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脑子转得飞快,他也觉得一下子将徐达、朱文正二人都召回来也有些不妥,立即制止了准备去传达召回徐达、朱文正命令的兵士。∝,o+李善长和朱升老爷子也借此机会起身。二人都是长出了一口气,总算是把朱元璋给劝住了。朱元璋让兵士再次将门关好,并退了出去。然后冲李善长、朱升二人摆摆手,示意二人坐下。二人刚刚入座,朱元璋便问道:“那依你们二位的意思,就让徐达和文正在池州前线顶着?”李善长和朱升老爷子也没想到今天突然一下子发生了这么多事儿,朱元璋突然问到这个问题,他们还真是一时没有准备。本来池州前线是打了个漂亮的大胜仗,他们正商量着如何嘉奖池州前线的这几位将领,没想到常遇春整了杀俘三千这一出。二人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不知如何作答。朱元璋见二人不吭声,就有些恼正二人,这西线的战事该如何处理。我看了看朱老爷子,朱老爷子冲我点了点头。我也明白了,朱老爷子是和李善长都商议好了,一起借着这个饭局来征求我们几个人的意见。既然是征求我们几个人的意见,那李善长和朱老爷子肯定不会率先发表意见。因为事出突然,我也还没想好应对之策,正在低头沉思。胡惟庸率先发话了。他认为,以吴国公大人一贯的秉性,是肯定要把徐达和朱文正召回来对质的。这么大的事情,他不会就凭着常遇春的一面之词,做出什么决策。因此,胡惟庸觉得,这池州的主帅我们应该再推荐一个人。胡惟庸说完,李存义发表了意见。他也觉得朱元璋一定会召徐达、朱文正回来对质。但对于池州主帅的人选,他不建议另推他人。李存义认为,可以建议将徐达、朱文正二人轮流召回应天。这样,有一个人在池州前线坐镇,也能确保前线不出什么乱子。如果二人轮流回应天对质之后,能够说服吴国公大人让常遇春再去池州前线戴罪立功,那是最好不过的了。听了李存义这话,李善长、朱老爷子二人是相视苦笑。看样子,常二哥想要这么快就脱困,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胡惟庸、李存义二人都说完了。李善长、朱老爷子都转头看着我,等着我发言呢。我心里明白,这次常二哥是没那么容易出来了。那这西线的战局得好好谋划了。徐达本是在东线。因为常二哥觉得可以在九华山打个伏击战,便回应天搬救兵。朱元璋也觉得这的确是个机会,便临时将徐达派到西线。也就是说,东线战事现在也吃紧。特别是廖永安被俘之后,本就不强的水军遭受重创。凭着汤和、廖永忠二人,还是难以抵挡张士诚强大的攻势。因此,这徐达迟早要回到东线。既然徐达要回东线,那西线交给朱文正?那显然是不行的。并不是说朱文正不好,只是他的确太过年轻。如果陈友谅亲率大军来犯,以目前朱文正的水平,那西线肯定得吃大亏。也就是说,这西线得重新确定主帅人选。看来,胡惟庸的策略比起李存义的策略就更加适宜了。那这西线究竟派谁去呢?一时我还真想不出合适的人选。可此时,李善长、朱老爷子他们四人都是直勾勾地看着我,正等着我发表“高见”呢。既然如此,我只好开口说话了。我将整个战局又分析了一遍,然后问他们四人道:“如果这次常二哥故意放回去的那两个俘虏让陈友谅看见了,陈友谅一恼火,亲率主力来犯。诸位认为,池州这地方我们能守得住吗?”众人听我这么一问,也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我接着分析道,安庆、池州二地是天完zhèng án多年经营之地。虽然目前池州在我们手上,但我们在池州的群众基础并不好。11