比较谨慎,乖巧,乐意配合老师工作,不像要离家出走的。”“哈哈哈……”俩人笑起来。胡老师问:“将来程愿也打算考锦中吗?”阿爸讪笑:“不知道啊,能考上就考吧。”“能考上的,她成绩不错,发挥又稳定,再过三年吧,就会成为前小又一位锦中录取生。”“承你贵言。”俩人就大妹的情况谈了一轮,胡老师关心起阿爸:“程爸爸,你从事哪一行?”阿爸没多想,照答:“我在桂江工作。”“啊,桂江,就是北苑那片别墅的承建商吗?”“是。”“不错,那边别墅卖得好吧。这个地方有钱人多,不愁卖啊。”阿爸心情复杂了,苦笑:“还行吧,勉勉强强。”“唉,”胡老师叹息,“你说这个世道啊,找住的地方不难,找读书的地方倒是难了。”阿爸不好冷胡老师的场,便接过话问:“怎么说?”胡老师:“我认识好些家长,就是香港台湾那边的。他们在内地做生意,长期与妻女分隔两地,孤苦伶仃的怪可怜。他们希望将妻女接过来,可不是本地户籍,子女无法入读公立学校。去私立学校吧,要么不太正规,要么远在省城,不放心。你说这个地方这么多外商,怎么就没有人起一所私立学校来解决他们的子女就学问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